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文胜 刘庆国 +2 位作者 仇卫华 卢世刚 杨蕾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3期49-52,共4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温度800℃,制备的LiMn2O4具有完美的尖晶石结构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完全可以用于高比能长寿命的锂离子蓄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 尖晶石型limn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礼龙 徐友龙 +1 位作者 张成 陶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7-1182,共6页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改性样品的最大比容量先升高后降低,在700℃达到最大值;循环衰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包覆层逐渐分解并与LiMn2O4颗粒反应固溶,在750℃完全固溶,衰减达到极小值,而后固溶层向颗粒内部扩散,导致包覆层对颗粒免受电解液溶解的保护能力变弱,因而容量衰减增大.其中700℃热处理5h的样品最大比容量为133.6mAh·g-1,循环50周衰减3.4%.研究表明Al3+表面掺杂包覆改性有利于促进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生产,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钴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玉棉 邹杰 +1 位作者 侯新刚 包飞燕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8-330,335,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纯相尖晶石型LiMn2O4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8.91 mA.h/g,循环25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07.03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0.01%;掺杂Co的材料同样具有尖晶石型结构,初始放电比容量略有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掺Co改性样品Li1.05Co0.04Mn1.96O4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4.55mA.h/g,25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5.76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相行为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宫杰 王春忠 +4 位作者 刘伟 杨景海 魏英进 宗占国 陈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62-1465,共4页
将 Li NO3和 Mn3O4 按不同物质的量比 [x=n(Li)∶n(Mn) =0 .5 0 ,0 .5 2 ,0 .5 4,0 .5 8,0 .62 ,0 .70 ]混合 ,在空气气氛下 ,于 70 0℃烧结得样品 .实验发现 ,在 0 .5 2≤ x≤ 0 .70的范围内 ,样品均呈现出单相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结... 将 Li NO3和 Mn3O4 按不同物质的量比 [x=n(Li)∶n(Mn) =0 .5 0 ,0 .5 2 ,0 .5 4,0 .5 8,0 .62 ,0 .70 ]混合 ,在空气气氛下 ,于 70 0℃烧结得样品 .实验发现 ,在 0 .5 2≤ x≤ 0 .70的范围内 ,样品均呈现出单相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结构 ,晶胞参数随着 x的增加而减小 .将 x=0 .5 0的 Li NO3和 Mn3O4 混合物在不同温度(3 0 0 ,40 0 ,5 0 0 ,60 0和 70 0℃ )下进行烧结处理 .结果表明 ,于 3 0 0℃合成得到的样品为尖晶石型 Li Mn2 O4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晶胞参数增大 ;当温度大于 60 0℃时出现杂相 ,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 Li(即 x≥ 0 .5 2 )来加以抑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烧结温度和 Li加入量可以得到理想的尖晶石型 Li Mn2 O4 单相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条件 尖晶石limn2o4 相行为 结构 晶胞参数 结合能 材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晶模板法制备3DOM尖晶石型LiMn_2O_4及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春霞 杨立新 +2 位作者 陈小明 吴淑英 王先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孔制得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锂锰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当n(Li)/rKMn)=0.6,前驱液浓度在0.6~1.0mol/L之间和升温速率为2℃/min时,分别在300与600℃下两段恒温焙烧2~3h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形成.SEM测试结果表明,PMMA胶晶模板和3DOM锂锰氧化物均为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排列规则有序,大孔直径在200~240砌之间,孔壁厚度在30~45砌之间.产物经XRD晶相测定和EDTA,KMnO4滴定分析确证为正尖晶石型LiMn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晶模板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三维有序大孔 尖晶石 lim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雷钢铁 李朝晖 苏光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LiMn2O4的技术,运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研究了前驱体及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特点,探讨了煅烧温度、螯合剂用量对LiMn2O4结构、表面形貌及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limn2o4 锂锰氧化物 制备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景海 宫杰 +2 位作者 王春忠 王雅新 宗占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首次观察到尖晶石型LiMn2O4的Ra man特征峰.研究表明,低温烧结得到的样品为富氧的尖晶石型LiMn2O4;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构中多余的氧逐渐放出,晶胞参数增大,晶体的结合能和晶格振动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尖晶石结构 limn2o4 XRD RAMAN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湿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高温失效机制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家昌 黄可龙 张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尖晶石型LiMn2 O4在高温下的容量衰减是阻止其商品化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 ,导致高温下电化学性能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解液中微量水的存在会导致LiPF6的分解而产生HF ,由此造成Mn溶解。