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X_(2)O_(4)(X=Cr、Fe、Mn)型尖晶石B位点阳离子对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生成乙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晓岑 王雪梅 +7 位作者 幸子凡 毛敏 宋达 李杨 龙涛 周宇超 陈佩丽 何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9,共14页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和H_(2)-TPR、O_(2)-TPD、TG、原位拉曼、SEM、TEM等方法对MgX_(2)O_(4)尖晶石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gCr_(2)O_(4)仅释放微量表面吸附氧,更倾向于催化乙烷转化为焦炭和氢气。MgFe_(2)O_(4)通过提供更多的表面晶格氧,促进乙烷深度氧化成CO_(2)。MgMn_(2)O_(4)载氧体在乙烷CL-ODH反应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体相晶格氧,它可以选择性燃烧氢气以推进反应正向进行,增加乙烯的选择性,实现了73.72%的乙烷转化率和81.46%的乙烯选择性。此外,MgMn_(2)O_(4)催化剂在乙烷CL-ODH反应中进行了30次的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现出稳定的反应性能,在整个循环测试中乙烯收率大约为62.00%。MgX_(2)O_(4)尖晶石氧化物中B位元素影响了其晶格氧的供应能力,从而影响了其在乙烷CL-ODH反应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CL-oDH MgX_(2)o_(4)尖晶石载氧体 乙烷生产乙烯 MgMn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志平 王会强 +5 位作者 万占升 周玉明 柯稳 王浩伟 郝策 马小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孔ZnCo_(2)O_(4)褶皱微球形状规则,平均直径为10~12μm。在此条件下得到的ZnCo_(2)O_(4)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且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znco_(2)o_(4)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沉淀法制备纳米尖晶石型MgFe_2O_4及表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雪松 杨桂琴 +2 位作者 王晓曦 严乐美 韩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8-61,共4页
首先对油包水 (W/O)型微乳液进行了制备研究 ,探明了一定条件下W/O型微乳液中的最大增溶水量。进而利用W /O型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并用沉淀法制备Mg(OH) 2 Fe(OH) 3 复合氢氧化物 ,最后将此复合氢氧化物进行高温固相反应、晶化制得... 首先对油包水 (W/O)型微乳液进行了制备研究 ,探明了一定条件下W/O型微乳液中的最大增溶水量。进而利用W /O型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并用沉淀法制备Mg(OH) 2 Fe(OH) 3 复合氢氧化物 ,最后将此复合氢氧化物进行高温固相反应、晶化制得了纳米尖晶石型MgFe2 O4 。通过XRD、TEM及颜色测量 ,对纳米MgFe2 O4 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沉淀法 纳米粒子 尖晶石 MgFe2o4 量子尺寸效应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熊礼龙 徐友龙 +1 位作者 张成 陶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7-1182,共6页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改性样品的最大比容量先升高后降低,在700℃达到最大值;循环衰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包覆层逐渐分解并与LiMn2O4颗粒反应固溶,在750℃完全固溶,衰减达到极小值,而后固溶层向颗粒内部扩散,导致包覆层对颗粒免受电解液溶解的保护能力变弱,因而容量衰减增大.其中700℃热处理5h的样品最大比容量为133.6mAh·g-1,循环50周衰减3.4%.研究表明Al3+表面掺杂包覆改性有利于促进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生产,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纳米CoAl_2O_4色料水热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卢希龙 胡琪 +3 位作者 洪琛 陈云霞 沈华荣 曹春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9-424,共6页
分别以钴、铝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为起始原料,NaOH为沉淀剂,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尖晶石型钴蓝色料。分别研究了填充度、pH值、nCo/nAl、起始原料种类以及浓度等对合成色料物相组成、颗粒大小与形貌和呈色的影响。用XRD、TEM和色度... 分别以钴、铝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为起始原料,NaOH为沉淀剂,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尖晶石型钴蓝色料。分别研究了填充度、pH值、nCo/nAl、起始原料种类以及浓度等对合成色料物相组成、颗粒大小与形貌和呈色的影响。用XRD、TEM和色度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浓度分别为0.15 mol/L和0.3 mol/L的CoCl2.6H2O和AlCl3为起始原料,在填充度为70%、pH值为13、nCo/nAl为1/2的条件下,245℃水热培育20 h制得呈色良好的尖晶石型钴蓝色料,颗粒为八面体型,晶型完整,粒径多为100 nm以下。相同条件下,以钴、铝的硫酸盐为起始原料,产物中除CoAl2O4外,还有Co-Al LDHs、γ-AlO(OH)和β-Al(OH)3;以钴、铝的硝酸盐为起始原料,样品呈绿色,颗粒为八面体型CoAl2O4,粒径多为100 n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2o4 色料 尖晶石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n_3O_4为前驱体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及其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英平 王先友 +6 位作者 隗小山 魏启亮 杨秀康 杨顺毅 舒洪波 白艳松 吴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76-2282,共7页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首先,以廉价的Mn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氧化法制备纳米级Mn3O4前驱体;然后,将Mn3O4和Li2CO3混合均匀,在750℃固相反应20 h,得到尖晶石型LiMn2O4。