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
詹一虹
周雨城
陈瑶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3
|
|
2
|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
高永久
朱军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3
|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 |
普丽春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4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主导发展研究 |
赵博文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
王伟杰
肖远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3
|
|
6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可视化研究——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 |
辜智慧
田少煦
张艳
葛怡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其对策——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
陈炜
张瑾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8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法律问题分析——基于惠益分享机制视角 |
吴彬
彭念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8
|
|
9
|
原真性视阈下的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博弈分析 |
孔维刚
张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
林庆
李旭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1
|
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 |
万兆彬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2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土家族傩戏为例 |
高洁
周箐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化生存之思——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
李淼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6
|
|
14
|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 |
朱祥贵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5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GCPM模式研究 |
刘小燕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6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的理论正当性 |
朱祥贵
李金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17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七宣彝族哑巴节为例 |
张魏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
2014 |
4
|
|
18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自治立法模式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实证 |
陈云霞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4
|
|
19
|
法律视阈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分类与保护范式—以新疆哈萨克族为例 |
叶芳芳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20
|
走进湘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邹珺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