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CHI3L1分泌并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
1
作者 张笑妍 程楠楠 彭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5,共13页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nnexin 47,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分泌及其对OPCs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的出生后第1天斯普拉格-道利(postnatal day 1 Sprague-Dawley,P1SD)乳鼠原代细胞,建立OPCs与ASTs上清液共培养组(A组)、ASTs与OPCs直接接触培养组(C组)及OPCs单独培养组(O组)。采用光学显微镜、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掺入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状态和增殖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cs analysis,BA)筛选3组中OPCs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培养组蛋白质表达和细胞周期。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外泌体,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OPCs分泌的外泌体数量和质量,采用WB验证外泌体中CHI3L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敲除Cx47,评估敲除后OPCs增殖能力和外泌体分泌情况。构建包裹CHI3L1的小单层脂质体(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SUVs)作为人工外泌体模型,采用NTA和电子显微镜鉴定其结构和尺寸。在敲除Cx47后,补充人工外泌体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dU试验检测OPCs增殖情况。结果:在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相较于O组和A组,C组OPCs增殖最为显著(P<0.05)。RNA-Seq和WB分析结果显示,ASTs通过Cx47显著促进OPCs的增殖,并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的分泌。在采用siRNA技术抑制Cx47表达后,OPCs增殖活性以及外泌体释放量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补充分离提纯的外泌体和外源性CHI3L1后,采用siRNA技术敲除Cx47对OPC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削弱。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STs通过Cx47调控OPCs增殖的新途径,ASTs在直接接触OPCs时通过Cx47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分泌,将细胞间接触信号转化为分泌信号,从而促进OPCs增殖。CHI3L1作为外泌体中的关键分子,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髓鞘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前体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47 外泌体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5-乙炔基-2'-脱氧尿苷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vi-1通过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发挥髓鞘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花 张晓娟 +4 位作者 张思羽 侯惜缘 刘子乙 于晓静 张年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7-534,共8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髓鞘保护中的作用,探讨Mdivi-1抑制髓鞘变性的机制。方法:小鼠经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第35~55位肽段(MOG35-55)免疫后,随机分为DMSO模型组和Mdivi-1干预组...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髓鞘保护中的作用,探讨Mdivi-1抑制髓鞘变性的机制。方法:小鼠经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第35~55位肽段(MOG35-55)免疫后,随机分为DMSO模型组和Mdivi-1干预组。于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行Luxol fast blue染色分析髓鞘丢失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TUNEL染色小鼠脊髓组织和体外细胞实验分析Mdivi-1髓鞘保护机制。结果:与DMSO模型组比较,Mdivi-1处理明显减少EAE小鼠脊髓组织白质区髓鞘丢失,减少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和Bax的表达;体外MO3.13少突胶质细胞培养实验发现,Mdivi-1可以明显阻止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处理诱导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减轻细胞损伤,增强细胞活力。结论:Mdivi-1可能通过抑制少突胶质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信号通路发挥髓鞘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细胞凋亡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Olig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和髓鞘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建钦 李红丽 肖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1-594,共4页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细胞发育 髓鞘 转录因子 再生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小鼠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花 刘晓琴 +6 位作者 牛春红 黄芳 薛秀花 徐芳 张晓娟 尉杰忠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含0. 2%cuprizone的饲料饲喂,制备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DMSO正常组(腹腔注射DM...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含0. 2%cuprizone的饲料饲喂,制备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DMSO正常组(腹腔注射DMSO+饲喂正常饲料)、cuprizone模型组(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DMSO+cuprizone模型组(腹腔注射DMSO+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和Mdivi-1干预组(腹腔注射Mdivi-1+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通过固蓝染色及PLP、p-Drp1(Ser616)、CFB、C1q、C3b和C5b-9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Mdivi-1对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42 d可成功诱导小鼠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导致大脑胼胝体区髓鞘丢失,诱导Drp1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1q和CFB补体途径激活,并导致攻膜复合体在少突胶质细胞上组装。给予Mdivi-1可明显减少髓鞘丢失,抑制补体激活和攻膜复合体在少突胶质细胞的组装。结论:Mdivi-1干预可缓解cuprizone诱导的小鼠脱髓鞘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ZONE 脱髓鞘性病变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 胶质细胞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波 胡俊 +2 位作者 焦岩 黄河清 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增殖的影响,探索VEGF促进OPCs体外增殖与Notch信号通道上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培养OPC...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增殖的影响,探索VEGF促进OPCs体外增殖与Notch信号通道上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培养OPCs,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EGF(50、100、200 ng/ml)促进OPCs增殖的作用以及加入Notch通路γ-分泌酶抑制剂DAPT(VEGF 100 ng/ml+DAPT50μmol/ml)后OPCs增殖变化情况,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EGF处理OPCs后Notch信号通道上Notch-1、Hes-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0、100、200 ng/ml VEGF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7±2)%、(124±2)%、(142±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APT处理组的增殖率下降至(103±4)%(P<0.05)。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VEGF处理OPCs后,Notch-1、Hes-1蛋白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P<0.05),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 VEGF对OPCs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其促增殖作用与Noct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质前体细胞 增殖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分化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晗知 蔡文琴 肖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6,共4页
