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民族节庆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特征探析——以《广西日报》“三月三”报道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温雅 《新闻论坛》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本文以《广西日报》2007年至2016年"三月三"期间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特征两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地方党报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新闻报道中就少数民族形象建构方面呈现的较为... 本文以《广西日报》2007年至2016年"三月三"期间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特征两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地方党报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新闻报道中就少数民族形象建构方面呈现的较为稳定且逐渐多样化的少数民族角色等特征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节庆 少数民族形象 “三月三” 《广西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阈下汉语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塑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璇 韩佳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3年第1期20-32,共13页
构建全面、真实的少数民族形象对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打破偏见与误解,优化国际汉语教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走遍中国》《中文听说读写》《发展汉语》及《新实用汉语》四套国际汉语教材,以多模态话语分析及态度评价理论为依据... 构建全面、真实的少数民族形象对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打破偏见与误解,优化国际汉语教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走遍中国》《中文听说读写》《发展汉语》及《新实用汉语》四套国际汉语教材,以多模态话语分析及态度评价理论为依据,考察上述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呈现方式、呈现内容及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形象可通过“人物、地域、物质、行为、精神”五个维度共同塑造,所选教材的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均体现出对少数民族的积极态度。但是,教材中仍存在对各民族关注度不均、模态使用单一、现代性特征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形象 多模态话语分析 图文关系 态度评价理论 国际汉语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电视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单晓红 曾真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4期30-34,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电视表达大致呈现纪实性表达、娱乐性表达和商业性表达三种形态。在传媒语境中 ,来源于强势文化、男性立场和商业目的的异化 ,使少数民族女性的形象在电视表达中经历了多重的变形 ,而媒介通过对话语权的控制 ,以...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电视表达大致呈现纪实性表达、娱乐性表达和商业性表达三种形态。在传媒语境中 ,来源于强势文化、男性立场和商业目的的异化 ,使少数民族女性的形象在电视表达中经历了多重的变形 ,而媒介通过对话语权的控制 ,以虚拟的媒介形象形成社会的刻板印象 ,为社会认知提供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电视表达 话语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