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艺术文化与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认知——以西部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发展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当前,世界加快了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渐明显,强势文化对于不同国家的渗透也成为凸显的问题,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减弱,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机并没有舒缓而是加剧。现在几乎都将好莱坞比照中的华语电影作为生存的分析对象,也即... 当前,世界加快了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渐明显,强势文化对于不同国家的渗透也成为凸显的问题,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减弱,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机并没有舒缓而是加剧。现在几乎都将好莱坞比照中的华语电影作为生存的分析对象,也即在世界电影节中的看重与否,以好莱坞放映与否、是不是获得发行商青睐等等,作为判断的标志。对于本身的受众认可和本土特色的看待被放弃到最为微弱的地步。文化趋同标准的天平越来越趋近美国式的文化标准,这说明文化地域性认同的减弱,以及其价值判断被安上单一衡量的指标。其实,地域特色、自身身份、本土认知才是民族艺术和本土文化坚持的第一要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特色的坚守空间与价值,是生存要义;地域艺术文化的生存难题与优势,是因为保持着和整体的连带关系却别具一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日益强烈的时候,正是特色艺术艰难生存、需要扶持的时候。地域艺术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在更为开放的时代背景中,把民族艺术建设和民族国家建设挂钩是一个前瞻性的命题,在物质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利益获取的难以满足和精神获取无限满足之间,需要更高的视野,即人的一切追求都是为了更为丰满的精神需要。这是人类无论是为了国家族群还是个体最终需要培植和实现的目标。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到了更高视野上的独异性和本土特色的支持阶段,将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强化而丰富艺术文化精神性价值,是时代的迫切要求。站在促进多元文化的立场上看,鼓励支持西部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是为艺术文化的加速增长助力:一是中国电影要吸纳少数民族电影内里真诚,将逐渐淡漠的艺术真诚拾取回来换回银幕上的心灵感染力;二是给予少数民族电影的政策支持鼓励;三是延伸扩展少数民族电影的精神影响力,这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强悍的必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地域艺术 西部少数民族艺术 电影艺术 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 被引量:9
2
作者 吕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3,共4页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各民族生活方式的载体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手段而存在着。当代科技发展引起的民族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使得民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它是当代科技融入艺术生产,社会资本控制艺术生产的...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各民族生活方式的载体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手段而存在着。当代科技发展引起的民族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使得民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它是当代科技融入艺术生产,社会资本控制艺术生产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既给民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天地,又使民族艺术这种精神生产面临"物化"的挑战。这其中积极而良性的调适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少数民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少数民族艺术 市场化 大众文化 艺术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艺术与旅游活动关系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光映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2,共2页
一、从艺术的角度看旅游: “旅游是一种表演性的艺术” 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显现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人类学早期对旅游的研究也侧重于跨文化的视野,或认为是一种神圣的现代朝圣。随着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和... 一、从艺术的角度看旅游: “旅游是一种表演性的艺术” 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显现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人类学早期对旅游的研究也侧重于跨文化的视野,或认为是一种神圣的现代朝圣。随着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和现代旅游的兴盛,旅游活动的美学问题逐渐受到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 西方人类学 旅游活动 关系论 现代旅游 美学问题 表演性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 文化转型 分化 中国 少数民族文化 现代工业社会 传统农业社会 世界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主题抽样定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国彬 万晓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网络数据库提供的样本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主题抽样调查法分析世纪之交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这是艺术研究开始走向实证分析之路的初步尝试。"世纪之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 以网络数据库提供的样本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主题抽样调查法分析世纪之交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这是艺术研究开始走向实证分析之路的初步尝试。"世纪之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前沿阵地和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及理论基础都还极为薄弱,尚需艺术理论界努力攻关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之交 少数民族艺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屏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这种古朴而且稳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它开始成为一种参与经济的活动,并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探讨在新的经济、文化背...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这种古朴而且稳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它开始成为一种参与经济的活动,并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探讨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 文化产业 原生态 大众文化 艺术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原生艺术的天态之维
7
作者 龚丽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5,共7页
人类在从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创生出的原生艺术,表征着人与自然的依生关系,潜含着天态之美的本质内涵。原生艺术遵循生态性与审美性耦合的生发规律,超循环发展为生态艺术。少数民族原生艺术承继人类原生艺术的特质,追求艺术内涵与审美... 人类在从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创生出的原生艺术,表征着人与自然的依生关系,潜含着天态之美的本质内涵。原生艺术遵循生态性与审美性耦合的生发规律,超循环发展为生态艺术。少数民族原生艺术承继人类原生艺术的特质,追求艺术内涵与审美表达的自然之道与天态之美。在对自然法则与生态规律的遵循基础上,原生艺术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实现了审美内涵的自然实现。原生性艺术的天生之美由艺术品自身的自然特性以及艺术创造中的自由想象与审美表达来实现。少数民族原生性艺术的天生之美,既是它们生于自然、合于自然的规律显现,也是因为其艺术灵韵与生态意蕴的审美外化。在实践与审美天然合一的艺术传统中,少数民族原生追求天然之质、天态之美以及天态之境,并以此为媒介推进少数民族艺术的整体旋升。天态艺术是对原生性艺术的审美超越,是对生存性艺术与生活型艺术的提纯与升华。