碳阳极表面形成的SEI钝化层会导致... 尖晶石型LiMn2 O4在高温下的容量衰减是阻止其商品化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 ,导致高温下电化学性能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解液中微量水的存在会导致LiPF6的分解而产生HF ,由此造成Mn溶解。碳阳极表面形成的SEI钝化层会导致锂离子蓄电池体系中锂的损失。此外Jahn Teller效应和高温下LiMn2 O4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LiMn2 O4高温容量损失。通过对高温失效机制的分析 ,提出了通过减小尖晶石比表面积、表面修饰改性来减小电解液的分解、在电解液中添加合适添加剂来中和HF、通过阴阳离子掺杂来稳定尖晶石的结构和阻止Ja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limn2o4 高温 失效机制 锂离子蓄电池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电极循环伏安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爱东 黄可龙 赵家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2-504,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所制备的尖晶石LiMn2O4(LMO)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LMO的结构,并计算了其晶胞体积;粒度分析表明LMO粉末粒径范围适合用此铂微电极(孔穴深度为43μm)进行测试;CV结果表明,不管是利...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所制备的尖晶石LiMn2O4(LMO)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LMO的结构,并计算了其晶胞体积;粒度分析表明LMO粉末粒径范围适合用此铂微电极(孔穴深度为43μm)进行测试;CV结果表明,不管是利用常规粉末微电极还是常规压片电极,分别代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两个阶段的两对氧化还原峰,只有在较慢的扫描速率下才能清楚地分开,采用粉末微电极不能提高电极的充放电电流而减少循环时间,但采用粉末微电极,电极半径小,活性物质含量少,可减少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浸泡的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使用微电极,使得信躁比Ipa/Ipc增大,提高了测试灵敏度;此外,根据CV曲线及计算所得空腔中LMO的质量(m=1.1×10-4g),可计算得到尖晶石LMO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31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循环伏安法 粉末微电极 尖晶石limn2o4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陶瓷的制备及其电导率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桢 曾照强 +1 位作者 胡晓清 苗赫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210-212,共3页
为研究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用无压、热压和等离子放电烧结的方法制备出了LiMn2O4陶瓷块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产物的物相、显微结构和电导率。结果发现,在高温或低氧浓度的烧结条... 为研究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用无压、热压和等离子放电烧结的方法制备出了LiMn2O4陶瓷块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产物的物相、显微结构和电导率。结果发现,在高温或低氧浓度的烧结条件下LiMn2O4发生脱氧,分解生成LiMnO2和Mn3O4。通过埋粉工艺可以有效地抑制脱氧,提高LiMn2O4的烧结温度。等离子放电烧结可使坯体迅速达到致密,抑制晶格脱氧和晶粒长大。尖晶石型LiMn2O4的电导率由晶界电导控制,晶粒大小对电导率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导率 导电性能 锂离子蓄电池 尖晶石limn2o4陶瓷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与表面包覆对尖晶石型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拥军 李义兵 吴四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3-566,576,共5页
用固相法制备了Cr3+和F-同时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对掺杂材料进行氧化铝表面包覆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充放电实验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 用固相法制备了Cr3+和F-同时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对掺杂材料进行氧化铝表面包覆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充放电实验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在掺杂Cr3+和F-及表面包覆氧化铝后仍为尖晶石型结构,随掺杂和包覆量的增加,材料首次放电容量降低,但循环性能明显改善,其中未掺杂、掺杂量为0.10和表面包覆0.3%的氧化铝的材料室温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25.3 mA·h/g、117.5 mA·h/g和113.7 mA·h/g,循环25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2.7%、91.5%和93.6%,而55℃下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及其保持率以表面包覆氧化铝的最佳,分别达到104.2 mA·h/g和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尖晶石结构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12
作者 舒东 杨勇 +1 位作者 夏熙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5-217,共3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 (CV )、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 (EIS)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 O4 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放电容量大 ,可逆性好 ,其中 5 5 0℃煅烧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 ;XRD结果表... 利用循环伏安法 (CV )、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 (EIS)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 O4 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放电容量大 ,可逆性好 ,其中 5 5 0℃煅烧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 ;XRD结果表明 ,样品经过充放电 ,尖晶石结构仍保留 ,但出现深度放电产物Li2 Mn2 O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法 电化学性质 尖晶石lim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凝胶燃烧法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有坤 邱克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8-501,506,共5页
