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古希腊男人与少男之爱 |
裔昭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
2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与《毕业歌》朗读浅说 |
唐书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3
|
文学:面对今日的少男少女——1986年《中学生文艺》作品漫评 |
尹在勤
|
《当代文坛》
|
1987 |
0 |
|
|
4
|
我国部分省市青少年电话咨询心理问题分析 |
张春改
黄菊山
胡佩诚
吴任钢
曹庆莉
封锦萍
邓军
赵庆林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5 |
1
|
|
|
5
|
诗礼风尚与智趣品质——黄蓓佳、曹文轩、金曾豪少年小说的文化共性 |
郑利萍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6
|
有感于青春作伴难读书——心理医生的手记 |
徐岫茹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1 |
0 |
|
|
7
|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诗歌漫论 |
黄绍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8
|
“认知”与“体悟”:《怦然心动》女性成长类型的影像话语形塑 |
周雨园
彭玉荣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9
|
从诗歌的特征看汪国真的诗作 |
汤立民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0
|
“一夜之城”的青春搏击──市场与人生的难解之谜 |
覃炳
庚田杰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1
|
变声期的心音——读徐康的《初开的蔷薇》 |
张继楼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
12
|
美国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子女相处 |
唐若水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13
|
怎么能说新郎“终身不娶”? |
严吾
|
《汉语学习》
|
1987 |
0 |
|
|
14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新推出“张玉清直面青春系列作品” |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5
|
会计姑娘的初恋 |
韶锋
|
《会计之友》
|
1990 |
0 |
|
|
16
|
日本“后青春片”类型电影时间安置的三个刻度 |
孙芳
刘权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7
|
阳光下的俯冲——也谈‘救救孩子’ |
火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3 |
0 |
|
|
18
|
要善于破译学生心底的“黑匣子” |
高天伟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0 |
0 |
|
|
19
|
生活的赞歌——介绍何其芳同志诗二首 |
徐秉忱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0 |
|
|
20
|
别当“鲁夫子”——电影《天皇巨星》观后 |
封卫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