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首先,以廉价的Mn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氧化法制备纳米级Mn3O4前驱体;然后,将Mn3O4和Li2CO3混合均匀,在750℃固相反应20 h,得到尖晶石型LiMn2O4。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Mn3O4前驱体和LiMn2O4样品进行表征,用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技术对LiMn2O4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iMn2O4具有完整的尖晶石型结构,且晶体粒子分布均匀。所制备的LiMn2O4材料在3.0~4.4 V之间,室温(25℃)下,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6 mA.h/g;在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7.1 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仍有109.5 mA.h/g,且样品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水解氧化法 Mn3o4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钴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玉棉 邹杰 +1 位作者 侯新刚 包飞燕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8-330,335,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纯相尖晶石型LiMn2O4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8.91 mA.h/g,循环25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07.03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0.01%;掺杂Co的材料同样具有尖晶石型结构,初始放电比容量略有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掺Co改性样品Li1.05Co0.04Mn1.96O4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4.55mA.h/g,25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5.76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尖晶石型氧化物ZnFe_2O_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牛玉 李福颖 +3 位作者 逯露 侴晓玉 于庆勇 徐占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A spinel-type oxides ZnFe2O4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 method,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TG-DTA,FT-IR,TEM technique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C3H2... A spinel-type oxides ZnFe2O4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 method,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TG-DTA,FT-IR,TEM technique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C3H22N6O6S2Na2 by artificial visible Ligh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Fe2O4 is stable,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degradation rate of C3H22N6O6S2 is over 90% in 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复合氧化物ZnFe2o4 可见光 降解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相行为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宫杰 王春忠 +4 位作者 刘伟 杨景海 魏英进 宗占国 陈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62-1465,共4页
将 Li NO3和 Mn3O4 按不同物质的量比 [x=n(Li)∶n(Mn) =0 .5 0 ,0 .5 2 ,0 .5 4,0 .5 8,0 .62 ,0 .70 ]混合 ,在空气气氛下 ,于 70 0℃烧结得样品 .实验发现 ,在 0 .5 2≤ x≤ 0 .70的范围内 ,样品均呈现出单相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结... 将 Li NO3和 Mn3O4 按不同物质的量比 [x=n(Li)∶n(Mn) =0 .5 0 ,0 .5 2 ,0 .5 4,0 .5 8,0 .62 ,0 .70 ]混合 ,在空气气氛下 ,于 70 0℃烧结得样品 .实验发现 ,在 0 .5 2≤ x≤ 0 .70的范围内 ,样品均呈现出单相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结构 ,晶胞参数随着 x的增加而减小 .将 x=0 .5 0的 Li NO3和 Mn3O4 混合物在不同温度(3 0 0 ,40 0 ,5 0 0 ,60 0和 70 0℃ )下进行烧结处理 .结果表明 ,于 3 0 0℃合成得到的样品为尖晶石型 Li Mn2 O4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晶胞参数增大 ;当温度大于 60 0℃时出现杂相 ,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 Li(即 x≥ 0 .5 2 )来加以抑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烧结温度和 Li加入量可以得到理想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单相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条件 尖晶石LIMN2o4 相行为 结构 晶胞参数 结合能 材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Mn_2O_4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雪棠 苏海艳 +3 位作者 苏玉媚 王惠 白鹏 王凡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尖晶石型ZnMn_2O_4微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及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ZnMn_2O_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ZnMn_2O_4的光...