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世彪 陈军 +2 位作者 李菁 陈功锡 李鹄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用组织培养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初步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20℃环境下,24h光照4d的孢子萌发率达83.3%;同温度下黑暗培养的孢子30d也不能萌发,转光照... 用组织培养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初步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20℃环境下,24h光照4d的孢子萌发率达83.3%;同温度下黑暗培养的孢子30d也不能萌发,转光照后4d的萌发率可达84.6%;(2)温度是影响原丝体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连续光照下,20℃的原丝体生长最快、分枝最多、分化最早,第31天可长达651.64μm;25℃次之,只有379.12μm;而自然光照下5~10℃环境下的孢子萌发率(18d为70.2%)和原丝体生长速度(127.44μm)均最慢;(3)原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断裂为单个细胞,单个细胞再萌芽出新原丝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温度 尖叶拟船叶藓 孢子萌发 原丝体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叶拟船叶藓的生境和生殖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冰 姜业芳 +3 位作者 黄璜 陈军 李菁 王亚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测对贵州省梵净山树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的研究表明,其生境因其所附生的树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特点:附生在树干下部距地面2m高的范围之内,光照弱、湿度大、风速小、蒸发量小、中下部树皮保持湿润的持续时...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测对贵州省梵净山树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的研究表明,其生境因其所附生的树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特点:附生在树干下部距地面2m高的范围之内,光照弱、湿度大、风速小、蒸发量小、中下部树皮保持湿润的持续时间长;其为雌雄异株藓种,雌、雄器苞形态差异明显,雌器苞数量多,雄器苞数量少并且难于发现,孢子体直立,蒴柄细长,孢蒴规则长卵形,蒴帽兜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生殖生态 生境 雌器苞 雄器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分布格局和败育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菁 刘冰 +2 位作者 陈功锡 陈军 姜业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野外定位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种群80%分布在树干的基部;(2)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在其主茎和一到四次分枝上皆有分布,但在一次分枝上分布最多,并且一次分枝上的与主茎或其它各... 通过野外定位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种群80%分布在树干的基部;(2)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在其主茎和一到四次分枝上皆有分布,但在一次分枝上分布最多,并且一次分枝上的与主茎或其它各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孢子体败育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孢蒴膨大期或者孢子形成期等3个时期,孢子体败育率为7.3%,败育孢子体的平均生物量为正常成熟的43.3%.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孢子体种群偏少且孢子体败育率低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树干附生苔 孢子体 分布格局 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叶拟船叶藓光系统Ⅱ光合荧光特性、活性氧代谢与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晓濛 李菁 +2 位作者 田向荣 李朝阳 李鹄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07-6816,共10页
以广布湿生藓类——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为比较材料,研究东亚特有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在不同快速脱水和复水胁迫下PSⅡ的叶绿素光合荧光变化和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变化,探讨两种藓类... 以广布湿生藓类——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为比较材料,研究东亚特有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在不同快速脱水和复水胁迫下PSⅡ的叶绿素光合荧光变化和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变化,探讨两种藓类生理生态适应性差异的成因,以初步确定尖叶拟船叶藓受水分条件限制分布狭窄趋于濒危的原因。结果显示:(1)尖叶拟船叶藓的光合电子传递在脱水后可被极微弱光完全抑制,其抑制光强的恢复明显慢于湿地匐灯藓;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先降而后升,恢复较慢;光化学淬灭(q P)复水后恢复较快,非光化学淬灭(NPQ)的绝对值和变化速率则始终低于湿地匐灯藓。(2)尖叶拟船叶藓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湿地匐灯藓;其SOD、CAT、APX等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整体变化幅度较大,抗氧化保护物质(As A)含量则明显低于湿地匐灯藓。以上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受到环境水分因子限制的原因主要有:(1)PSⅡ的反应中心色素(P680)对脱水伤害较为敏感;(2)复水修复过程中抗氧化保护系统的保护能力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湿地匐灯 生态适应性 脱水与复水 PSⅡ光合荧光 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性比和有性生殖的比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冰 李菁 +2 位作者 田启建 陈功锡 陈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通过对贵州梵净山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44个被调查样方共计1320株植株中,尖叶拟船叶藓单株的性比为8♀∶1♂(N=1320),其中25.0%的单株没有进行性表达;其种群的性比为5♀∶1♀♂(雌性种群:混合种群,N=4... 