以硝酸锂、硝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成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空气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粉料在600~900℃焙烧一定时间得到尖晶石型晶体结构的LiMn2O4(空间群为Fd3m)。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 以硝酸锂、硝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成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空气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粉料在600~900℃焙烧一定时间得到尖晶石型晶体结构的LiMn2O4(空间群为Fd3m)。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对前驱体及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和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时间以及锂锰摩尔比(n(Li)/n(Mn))R等对合成样品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合成高纯尖晶石型LiMn2O4的优化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0h,R=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凝胶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芸 雷学锋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0,384,共3页
根据热重-差热分析结果,采用固相法在不同温度下(700、750、800和850℃)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_2O_4均为纯相,且随着温... 根据热重-差热分析结果,采用固相法在不同温度下(700、750、800和850℃)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_2O_4均为纯相,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结晶度升高,颗粒变大;800℃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结构稳定,以1 C在3.0~4.3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2.8 mAh/g,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96.1 mAh/g,保持率为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相法 尖晶石limn2o4 热重-差热分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与掺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姝瑛 雷新荣 段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2,11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掺杂的最新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类材料的研究内容以及发展。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制备技术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胡婷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以MnSO_4·H_2O与NaClO_3为原料,NH_4F为辅助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海胆状β-MnO_2前驱体,研究了NH_4F用量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以形貌最优的β-MnO_2作为前驱体与LiOH·H_2O通过高温烧结合成棒状尖晶石型LiMn_2O_4,并将它与商业M... 以MnSO_4·H_2O与NaClO_3为原料,NH_4F为辅助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海胆状β-MnO_2前驱体,研究了NH_4F用量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以形貌最优的β-MnO_2作为前驱体与LiOH·H_2O通过高温烧结合成棒状尖晶石型LiMn_2O_4,并将它与商业MnO_2为前驱体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_2O_4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MnO_2前驱体以及尖晶石型LiMn_2O_4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棒状LiMn_2O_4具有更优越的电化学性能:0.2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8 m Ah/g,最高达到123.2 m Ah/g,3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β-Mno_2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X_(2)O_(4)(X=Cr、Fe、Mn)型尖晶石B位点阳离子对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生成乙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晓岑 王雪梅 +7 位作者 幸子凡 毛敏 宋达 李杨 龙涛 周宇超 陈佩丽 何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9,共14页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和H_(2)-TPR、O_(2)-TPD、TG、原位拉曼、SEM、TEM等方法对MgX_(2)O_(4)尖晶石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gCr_(2)O_(4)仅释放微量表面吸附氧,更倾向于催化乙烷转化为焦炭和氢气。MgFe_(2)O_(4)通过提供更多的表面晶格氧,促进乙烷深度氧化成CO_(2)。MgMn_(2)O_(4)载氧体在乙烷CL-ODH反应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体相晶格氧,它可以选择性燃烧氢气以推进反应正向进行,增加乙烯的选择性,实现了73.72%的乙烷转化率和81.46%的乙烯选择性。此外,MgMn_(2)O_(4)催化剂在乙烷CL-ODH反应中进行了30次的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现出稳定的反应性能,在整个循环测试中乙烯收率大约为62.00%。