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中生代火山岩中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Sm-Nd等时线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必河 贾宝华 +2 位作者 刘耀荣 彭学军 贺春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湖南宁远太阳山中生代玄武质火山岩内,产较丰富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包体经人工碎样,镜下挑选了含铬尖晶石、镁橄榄石、含铬透辉石、斜方辉石、全岩5个样品,由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室测试,得出 Sm-Nd全岩-单矿物等时... 湖南宁远太阳山中生代玄武质火山岩内,产较丰富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包体经人工碎样,镜下挑选了含铬尖晶石、镁橄榄石、含铬透辉石、斜方辉石、全岩5个样品,由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室测试,得出 Sm-Nd全岩-单矿物等时线同位素年龄2702±19 Ma。进而根据测试结果和以往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华南陆块岩石圈是沿垂向演化增生的,由下往上依次为:上地幔岩垫托、结晶基底、褶皱基底、褶皱盖层、沉积盖层5个构造层。其中,上地幔岩起着底板垫托作用,形成于新太古代,为该地区最古老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火山 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 同位素年龄 等时线同位素年龄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麓尖晶石橄榄岩中石榴辉石岩包体的成因矿物学信息 被引量:5
2
作者 游振东 桑隆康 +1 位作者 钟增球 索书田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大别山北坡霍山饶拔寨等地的超基性岩中含有石榴辉石岩的包体。石榴辉石岩为草绿色致密块状 ,呈分米级的块体出现于蛇纹石化强烈的橄榄岩中。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 ,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 ( Prp2 5— 3 5 )和钠... 大别山北坡霍山饶拔寨等地的超基性岩中含有石榴辉石岩的包体。石榴辉石岩为草绿色致密块状 ,呈分米级的块体出现于蛇纹石化强烈的橄榄岩中。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 ,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 ( Prp2 5— 3 5 )和钠质普通辉石 ( Jd1 0— 2 5 )等。岩石结构显示退变质作用有两期 :榴辉岩相退变形成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明显地被角闪岩相所切割。石榴辉石岩的寄主岩是尖晶石橄榄岩类 ,包括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于强烈的蛇纹石化 ,残余的橄榄石 ( Fo92— 93 )仅占 5%~ 4 0 % ,斜方辉石富镁 ( En87— 93)并有解理弯曲等韧性变形现象。采用 Ellisand Green的石榴子石单斜辉石 Fe-Mg交换平衡温度计 ,可计算出石榴辉石岩的 Fe-Mg分配系数 ( KD)为 4 .0 6~ 5.2 8。变质温度 t=84 1~ 94 3℃ ,估算压力 p=1 .5GPa,可以推测该橄榄岩体是从深度约 60 km的地幔 ,固态侵位于下地壳 ,而后与之一起隆升到地表。显然 ,此种石榴辉石岩应属 Coleman所划分的 A型榴辉岩 ,它与地幔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榴辉石岩和橄榄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配分形式 ,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当于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玄武岩熔体及其残留体。在侧重探讨石榴辉石岩及其有关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尖晶石橄榄 成因矿物学 A-型榴 大别山 成因矿物学 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别山北坡尖晶石方辉橄榄岩中发现榴辉岩包体 被引量:2
3
作者 游振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尖晶石 橄榄 包体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盘石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Nd、Sr、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道公 支霞臣 +2 位作者 李彬贤 王银喜 杨杰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5-253,共9页
对盘石山一带的6个二辉橄榄岩包体、3个单斜辉石的Nd、Sr同位素,4个全岩、7个单斜辉石和1个斜方辉石的铅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在亏损的岩石圈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其Rb-Sr、Sm-Nd、Pb-Pb同位素... 对盘石山一带的6个二辉橄榄岩包体、3个单斜辉石的Nd、Sr同位素,4个全岩、7个单斜辉石和1个斜方辉石的铅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在亏损的岩石圈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其Rb-Sr、Sm-Nd、Pb-Pb同位素体系的相关性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地幔过程。位于陆下岩石圈地幔中上部位的包体比下部岩石圈地幔具有相对亏损和不均一的同位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矿物包体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流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林传勇 史兰斌 +4 位作者 陈孝德 张小鸥 徐义刚 J-C.C.Mercier J.V.Ross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5-64,共10页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位错环为主要特征。利用新的地质温压计计算的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50℃~1210℃和2.1~2.4GPa。利用显微构造应力计计算流动应力为22~30MPa,利用橄榄岩高温流变律计算的应变速率和等效粘滞度分别为10-14~10-13s-1和1019~1020Pa·s,上述数据均已达到软流圈的数值。结合其流变特征认为该区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代表软流圈的物质,其来源深度为68~78km。它反映在新生代时期本区存在有软流圈的底辟,它可能控制了该区新生代大地构造的特征及地质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橄榄 幔源包体 流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汪清尖晶石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成分指示意义──上地幔温度史和交代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义刚 林传勇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1-493,T001,共13页