通过对贵州梵净山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44个被调查样方共计1320株植株中,尖叶拟船叶藓单株的性比为8♀∶1♂(N=1320),其中25.0%的单株没有进行性表达;其种群的性比为5♀∶1♀♂(雌性种群:混合种群,N=44),没有发现雄性种群;其单株的有性生殖的比例为10.5%,种群的有性生殖比例为9.3%。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种群具有明显的雌性偏向,其种群的自然更新更多的是依赖各种营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树干附生苔 性比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生物量的生殖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亚琴 李菁 +1 位作者 陈军 魏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以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为材料,对尖叶拟船叶藓种群各个生长期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物量配置进行了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和休眠期植株不生长生殖器官,因此这2个时期的生物量配置为0,生... 以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为材料,对尖叶拟船叶藓种群各个生长期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物量配置进行了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和休眠期植株不生长生殖器官,因此这2个时期的生物量配置为0,生殖生长期生物量配置为0.74%,生殖前期生物量配置分别为雌器苞占0.57%,幼孢子体占2.36%,生殖期生物量配置为4.77%,生殖后期生物量配置为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尖叶拟船叶藓 生物量生殖配置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叶拟船叶藓种群能量生殖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华 王亚琴 +1 位作者 李菁 陈军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27,共4页
首次报道了苔藓类植物的能量生殖配置情况。在尖叶拟船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种群整个生长周期中,各器官热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雌器苞(9305.1J/g)〉成熟孢子体(9196.1J/g)〉配子体(4075.6~6558.6J/g)。... 首次报道了苔藓类植物的能量生殖配置情况。在尖叶拟船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种群整个生长周期中,各器官热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雌器苞(9305.1J/g)〉成熟孢子体(9196.1J/g)〉配子体(4075.6~6558.6J/g)。能量配置比例的顺序为:配子体〉孢子体〉雌器苞。配子体生长所分配的能量占绝对优势,成熟孢子体的能量配置仅为3.2%。实验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生殖器官(雌器苞和孢子体)的能量配置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热值,生殖期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热值 能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生殖苞分布格局
8
作者 刘冰 李菁 +2 位作者 陈功锡 陈军 田启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的雌器苞在雌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4.54个,雌器苞在主茎和一到六次分枝上皆有着生;其雄器苞在雄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5.89个,雄器苞只在主茎和一到三次分枝上有着... 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的雌器苞在雌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4.54个,雌器苞在主茎和一到六次分枝上皆有着生;其雄器苞在雄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5.89个,雄器苞只在主茎和一到三次分枝上有着生.(2)雌、雄器苞皆在一次分枝上分布最多,并且与在主茎或其他各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次是在主茎和二次分枝上分布较多,在这两者上的分布之间没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是它们分别与三、四、五、六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雌、雄器苞在树干3个高度上的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尖叶拟船叶藓的雌雄器苞的分布格局相似,但是雌株数和雌器总苞数分别远远大于雄株数和雄器苞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生殖苞 雌器苞 雄器苞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因子对尖叶拟船叶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朝阳 李菁 +2 位作者 田向荣 陈军 刘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6-49,共4页
采用10个引物对采自贵州青冈树上、中、下3个部位的15个居群尖叶拟船叶藓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尖叶拟船叶藓在居群间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最低;下部的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最高。各部位遗传多样性与树皮含水量相... 采用10个引物对采自贵州青冈树上、中、下3个部位的15个居群尖叶拟船叶藓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尖叶拟船叶藓在居群间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最低;下部的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最高。各部位遗传多样性与树皮含水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与树皮含水量呈负相关,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则与树皮含水量呈正相关;聚类分析显示15个居群基本按各自附生部位聚类,进一步证实了小生境中的水分因子对尖叶拟船叶藓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因子 尖叶拟船叶藓 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