少数民族在天态审美生境与天态审美人生耦合发展,渐成完善的天态艺术系统,也将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高端样式与理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原生艺术 自然 天态 传统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胜冰 魏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1,共5页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 ,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 ,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 ,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 ,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 ,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 ,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 ,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 ,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 少数民族艺术 艺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1-283,共3页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少数民族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民间美术 教育资源 应用 开发 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艺术 历史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的继承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志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68,共2页
去年九月,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在青岛举办了一个名为“文化变革与九十年代中国美学”的学术讨论会,其中,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艺术是讨论会的主题之一,许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我们特汇集部分讨论内容,编发成这组学术笔... 去年九月,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在青岛举办了一个名为“文化变革与九十年代中国美学”的学术讨论会,其中,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艺术是讨论会的主题之一,许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我们特汇集部分讨论内容,编发成这组学术笔谈,以期推动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继承发展 当代艺术 现代艺术 中国美学 审美意识 艺术作品 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11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 专业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少数民族艺术 影视表演 舞蹈表演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纳百川——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长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54,179,共18页
本文首先对汉文化形成以前各别流旁支风貌特异的艺术做出介绍;接着,对汉文化形成以来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会作总体的回顾;然后,概括介绍当代自成体系或是风貌突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最后指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更能够折射出本民族历史的... 本文首先对汉文化形成以前各别流旁支风貌特异的艺术做出介绍;接着,对汉文化形成以来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会作总体的回顾;然后,概括介绍当代自成体系或是风貌突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最后指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更能够折射出本民族历史的、民俗的丰富内涵,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笔者提倡每一个人都要迈开双脚走向田野,田野调查对于艺术研究尤其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艺术 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艺术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裕固族的民间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62-69,共8页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是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裕固族研究在族源、族称、语言、民俗以及文化变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裕固族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相对而言依然较为薄弱。本文尝试...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是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裕固族研究在族源、族称、语言、民俗以及文化变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裕固族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相对而言依然较为薄弱。本文尝试对这一时期的裕固族民间艺术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相关研究整体水品作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 裕固族 民间艺术 整理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简介
1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民族学学科是西北民族大学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特色学科。建校68年来,学校秉持“立足西北,服务民族”的办学宗旨,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民族学学科现已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民族学学科是西北民族大学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特色学科。建校68年来,学校秉持“立足西北,服务民族”的办学宗旨,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民族学学科现已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促进甘肃及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教育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独特的作用。200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2003年获批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点。2006年获批民族学一级硕士授权点,2016年被列入甘肃省“双一流”重点建设优势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学科简介 民族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西北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艺术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岩画历史内涵析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正昌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贺兰山岩画分布于贺兰山东麓南北走向 2 5 0公里的冲击扇上 ;岩画造型多为动物和类人首头像 ,以狩猎、祭祀、性崇拜、巫术表现等为主要内容 ;上古神话传说、原始巫术和宗教崇拜在岩画中得...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贺兰山岩画分布于贺兰山东麓南北走向 2 5 0公里的冲击扇上 ;岩画造型多为动物和类人首头像 ,以狩猎、祭祀、性崇拜、巫术表现等为主要内容 ;上古神话传说、原始巫术和宗教崇拜在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这一地区的各个时期少数民族艺术家创造的 ,是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贺兰山岩画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人类早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美轮美奂的岩石画卷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岩画 丰富内涵 历史文化 多元文化 少数民族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军
16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平军(1976-),男,山东济南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云南大学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云南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级展览,发表专业论文30佘篇。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 少数民族艺术 云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 师范学院 美术作品 专业论文 济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回眸
17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2001年9月16日-9月30日 少数民族艺术 福建 政务公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粮食购销政策 中国共产党 作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