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艺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习惯法是历史上形成的通行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以习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规则。首先提出了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继而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最后对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习惯法 民间规则 约束力 原始民主制 宗教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谦 韩艳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众多学者都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其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学者亦从...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众多学者都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其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学者亦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之进行了研究。通过梳理目前所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启发性的结论,以期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文化意义,并针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使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 少数民族习惯法 研究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依存和冲突——少数民族地区法律多元个案透视 被引量:21
3
作者 官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5,共7页
法律多元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 ,该现象主要围绕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两者的关系而表现出来。在不同表现形式中 ,两者表现出既依存又冲突的关系。因此 ,在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进程中对两者不应简单取舍 ,国家法必须给... 法律多元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 ,该现象主要围绕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两者的关系而表现出来。在不同表现形式中 ,两者表现出既依存又冲突的关系。因此 ,在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进程中对两者不应简单取舍 ,国家法必须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 ,让少数民族习惯法通过不同途径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法 法律多元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及其考量 被引量:8
4
作者 韩宏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社会功能 考量 社会规范 民族地区 共同利益 社会关系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政治 被引量:10
5
作者 官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1,共8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地区秩序维护的基础,将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纳入村民自治体系,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度,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透过对F村和K村的村规民约文本分析及相关调查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地区秩序维护的基础,将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纳入村民自治体系,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度,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透过对F村和K村的村规民约文本分析及相关调查可以看出,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外生性导致的少数民族地区村民政治参与度不高是少数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将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纳入村民自治体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度,从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乡村政治 政治文明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共6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发挥作用的鼎盛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成立前。后来,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民族习惯法已经逐步被国家制定法所取代,丧失了以前的强大功能。我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习惯法的历史状态,当... 少数民族习惯法发挥作用的鼎盛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成立前。后来,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民族习惯法已经逐步被国家制定法所取代,丧失了以前的强大功能。我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习惯法的历史状态,当前存在的形式、发挥的作用,社会各界对民族习惯法的态度,以及民族习惯法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企图揭示民族习惯法在国家制定法的强大压力下的生存状态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学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二系王学辉云南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历史上创造的法文化成果,就象他们自己一样丰富多彩。但封建社会以中央王朝为主线的历史文献中,从来就没有云南民族史志的应有地位... 云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二系王学辉云南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历史上创造的法文化成果,就象他们自己一样丰富多彩。但封建社会以中央王朝为主线的历史文献中,从来就没有云南民族史志的应有地位,而仅为点缀出现。封建社会漫长的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法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 形成和发展 民族 图腾崇拜 土司制度 社会形态 统一法制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存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1,共6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成中的宗教背景,以及历史上少数民族社会公共权威中的政教合一特点,使宗教的价值取向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精神面貌。习惯法中的宗教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以宗教禁忌、宗教戒律表现出来的习惯法;人们在习惯法的制定... 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成中的宗教背景,以及历史上少数民族社会公共权威中的政教合一特点,使宗教的价值取向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精神面貌。习惯法中的宗教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以宗教禁忌、宗教戒律表现出来的习惯法;人们在习惯法的制定与遵守方面借助于宗教仪式以强化其神圣性;以神灵裁判解决案件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行为规范 少数民族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在刑事解纷领域的联动机制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随着近现代民主制度对私权利保护的重视,在刑事解纷领域,人们开始积极探寻以化解纠纷为导向的多元解纷机制,少数民族习惯中的恢复性解纷机制是值得探讨和引入的解纷机制。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无论在产生缘由、调处逻辑和... 随着近现代民主制度对私权利保护的重视,在刑事解纷领域,人们开始积极探寻以化解纠纷为导向的多元解纷机制,少数民族习惯中的恢复性解纷机制是值得探讨和引入的解纷机制。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无论在产生缘由、调处逻辑和其效力基础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与分歧。文章着眼于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要求,从探讨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在刑事解纷领域形成联动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入手,结合实践案例,进一步探讨构建民族习惯法参与刑事纠纷解决的对策,构建二者的有机联动体系,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多元刑事解纷 恢复性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翔珠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文化的阻隔以及政治的封闭,广西各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的习惯法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重视。文章从法学视角对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广西的民族立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融合等问题进行...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文化的阻隔以及政治的封闭,广西各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的习惯法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重视。文章从法学视角对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广西的民族立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融合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习惯法 研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控制
11
作者 杨军 刘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89-92,共4页
习惯法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习惯法世代相传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保存、继承、传递的过程。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控制中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逐步进入法治的轨道,因此中国正面临一个以法律为主... 习惯法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习惯法世代相传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保存、继承、传递的过程。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控制中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逐步进入法治的轨道,因此中国正面临一个以法律为主导,重构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体系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建构
