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他洛尔诱导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运田 张存泰 +2 位作者 陆再英 吴杰 王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索他洛尔诱导在体心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 P)的发生机制。  方法 :同步记录 12只开胸兔左心室心外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内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 ,静脉注射索他洛尔后 ,探讨Td P的发生机制。  结果 :12只兔共诱发... 目的 :探讨索他洛尔诱导在体心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 P)的发生机制。  方法 :同步记录 12只开胸兔左心室心外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内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 ,静脉注射索他洛尔后 ,探讨Td P的发生机制。  结果 :12只兔共诱发了 19次 Td P,Td P的第 1个室性激动均起自单相动作电位上早期后除极 (EAD)的峰值 ,其中10次 Td P其后的室性激动均由前一个室性激动的 EAD引起 ,最后一个室性激动复极电位降至阈下后 Td P终止 ;其余 9次 Td P第 1个室性激动之后的室性激动在与之相应的各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上均无 EAD。  结论 :EAD是 Td P发生的始动因素 ,EAD产生的触发活动和三层心肌间复极离散度的明显增加在 Td P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索他洛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喻荣辉 闵洁 +5 位作者 刘念 周强 阮燕菲 游斌权 李泱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雌雄激素替代法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 (MAP)的影响及奎尼丁诱导下致心律失常作用性别差异性的机制 ,阐明性激素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制造苯甲酸雌二醇、丙酸睾酮替代的大鼠模... 目的 通过研究雌雄激素替代法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 (MAP)的影响及奎尼丁诱导下致心律失常作用性别差异性的机制 ,阐明性激素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制造苯甲酸雌二醇、丙酸睾酮替代的大鼠模型 ,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大鼠心脏 ,采用MAP技术记录 6组大鼠 (①去势雌性大鼠 ;②去势雌性大鼠 +雌激素 ;③去势雌性大鼠 +雄激素 ;④去势雄性大鼠 ;⑤去势雄性大鼠 +雌激素 ;⑥去势雄性大鼠+雄激素 )的MAP ,比较组间的性别差异 ,并观察奎尼丁诱发各组早期后除极 (EAD)、Td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去势雌性大鼠 +雌激素组的单向动作电位时程 (MAPD)显著长于去势雌性大鼠 +雄激素组 ,去势雄性大鼠 +雌激素组MAPD显著长于去势雄性大鼠 +雄激素组 ;雌激素替代组与单纯去势组相比MAPD也延长 ,雄激素组则相反 ;而去势雌性大鼠组和去势雄性大鼠组无差别。各组在应用奎尼丁后MAPD都有显著延长 ,EAD发生率均较高 ;而雌激素替代组的EAD、TdP发生率都高于雄激素组。结论 雌雄大鼠发生TdP的性别差异性与性别本身无关 ,关键在于性激素的差异 ,雌激素可通过使心肌细胞在复极延长的基础上EAD发生增加 ,导致触发活动 ,从而发生TdP ;雄激素的作用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大鼠 雌激素 去势雌大鼠 激素 奎尼丁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触发活动 肌细胞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阮燕菲 白融 +4 位作者 刘念 卜军 周强 李泱 王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分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 P)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 logistic回归法分析 11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患者 Td P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治疗前血钾浓度、QT间期、校正的 QT间期 (QTc)、心率 (HR... 目的 分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 P)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 logistic回归法分析 11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患者 Td P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治疗前血钾浓度、QT间期、校正的 QT间期 (QTc)、心率 (HR)的相关性。结果  12例患者 (10 .3% )发生 Td P,其中女性 9例。Td P组血钾浓度为 (3.5 4±0 .5 5 ) m mol/ L ,明显低于未发生 Td P组血钾浓度 (4 .0 1± 0 .5 7) mm ol/ L (P<0 .0 1)。 Td P组 QT间期为 (0 .5 7±0 .0 75 ) s,明显大于未发生 Td P组 QT间期 (0 .4 6 5± 0 .0 93) s,(P<0 .0 1)。 Td P组年龄、HR、QTc与未发生 Td P组无显著差异。女性、血钾浓度和 QT的风险比值 (OR)分别为 5 .6 39、6 .773和 5 .90 5 ;而年龄、HR、QTc的 OR分别为 1.0 12、0 .92 5、1.0 30。结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 Td 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血钾浓度、长 QT间期和女性。对女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 ,以免发生 Td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4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素玉 魏彦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6-407,共2页
关键词 胺碘硐 药物不良反应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汉氏综合征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国慧 张岭楠 +2 位作者 张继伟 贾辛未 冯惠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64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 d,再次发作6 h”于2019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闷,位于左心前区,症状持续5 min,休息后缓解;入院6 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程度较前加重,持续10 min,含服“速效救心丸...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 d,再次发作6 h”于2019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闷,位于左心前区,症状持续5 min,休息后缓解;入院6 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程度较前加重,持续10 min,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既往史:17年前患者第二胎产后大出血,产后无泌乳,闭经,腋毛、阴毛脱落,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席汉氏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汉氏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电解质紊乱 激素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强的松致严重低血钾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6
