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4%Cu合金定向凝固枝晶/胞晶转变速率的研究
1
作者 屈敏 刘林 +3 位作者 张卫国 赵新宝 张军 傅恒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对比研究Al-4%(质量分数)Cu合金定向凝固胞晶/枝晶转变过程,得到胞晶/枝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变化的拐点处。采用KGT模型与非平衡效应研究与胞晶/枝晶转变过程相对应的高速枝晶/胞晶转变特征。结果表明:尖端半径和界面温... 通过实验和理论对比研究Al-4%(质量分数)Cu合金定向凝固胞晶/枝晶转变过程,得到胞晶/枝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变化的拐点处。采用KGT模型与非平衡效应研究与胞晶/枝晶转变过程相对应的高速枝晶/胞晶转变特征。结果表明: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均随抽拉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到达临界值后又急速增大。枝晶/胞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的拐点处,即在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最小时发生转变;溶质截留在枝晶/胞晶转变过程中作用明显,大大减小了微观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枝晶/胞晶转变 界面温度 尖端半径 溶质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尖钝化模型的2124铝合金断裂韧性估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泓 路明晓 +2 位作者 乙晓伟 陈蓬 李纪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1454,共4页
基于裂纹尖端钝化理论及尖切口根部断裂准则,以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ρc为两种模型的物理关联点,提出了裂纹尖端微试棒材料元受载方向的变形能力即延伸率δ与ρc直接相关的假设,进而给出了高塑性金属材料断裂韧性预测的δ模型。分析表... 基于裂纹尖端钝化理论及尖切口根部断裂准则,以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ρc为两种模型的物理关联点,提出了裂纹尖端微试棒材料元受载方向的变形能力即延伸率δ与ρc直接相关的假设,进而给出了高塑性金属材料断裂韧性预测的δ模型。分析表明断裂韧性KIc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延伸率相关,而对于同一种材料,则断裂韧性KIc仅与延伸率相关。2124铝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和不同取向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δ模型的正确性。给出了2124铝合金断裂韧性KIc定量估算的线性表达式,且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延伸率 钝化 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 弹性模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材料纳米压痕测试及接触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洪磊 苏亚辉 +1 位作者 田洁 黄文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2-438,共7页
利用纳米硬度计测量聚氯乙烯(PVC)的力学性能,用有限元软件仿真了实测过程,比对实验和仿真数据,得出有限元法研究黏弹性材料纳米压痕实验的可行性结论.据此针对不同尖端曲率半径的圆锥形压头,模拟纳米压痕测量过程,结果显示:在黏弹性材... 利用纳米硬度计测量聚氯乙烯(PVC)的力学性能,用有限元软件仿真了实测过程,比对实验和仿真数据,得出有限元法研究黏弹性材料纳米压痕实验的可行性结论.据此针对不同尖端曲率半径的圆锥形压头,模拟纳米压痕测量过程,结果显示:在黏弹性材料纳米压痕实验中硬度测量值随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尖端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引入压头表征尺寸概念,针对表征尺寸与表面粗糙度参数在同一数量级以及表征尺寸远小于表面粗糙度参数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接触零点在峰顶或谷底时的硬度测量值会相应地偏小或偏大,并且硬度测量值的偏差随纹波间距和轮廓最大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 纳米压痕 有限元 尖端曲率半径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