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新趋势研究 |
张金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性的隐性承续及开拓 |
陈旭光
郝哲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3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娱乐效果与意识形态策略 |
刘帆
李骥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
胡谱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5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 |
邹华芬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6
|
镜像与自我:商业大片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 |
高卫华
梁春晴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7
|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化生存之思——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
李淼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6
|
|
8
|
家国构想与民族仪式的交合同构——“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互动仪式研究 |
高力
张爱坤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浅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性音乐表达 |
刘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0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70年:以守正促创新,倚融合增团结 |
李静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诗意风格、文化转场与潜藏的女性表达——谢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逻辑透视 |
马明凯
朱旭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2
|
“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视觉造型特征分析 |
杨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
何东升
|
《电影评介》
|
2011 |
2
|
|
14
|
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知识型女劳模形象 |
赵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劳模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赵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共同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英雄叙事与认同理路 |
岳燊超
唐忠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7
|
宁敬武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隐喻与民族寓言 |
毕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光影历程与时代激流——改革开放40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述论 |
李一君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4
|
|
19
|
景观呈现与文化想象——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空间研究 |
许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0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宗教元素处理 |
瞿文妍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