作者 赵振华 毛懿 +6 位作者 蒋文 杨宏 张茵 谭慧琼 杨艳敏 王国干 朱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强的松 低血钾 反复口腔溃疡 多发口腔溃疡 口服 维持治疗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菁 张镜芳 +4 位作者 蔡增欣 吴若彬 何竞功 肖学筠 杨小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2期728-729,共2页
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行心脏瓣膜替换术752例,9例术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1.2%,全部患者治愈。发生原因主要是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心动过缓。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治疗主要是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 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行心脏瓣膜替换术752例,9例术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1.2%,全部患者治愈。发生原因主要是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心动过缓。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治疗主要是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钾盐和硫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替换术 手术后 尖端扭转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舒平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57-59,共3页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之间的特殊类型的恶性心律失常,病情急、变化快,易致患者猝死[1]。引起Tdp的原因较多,其中以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和低镁为多,
关键词 低血钾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兰综合征患儿麻醉复苏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9
作者 石琴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15,共2页
患儿,男,2岁8个月,11kg,因“发现双耳听力差2年”入院,以聋哑症收治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访视患儿,其父母诉患儿曾有过三次情绪剧烈激动后晕厥史,均在患儿平卧休息片刻即自行清醒,醒后与平时无差异,平... 患儿,男,2岁8个月,11kg,因“发现双耳听力差2年”入院,以聋哑症收治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访视患儿,其父母诉患儿曾有过三次情绪剧烈激动后晕厥史,均在患儿平卧休息片刻即自行清醒,醒后与平时无差异,平素奔跑玩耍等剧烈运动与同龄儿童无异常,曾于当地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癫痫待查,未查出原因,近半年来未有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麻醉复苏期 患儿 综合征 人工耳蜗植入术 诱发 儿童医院 头颈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莨菪碱治疗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陈晓敏 沈南芬 乔淑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33-234,共2页
莨菪碱治疗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晓敏,沈南芬,乔淑德晚近,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下简称TdP)的发生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出现。... 莨菪碱治疗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晓敏,沈南芬,乔淑德晚近,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下简称TdP)的发生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出现。我们对9例TdP患者应用莨菪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 药物疗法 莨菪碱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
11
作者 褚强强 董文红 +4 位作者 章车明 张尧 吴政治 郑珍川 苏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理以及使用胺碘酮注意事项。方法收集1例胺碘酮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回顾性分析心电图变化、治疗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心电图确诊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胺碘... 目的探讨胺碘酮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理以及使用胺碘酮注意事项。方法收集1例胺碘酮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回顾性分析心电图变化、治疗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心电图确诊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胺碘酮及给予补钾补镁、异丙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时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及心电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兆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本文报道18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我们采用coumel分类法,拟将本组分为三个临床亚型。Ⅰ型为伴QT间期延长,Ⅱ型为伴QT间期正常,Ⅲ型为伴极短联律间距。现就其临床特征和治疗作一回顾性的分析及初步探讨。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监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丽娟 《山西护理杂志》 1997年第1期17-18,共2页
通过对6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监护,提出连续动态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 内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8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胡继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8例临床分析广东省银行医院(510095)胡继伦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少见而预后严重的一种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反复发作可转为室颤而死亡。其发病原理,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病因...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8例临床分析广东省银行医院(510095)胡继伦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少见而预后严重的一种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反复发作可转为室颤而死亡。其发病原理,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学和治疗均不同于一般的室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 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5