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尖晶石型ZnMn_2O_4微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及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ZnMn_2O_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ZnMn_2O_4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主要制备条件对ZnMn_2O_4晶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2+)与Mn^(2+)物质的量比为1∶2、尿素作为沉淀剂、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20 h条件下,制备的ZnMn_2O_4是由薄片层叠组成的二次结构的小球状微纳米颗粒。采用ZnMn_2O_4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500 W氙灯)照射6 h条件下,质量浓度为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光降解率可达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ZnMn2o4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Al)]_2O_4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宫杰 杨景海 +3 位作者 王春忠 魏英进 宗占国 陈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2-2324,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按不同 Al掺杂比例 x[x=n( Al)∶ n( Mn+ Al) =0 ,0 .0 2 5 ,0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制得了 Al( OH) 3 和 Mn3 O4混合物 ,将其与 Li NO3 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空气中于 70 0℃烧结得Li[Mn( Al) ]2 O4样品 .... 采用共沉淀法按不同 Al掺杂比例 x[x=n( Al)∶ n( Mn+ Al) =0 ,0 .0 2 5 ,0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制得了 Al( OH) 3 和 Mn3 O4混合物 ,将其与 Li NO3 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空气中于 70 0℃烧结得Li[Mn( Al) ]2 O4样品 .X射线衍射和 Raman光谱结果表明 ,在 0≤x≤ 0 .2 0范围内均得到了单相的尖晶石型样品 ,随着 x的增加 ,晶胞参数减小 ,晶格振动能量增加 ,Mn( Al)— O的结合增强 ,结构稳定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 掺杂 Li[Mn(Al)]2o4 尖晶石结构 晶格振动 结合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尖晶石型化合物 NiCo_2O_4 和复合镀技术制备析氧电极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乃才 张克立 +2 位作者 袁继兵 刘勇 孙聚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76,共3页
为减少析氧电位、提高电极的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成本,人们一直在努力合成各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析氧的电催化材料[1].研究表明,尖晶石型化合物NiCo2O4对氧的析出有较高的催化活性[2].但因其制备方法多为喷涂热解... 为减少析氧电位、提高电极的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成本,人们一直在努力合成各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析氧的电催化材料[1].研究表明,尖晶石型化合物NiCo2O4对氧的析出有较高的催化活性[2].但因其制备方法多为喷涂热解法,需400℃以上温度,因此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NiCo2o4 复合镀 析氧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晶模板法制备3DOM尖晶石型LiMn_2O_4及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春霞 杨立新 +2 位作者 陈小明 吴淑英 王先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孔制得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锂锰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当n(Li)/rKMn)=0.6,前驱液浓度在0.6~1.0mol/L之间和升温速率为2℃/min时,分别在300与600℃下两段恒温焙烧2~3h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形成.SEM测试结果表明,PMMA胶晶模板和3DOM锂锰氧化物均为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排列规则有序,大孔直径在200~240砌之间,孔壁厚度在30~45砌之间.产物经XRD晶相测定和EDTA,KMnO4滴定分析确证为正尖晶石型LiMn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晶模板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三维有序大孔 尖晶石 LIM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Mn_2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升宪 李保旗 +1 位作者 杨汉西 艾新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主要报道尖晶石型ZnMn2 O4的合成及其在非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 ,以醋酸锰、醋酸锌、碳酸锰和碳酸锌为原料 ,在 90 0℃左右合成的ZnMn2 O4具有尖晶石结构 ,初始容量达到 14 0mAh/ g ,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在Zn| 1mol/LZn(ClO4... 主要报道尖晶石型ZnMn2 O4的合成及其在非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 ,以醋酸锰、醋酸锌、碳酸锰和碳酸锌为原料 ,在 90 0℃左右合成的ZnMn2 O4具有尖晶石结构 ,初始容量达到 14 0mAh/ g ,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在Zn| 1mol/LZn(ClO4) 2 +PC|ZnMn2 O4模拟电池体系中 ,循环 2 0 0多次后容量衰减到 12 5mAh/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二氧化锰电池 尖晶石 ZnMn2o4 合成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尖晶石型Li_4Ti_5O_(1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雁生 王先友 +7 位作者 安红芳 王国宝 裴斧 郑丽萍 刘修明 陈权启 刘黎 江兰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6-2371,共6页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物,然后采用固相烧结制备Li4Ti5O12,探讨不同的钛锂比和煅烧温度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进行表征。