利用电子、离子探针技术对吉林汪清-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包体的原生和地幔交代矿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原生矿物强烈亏损玄武质组分,斜方辉石残斑具强烈的成分分带。地质温度计计算结果暗示该地区上地幔经历了一个由大于1... 利用电子、离子探针技术对吉林汪清-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包体的原生和地幔交代矿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原生矿物强烈亏损玄武质组分,斜方辉石残斑具强烈的成分分带。地质温度计计算结果暗示该地区上地幔经历了一个由大于1200℃到850℃的抬升历史;(2)该包体经历了多期交代作用,交代介质均与寄主玄武岩浆无关。较早一期为隐型交代,交代介质富轻稀土、贫重稀土;较晚一期的交代主要反映在各种交代组合的出现,仅发生在寄主玄武岩喷发之前,交代介质的稀土含量明显高于前一期,这可能与碳酸盐交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包体 热历史 尖晶石 矿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明溪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REE及Pb,Sr,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婉康 王俊文 +1 位作者 A.R.Basu M.Tatsumoto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本文研究了明溪地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REE及Pb,Sr,Nd同位素。它们的Pb,Nd同位素成分表明该区上地幔在67—82km深度上是,MORB型亏损地幔。标本中放射性Sr同位素成分高于“地幔... 本文研究了明溪地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REE及Pb,Sr,Nd同位素。它们的Pb,Nd同位素成分表明该区上地幔在67—82km深度上是,MORB型亏损地幔。标本中放射性Sr同位素成分高于“地幔系列”可能解释为岛弧区俯冲大洋板块物质的加入。包体的sm-Nd、Rb-Sr年龄可能与十亿年前地幔亏损事件、早古生代H_2O,K_2O等地幔交代作用以及新生代的火山作用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橄榄 包体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洪山地区彭家塝岩管中首次发现新鲜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永顺 赵崇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09-116,141-108,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湖北大洪山地区金伯利岩管中新发现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古生代时大洪山地区的上地幔是交代地幔,主元素有十分微弱的亏损;通过地质温、压计算表明,该区金伯利岩岩浆来源深... 本文通过对湖北大洪山地区金伯利岩管中新发现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古生代时大洪山地区的上地幔是交代地幔,主元素有十分微弱的亏损;通过地质温、压计算表明,该区金伯利岩岩浆来源深度大于1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大洪山 金伯利 单斜 石化学 金云母 钾镁煌斑 上地幔 矿物化学 超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岩石电导率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验对比——以二辉橄榄岩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龚超颖 刘永刚 +3 位作者 李朋 范大伟 魏舒怡 谢鸿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利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压机,在1.0GPa、500~900℃和2.0GPa、500~950℃的实验条件下,同时采用交流阻抗谱法(AC0.05~10-6Hz)、直流法(DC)和单频交流法(0.1Hz)三种方法对采自河北大麻坪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进行了电导率的实... 利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压机,在1.0GPa、500~900℃和2.0GPa、500~950℃的实验条件下,同时采用交流阻抗谱法(AC0.05~10-6Hz)、直流法(DC)和单频交流法(0.1Hz)三种方法对采自河北大麻坪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进行了电导率的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在8.65×10-7~2.09×10-3s/m之间变化,lnσ与1/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指前因子在1.36~37.89s/m之间变化,活化能在0.74~1.01eV之间变化;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压力对电导率无明显影响;三种方法所得的lnσ差别很小(<3%),其中阻抗谱法所得结果最大,直流法所得结果最小。最后依据实验所得的二辉橄榄岩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建立电导率-深度曲线图,将所得结果与样品采集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应深度下的二辉橄榄岩电导率与华北北缘岩石圈地幔电导率值的范围相交,由此我们推断二辉橄榄岩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上地幔的主要组成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橄榄电导率 交流阻抗谱 大地电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迟家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中发现自然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有利 郑辙 +2 位作者 郭延军 吴军 叶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1-706,共6页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在山东荣成迟家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中除钛铁矿和磁铁矿出溶物外。