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族自治: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稳固的基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雷军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民族自治: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稳固的基础张雷军民族问题,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内存在;在所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建构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民族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民族问题的正确解决,革命导师早就作出过深刻的理论阐述,我...
-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
区域自治
稳固的基础
解决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民族区域
各民族
民族分布
自治制度
-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九万大山地区林业扶贫成绩斐然
- 2
-
-
作者
何礼泉
-
出处
《广西林业》
1996年第4期28-28,共1页
-
文摘
林业部定点扶贫的广西九万大山地区是指龙胜县、资源县、三江县、融水县、融安县、金秀县、坏江县、罗城县等八个县,共有109个乡镇,1063个行政村,223.95万人,是仫佬、毛南、苗、侗、壮、瑶等1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土地总面积3576.5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595.09万亩,占72.56%,人均11.55亩;森林总蓄积量3736.9万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16.
-
关键词
林业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工农业总产值
林果业
林业用地
森林蓄积量
工业总产值
森林病虫害
速生丰产林
增加到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试论俞大猷的军事战略思想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林炳祥
周玉英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
文摘
俞大猷(公元1503——1579年)是明代爱国名将,也是一位卓越军事家。他祖籍福建泉州,从小立志为国效劳。自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中武举会试后,历任千户、参将、总兵、都督,到70多岁三疏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共从武五十多年,转战江苏、福建、广东和山西大同等地,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不仅多次得到皇帝嘉奖,朝臣对他的军事才能评价是:“行师以律,算计如神,董五哨十万之全师,如奕棋着着先手。”俞大猷历官过的地方百姓更是缅怀他的功绩。武平、崖州、饶平等地的人民为他建祠纪念,奉他为“俞佛”。俞大猷的军事战略理论是很值得探讨的,本文仅就此作一些论述。 选将与练兵 俞大猷生活的明朝后期,正是内患外侮日趋激烈的多事之秋。鞑靼部骚扰于西北,女真族崛起东北。东南沿海有倭寇侵掠,西南边界有安南人进犯。在这国势日趋衰落的时刻,亟需整顿军队,提高国防能力。 要整顿业已腐败的军队,关键在于选将与练兵。 关于选将,俞大猷认为应该选那些“可以建非常之功”的“真将”。他说:“天下文武士负有一技一能,孰不愿效死力以报明主。”问题在于“惟操选将之权者加之意焉。”而要从众多的人才中选拔真将,首先就要不拘一格荐举人才,不管是自荐或推荐,不问是官是士还是布衣,都要以客礼迎之,而且还要?
-
关键词
军事战略思想
俞大猷
“盗贼”
《明史》
倭寇
军事才能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嘉靖
信赏必罚
东南沿海
-
分类号
E294.8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祁连山麓出奇葩──《祁连县志》评介
- 4
-
-
作者
徐锦华
-
机构
青海省地方志编委会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55-58,共4页
-
-
关键词
祁连县
畜牧业生产合作社
历史与现状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地方特色
民族体育
畜牧兽医工作站
地方民族特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民族风俗习惯
-
分类号
K29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读撒拉族史后三题
- 5
-
-
作者
芈友明
-
机构
西宁七中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63-64,共2页
-
-
关键词
撒拉族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民族问题
伊斯兰教
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宗教政策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分类号
D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于右任与碑林文物
- 6
-
-
作者
何清谷
-
出处
《文博》
1995年第1期43-45,共3页
-
文摘
举世闻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东方文化的宝库,收藏并陈列着我国大量的碑石瑰宝.作为伟大爱国者的于右任,对古代碑刻十分珍爱,曾呕心沥血二十余年,耗资十余万银元,搜购碑版四百余方,无偿捐献给碑林,对西安碑林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对于先生的这一贡献永志不忘,特整理分述于后.多方搜寻佚碑1918年,于右任奉孙中山之命回陕策划反军阀活动,目睹“如毛群盗满关中,天荒地老文物烬”,“石马失群超海去,宝鼎出现为贼讹”,珍贵文物大量散失,感到痛心疾首.从1919年至1922年,他担任靖国军总司令,指挥数万革命军与陕西军阀武装浴血奋战.但在戎马倥偬的时刻,仍不忘按毕沅《关中金石记》提供的线索,去查找散失的碑石.如他当时的寻碑的诗句:“曳杖寻碑去,城南日往还”.“扶杖寻碑往所之”.“载酒三阳寺,寻碑兴倍增”.他苦心搜求《广武将军碑》即其一例.
-
关键词
于右任
西安碑林
北魏墓志
书法艺术
博物馆
史料价值
孙中山
《周易》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残石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努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省副省长黄炳生访谈录
- 7
-
-
-
出处
《国土绿化》
2002年第5期6-6,共1页
-
文摘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认为云南林业与其它省区相比有哪些优势? 黄炳生(以下简称黄):我们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林木蓄积量居全国第三,林地面积在全国占第四位。云南的森林资源有两大特点:一是森林种类、物种基因以及一些珍稀树种的拥有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列前茅。其中。
-
关键词
绿色经济强省
云南省
森林资源发展
副省长
珍稀濒危植物
绿色产业
珍稀树种
生长量
生物资源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