结...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物,然后采用固相烧结制备Li4Ti5O12,探讨不同的钛锂比和煅烧温度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钛和锂的摩尔比为1:0.82、煅烧温度为800℃时,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200nm的纯相尖晶石型Li4Ti5O12,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81.7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51.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仅为6μA·h/g;当电流倍率增大到2.0C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13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为0.4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水热法 尖晶石Li4Ti5o12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电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阮艳莉 唐致远 彭庆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4Ti5O12电极材料.考察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XRD、SEM、LSD、CV、AC impedance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溶剂分散湿磨可以... 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4Ti5O12电极材料.考察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XRD、SEM、LSD、CV、AC impedance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溶剂分散湿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纯相的Li4Ti5O12.葡萄糖的加入能够提高Li4Ti5O12导电性,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嵌锂性能.在0.2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其可逆比容量超过160mAh·g-1,44次循环后,容量没有明显衰减.Li4Ti5O12/LiFePO4实验电池测试表明Li4Ti5O12是可选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LI4TI5o1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景海 宫杰 +2 位作者 王春忠 王雅新 宗占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首次观察到尖晶石型LiMn2O4的Ra man特征峰.研究表明,低温烧结得到的样品为富氧的尖晶石型LiMn2O4;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构中多余的氧逐渐放出,晶胞参数增大,晶体的结合能和晶格振动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尖晶石结构 LIMN2o4 XRD RAMAN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湿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钢铁 李朝晖 苏光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LiMn2O4的技术,运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研究了前驱体及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特点,探讨了煅烧温度、螯合剂用量对LiMn2O4结构、表面形貌及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LIMN2o4 锂锰氧化物 制备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杨文胜 刘庆国 +2 位作者 仇卫华 卢世刚 杨蕾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3期49-52,共4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温度800℃,制备的LiMn2O4具有完美的尖晶石结构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完全可以用于高比能长寿命的锂离子蓄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 尖晶石LiMn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2O4酸洗提锂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俊生 周俊奇 纪志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197-3200,共4页
以高温固相法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2O4前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子筛和离子筛吸附产物的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滤液中锂交换量与锰损失量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离子筛和吸附产物化学组成式可由LixMn2O4(0≤x≤1... 以高温固相法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2O4前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子筛和离子筛吸附产物的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滤液中锂交换量与锰损失量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离子筛和吸附产物化学组成式可由LixMn2O4(0≤x≤1)表达,其结构依然保持尖晶石结构,阐明了以盐酸为洗脱剂离子筛提锂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给出了完善的洗脱过程与吸附过程反应式。实验结果表明,洗脱和吸附过程不彻底是导致离子筛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相差较大的原因,离子筛中Mn3+歧化是离子筛发生溶损的主因;提出了关于尖晶石型离子筛提锂深入研究关键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2o4 吸附 洗脱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