还有一种矩形出溶物,长为20μm、宽为5μm,能量损失X射线分光谱(XEDS)分析矩形物的成分为Fe。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表明该矿物与和...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在山东荣成迟家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中除钛铁矿和磁铁矿出溶物外。还有一种矩形出溶物,长为20μm、宽为5μm,能量损失X射线分光谱(XEDS)分析矩形物的成分为Fe。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表明该矿物与和JCPDS中的标准矿物自然铁-α和自然铁-γ衍射数据一致。根据自然铁的化学成份推断橄榄石中自然铁-α和自然铁-γ的形成温度范围为490~900℃,压力不超过8.2GPa,并讨论了自然铁与深源地幔流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橄榄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自然铁-α 自然铁-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苏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形成条件及年代 被引量:8
11
作者 白文吉 胡旭峰 周美付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99-305,共7页
在胶东—苏北地区,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石榴石辉石岩、榴辉岩、斜辉辉橄岩和纯橄岩组成的杂岩成群和成带分布,延长590km。该岩带越过郯庐断裂带延伸至大别山,全长约1200km。岩带内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橄榄岩伴... 在胶东—苏北地区,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石榴石辉石岩、榴辉岩、斜辉辉橄岩和纯橄岩组成的杂岩成群和成带分布,延长590km。该岩带越过郯庐断裂带延伸至大别山,全长约1200km。岩带内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橄榄岩伴生,组成较大的岩块,并且与榴辉岩伴生,曾被作者确定为一种有层序的岩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为925±53Ma,矿物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表明其形成于115—160km深部,温度为800—1371℃。该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平衡温度和压力符合大陆地温线,而不同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玄武岩中包体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后者的平衡温度压力符合于大洋地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橄榄 成因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迟家店和碧溪岭石榴二辉橄榄岩橄榄石组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衍茹 金淑燕 叶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3-1159,共7页
大别山碧溪岭和山东荣成分别发育壳源和幔源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它们在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过程中与俯冲板片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这两种原岩来源不同的石榴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相似的结晶学优选方位(LPO):[100]轴主板密垂... 大别山碧溪岭和山东荣成分别发育壳源和幔源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它们在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过程中与俯冲板片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这两种原岩来源不同的石榴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相似的结晶学优选方位(LPO):[100]轴主板密垂直于面理面,[010]轴主极密平行于线理,这种橄榄石结晶学优选方位明显不同于高温地幔橄榄岩包体中的橄榄石组构,也不同于最近在超高压变质地体中发现的水导致的橄榄石组构。我们认为碧溪岭和荣成石榴二辉橄榄岩中的这种橄榄石组构可能是在相对较干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研究为大陆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石榴橄榄岩橄榄石组构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 石榴橄榄 橄榄 结晶学优选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白碱滩二辉橄榄岩中两种辉石的出溶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13
作者 朱永峰 徐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5-1086,共12页
克拉玛依白碱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尖晶石组成,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均发生程度不等的蛇纹石化。单斜辉石一般很新鲜。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均发育出溶结构,出溶条纹或者平直或者发生舒缓的弯曲变形(即便是... 克拉玛依白碱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尖晶石组成,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均发生程度不等的蛇纹石化。单斜辉石一般很新鲜。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均发育出溶结构,出溶条纹或者平直或者发生舒缓的弯曲变形(即便是在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是完全平行的)。透辉石-普通辉石出溶体一般呈针状(直径一般为1μm,长度>150μm),顽火辉石出溶条纹直径一般为1~3μm(长度>300μm)。斜方辉石主晶属于顽火辉石-易变辉石,单斜辉石主晶为透辉石(成分很均一)。地质温度压力估算表明,白碱滩二辉橄榄岩中辉石出溶结构发生的温度为700℃~1000℃、压力为2.0~2.7GPa,它们代表辉石出溶结构形成的最低PT条件。