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乳腺癌手术创面的止血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旭 杨鑫 +4 位作者 朱明炜 华彬 牛小娟 肖文政 韦军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盲法、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排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尖吻蝮蛇...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盲法、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排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术后4和24 h再次注射2 U,对照组对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1~3 d创面引流量及创面总引流量;同时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结局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95.0±48.3)g较对照组(144.8±105.4)g显著减少(t=-2.07,P=0.044);研究组术后创面总引流量(166.7±71.2)g显著少于对照组(251.4±166.3)g(t=-2.29,P=0.029);凝血功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92±2.32)d比(15.00±3.53)d,t=-1.057,P=0.297]。未出现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创面的止血作用较好,未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乳腺癌手术 功能 安全性 静脉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崔璨 高化 +3 位作者 陈文韬 程晟 沈素 王宝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血凝酶组),各50例。氨甲环酸组切皮前30 min给予氨...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血凝酶组),各50例。氨甲环酸组切皮前30 min给予氨甲环酸1 g,静脉滴注,关闭切口前将氨甲环酸1 g稀释至20 mg·mL^(-1)于筋膜下及肌内注射。血凝酶组切皮前15 min单次缓慢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观察指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记录显性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Gross线性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氨甲环酸组和血凝酶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15.17±148.65),(340.27±170.85)mL(P<0.01),输血量分别为(140.30±161.48),(207.20±182.59)mL(P<0.05),手术后D-二聚体分别为(4.45±4.16),(10.09±8.18)mg·L^(-1)(P<0.01)。两组显性失血量、输血率及末次随访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止血效果优于尖吻蝮蛇血凝酶,尤其可减少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尖吻蝮蛇血凝酶 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夏樾 杨嗣星 +1 位作者 钱辉军 程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泌尿外科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26例后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42例,分别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d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血凝酶2 kU、酚磺乙胺2.0 g。3组均于...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泌尿外科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26例后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42例,分别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d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血凝酶2 kU、酚磺乙胺2.0 g。3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记录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2±61)和(113±55)mL,B组分别为(120±58)和(127±62)mL,与C组(198±67)和(250±52)mL比较,均呈显著性下降(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血常规指标A组RBC、HGB、PLT分别为(0.27±0.11)×1012.L-1,(7.19±0.90)g.L-1,(12.24±0.82)×109.L-1,B组分别为(0.29±0.01)×1012.L-1,(7.21±0.78)g.L-1,(13.60±0.88)×109.L-1,与C组(0.48±0.12)×1012.L-1,(10.01±1.22)g.L-1,(19.71±1.65)×109.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后腹腔腹腔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少青 黄阳 +1 位作者 赵莲英 郭莹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59-1659,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1岁,2014年3月7日以"大便次数增多11年余,加重1个月余"为主诉入住消化内科。入院时体检:体温36.4℃,心率68次·min^-1,脉搏20次·min^-1,血压140/88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1岁,2014年3月7日以"大便次数增多11年余,加重1个月余"为主诉入住消化内科。入院时体检:体温36.4℃,心率68次·min^-1,脉搏20次·min^-1,血压140/88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20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7年6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涉及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对20例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静脉途...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7年6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涉及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对20例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静脉途径给药,17例系首次使用; 16例发生在用药5 min以内;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较多见;无死亡病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应重视影响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加强用药监测,避免造成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围手术期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谢奕丹 吴晓玲 +5 位作者 关敏婷 李娟娟 梁丽春 冼冬妍 李章明 蒋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的药物经济学。方法 2017年1—12月胸外乳腺科2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20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MMT微创旋切术,甲组术...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的药物经济学。方法 2017年1—12月胸外乳腺科2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20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MMT微创旋切术,甲组术前静脉推注HCA 2 U 1次,乙组MMT术前不用HCA;两组比较平均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平均天数、平均药物费用和平均给药费用,最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平均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的平均药物费用和平均给药费用均显著高于乙组(P<0.01),乙组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术前使用HCA预防乳腺良性肿块MMT微创旋切术出血无明显疗效,安全性好,但经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块 围手术期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晓英 隆滟丹 +2 位作者 张艳 唐小飞 魏华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08-1708,171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1年取内固定物"于2014年4月19日入住我院骨一科。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2/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左肩部有一长约15 cm的伤疤,局部无压痛,左肩关节...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1年取内固定物"于2014年4月19日入住我院骨一科。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2/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左肩部有一长约15 cm的伤疤,局部无压痛,左肩关节活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中药外敷在腹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东 周文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中药外敷在腹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本院外科的24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组(120例)给予0.8%右旋糖苷,观察组为尖吻蝮蛇血...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中药外敷在腹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本院外科的24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组(120例)给予0.8%右旋糖苷,观察组为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中药外敷组(120例)给予3U尖吻蝮蛇血凝酶和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出血量、出血及止血时间、机体凝血功能、单位面积出血量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58.8±24.7)s,平均出血量(3.45±1.54)g,单位面积出血量为(0.078±0.032)g·cm-2;观察组依次为(37.6±20.7)s,(1.85±1.29)g,(0.032±0.015)g·cm-2。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电解质、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无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腹部切口手术后给予患者尖吻蝮蛇血凝酶和中药外敷止血效果明显,有利于遏制毛细血管出血,减少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切口 尖吻蝮蛇血凝酶 中药外敷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止血药物“苏灵”正式投放市场 被引量:2
9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4-1404,共1页
关键词 药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场 尖吻蝮蛇血凝酶 批准上市 通用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