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之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施琦 康树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5,共7页
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大力开展了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了青少年立法与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其发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为青少年犯罪研究大发展阶段;二为青少年立法快速进展阶段;三为少年司... 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大力开展了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了青少年立法与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其发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为青少年犯罪研究大发展阶段;二为青少年立法快速进展阶段;三为少年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少年立法 少年司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相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8-112,共5页
犯罪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少年犯罪与失足问题也是各国需要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本文将在梳理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少年司法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而分析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动向与趋势... 犯罪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少年犯罪与失足问题也是各国需要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本文将在梳理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少年司法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而分析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动向与趋势。准确认识和把握各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将为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制度 未成年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少年犯罪与完善少年司法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锐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11,共7页
在现代社会,儿童1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儿童素质2的高低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另一方面,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如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无数困境儿童3的存在使人担忧。正因为如此,当今... 在现代社会,儿童1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儿童素质2的高低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另一方面,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如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无数困境儿童3的存在使人担忧。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儿童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的研究。而本文正是想从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犯罪 儿童问题 现代社会 社会关注 儿童素质 生活状况 国家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暂缓起诉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俊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102-103,共2页
暂缓起诉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体现,我国也有类似的司法实践。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连带主义和社会化理论,暂缓起诉制度有纳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暂缓起诉 少年司法制度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司法制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面防控
5
作者 李利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始发年龄提前的新特点,许多网络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主体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年龄规定显然不能防控此类犯罪,这使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呈现...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始发年龄提前的新特点,许多网络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主体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年龄规定显然不能防控此类犯罪,这使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呈现出极度不利的情况。因此,应从犯罪学、生理学和刑法学多角度出发,构建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重新界定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以及相关制度,包括刑法程序上的特殊设定和独立的少年司法组织体系等,以达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全面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防控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惩治与预防——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变迁七十年(1949—2019) 被引量:8
6
作者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1,49,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保护青少年权益为核心目的的少年司法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架构到日趋完善的阶段。其中,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代表的专门立法文件,确立了我国"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少年司...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保护青少年权益为核心目的的少年司法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架构到日趋完善的阶段。其中,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代表的专门立法文件,确立了我国"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少年司法原则,同时设置了具体的未成年人特别司法程序和审判要求,以契合少年司法制度的整体价值取向。少年法庭、少年检察机构的相继设立与发展,为实现上述司法干预措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现有的依托于刑事案件的单一处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应当在区分式的独立少年法体系中,将多元的保护处分、分级处遇程序和关注于事先预防的临界预防程序纳入现有的司法干预体系中,"以教代刑",以更好地实现对青少年不良行为及触法行为的矫治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制度 保护主义 司法干预 预防青少年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司法主导理念的困境、出路和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国玲 王海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少年司法制度经过深刻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少年保护理念和少年责任理念高度融合、以少年保护理念为主流的格局。我国的少年法庭多依附于法院内部的刑事审判庭审理少年犯罪案件,而大量的少年不良行为由教育、公安等部门按照行政程序处理,且... 少年司法制度经过深刻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少年保护理念和少年责任理念高度融合、以少年保护理念为主流的格局。我国的少年法庭多依附于法院内部的刑事审判庭审理少年犯罪案件,而大量的少年不良行为由教育、公安等部门按照行政程序处理,且对问题少年的处理措施惩罚性有余而保护性不足。鉴于此,目前在少年司法制度构建中必须张扬少年保护的理念,在保留少年法庭的基础上设置家事法院审理工读教育、劳动教养、收容教养等案件,通过家事法院—少年法庭的双轨制运作实现少年保护和少年责任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责任 少年司法制度 中国 少年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完善我国少年矫正制度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宾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一、我国少年矫正制度概览 我国少年矫正制度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随着当今民主与法制的加强,不断地处于健康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以下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矫正制度的... 一、我国少年矫正制度概览 我国少年矫正制度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随着当今民主与法制的加强,不断地处于健康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以下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矫正制度的蕴创阶段。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建立看守所、监狱、劳动感化院、自新学艺所,劳动改造队等矫正场所,其关押改造的对象中有少量的少年犯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制度 少年司法制度 工读学校 矫正机 少年犯罪 发展与完善 正方案 未成年犯管教所 几点思考 劳教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少年司法体制的创建
