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少腹逐淤汤治愈黄褐斑2例
- 1
-
-
作者
赵华平
-
机构
沈阳军区二○二医院中医科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6期48-48,共1页
-
文摘
【例一】李××,女,31岁。1988年3月28日初诊。主诉:1978年始无何诱因出现小腹部持续性隐痛,间歇发作,常伴小腹凉,每于月经前及月经期加重,二便正常。近2年面部皮肤呈黄褐色变。查体:舌质黯红,苔滑白,脉沉弦。小腹凉,压痛,未触及积块,面双眼周围及两颊皮肤片状黄褐斑。
-
关键词
皮肤色素沉着/中医药疗法
黄斑
少腹逐淤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李广文教授治疗痛经四法
- 2
-
-
作者
张玉波
-
机构
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2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心肺相关在咳嗽临证中的应用
- 3
-
-
作者
陈小峰
-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咳嗽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导致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素问·咳论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今人咳,非独肺也”,明训后人,除了肺脏自身疾病外,任何其他脏器病变影响肺脏功能,均可导致咳嗽。隋代巢元氏将咳嗽分为五脏六腑等10种类型的咳嗽,自明代张景岳之后的医家及现今的中医内科教材,都只强调内伤咳嗽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却忽略了从心肺相关论治咳嗽的理论与实践。
-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
苇茎汤/治疗应用
血府逐淤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治验三则
- 4
-
-
作者
陶平
-
机构
四川省重庆市长寿县人民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18-19,共2页
-
文摘
一、太少两感阳虚水泛范某,男,34岁,1980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做输精管结扎术后4~5天,便出现全身畏寒,乏力,四肢和背发凉尤甚,着衣被而不暖,间发热,无汗,头晕痛,怕风,身冷痛,四肢沉重冷疼尤甚,沉迷嗜睡,心悸,食少,大便稀溏已2年,小便少,夜间尿频,浮肿.
-
关键词
加味治疗
少腹
阴部
阳虚水泛
淤热
补心丹
安神剂
输精管结扎术
生大黄
舌苔黄
奔豚汤
冷痛
川牛膝
甜牛膝
活血祛瘀药
生姜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
分类号
R69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