白碱滩二辉橄榄岩至少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原始辉石与尖晶石和橄榄石平衡共生(阶段Ⅰ,>94km);随着地幔上隆,原始辉石结构不稳定,分解并形成出溶结构(阶段Ⅱ,700℃~1000℃),斜方辉石开始分解的深度为94km,单斜辉石开始分解的深度为78km;之后,蛇绿岩经历的侵位事件导致辉石发生塑性变形(阶段Ⅲ)。蛇绿岩侵位之前,地幔岩曾发生了>50km的隆升,而且,在隆升过程中地幔岩没有发生明显部分熔融(地幔岩因此没有经历明显的岩浆抽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蛇绿混杂 尖晶石橄榄 出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根利 李和平 +1 位作者 邓鹤鸣 代立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9,共9页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二辉橄榄岩在1350℃开始熔融,在实验的温度压力...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二辉橄榄岩在1350℃开始熔融,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熔融程度为10%~30%。随熔融程度的升高,部分熔融后残余岩石倾向于向富镁、低铁、低钙、低硅的趋势演化,而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则倾向于富镁、富铁、低铝、低硅的趋势演化。在岩石化学图解上本次实验中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化学组成与汉诺坝地区拉斑玄武岩的组成相近。随熔融程度升高,熔体具有从苦橄质→玄武质演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部分熔融 熔体 主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壳俯冲过程中的地幔楔上升对流:来自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早期变质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衍茹 叶凯 续海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发现了大量包裹在超高压(UHP)变质片麻岩和混合岩中的造山带石榴橄榄岩。根据它们的野外产出特征和全岩地球化学成分,其中一部分石榴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亏损地幔,后来被卷入俯冲陆壳并经受过俯冲陆壳产生的熔/流体...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发现了大量包裹在超高压(UHP)变质片麻岩和混合岩中的造山带石榴橄榄岩。根据它们的野外产出特征和全岩地球化学成分,其中一部分石榴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亏损地幔,后来被卷入俯冲陆壳并经受过俯冲陆壳产生的熔/流体的交代。但是,对这些岩石早期的亏损过程尚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报道了东海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早期变质演化的新证据。根据详细的变质反应结构观察和矿物成分研究,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在经历高压低温俯冲带型超高压变质之前经历了至少两期变质演化。其原岩矿物组合由石榴子石变斑晶的高Ca-Cr核部及其中包裹的高Mg单斜辉石、高Al-Cr斜方辉石和高Mg-Ni橄榄石所记录;指示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原岩为高温-高压的富集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第二期矿物组合为包裹在低Cr变斑晶石榴子石幔部和细粒新生石榴子石核部的大量富Al铬铁矿和高Mg低Ni橄榄石以及少量高Mg斜方辉石。该期组合未发现单斜辉石,表明岩石随后被转变为高温低压的难熔尖晶石方辉橄榄岩或尖晶石纯橄岩。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早期变质演化记录了它们被卷入大陆板片俯冲带之前的地幔楔上升对流过程。笔者认为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原岩来源于早期俯冲大洋板片之上的深部高温富集地幔楔,洋壳俯冲过程中的地幔楔对流导致其上升到弧后或岛弧之下的地幔楔浅部,减压部分熔融使原本富集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转化为难熔的尖晶石方辉橄榄岩或尖晶石纯橄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橄榄 洋壳俯冲 地幔楔对流 芝麻坊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及其指示意义
16
作者 魏启荣 王江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依据云南马关地区8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22个单斜辉石 斜方辉石矿物对的电子探针成分,采用TBM85、TBK90二辉石温度计和TBK90Ca、TWS91en、TX93Ca单辉石温度计估算了其平衡温度,用PM80en、PM80di压力计估算了其平衡压力。温压估算表... 依据云南马关地区8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22个单斜辉石 斜方辉石矿物对的电子探针成分,采用TBM85、TBK90二辉石温度计和TBK90Ca、TWS91en、TX93Ca单辉石温度计估算了其平衡温度,用PM80en、PM80di压力计估算了其平衡压力。温压估算表明,马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分别为900~1150℃和1.29~2.20GPa(相当于地下深度45~71km)。由TM80en与PM80en、TM80di与PM80di的估算结果所分别构筑的马关地区上地幔地温曲线与大洋地温曲线非常吻合,显示马关地区上地幔具有很高的热流值,暗示青藏东缘及邻区于0~16Ma期间有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幔上涌在构造上的响应即是青藏东缘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区域性岩石圈的东 西向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橄榄包体 平衡温压条件 单斜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下二辉橄榄岩电导率实验研究
17