MgX_(2)O_(4)尖晶石氧化物中B位元素影响了其晶格氧的供应能力,从而影响了其在乙烷CL-ODH反应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CL-oDH MgX_(2)o_(4)尖晶石载氧体 乙烷生产乙烯 MgMn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_(2)O_(4)纳米颗粒影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突变型黑腹果蝇的寿命和发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汶浩 唐雯聪 +4 位作者 喻琪 白珠君 牛津 杨进军 孙永彦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7-80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ZnFe_(2)O_(4)纳米颗粒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突变型(Rye)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寿命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Rye黑腹果蝇设置了3组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处理(分别含200,400和600μg/mL ZnFe_(2...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ZnFe_(2)O_(4)纳米颗粒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突变型(Rye)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寿命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Rye黑腹果蝇设置了3组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处理(分别含200,400和600μg/mL ZnFe_(2)O_(4)),并监测其成虫寿命,同时收集产生的F_(1)代记录其发育情况,检测亲代Rye果蝇成虫的氧化应激水平。【结果】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后黑腹果蝇亲代成虫寿命缩短,F_(1)代化蛹进程加快、羽化的成虫数减少、雌雄比例上升。与无ZnFe_(2)O_(4)的对照组相比,400和600μg/mL 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下,雌成虫寿命分别缩短了9%和24%,雄成虫寿命分别缩短了7%和31%;F_(1)代在暴露于200-600μg/mL ZnFe_(2)O_(4)纳米颗粒时前3 d化蛹率提升了34%~109%;暴露于400和600μg/mL ZnFe_(2)O_(4)纳米颗粒后羽化的雌成虫数分别减少了33%和53%,羽化的雄成虫数分别减少了21%和59%,雌雄性别比分别上升40%和71%。对亲代Rye黑腹果蝇的氧化应激水平分析结果显示,200-600μg/mL 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引起氧化损伤,显著提高雌雄成虫体内抗氧化酶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引起雌雄成虫体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显著增强,并造成雄成虫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显著积累。【结论】200-600μg/mL 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可引发Rye黑腹果蝇产生氧化应激响应,缩短成虫寿命,减少后代数量,造成氧化损伤,同时发现ZnFe_(2)O_(4)纳米颗粒暴露对Rye黑腹果蝇雄成虫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丰富了对昆虫响应锌铁氧体纳米材料暴露的机制的认识,为合理评估锌铁氧体纳米材料对昆虫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突变 纳米颗粒 ZnFe_(2)o_(4) 发育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y)M_yO_4的高温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彦彬 余仲宝 刘庆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掺杂尖晶石 LiMn2-yMyO4(M=Al,Cr,Zn,Mg等),并对其高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使锰尖晶石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电化学比容量有所降低。掺杂材料中Mn3+含量有所降低,抑制了锰的... 合成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掺杂尖晶石 LiMn2-yMyO4(M=Al,Cr,Zn,Mg等),并对其高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使锰尖晶石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电化学比容量有所降低。掺杂材料中Mn3+含量有所降低,抑制了锰的溶解及 Jahn-Teller效应,削弱了锰尖晶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变的剧烈程度;Al、Cr、Ga的掺杂增强了[MO6]八面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材料循环性能的改善。各种金属掺杂材料电化学比容量之间存在差异,材料的比容量一方面取决于掺杂金属离子在尖晶石结构中的价态,另一方面取决于掺杂离子所处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2-yMyo4 高温性能 锂离子电池 掺杂锰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扬 刘晓芳 +2 位作者 郭俊明 向明武 白红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175,共6页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400℃、500℃、600℃和650℃一次燃烧反应1h,再在650℃焙烧6h,快速制备了LiMn_(2)O_(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反应温度的升高,材料的...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400℃、500℃、600℃和650℃一次燃烧反应1h,再在650℃焙烧6h,快速制备了LiMn_(2)O_(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反应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结晶性和颗粒逐渐增大,均属于亚微米尺寸,600℃是LiMn_(2)O_(4)材料颗粒快速生长的关键温度。电化学测试表明,放电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燃烧温度为400℃合成的LiMn_(2)O_(4)样品(LMO-400)具有最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在1C和5C,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1mAh/g和90.5mAh/g,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为62.1%和67.5%。EIS和CV测试结果表明,LMO-400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150Ω、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2.22kJ/mol以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35×10^(-15)cm^(2)/s。不同的燃烧反应温度对尖晶石型LiMn_(2)O_(4)颗粒尺寸、结晶性等有显著的影响,导致其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差异,亚微米尺寸的颗粒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反应温度 固相燃烧法 limn_(2)o_(4) 正极材料 颗粒尺寸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