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子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5,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保存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少数民族 怒江峡谷 文化转型 口承文艺 民俗文化 傈僳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志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2,共4页
全球化本身就包含着一体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现代化也可以作生存论和意义论两个层次的理解。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生存论层次上只能走一体化的道路,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在意义论层次上则可以以多元化的民... 全球化本身就包含着一体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现代化也可以作生存论和意义论两个层次的理解。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生存论层次上只能走一体化的道路,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在意义论层次上则可以以多元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个性生活情趣形态长期存在,并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现代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丽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旅游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生产 生产方式 民族社会 生产劳动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164-166,共3页
在新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域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的培育必须根植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才能实现新疆人民的思... 在新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域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的培育必须根植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才能实现新疆人民的思想共鸣,满足新疆人民的利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汲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养分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虎 代宏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多处在民族地区并集聚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指中华各民族特别是55个少...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多处在民族地区并集聚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指中华各民族特别是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众多差异中又有重叠的共识,这些重叠共识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公认价值追求,就是少数民族一切生产生活的动力之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互促,前者为后者提供养分,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汲取养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根高娃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文化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纵观一些有关研究文章,我认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大多是讨论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涉及得很不够。 众听周知,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文化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纵观一些有关研究文章,我认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大多是讨论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涉及得很不够。 众听周知,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传统文化乃是一个民族在以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包括劳动工具、武器、交通工具、住宅和其他建筑物、衣服、食物、知识、风俗习惯、法律规范、各种形式的艺术和民间创作、宗教信仰等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按国外学者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功能 精神文化 进行研究 少数民族 生存式样 部落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桂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杨主泉 粟巧兰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运用民族生态学、社会林业学、文化人类学,采用社会调查并结合PRA和RRA方法对桂北地区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饮食文化、禁忌文化、民间文学、节日文化、佛教文化、村规... 运用民族生态学、社会林业学、文化人类学,采用社会调查并结合PRA和RRA方法对桂北地区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饮食文化、禁忌文化、民间文学、节日文化、佛教文化、村规民约等朴素的生态文化对桂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生物多样性 桂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以鄂伦春桦树皮船文化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恒 孙玉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230-231,256,共3页
相比较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人口较少,但其民族文化具有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各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合理地开发少数... 相比较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人口较少,但其民族文化具有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各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合理地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章以鄂伦春桦树皮船为例,对其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 保护 鄂伦春桦树皮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9
9
作者 者丽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体现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因素和内涵。其中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价值主体地位、自然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理性生态人"等的观点,正好与生态伦理学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把...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体现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因素和内涵。其中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价值主体地位、自然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理性生态人"等的观点,正好与生态伦理学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把道德权利的概念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其他实体,并对于动物植物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这一理论体系暗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观念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自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的反凝视传播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怡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0,共10页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共同体意识和自主性的统一构建出系统化的“反凝视”文化传播矩阵,从节庆、表演、民俗、影像四个维度呈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民族节庆仪式体现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独立,自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共同体意识和自主性的统一构建出系统化的“反凝视”文化传播矩阵,从节庆、表演、民俗、影像四个维度呈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民族节庆仪式体现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独立,自觉输出民族价值观和人生观;民族文艺表演通过沉浸式的感染与阐释,积极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民俗传习彰显了对民族文化景观的坚守与扩散,坚定维护民族文化特殊性;民族影像纪录呈现跨越时空的异域文化之旅,系统推进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 反凝视传播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刍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0-66,共7页
根据人类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均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依赖旧生存模式的人类,其生产活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流动途径,生产方式、传统文化也受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新的生存方... 根据人类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均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依赖旧生存模式的人类,其生产活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流动途径,生产方式、传统文化也受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新的生存方式则是以打破旧的生态平衡为前提,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传统文化的改变,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这块辽阔的红土高原上,地势起伏、气候复杂、资源丰富,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富饶的红土地,哺育了云南各个民族的优秀儿女。自从远古时代起,云南就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德宏地区 自然环境 远古时代 发祥地 气候 自然生态环境 山地民族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与生态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建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6-60,18,共6页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它总是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或自然环境的改动而发生不同的变异。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与生...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它总是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或自然环境的改动而发生不同的变异。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与生态系统破坏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和输出。如果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叫“生态阈限”。超越了生态阈限,自动调节降低甚或消失,生态平衡失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发生障碍,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慢性崩溃,出现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云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变异 云南各族人民 生态问题 生态阈限 石梓 生态平衡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调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霄锋 胡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7,共6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国少数民族社会转型依旧处于一种加速状态,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不断进行调适,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国外各种文化的交流,也需要不断与之调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调适建构起一个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国少数民族社会转型依旧处于一种加速状态,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不断进行调适,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国外各种文化的交流,也需要不断与之调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调适建构起一个国际化转向的理论分析范式、“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支撑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调适 现代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14
作者 郑牧野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40-140,共1页
本书的出版,不仅对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新领域,弥补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缺憾。为我国关于共产党的少数民族理论体系研究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中共党史研究 保护 中华传统文化 民族理论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少数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早已与汉族一起构成了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份和谐与团结也离不开长久以来政府与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文日焕、王宪昭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一书,便是针对少数民族的神话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展开的综合性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文化内涵 思想根源 少数民族神话 优秀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发展商品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庚鑫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50-55,共6页
国内外许多民族学家认为,民族文化(National Culture),应当包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内容,即包括该民族全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在内,举凡一个民族的耕种收割... 国内外许多民族学家认为,民族文化(National Culture),应当包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内容,即包括该民族全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在内,举凡一个民族的耕种收割、饲养放牧、织布制陶、衣著住房、婚丧嫁娶等,都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我们在讨论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战略问题的时候,引用上述内涵的民族文化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发展商品经济 民族 西南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思想观念 少数民族 傣族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17
作者 纪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0-43,共4页
浅谈在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纪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把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少... 浅谈在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纪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把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展——服饰、乐器、工艺美术品”
18
《中国博物馆》 2009年第3期39-39,共1页
1994年9月22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展——服饰、乐器、工艺美术品”作为基本陈列展出。该展曾于1996年10月在北京“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工艺美术品 服饰 中国 乐器 博物馆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维川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共8页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郑维川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后进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效而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从其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而且必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同少数民...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郑维川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后进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效而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从其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而且必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把弘扬各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优秀传统 社会发育程度 集体主义 思想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境困境与消弭路径 被引量:81
20
作者 王洪珅 韩玉姬 梁勤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44,共12页
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内,从生境的角度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在阐明生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生境维度的困境,发现作为... 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内,从生境的角度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在阐明生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生境维度的困境,发现作为原生场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容括多种因素的社会环境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日趋增大。基于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当在自然环境维度,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体的建设和优化;在社会环境维度,进行内涵发掘,并针对传承、教育、交流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发展的生境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生态 生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