作者 代立东 李和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505-506,共2页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矿物和岩石电导率的实验室就位测量能够帮助对已有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从而一方面为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态组成,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构造,以及地球内部的热结构等地球内部...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矿物和岩石电导率的实验室就位测量能够帮助对已有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从而一方面为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态组成,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构造,以及地球内部的热结构等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性状提供大量信息,另一方面,亦是人们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的相变、熔融、脱水、扩散、流变、能量传输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等过程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高温高压 电导率 橄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蓬湖蛇绿岩中的洋脊型二辉橄榄岩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雨潇 杨经绥 +4 位作者 董玉飞 熊发挥 陈晓坚 李观龙 薄容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75-2597,共23页
蓬湖蛇绿岩产于西藏藏北湖区的蓬湖西侧,属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白拉拉弄-依拉山亚带。该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和辉绿岩等组成。其中地幔橄榄岩由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组成。蓬湖二辉橄榄岩的橄榄石Fo值介于88.85~90.33之... 蓬湖蛇绿岩产于西藏藏北湖区的蓬湖西侧,属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白拉拉弄-依拉山亚带。该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和辉绿岩等组成。其中地幔橄榄岩由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组成。蓬湖二辉橄榄岩的橄榄石Fo值介于88.85~90.33之间、斜方辉石的Al2O3含量范围在4.26%~6.60%。与原始地幔相比,蓬湖二辉橄榄岩岩石有较高的MgO含量和较低的Al2O3、CaO和TiO2等易熔组分含量;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11×10^-6~1.53×10^-6之间,明显低于原始地幔值,配分模式为轻稀土轻微亏损。在原始地幔微量元素蛛网图中,蓬湖二辉橄榄岩显示Rb、Zr亏损,U、Ta、Sr强烈富集特征。蓬湖二辉橄榄岩的铂族元素总量介于22.9×10^-9~27×10^-9之间,PGEs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显示其为接近原始地幔的“平坦型”。以上特征与深海橄榄岩相似,指示它们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环境。定量模拟估算表明,蓬湖二辉橄榄岩可能来源于地幔中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源区,系经历了约5%~10%的部分熔融残余。蓬湖堆晶岩矿物结晶顺序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其中异剥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Mg^#值介于86.92~89.93之间、橄榄石Fo平均值为84.45,明显不同于MOR型蛇绿岩堆晶岩。蓬湖堆晶岩的矿物组成、岩浆结晶顺序和矿物成分均与俯冲带上SSZ型蛇绿岩形成的堆晶岩类似。以上结果表明,蓬湖二辉橄榄岩形成于大洋脊环境,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经历了不超过10%部分熔融的残余,后期由于洋内俯冲作用经历了岩石-熔体反应,形成了SSZ型堆晶岩和含较高Cr^#值尖晶石的方辉橄榄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蓬湖蛇绿 洋脊型橄榄 部分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辉橄榄岩中辉石的“水”的测定
19
作者 降大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中作者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超基性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为透辉石 ;该透辉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构水 ;并且 ,其高频带相... 本文中作者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超基性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为透辉石 ;该透辉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构水 ;并且 ,其高频带相关的结构OH含量是 1 4 6× 1 0 -6。透辉石成分的这种特殊性 (含有结构OH)恰恰是其特殊的高温高压的幔源生成环境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 红外光谱 橄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鹤壁地区金伯利岩中地幔包体矿物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侯广顺 向世红 +6 位作者 齐永安 支风岐 王明国 周雪 林刘军 李明 吴成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河南鹤壁地区位于太行山构造带上,该区金伯利岩中的地幔包体携带有岩石圈地幔的丰富信息。本文报道了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的镁橄榄石和镁铝榴石的矿物化学特征。金伯利岩中地幔包体的镁橄榄石I(Mg~#)为91.7±0.2(n=69)。与鹤壁... 河南鹤壁地区位于太行山构造带上,该区金伯利岩中的地幔包体携带有岩石圈地幔的丰富信息。本文报道了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的镁橄榄石和镁铝榴石的矿物化学特征。金伯利岩中地幔包体的镁橄榄石I(Mg~#)为91.7±0.2(n=69)。与鹤壁地区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相比,I(Mg~#)略偏小,指示二辉橄榄岩经历的熔融程度较低,具有过渡型地幔的特征。根据Cr_2O_3含量,镁铝榴石可以划分为高铬系列和低铬系列两类。橄榄石-石榴石矿物温压计计算表明,包体压力在1.7~2.5 GPa之间(55~80 km),温度在641~1055℃之间,对应的大地热流值为50~60m W/m^2,甚至更高。指示金伯利岩侵位时对应于较高的大地热流条件。根据Grutter的镁铝榴石划分方案,镁铝榴石主要划分为G9型、G3和G4型,其中G3和G4型镁铝榴石记录了岩石圈地幔被交代的过程。根据温压条件及岩石圈地幔性质,可以认为鹤壁地区不具有形成金刚石矿的深部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 地幔包体 石榴石橄榄 橄榄 镁铝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