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生存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戈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剧种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戏剧,应该是以剧种的声腔结构、表演方式、语言特点等艺术特征而不是以题材内容、剧作家族别去界定。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人才队伍、剧团平台、文化环境、政策机制都十分重要,研究云南少数...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剧种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戏剧,应该是以剧种的声腔结构、表演方式、语言特点等艺术特征而不是以题材内容、剧作家族别去界定。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人才队伍、剧团平台、文化环境、政策机制都十分重要,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戏剧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戏剧 云南 生存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戏剧在现代中国的转型--从“封闭传承”到“交互变容”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珉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西南少数民族戏剧以其悠久、完整、贴近生活和民族风貌的艺术特质,创造出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艺术肖像,彰显了少数民族族群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自我特质和价值。然而,在社会经济文化疾速发展的大背景中,古朴原始的西南少数民族戏剧无论是... 西南少数民族戏剧以其悠久、完整、贴近生活和民族风貌的艺术特质,创造出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艺术肖像,彰显了少数民族族群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自我特质和价值。然而,在社会经济文化疾速发展的大背景中,古朴原始的西南少数民族戏剧无论是在叙事技巧、美学风格还是在民族观念、价值取向方面都需要进行现代化转型,在历史传承过程中进行现代性兼容艺术生产,体现剧种不断发展成熟的变化趋势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中陌生化的想象空间,以期在现代中国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戏剧 现代中国 地方文化转型 现代性交互变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记录的民族记忆——浅析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茂青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5期40-41,共2页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至今,彝剧已有近百个剧目,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戏剧界遭遇危机,探寻发展途径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少数民族戏剧 民族风味 拍摄方式 地方特色 民族记忆 诞生过程 毕摩 《刘三姐》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名家 刘祯
4
作者 王宣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1期I0010-I0010,F0002,I0001,共3页
刘祯(1963—),生于内蒙古,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2002年至2005年担任副所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2005年9月至2013年5月担任中国艺术研... 刘祯(1963—),生于内蒙古,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2002年至2005年担任副所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2005年9月至2013年5月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主编。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 名家 戏曲研究 少数民族戏剧 中国戏曲 网络传播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