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
1
作者 史珊 刘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90,共14页
借助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识别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分布特征,探究少数民族村寨分布的影响因素及机制,为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在空间上属于集聚分布态势,并呈现“单核中心,次... 借助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识别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分布特征,探究少数民族村寨分布的影响因素及机制,为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在空间上属于集聚分布态势,并呈现“单核中心,次中心多点环绕”空间分布格局,黔东南州西南部是单核和集聚中心。(2)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族文化与政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策环境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是少数民族村寨分布的核心影响因素,民族文化、政策环境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是影响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空间格局的主导因素组合。(3)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影响机制可概括为“自然环境为基础、社会经济做保障、民族文化与政策促发展”。不同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村寨早期选址、后期演化与传承发展进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并发挥异质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经济保障、交通设施、文化传承与政策支撑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空间分布 影响机制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基于川西Y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长新 刘飞飞 张国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显不足,后备人才短缺,宣传手段单一,传承活力有限。路径:发挥“院—所—馆”一体化职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构建“校+社”双线培养体系,壮大后备人才队伍;借助“数智+旅游+非遗”三大平台,丰富宣传手段;串接“政—企—民”协同链,激发传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村寨 舞狮文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法的变迁与作用——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民间法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晓辉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8,共9页
本文的材料是 2 5个调查组关于民间法的调查 ,表现了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一个个微观社会 (村寨 )中民间法的产生、运行和变迁的情况。本文要揭示的是这些微观社会中民间法的变迁过程和作用。
关键词 民间法 变迁 揭示 社会 情况 表现 产生 少数民族村寨 微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基于湘西德夯“百狮会”的考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小林 白晋湘 吴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湘西德夯"百狮会"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百狮会"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强大的全球化浪潮意下,"百狮会"的现代转型面临文化认同与草根性尴尬。&qu...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湘西德夯"百狮会"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百狮会"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强大的全球化浪潮意下,"百狮会"的现代转型面临文化认同与草根性尴尬。"百狮会"等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节庆文化现代创意发展需要注意静态美与活态美相结合的文化生态学保护,保持利益博弈中文化主体的尊重与和谐,加强向原生态文化大餐与节日盛会的转型及品牌创意塑造,同时凝练"百狮会"体育素材推动其嵌入影视衍生品创意开发,并推动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村寨文化精神现代创意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百狮会 传统体育节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变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汝辉 幸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先后历经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主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国有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外来投资商经营管理三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先后历经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主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国有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外来投资商经营管理三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变迁过程也就是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三大利益主体,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对放在的"公共领域"的资源产权状态的不断调整过程。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开发历程是由政府强制注入与"精英分子"带头示范相互作用下的创新生长机制、重复博弈模型下的社区居民学习传播机制、专业化效率要求下的分工合作机制、利益驱动下的选择调整机制等四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开发模式 制度变迁 动力机制 桃坪羌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文勋 张锦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云南 2 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但发展不平衡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 ;少数民族村寨产业... 对云南 2 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但发展不平衡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 ;少数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 (农业 )向多元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下 ,产业结构单一 ,基础薄弱 ,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度低 ,信息传递和吸收迟滞等问题 ,制约了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因此 ,应通过以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大企业为依托 ,调整少数民族村寨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特色 ;加强村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 ,促进村民传统观念意识改变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寨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云南 少数民族村寨 不平衡性 层次性 生产结构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开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汝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巴泽尔产权模型 可持续开发 桃坪羌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以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梁玉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生态旅游、加强游客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几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贵阳 花溪镇 山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疾病治疗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疾病治疗 人类学 社会文化环境 医疗体系 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龙启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92-10093,共2页
在简介贵州少数民族组成及分布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特征,分析了其开发的条件,并提出了其开发对策。
关键词 贵州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资源特征 乡村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胜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探索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选择问题,发现少数民族村寨存在场地、器材匮乏限制现代体育发展,生活注意指向难以较强关注纯粹体育的现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适应性、鲜明民族性与传统性、价值系统多元性的特点,... 探索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选择问题,发现少数民族村寨存在场地、器材匮乏限制现代体育发展,生活注意指向难以较强关注纯粹体育的现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适应性、鲜明民族性与传统性、价值系统多元性的特点,研究认为:在少数民族村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初几十年,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村寨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风险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威 韦善阳 +2 位作者 田筱 许石青 石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为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大、预防扑救困难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贵州某代表性少数民族村寨建立层级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获得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 为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大、预防扑救困难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贵州某代表性少数民族村寨建立层级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获得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环境影响因素关联度,应用物元可拓模型得到少数民族村寨火灾危险等级。结果表明:评价指标权重最大的是火灾荷载密度,占比11.8%;最小的是消防站等级,占比0.4%;经评价达到最安全等级即第4级的指标有10个,占比32.2%;达到最危险等级即第1级的指标有5个,占比15.41%。综合评价得出少数民族村寨的综合危险等级为3级,火灾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火灾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解释结构模型(ISM)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物元可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适应的滞后性——以湘黔桂少数民族村寨火灾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文献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5-149,共5页
