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徐德望 谭涌波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研究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利用二维时变电晕放电模型,模拟多尖端电晕放电过程,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空间中存在多尖端时,尖端能否释放电晕电荷与环境电场大小及自身相对位置有关,其中环境电场大小为主要因素,环境电场增... 为研究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利用二维时变电晕放电模型,模拟多尖端电晕放电过程,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空间中存在多尖端时,尖端能否释放电晕电荷与环境电场大小及自身相对位置有关,其中环境电场大小为主要因素,环境电场增强,能够释放电晕电荷的尖端数量增加。当环境电场相同时,尖端能否优先释放电晕电荷由自身相对位置决定,随着尖端间距增大,尖端间的相互作用减弱,释放电晕电荷的尖端同样增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尖端释放的电晕电荷总量随尖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尖端数量增加至一定数值,电晕电荷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一旦尖端释放电晕电荷,电晕电荷对尖端产生抑制作用,尖端抑制电场由电晕电荷总量及其空间分布形态确定;当尖端电晕放电达到动态平衡时,尖端抑制电场可由环境电场及尖端畸变系数计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电晕放电 电晕电荷总量 抑制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电晕放电辐射特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卫东 刘尚合 +1 位作者 胡小锋 原青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特征,笔者利用尖端电晕放电模拟测试系统采集了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数据,研究分析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一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电晕放电辐射信号首脉冲的方向随放电电压的极性不同而相反,在不同极性放电... 为了更好地分析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特征,笔者利用尖端电晕放电模拟测试系统采集了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数据,研究分析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一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电晕放电辐射信号首脉冲的方向随放电电压的极性不同而相反,在不同极性放电电压下,放电辐射信号的时域特征差别比较明显,但频谱分布基本一致,放电能量主要集中在50~100MHz之间,频率范围主要在150MHz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电晕放电 辐射信号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的计算与实验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小锋 刘尚合 +2 位作者 王雷 魏明 刘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66-2272,共7页
为研究输电线电磁辐射问题,以尖端导体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利用偶极子模型和传输线模型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了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在实验室进行直流高压下尖端电晕放电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 为研究输电线电磁辐射问题,以尖端导体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利用偶极子模型和传输线模型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了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在实验室进行直流高压下尖端电晕放电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流注入导体产生的辐射场要比空气电晕区产生的辐射场强的多,在对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的远距离探测时,空气电晕区产生的辐射场可以忽略不计;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主要是垂直极化场,由电晕电流在导体两端来回反射引起的;信号的时域波形呈衰减振荡形式,信号的峰值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正电压下信号的强度明显比负电压下信号的强度大;信号首脉冲的方向随外加电压的极性不同而相反;信号的持续时间在几百ns数量级,而且随着导体长度的增加,信号的持续时间有增大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输电线电晕抑制及周围电磁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电晕放电 辐射场计算 偶极子模型 传输线模型 细长导体 瞬态辐射 电晕放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6分解特性的电力设备绝缘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峰 钟理鹏 +1 位作者 汪伟 刘凯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搭建SF6GIS电力设备试验平台,分别设置尖端电晕、悬浮电位及绝缘子沿面等三种绝缘缺陷,研究GIS中典型绝缘缺陷下的SF6气体分解特性,同时针对现场案例进行应用分析。试验结果显示,SF_6气体的分解特性与绝缘缺陷的类型密切相关,尖端电晕... 搭建SF6GIS电力设备试验平台,分别设置尖端电晕、悬浮电位及绝缘子沿面等三种绝缘缺陷,研究GIS中典型绝缘缺陷下的SF6气体分解特性,同时针对现场案例进行应用分析。试验结果显示,SF_6气体的分解特性与绝缘缺陷的类型密切相关,尖端电晕及悬浮电位缺陷下检测到的主要分解产物包含SO_2F_2,S_2OF_(10)和SO_2,其中,S_2OF_(10)在悬浮电位缺陷下的含量明显高于尖端电晕缺陷,可以利用产物含量比值φ(S_2OF_(10))/φ(SO_2F_2)对这2种缺陷进行识别。绝缘子沿面缺陷条件下能检测到CF_4,CS_2等含碳产物以及较高含量的SO_2。现场应用案例显示,SF_6气体产物检测法是一种诊断GIS内部绝缘缺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绝缘缺陷 尖端电晕 GIS SF6气体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