作者 李瑜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1年第4期180-182,共3页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1966年由法国学者 Desser-Tenne 根据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的特征首先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点与典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完全相同,继后Sclarosky 等(1979)称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1966年由法国学者 Desser-Tenne 根据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的特征首先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点与典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完全相同,继后Sclarosky 等(1979)称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ous Ventricular Tackycardia),近20年来 TDP 病例积累增加,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较大进展,下面就笔者所遇到的一例特殊类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护理 尖端扭转
全文增补中
Langendorff逆灌流制备特非那丁诱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冰冰 成希明 +3 位作者 陈珺 王文秀 李培秀 李焕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对临床易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情况进行模拟,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离体兔心,研究特非那丁促TDP的机制。方法 烧灼法制备Ⅲ°房室传导阻滞离体兔心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利用Lang... 目的 对临床易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情况进行模拟,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离体兔心,研究特非那丁促TDP的机制。方法 烧灼法制备Ⅲ°房室传导阻滞离体兔心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兔心,以不同周长起搏,利用慢频率和刺激周长骤变方法诱发早期后除极(EADs)、TDP。结果 基础台氏液和低钾镁台氏液(MT)灌流下均未见EADs、TDP;各浓度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灌流都可延长QT间期和单向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MA-PD90),10/18例记录到EADs,起搏周长1400~2400ms。10/18例诱发出TDP,7/18例经过刺激周长骤变诱发出TDP,以300-2300ms为多(6/18例),MT+特非那丁浓度8×10^-6mmol/L时诱发TDP频率最高,为66.7%。结论 在离体兔心,特非那丁MT灌注呈浓度及频率依赖性延长MA-PD90;EAD及其引起的触发活动(TA)是诱发TDP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周长 单相动作电位 QT间期 特非那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筛选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17
作者 柳强妮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1-843,共3页
近年来,许多药物由于存在引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和猝死的潜在风险而从市场上撤出。鉴于此,一系列药物引发TdP的筛选模型应运而生,用于药物开发早期检测药物的致心律失常特性,以加强药品上市前风险管理。该文简要综述一系列临... 近年来,许多药物由于存在引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和猝死的潜在风险而从市场上撤出。鉴于此,一系列药物引发TdP的筛选模型应运而生,用于药物开发早期检测药物的致心律失常特性,以加强药品上市前风险管理。该文简要综述一系列临床前筛选模型的原理及特点,为药物开发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致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在体动物模 体外模 HERG 胞内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 (13)尖端扭转性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长琮 于忠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多形心动过速 发生机制 心电生理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克林霉素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立刚 楚建民 +2 位作者 华伟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2-332,共1页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5岁。2008-09因反复出现心悸、头晕,一过性晕厥3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到当地医院就诊。体表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R on T),QTc间期0.56S,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尖...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5岁。2008-09因反复出现心悸、头晕,一过性晕厥3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到当地医院就诊。体表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R on T),QTc间期0.56S,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拟行电除颤时自行终止(图1)。查血钾曾有一过性降低(3.4mmol/L)。给予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克林霉素 电风暴 短阵心动过速 频发早搏 动态心电图检查 一过晕厥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诱发QT间期延长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华先平 吴瑞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4,共2页
某些药物的应用,可能是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QT间期延长容易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猝死,危害极大。目前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冉摄取抑制剂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们报道1例患者应用西酞普兰... 某些药物的应用,可能是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QT间期延长容易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猝死,危害极大。目前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冉摄取抑制剂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们报道1例患者应用西酞普兰后诱发QT间期延长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QT间期延长 西酞普兰 诱发 长QT间期综合征 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