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CHI3L1分泌并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
1
作者 张笑妍 程楠楠 彭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5,共13页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nnexin 47,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分泌及其对OPCs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的出生后第1天斯普拉格-道利(postnatal day 1 Sprague-Dawley,P1SD)乳鼠原代细胞,建立OPCs与ASTs上清液共培养组(A组)、ASTs与OPCs直接接触培养组(C组)及OPCs单独培养组(O组)。采用光学显微镜、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掺入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状态和增殖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cs analysis,BA)筛选3组中OPCs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培养组蛋白质表达和细胞周期。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外泌体,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OPCs分泌的外泌体数量和质量,采用WB验证外泌体中CHI3L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敲除Cx47,评估敲除后OPCs增殖能力和外泌体分泌情况。构建包裹CHI3L1的小单层脂质体(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SUVs)作为人工外泌体模型,采用NTA和电子显微镜鉴定其结构和尺寸。在敲除Cx47后,补充人工外泌体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dU试验检测OPCs增殖情况。结果:在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相较于O组和A组,C组OPCs增殖最为显著(P<0.05)。RNA-Seq和WB分析结果显示,ASTs通过Cx47显著促进OPCs的增殖,并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的分泌。在采用siRNA技术抑制Cx47表达后,OPCs增殖活性以及外泌体释放量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补充分离提纯的外泌体和外源性CHI3L1后,采用siRNA技术敲除Cx47对OPC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削弱。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STs通过Cx47调控OPCs增殖的新途径,ASTs在直接接触OPCs时通过Cx47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分泌,将细胞间接触信号转化为分泌信号,从而促进OPCs增殖。CHI3L1作为外泌体中的关键分子,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髓鞘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前体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47 外泌体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5-乙炔基-2'-脱氧尿苷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Olig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和髓鞘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建钦 李红丽 肖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1-594,共4页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细胞发育 髓鞘 转录因子 再生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转染因子2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静 秦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5-808,共4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等特点,临床亟待寻找参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记物,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等特点,临床亟待寻找参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记物,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是胶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lig2几乎在所有胶质瘤中都有表达,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Olig2维持GSC干性,促进胶质瘤的形成;调节GSC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胶质瘤侵袭;调节GSC表型,促进不同亚型胶质瘤的发生。本文就Olig2在少突胶质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胶质瘤药物的设计和筛选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胶质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分化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晗知 蔡文琴 肖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6,共4页
少突胶质细胞(OL)的成熟分化是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增殖、分化、成熟的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onic hedgehog(Shh)、Notch等三种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通路最终激活或抑制下游一... 少突胶质细胞(OL)的成熟分化是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增殖、分化、成熟的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onic hedgehog(Shh)、Notch等三种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通路最终激活或抑制下游一系列特异性转录因子(TFs)而完成对OL谱系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的激活。各种TFs在特定条件下的时空表达和相互作用是OL发生、发育、分化的重要调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发育 分化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其谱系限定细胞体外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莹 富赛里 马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培养及传代方法进行改良,并建立少突胶质谱系限制细胞的体外分化模型,以模拟体内OPCs的发育过程。方法通过非特异性差异黏附法与A2B5-IgM抗体免疫筛选法结合,从胚胎大鼠脊髓来源的细胞悬液中分离... 目的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培养及传代方法进行改良,并建立少突胶质谱系限制细胞的体外分化模型,以模拟体内OPCs的发育过程。方法通过非特异性差异黏附法与A2B5-IgM抗体免疫筛选法结合,从胚胎大鼠脊髓来源的细胞悬液中分离、纯化OPCs,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作扩增培养;再以三碘甲状腺氨酸和神经营养因子-3诱导OPCs分化,最终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s)。OPCs及其分化细胞的特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结果 95%以上的细胞具有双极或三极突起的典型OPCs形态,并表达A2B5;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OPCs可持续扩增和反复传代,且扩增的OPCs仍能维持其特有的形态和自我增殖的特性;进入分化进程的细胞将依次表达O4、O1、受体反应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等特异性分化抗原。结论分离的OPCs在形态、增殖以及分化格局等方面均与存在于胚胎脑区的O2A前体细胞(体内OPCs)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前体细胞 杂交瘤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ig2对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N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梦娇 王贝 +6 位作者 郭瑞 曲学彬 王会平 张强 董富兴 任传路 姚瑞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螺旋-环-螺旋家族的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NPCs)分化过程中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ESCs分为正常组、空载体组和Olig2转染组,用含有RA、Purmorphamine、bF GF和P... 