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耕播种机辨析
1
作者 郝文录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5期6-7,36,共3页
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24]3号)中,播种机械小类中的条播机、穴播机和单粒(精密)播种机品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其中的免耕条播机、免耕穴播机、免耕单... 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24]3号)中,播种机械小类中的条播机、穴播机和单粒(精密)播种机品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其中的免耕条播机、免耕穴播机、免耕单粒(精密)播种机等档次名称调整为免(少)耕条播机、免(少)耕穴播机和免(少)耕单粒(精密)播种机等档次名称,也增加了少耕播种机产品档次,为此类机械的推广应用给予了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支持 免耕播种 少耕播种 农机购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庆杰 曹鑫鹏 +3 位作者 王超 李洪文 何进 卢彩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共15页
以秸秆覆盖还田和玉米免少耕播种为主要技术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东北黑土区目前主要的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与配套机具,重点对比分析了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种床整备机具工作原理及... 以秸秆覆盖还田和玉米免少耕播种为主要技术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东北黑土区目前主要的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与配套机具,重点对比分析了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种床整备机具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在阐述现有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及配套装备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围绕种床整备、高速精量排种、智能电驱排种、播深智能控制、垄作免少耕播种、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东北黑土地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研究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种床整备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少耕播种机主动式种床整理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向军 赵大勇 +2 位作者 崔波 张成亮 吴家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F0003,共9页
东北黑土保护区在春季进行少耕播种时,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处理难、根茬粗大等情况,导致种床清理不干净,出现晾籽和机具堵塞等,为此设计一种主动式种床整理装置。通过对秸秆清理装置、种床少耕装置、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进行理论分析,... 东北黑土保护区在春季进行少耕播种时,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处理难、根茬粗大等情况,导致种床清理不干净,出现晾籽和机具堵塞等,为此设计一种主动式种床整理装置。通过对秸秆清理装置、种床少耕装置、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相关结构及位置参数,以拨草轮转速n、作业速度v、回转半径r为试验影响因素,选取种床秸秆清理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软件优化可得:当拨草轮转速n为115r/min、作业速度v为3.5km/h、拨杆回转半径r为260mm时,种床秸秆清理率达到最优为65.5%;在最佳参数组合下进行田间验证,得出种床秸秆平均清理率为67.4%,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一次完成种床秸秆清理、种带旋耕施肥、种床深松、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该研究可为在东北垄作地区大面积推广玉米少耕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主动式 防堵装置 种床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条件下少耕播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川 顾耀权 +1 位作者 吴尚华 袁洪印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3期49-50,53,共3页
针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播种问题,提出了少耕播种的技术思路。通过与传统播种、免耕播种的对比论述,阐明了少耕播种的技术优势。同时,设计了一种少耕播种机,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耕播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技术上可行,值... 针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播种问题,提出了少耕播种的技术思路。通过与传统播种、免耕播种的对比论述,阐明了少耕播种的技术优势。同时,设计了一种少耕播种机,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耕播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技术上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动力开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吴文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14期4-5,共2页
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和秸秆处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北方冬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
关键词 冬小麦 少耕播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用养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春雷 刘冲 +3 位作者 林东洪 刘忠军 刘立晶 唐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共21页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用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和地力培育等技术。本文在综述保护性用养技术应用面积、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免少耕播种、深松、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并分析归纳了现有保...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用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和地力培育等技术。本文在综述保护性用养技术应用面积、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免少耕播种、深松、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并分析归纳了现有保护性用养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的发展动态。结合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需求,在厘清当前黑土地保护性用养技术与机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保护性用养技术与机具智能化、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因地制宜发展黑土地保护性用养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深松 地力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少免耕播种机具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益民 贾宝记 《当代农机》 2007年第8期65-66,共2页
通过对小麦少耕、免耕播种机具的性能、使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与探索,提出小麦少耕、免耕播种机具改进建议,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小麦少耕播种 免耕播种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70
8
作者 何进 李洪文 +2 位作者 陈海涛 卢彩云 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共19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秸秆残茬管理及表土耕作技术等。在回顾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秸秆残茬管理、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秸秆残茬管理及表土耕作技术等。在回顾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秸秆残茬管理、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结合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机具关键作业部件加工工艺与材料、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具结构优化、提升机具智能化测控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秸秆残茬管理 表土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秦猛 董全中 +4 位作者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宋欢 翟玲侠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耕、免耕以及地表覆盖秸秆等措施,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为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以及盐碱化等导致的耕地退化,土壤管理方式需要由传统的耕作转... 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耕、免耕以及地表覆盖秸秆等措施,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为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以及盐碱化等导致的耕地退化,土壤管理方式需要由传统的耕作转向保护性耕作,以保护土壤环境、稳粮增收。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重点与难点,并对保护性耕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健全保护性耕作发展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少耕播种 秸秆还田 农业机械化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振平 王一力 张海杰 《山西农机》 2005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深松技术 关键措施 表土处理技术 少耕播种技术 技术内容 控制技术 病虫害 残茬 秸秆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试行) 被引量:1
11
《农机科技推广》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实施保护性耕...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坚持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积极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规范化,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技术实施规范,特制定技术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秸秆覆盖技术 少耕播种技术 免耕播种技术 病虫害防治 技术模式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