文章以湘黔桂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火灾为切入点,在民族文化与生境相互作用的视阈下,讨论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指出文化变迁涉及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革,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文化的调整适应可能具有滞后性。湘黔桂地区传统民族文... 文章以湘黔桂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火灾为切入点,在民族文化与生境相互作用的视阈下,讨论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指出文化变迁涉及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革,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文化的调整适应可能具有滞后性。湘黔桂地区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震荡和不适是造成该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火灾失控的社会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发展 少数民族村寨 火灾 文化变迁 滞后性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民族志典范——评《A Landscape of Travel》
14
作者 杨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284,共1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在中国悄然兴起,随之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旅游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目光大多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在中国悄然兴起,随之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旅游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目光大多集中在景区规划、旅游企业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上,对旅游个案和社区居民关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地理学 旅游企业管理 景区规划 资源开发利用 旅游和文化 民族 国内外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长柳 赵兵 +1 位作者 麦贤敏 聂康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81,共7页
传统村落保护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为例,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提炼出村寨特色文化与村寨景观相互作用的三个特征尺度,进而提出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 传统村落保护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为例,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提炼出村寨特色文化与村寨景观相互作用的三个特征尺度,进而提出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技术和方法,以期为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编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特征尺度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板夹溪十三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基因与保护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俊 胡显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基因是决定聚落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的微观单元。特色民居符号是凝聚村寨空间的器物文化基因;宗法伦理是规范少数民族群体行为的制度文化基因;寨民智慧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因。保护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基因是决定聚落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的微观单元。特色民居符号是凝聚村寨空间的器物文化基因;宗法伦理是规范少数民族群体行为的制度文化基因;寨民智慧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因。保护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基因是保护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的需要,是传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的需要,是构建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联系以及构建民族共同体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文化基因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元敏 张国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48-52,共5页
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宏观研究;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对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以范围较小的地级市(州)或县级市(县)为对象,对市县范... 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宏观研究;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对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以范围较小的地级市(州)或县级市(县)为对象,对市县范围内的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个案研究;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的专题研究。本文在评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尚待深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研究类型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立法保护之完善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春娥 李吉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对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施以地方立法是确保该项工作科学、规范、正当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更是该项工作法制化的基本保障。在恩施州现行法规体系框架内,尽管制定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一系列《条例》和《细则》,但少数民族特... 对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施以地方立法是确保该项工作科学、规范、正当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更是该项工作法制化的基本保障。在恩施州现行法规体系框架内,尽管制定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一系列《条例》和《细则》,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还存在无国家专门立法、无地方专门立法补充、权力内容不实、立法威慑力不足、相关立法无公众参与原则等问题,因此,应该在此基础上通过修订自治条例、制定单行条例、补充配套政府规章制度等措施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立法保护 立法完善 恩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模式构建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露露 陈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1-248,共8页
从产业联动的微观层面,以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托家庭、社区、学校、市场及社会等载体,分别从活态化、生态化、区域化的视角,构建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相适应,以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产业联动的微观层面,以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托家庭、社区、学校、市场及社会等载体,分别从活态化、生态化、区域化的视角,构建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相适应,以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传承人保护模式、旅游利用模式以及区域整合模式,为探索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新道路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模式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2,共7页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各利益相关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辨识和界定,并在剖析各利益...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各利益相关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辨识和界定,并在剖析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影响因素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