目的:探讨碱性螺旋-环-螺旋家族的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NPCs)分化过程中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ESCs分为正常组、空载体组和Olig2转染组,用含有RA、Purmorphamine、bF GF和PDGF-AA的培养基将其诱导分化为NPCs;分别在诱导分化的第11 d和14 d,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神经前体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经Olig2-GV218慢病毒转染后的mE SCs,Olig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增强;诱导分化后11 d,三组细胞Nestin蛋白表达无明显区别;14 d时,正常组和空载体组仍能检测到较高的Nestin蛋白表达,而Olig2转染组Nestin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mESCs向NPCs分化过程,过表达Olig2可降低Nest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过表达 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在大脑皮质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基 马晓丽 崔希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大脑新皮质发育过程中 ,bHLH转录因子参与了关键事件的调节。Id和Hes家族的bHLH因子对维持大脑皮质多能祖细胞 (corticalmutipotentprogenitor)处于增殖状态非常重要。前神经bHLH因子 (Mash1、Neurogenin1和Neurogenin2 )活性增强和He... 在大脑新皮质发育过程中 ,bHLH转录因子参与了关键事件的调节。Id和Hes家族的bHLH因子对维持大脑皮质多能祖细胞 (corticalmutipotentprogenitor)处于增殖状态非常重要。前神经bHLH因子 (Mash1、Neurogenin1和Neurogenin2 )活性增强和Hes、Id因子的活性相应减弱 ,引起皮质多能祖细胞由增殖状态向神经生成转变。随着发育的皮质祖细胞中前神经bHLH因子的抑制 ,促使星形胶质细胞的生成。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转录因子 皮质祖细胞 神经元 里形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shRNA对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中Olig2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晨 贺育青 +4 位作者 吕昊文 邵钰 郭丽 马全瑞 刘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构建RNA干扰(RNAi)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基因的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体系,用于离体水平研究Olig2对精神分裂症模型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方法:海马NSCs原代培养及鉴定;通过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24、48、72 h后NSCs感... 目的:构建RNA干扰(RNAi)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基因的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体系,用于离体水平研究Olig2对精神分裂症模型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方法:海马NSCs原代培养及鉴定;通过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24、48、72 h后NSCs感染情况,确定慢病毒感染的最佳时间;通过Western Blot筛选有效干扰Olig2的shRNA序列;在NSCs体系中加入浓度为200μmol/L的MK-801 24 h后,加入有效干扰Olig2的shRNA,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感染后的Olig2蛋白表达。结果:慢病毒感染72 h后,海马神经干细胞球荧光表达最强,可达9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lig2 shRNA3干扰组Olig2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干扰组可明显降低MK-801处理后的NSCs中Olig2蛋白表达(P <0. 05)。结论:成功构建RNA干扰Olig2基因的海马NSCs体系,为进一步研究Olig2对精神分裂症后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干细胞 RNA干扰 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基因调节因子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过程必需的关键转录调节因子
9
作者 王皓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4-2104,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转录调节因子 基因调控因子 髓鞘形成 必需 胶质细胞 RNA干扰技术 DNA结合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髓鞘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彬 刘倩 +4 位作者 崔玮 王颖 刘佳 金学敏 郭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及髓鞘再生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作用。方法:应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及地塞米松组,观察各...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及髓鞘再生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作用。方法:应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及地塞米松组,观察各组临床症状;采用HE染色、LFB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免疫后第13、20、30 d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及髓鞘再生情况。结果:地塞米松显著降低EAE小鼠发病率、延缓起病时间、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各个时间点地塞米松组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及轴索变性程度较EAE组明显减轻。免疫后第20、30 d,EAE组Olig2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后各时间点,地塞米松组Olig2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第13、20 d较EAE组明显增加。结论:地塞米松可增加脊髓组织Olig2表达、促进髓鞘再生,这可能为地塞米松治疗EAE及多发性硬化的效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地塞米松 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 髓鞘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包装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进 陈月娟 +3 位作者 张楠 张敬星 胡建国 吕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Olig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包装。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以大鼠pEGFP-N3-Olig1表达质粒和pDsRed-monomer-N1为模板,扩增获得大鼠Olig1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片段。将两者进行PC... 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Olig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包装。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以大鼠pEGFP-N3-Olig1表达质粒和pDsRed-monomer-N1为模板,扩增获得大鼠Olig1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片段。将两者进行PCR拼接获得Olig1-RFP片段,并与pLenti6.3-MCS-DEST载体连接,构建获得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测序。然后,将其与包装质粒混合后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结果通过酶切鉴定、测序,证明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够被高效地包装为病毒颗粒。结论成功建立大鼠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Olig1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 慢病毒表达载体 包装 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