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E_3~1油藏成藏条件与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段毅 彭德华 +3 位作者 张辉 吴保祥 郑朝阳 王传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为盐湖相未成熟—低成熟原油,属于典型的原油成因类型。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大的油田。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诸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中E13 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为该油...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为盐湖相未成熟—低成熟原油,属于典型的原油成因类型。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大的油田。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诸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中E13 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为该油藏的成因认识和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1油藏 尕斯库勒油田 成藏条件 柴达木盆地 原油成因类型 勘探开发 湖相 油气生成 形成条件 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斯库勒油田跃灰1井区E3^2灰层裂缝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彭立才 邵文斌 +1 位作者 张林 宋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5,共5页
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 ,在建立地质模型、反演标准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跃灰 1井区干柴沟组油藏进行了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和裂缝预测。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共轭剪破裂的方位在不同构造... 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 ,在建立地质模型、反演标准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跃灰 1井区干柴沟组油藏进行了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和裂缝预测。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共轭剪破裂的方位在不同构造部位和不同的埋深有一定的差别 ,剪切缝主要为NEE向和NWW向。纵张裂缝和横张裂缝的方位差别不大 ,横张裂缝主要为近EW向 ,纵张裂缝主要为近SN向。构造轴部和高部位裂缝比翼部和低部位发育 ,随着构造埋深的增加 ,裂缝发育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油田 跃灰1井区 地质模型 反演标准 力学模型 储集层 e3^2灰层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斯库勒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毅 郑朝阳 +1 位作者 张辉 吴保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28,共3页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其中包含深层E31油藏和浅层N1-N21油藏。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对于认识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两个油藏的16个原油中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GC-MS分析,研究了中性含氮化合...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其中包含深层E31油藏和浅层N1-N21油藏。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对于认识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两个油藏的16个原油中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GC-MS分析,研究了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探讨了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显著,其运移分馏特征指示了E31油藏油气充注点位于构造中北部的东、西两翼,并向南、北两端方向运移;N1-N21油藏北区油气从东部和南部注入,并向西部和北部方向运移。根据油气运移方向认为,两个油藏的原油都来自茫崖凹陷和尕斯断陷;但是,由中性含氯化合物总丰度在两个油藏之间的差异可知,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含氮化合物 e3^1油藏 原油 油气运移 尕斯库勒油田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充注 点位 藏北 分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可动凝胶配方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云 罗文利 +1 位作者 王强 刘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交联剂用量及pH值等因素对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与高分子量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形成的凝胶黏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确定了尕斯库勒E_3~1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调驱体系的基本配方...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交联剂用量及pH值等因素对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与高分子量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形成的凝胶黏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确定了尕斯库勒E_3~1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调驱体系的基本配方及性能;环境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分子量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和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能够形成稳定的互穿网络体型结构,该可动凝胶体系,在矿化度为117 000 mg/L(且钙镁离子含量高达3 340 mg/L)、pH值为7.80、实验温度为126℃条件下,5 d时的黏度达到最高值43 900mPa·s,180 d时凝胶黏度为43 500 mPa·s,耐温耐盐性能好,稳定性好;在尕斯库勒油田E_3~1油藏进行深部调驱现场应用后,取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油田e_3~1油藏 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 耐高温有机交联剂 可动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