少突胶质细胞(OL)的成熟分化是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增殖、分化、成熟的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onic hedgehog(Shh)、Notch等三种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通路最终激活或抑制下游一... 少突胶质细胞(OL)的成熟分化是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增殖、分化、成熟的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onic hedgehog(Shh)、Notch等三种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通路最终激活或抑制下游一系列特异性转录因子(TFs)而完成对OL谱系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的激活。各种TFs在特定条件下的时空表达和相互作用是OL发生、发育、分化的重要调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发育 分化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1p杂合性缺失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守巍 袁芳 +1 位作者 江涛 王忠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建立临床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1p杂合性缺失的手段。方法提取肿瘤组织及患者外周血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微卫星位点后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以患者外周血作对照,可明确显示肿瘤标本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情况,从而判断患... 目的建立临床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1p杂合性缺失的手段。方法提取肿瘤组织及患者外周血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微卫星位点后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以患者外周血作对照,可明确显示肿瘤标本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情况,从而判断患者1p杂合性缺失情况。结论该方法能直观便捷分析出患者1p杂合性缺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胶质细胞 1p杂合性缺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转染因子2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静 秦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5-808,共4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等特点,临床亟待寻找参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记物,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等特点,临床亟待寻找参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记物,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是胶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lig2几乎在所有胶质瘤中都有表达,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Olig2维持GSC干性,促进胶质瘤的形成;调节GSC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胶质瘤侵袭;调节GSC表型,促进不同亚型胶质瘤的发生。本文就Olig2在少突胶质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胶质瘤药物的设计和筛选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胶质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G1基因修饰的大鼠BMSCs对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富生 陈君 +4 位作者 杨国宏 符禹玄 张可心 李媛媛 武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62-1971,共10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体外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少突胶质细胞(CG4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BMSCs转染NRG1基因。体外培养CG4细...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体外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少突胶质细胞(CG4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BMSCs转染NRG1基因。体外培养CG4细胞,分为常规培养(control)组、OGD/R组、OGD/R处理CG4细胞与BMSCs共培养组(BMSCs组)和OGD/R处理CG4细胞与NRG1-BMSCs共培养组(NRG1-BMSCs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CG4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G4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二氢乙啶(DHE)荧光探针检测CG4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CG4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CG4细胞衰老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法和calcein/PI双染法检测CG4细胞损伤和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G4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53,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BMSCs,并构建NRG1-BMSCs。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CG4细胞突起短小、分枝少;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及T-AO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CG4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LDH漏出率、细胞衰老阳性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53表达显著增加(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OGD/R组相比,NRG1-BMSCs组CG4细胞突起细长、分枝增多;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及T-AOC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LDH漏出率、细胞衰老阳性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增加(P<0.01),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5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OGD/R组相比,BMSCs组结果均呈现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基因修饰的大鼠BMSCs在体外能够抑制OGD/R诱导的CG4细胞衰老及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 氧化应激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腹后外侧索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彦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Adts)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大鼠脊髓损伤腹后外侧索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在T10水平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用携带FGF-2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Adts行直... 目的观察腺病毒(Adts)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大鼠脊髓损伤腹后外侧索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在T10水平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用携带FGF-2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Adts行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内转基因表达,斜板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腹后外侧索少突胶质细胞(CC1+)数量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Adts载体直接引入脊髓后可有效感染脊髓组织并表达报告基因。斜板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大鼠的倾斜平面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腹后外侧索CC1+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Adts介导的FGF-2可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质细胞 腺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脂蛋白1基因突变对少突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静敏 姜玉武 吴希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1-274,共4页