12
作者 袁翔珠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近年来,学者们对“少数民族习惯法”进行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构却被忽视和冷落。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设还处于非常薄弱的境地,既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学科特色的、相对... 近年来,学者们对“少数民族习惯法”进行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构却被忽视和冷落。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设还处于非常薄弱的境地,既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学科特色的、相对成熟的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面对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多样化发展的浪潮,保护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沉重责任感催促我们应当以拥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西部民族地区为优势语境,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入手,建构“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课程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美德
13
作者 李春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0-73,共4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四大美德:克服国家法局限、发现民族主体自我、暗合数民族地域社会心理、作为补充法源而遗世存在。国家法因其制定原则之统一性、实际国情之复杂性而不可避免地存有局限,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补充和矫正,并对国家法局限... 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四大美德:克服国家法局限、发现民族主体自我、暗合数民族地域社会心理、作为补充法源而遗世存在。国家法因其制定原则之统一性、实际国情之复杂性而不可避免地存有局限,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补充和矫正,并对国家法局限性予以克服;一个民族只有通过自己的民族历史才能洞悉自我,藉由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现中华民族主体自己的价值,并通过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少数民族习惯法暗合了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众的社会心理,并满足了其对法律的公正期待和需求;其填补法律漏洞,作为补充法源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宏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其社会功能以及价值层面,而应该拓宽视域,在国家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其现存困境的解读,检视出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 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其社会功能以及价值层面,而应该拓宽视域,在国家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其现存困境的解读,检视出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法精神理念的现代化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困境:出路: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三个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兰花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应仅限于重拾与简单描述,应着眼于从价值、发展和基本路径等方面的提升。价值表达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终极目的上的同归及对民众法律信仰的诱致意义;发展则展示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未来的理... 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应仅限于重拾与简单描述,应着眼于从价值、发展和基本路径等方面的提升。价值表达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终极目的上的同归及对民众法律信仰的诱致意义;发展则展示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未来的理想型预期;路径则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基本要求,即超越与实证。这种表述逻辑可能对习惯法研究的理路回归更具有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价值 发展 超越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立法路径探索——从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导入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小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67-72,共6页
我国现行立法排斥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而在许多民族地区,民间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却客观地存在,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等。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本身就有许多弊端... 我国现行立法排斥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而在许多民族地区,民间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却客观地存在,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等。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本身就有许多弊端,而在民族地区,由于与一些民族习惯法相悖,这些弊端更显突出。因此,应结合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探索民族自治地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区 刑事精神损害赔偿 立法路径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歌唱习惯法的规范性及国家法应对
17
作者 袁世婷 李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5期91-96,共6页
从对法律中的文字霸权主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可以认识到必须突破文字形式上的画地为牢,重新认识以歌唱形式出现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的歌唱习惯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就不能因为其独特的、非文字的表达方式而被忽视。从规范内容和规... 从对法律中的文字霸权主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可以认识到必须突破文字形式上的画地为牢,重新认识以歌唱形式出现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的歌唱习惯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就不能因为其独特的、非文字的表达方式而被忽视。从规范内容和规范程序角度可以对少数民族歌唱习惯法的规范性进行分析,说明其法律意义。将国家法应对民间法的态度类型化后,我们可以明确国家法应对少数民族歌唱习惯法一方面要吸收,一方面要规制,这样才能明确少数民族歌唱习惯法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把其中智识资源转化为法治建设的积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歌唱习惯法 国家法 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补与对接 被引量:37
18
作者 田成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1-105,共5页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补与对接云南大学副教授田成有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非常突出。因为国家制定法是比较严格的国家行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是对习惯的记载和认可,即使在今天的现代比法制过程中...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补与对接云南大学副教授田成有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非常突出。因为国家制定法是比较严格的国家行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是对习惯的记载和认可,即使在今天的现代比法制过程中,立法也回避不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少数民族地区 法律体系 国家强制力 孟德斯鸠 法律传统 社会生活 《论法的精神》 《大清律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法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鑫 王世坤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2,共13页
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法院建设已经展开广泛实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偏低、应用系统本地化程度不足、数据汇集和利用不充分、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应通过智慧法院建设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回应少数民族地区司法... 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法院建设已经展开广泛实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偏低、应用系统本地化程度不足、数据汇集和利用不充分、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应通过智慧法院建设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回应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能力、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间法文化的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智慧法院建设,需要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司法特性的前提下,从基础建设、规划设计、民族关照、协同治理、法治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总体构想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智慧法院 法院信息化 少数民族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惯法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法制建设中的调适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胜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民族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云南省 民族地区 国家制定法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