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居民满意度测评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大勇 文雪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云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利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理古城、大理喜洲、丽江和丽江泸沽湖4个4A级景区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景区居民的总体满意度,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 云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利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理古城、大理喜洲、丽江和丽江泸沽湖4个4A级景区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景区居民的总体满意度,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工作的积极开展和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对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 旅游开发地 居民满意度 旅游经济 收入增长 旅游规划 旅游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对社区关爱的多维度感知——基于青海海晏部分旅游社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磊 胥兴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关爱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状态,少数民族旅游社区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感知到来自社区的关爱存在经济关爱、制度关爱和关系关爱三个维度,其中,经济关爱包括旅游收益、涉旅用地补偿、涉旅企业补贴、就业机会和客源共享;制... 关爱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状态,少数民族旅游社区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感知到来自社区的关爱存在经济关爱、制度关爱和关系关爱三个维度,其中,经济关爱包括旅游收益、涉旅用地补偿、涉旅企业补贴、就业机会和客源共享;制度关爱包括政策制度、决策参与、意见反馈渠道、旅游组织的规范化等;关系关爱包括社区居民互动、社区培训、社区居民相互认同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要充分保证居民能享受来自社区的经济关爱、制度关爱和关系关爱,确保社区居民能公平地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尽量提前消除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旅游 社区关爱 感知 海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旅游社区二元世界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飞 李佳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9,共3页
发展旅游业是拉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大众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的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产生新的互动,对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内的各类空间要素造成显著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旅游化... 发展旅游业是拉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大众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的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产生新的互动,对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内的各类空间要素造成显著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旅游化对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存在积极作用,但旅游化进程中也存在传统民族建筑拆除改建、本地居民迁出、原有的生活状态与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 少数民族社区 空间要素 外来游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旅游 本地居民 形成与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宋蒙蒙 耿松涛 乔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94-98,共5页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以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利用体验经济理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模型,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体验、审美体验、...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以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利用体验经济理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模型,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体验、审美体验、求知体验及互动体验均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质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服务体验、审美体验、求知体验及互动体验。同时,本研究也致力于为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的发展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旅游 旅游体验 体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营销策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爱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7-78,共2页
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场营销效果直接决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旅游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以抢占市场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 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场营销效果直接决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旅游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以抢占市场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营销的旅游政策问题、旅游产品问题和旅游市场问题;最后提出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营销的政策设计体系、产品创新策略和市场拓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少数民族旅游产业 特色旅游商品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路幸福 陆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云南民族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富饶,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舞台化特征。在考察了大理古城、周城,丽江束河古镇,香格里拉霞给村,西双版纳傣族园等较为典型的旅游村镇的基础上,归纳认... 云南民族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富饶,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舞台化特征。在考察了大理古城、周城,丽江束河古镇,香格里拉霞给村,西双版纳傣族园等较为典型的旅游村镇的基础上,归纳认为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社区旅游圈、东道主行为前台化和民俗节事舞台化。这种舞台化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村镇在空间特质和精神特质上的分区保护;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有利于游客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 舞台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罗香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1,共3页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在发展中体现交叉关系。二者的协同发展对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民族节日,通过顶层设计、品牌传播、区内外协...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在发展中体现交叉关系。二者的协同发展对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民族节日,通过顶层设计、品牌传播、区内外协同等策略,成功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 民族文化产业 少数民族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少数民族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典型特色——评《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8
作者 李永芬 高姗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4,共1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与农民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府扶持发展的重点,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及发展机会的注入,以达到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但是农村大力发展经济的模式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例如环境严...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与农民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府扶持发展的重点,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及发展机会的注入,以达到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但是农村大力发展经济的模式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例如环境严重污染、传统文化没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模式 背景下 旅游感知 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发展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和实现机制探讨——以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为例
9
作者 汤国荣 高峻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0期258-261,共4页
指出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体现和应用于各种旅游发展的形式中。通过对云南红万村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的个案研究,发现社区参与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是社区主体以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样形式和途径参与... 指出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体现和应用于各种旅游发展的形式中。通过对云南红万村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的个案研究,发现社区参与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是社区主体以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样形式和途径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筹备、运行与管理和节后应对与处置的全过程。针对社区主体参与的现状,可以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机制,提高社区主体参与的能力,拓展社区参与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渠道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 社区参与 途径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