蛋白脂蛋白1(PLP1)相关性疾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障碍性疾病谱系,致病基因为PLP1,在这类疾病谱系中基因型与表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LP1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表达,是髓鞘形成相关蛋白。新近研究表明PLP1不同突变... 蛋白脂蛋白1(PLP1)相关性疾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障碍性疾病谱系,致病基因为PLP1,在这类疾病谱系中基因型与表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LP1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表达,是髓鞘形成相关蛋白。新近研究表明PLP1不同突变类型通过不同的机制使得少突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影响髓鞘正常发生发展过程,进而改变了突触功能与信息传导通路,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分子水平上探讨PLP1突变对少突胶质细胞功能影响可以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可能了解本病及类似疾病的共同发生机制,并为它们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也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脂蛋白1 胶质细胞 基因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1-42抑制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茂 詹晓黎 +3 位作者 陈兴书 蔡其燕 徐妍 姚忠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离体细胞培养条件下,Aβ1-42对SD乳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条件培养液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SD乳鼠OPCs,分为正常组、加入无菌水的对照组、加入Aβ1-42的实验组,采... 目的探讨在离体细胞培养条件下,Aβ1-42对SD乳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条件培养液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SD乳鼠OPCs,分为正常组、加入无菌水的对照组、加入Aβ1-42的实验组,采用CCK-8检测存活细胞数量和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分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OPCs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具体表现为:Aβ1-42作用OPCs 1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药物浓度1 mol/L作用于OPCs时,增殖也受到影响(P<0.05),当Aβ1-42剂量增加至2.5 mol/L时,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对照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凋亡蛋白Caspase-3的检测发现,它们在对照组与正常组的表达水平基本相当(P>0.05),而在实验组明显升高(P<0.01),且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具体表现为:Aβ1-42作用OPCs 2 h后,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药物浓度2.5 mol/L作用于OPCs时,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当Aβ1-42剂量增加至5 mol/L时,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对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髓鞘碱性蛋白的免疫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体积明显变小,突起明显减少。结论 Aβ1-42可能通过促使细胞凋亡而抑制OPCs增殖,并抑制了OPCs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分化,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分化 1-42 阿尔兹海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燕莉 张毅 +4 位作者 晁凤蕾 蒋林 周春妮 杨浩 唐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运用体视学方法计数各组小鼠海马CA1、CA2-3和齿状回(DG)内Olig2+细胞和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细胞总数;体外培养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MOPC),给予Aβ1-42,运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LG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含量。结果:AD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性长于WT小鼠(P<0.05),穿台次数显著性少于WT小鼠(P<0.05);AD小鼠海马各区Olig2+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增加(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正相关,与穿台次数呈负相关,而各区CNPase+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减少(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负相关;Aβ1-42干预后MOPC的NG2及CNPase的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Olig2含量也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成熟OLG丢失、少突胶质细胞系异常增殖;Aβ可能引起OLG损伤和发育异常;保护海马成熟OLG以及调控OLG发育可能是防治AD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空间学习记忆 海马 胶质细胞 体视学 APP/PS1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春茂 唐静 +13 位作者 梁芯 綦英强 张钐钐 吴永鑫 范金花 罗艳敏 蒋林 周春妮 张毅 黄春霞 晁凤蕾 高原 张蕾 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4~6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建模组(60只),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 目的:探讨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4~6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建模组(60只),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抑郁症模型,为期4周。利用糖水偏好实验筛选出成模大鼠(23只),随机分为CUS组(12只)及Anti-Lingo-1组(11只)。运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对照组,CUS组和Anti Lingo-1组的行为学水平,采用体视学方法计算各组大鼠海马DG区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结果:应激4周和Anti Lingo-1抗体治疗3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3.4±0.2)相比,CUS组(2.4±0.2)大鼠Morris水迷宫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降低(F=20.049,P=0.004);与CUS组比较,抗Lingo-1组(4.3±0.3)大鼠穿台次数明显增加(F=20.049,P=0.000)。体视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4.9±1.1)×10~4]比较,CUS组[(3.1±1.3)×10~4]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8.747,P=0.026);与CUS组比较,Anti-Lingo-1组[(6.1±1.1)×10~4]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F=8.747,P=0.001)。结论:抗Lingo-1抗体可以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认知障碍,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可能是抗Lingo-1抗体改善抑郁症大鼠认知障碍的重要形态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障碍 海马 胶质细胞 抗Lingo-1抗体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对大鼠脊髓原代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佩彩 叶盛 +2 位作者 李志军 骆翔 喻志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研究钠-钾-氯共转运体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脊髓原代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振摇及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脊髓原代OPCs,使用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干预。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及其NKCC1表达;EdU... 目的研究钠-钾-氯共转运体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脊髓原代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振摇及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脊髓原代OPCs,使用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干预。