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戏曲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玉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4,共7页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初期,戏曲继续着清末的余绪,昆曲进一步式微,花部地方戏进一步兴盛。伴随着资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也勃然兴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初期,戏曲继续着清末的余绪,昆曲进一步式微,花部地方戏进一步兴盛。伴随着资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也勃然兴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会功能,呼吁用戏曲艺术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用戏曲的形式宣传民主、移风易俗、激励民族精神。20世纪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实践的历史时期,也是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如何适应观众的审美新要求,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戏曲史学的建构是20世纪戏曲史上重大的历史贡献。在戏曲文献整理、剧目考订、剧作家研究等方面,20世纪这一历史时段中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戏曲史学研究走向深入、领域更加广泛。20世纪,中国戏曲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努力践行戏曲的现代教育。从20世纪初戏曲史学的开拓,到世纪末戏曲学科的建立健全,戏曲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走过了百年的发展道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少数民族戏剧中流传的经典剧目和京剧、各地方戏经典剧目创作一起,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长廊,成为中华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传统戏曲 戏曲改良 戏曲现代戏 戏曲史学 京剧 地方戏 少数民族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吹吹腔戏的历史变迁——作为吹吹腔戏的吹吹腔(—1949):自在于民间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3期37-50,59,共15页
只有将少数民族戏曲的多重资料整合并置于同一历史过程之中,才可见出资料的关联性和互证性,才能够使戏曲的画卷由平面变为立体。戏曲作为历史的载体,是我们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乃至社会的过去与现在的重要切入口。从研究方法而言,因其历... 只有将少数民族戏曲的多重资料整合并置于同一历史过程之中,才可见出资料的关联性和互证性,才能够使戏曲的画卷由平面变为立体。戏曲作为历史的载体,是我们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乃至社会的过去与现在的重要切入口。从研究方法而言,因其历时与共时兼具的特质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研究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在历史过程中观察对象,在多重资料中构建历史的研究方式,我们既可以勾勒对象的过去和历史,也可以看到其动态的变迁过程,更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以整个社会和历史过程为背景,探讨和挖掘其存在于历史以及当下的各种现象,并分析牵扯其中的各种关系。因而,本文即以"历史变迁"为视角,将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地区的吹吹腔戏放置于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从整体上勾勒出吹吹腔戏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吹腔 历史 变迁 少数民族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