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佳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4,共7页
在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中滋养、在内地戏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既有中华戏曲综合性特点,又各具个性,其传承具有群体性特点。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使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面临传承环境消失、传承主体分化...
在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中滋养、在内地戏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既有中华戏曲综合性特点,又各具个性,其传承具有群体性特点。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使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面临传承环境消失、传承主体分化解体、传承队伍后继乏人、观众流失、市场缺位等窘境。传承与发展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要以政府为主导,出台全省性民族剧种传承发展规划;坚持科学有效传承;加强院团建设,建立剧目生产保障机制;注重对业余剧团的扶持,建立观众培养、市场培育与剧种传播机制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保护传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传承与发展
群体传承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影记录的民族记忆——浅析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茂青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5期40-41,共2页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至今,彝剧已有近百个剧目,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戏剧界遭遇危机,探寻发展途径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少数民族
戏剧
民族
风味
拍摄方式
地方特色
民族
记忆
诞生过程
毕摩
《刘三姐》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佳云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剧种传承与发展研究"(15EB170)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与发展研究"(JD2014ZD17)
文摘
在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中滋养、在内地戏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既有中华戏曲综合性特点,又各具个性,其传承具有群体性特点。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使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面临传承环境消失、传承主体分化解体、传承队伍后继乏人、观众流失、市场缺位等窘境。传承与发展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要以政府为主导,出台全省性民族剧种传承发展规划;坚持科学有效传承;加强院团建设,建立剧目生产保障机制;注重对业余剧团的扶持,建立观众培养、市场培育与剧种传播机制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保护传承体系。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传承与发展
群体传承
体系构建
Keywords
ethnic minority opera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collective inheritanc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影记录的民族记忆——浅析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茂青
机构
四川民族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5期40-41,共2页
基金
教育厅面上项目:乡土文学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1SB118)之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至今,彝剧已有近百个剧目,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戏剧界遭遇危机,探寻发展途径之际。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少数民族
戏剧
民族
风味
拍摄方式
地方特色
民族
记忆
诞生过程
毕摩
《刘三姐》
民间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与发展研究
刘佳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影记录的民族记忆——浅析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
朱茂青
《电影评介》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