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及其NKCC1表达;E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蛋白p-p38,p-ERK,p-JNK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实验显示纯化培养的OPCs 95%以上表达NG2+A2B5,且能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OPCs 100%表达NKCC1。EdU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布美他尼干预6、12和24 h时,OPCs EdU阳性率增高[6 h:(9.00±0.39)%vs.(20.50±0.47)%,12 h:(10.33±0.33)%vs.(20.66±0.48)%,24 h:(11.30±0.34)%vs.(20.87±0.46)%,n=4,均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布美他尼干预6、12和24 h时,S期细胞比例增多[6 h:(10.57±0.48)%vs.(19.75±0.32)%,12 h:(10.38±0.54)%vs.(20.12±0.58)%,24 h:(10.53±0.55)%vs.(20.35±0.43)%,n=4,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布美他尼干预6、12和24 h时,p-p38表达上升,p-ERK表达下降(均P<0.01),p-JNK无明显差异。结论 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促进脊髓原代OPCs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38/MAPKs信号通路,下调ERK/MAPKs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CC1 布美他尼 胶质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MAP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异质性与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熙 罗富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211,共14页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髓鞘的高度特化的胶质细胞,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而来。长期以来,围绕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髓鞘形成以及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等。新兴的单细...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髓鞘的高度特化的胶质细胞,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而来。长期以来,围绕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髓鞘形成以及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等。新兴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在转录组层面鉴定出特定类型细胞,为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研究提供助力。本综述主要关注常见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少突胶质细胞功能异质性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阐述,为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相关研究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细胞转录组测序 细胞异质性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抑制人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滢 杨印祥 +3 位作者 周海鹏 汪兆艳 王倩 栾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移植的人成体神经干细胞(NSC)来源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人OPC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 ST8α-N-乙酰神经酰胺α2,8-唾液酸转移酶1(ST8SIA1/A2B5)...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移植的人成体神经干细胞(NSC)来源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人OPC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 ST8α-N-乙酰神经酰胺α2,8-唾液酸转移酶1(ST8SIA1/A2B5)的表达。培养OPC并采用(0、 10、 100、 200)ng/mL TNF-α处理18 h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OPC活性,采用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OPC的迁移能力。结果人成体NSC来源OPC特异性表达PDGFRα(87.9%)和A2B5(40.0%)。10 ng/mL TNF-α处理不影响OPC存活率,(100、 200)ng/mL TNF-α处理明显降低OPC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10 ng/mL TNF-α明显减少OPC的迁移。结论 TNF-α抑制培养的OPC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 迁移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1是定义小胶质细胞特性和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
18
作者 范冲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34,共1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其他成员或CNS其他常驻细胞均不表达Sall1. 采用Sall1作为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靶基因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参与了维持成人小胶质细胞的稳态,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受体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然后他们使用特异性表达Sall1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灭活鼠体内的Sall1基因座,结果发现小胶质细胞从组织静息巨噬细胞转变成炎性吞噬细胞,导致神经发生的改变和组织内稳态的紊乱. 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显示Sall1的转录调控作用维持了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并在体内对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1 胶质细胞 转录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永生 张庆林 +7 位作者 田志刚 魏海明 李刚 庞琦 冯进波 许晓群 王成伟 孙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IFN-γ、IL-2和IL-4、IL-6、IL-10、IL-13分别代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在62例脑胶质瘤组织、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IFN-γ、IL-2和IL-4、IL-6、IL-10、IL-13分别代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在62例脑胶质瘤组织、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15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人正常脑组织、良性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瘤组织和脑胶质瘤细胞株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占优势(P<0.01),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亦表现出Th2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的趋势,而人正常脑组织和良性脑膜瘤组织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胶质瘤中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细胞因子 TH1/TH2 基因表达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其谱系限定细胞体外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莹 富赛里 马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培养及传代方法进行改良,并建立少突胶质谱系限制细胞的体外分化模型,以模拟体内OPCs的发育过程。方法通过非特异性差异黏附法与A2B5-IgM抗体免疫筛选法结合,从胚胎大鼠脊髓来源的细胞悬液中分离... 目的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培养及传代方法进行改良,并建立少突胶质谱系限制细胞的体外分化模型,以模拟体内OPCs的发育过程。方法通过非特异性差异黏附法与A2B5-IgM抗体免疫筛选法结合,从胚胎大鼠脊髓来源的细胞悬液中分离、纯化OPCs,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作扩增培养;再以三碘甲状腺氨酸和神经营养因子-3诱导OPCs分化,最终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s)。OPCs及其分化细胞的特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结果 95%以上的细胞具有双极或三极突起的典型OPCs形态,并表达A2B5;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OPCs可持续扩增和反复传代,且扩增的OPCs仍能维持其特有的形态和自我增殖的特性;进入分化进程的细胞将依次表达O4、O1、受体反应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等特异性分化抗原。结论分离的OPCs在形态、增殖以及分化格局等方面均与存在于胚胎脑区的O2A前体细胞(体内OPCs)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前体细胞 杂交瘤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