9
作者 夏吉先 《现代法学》 1987年第2期66-71,共6页
人口年龄段的犯罪问题,是犯罪学和刑法学必须研究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犯罪学需要把老年犯罪、中年犯罪、青年犯罪以及少年犯罪分别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按年龄分段分别对犯罪主体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分段研究中,少年段乃是最基础的... 人口年龄段的犯罪问题,是犯罪学和刑法学必须研究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犯罪学需要把老年犯罪、中年犯罪、青年犯罪以及少年犯罪分别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按年龄分段分别对犯罪主体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分段研究中,少年段乃是最基础的一段。因此,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少年段上。我国少年段人口数字庞大,随着现时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发展,对少年罪错的司法处理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一、少年犯罪的形成结构与一般犯罪形成结构的异同任何犯罪的形成结构,都是一个综合的结构,并且系由纵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犯罪 司法体制 犯罪行为 少年司法制度 司法处理 五十年代 犯罪主体 成年人 犯罪学 刑事责任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青少年犯罪人矫正制度简介
10
作者 刁喜忱 《现代法学》 1983年第2期77-79,共3页
美国的青少年犯罪人矫正制度是青少年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包括设施内矫正、以社会为基础的矫正和对犯罪青少年的治疗等方法。一、设施内矫正。设施内矫正是指对青少年犯罪人加以监禁,在监禁设施内对其实行矫正、改... 美国的青少年犯罪人矫正制度是青少年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包括设施内矫正、以社会为基础的矫正和对犯罪青少年的治疗等方法。一、设施内矫正。设施内矫正是指对青少年犯罪人加以监禁,在监禁设施内对其实行矫正、改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犯罪 美国青少年 犯罪青少年 犯罪人 矫正制度 矫正方法 训练学校 设施 少年司法制度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洪宪 《东方法学》 2009年第5期84-91,共8页
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在我国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回首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的五个重要阶段,可见以少年审判机构改革为先导,促进和带动少年的侦查、检察、辩护、法律援助和管教等一系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 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在我国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回首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的五个重要阶段,可见以少年审判机构改革为先导,促进和带动少年的侦查、检察、辩护、法律援助和管教等一系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只有建立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少年司法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少年,预防少年犯罪,实现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追求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审判机构 审制机构改革 少年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干预体系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阳 周丽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5,共12页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作用之发挥有赖于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干预体系。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适用状况进行梳理与比较分析,发现各国普遍追求少年司法体制的独立性,不同的少年司法体制各有其优劣我...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作用之发挥有赖于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干预体系。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适用状况进行梳理与比较分析,发现各国普遍追求少年司法体制的独立性,不同的少年司法体制各有其优劣我国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干预存在行政干预措施有效性不足、刑事司法干预有“重刑主义”倾向以及干预体系内部管辖范围划分不当等问题。但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兼顾教育与惩罚的混合干预模式较为合理,能够对构建层级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干预体系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当前,可以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层次鲜明、架构完整、适用灵活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行政-司法”三元干预体系,即一般不良行为的社会干预体系、“轻微违法”行为的行政干预体系以及“严重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司法干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少年司法制度 刑事责任年龄 不良行为 干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年犯适用刑法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少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9,共4页
近年来,人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益探索。我国各级法院从1984年以来,大胆改革刑事审判工作,并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方面,创造了不少经验,许多法院已建立了少年法庭,为建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 近年来,人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益探索。我国各级法院从1984年以来,大胆改革刑事审判工作,并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方面,创造了不少经验,许多法院已建立了少年法庭,为建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如何对少年犯适用刑法的问题迄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在国外,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不少国家都专门制定适用于少年犯的少年法。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未成年人犯罪 适用刑法 少年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我国刑法 犯罪人 犯罪问题 少年 刑法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应起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莹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4,共1页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义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严格限制其被查阅、复制或者使用,将犯罪前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司法制度。增设未...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义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严格限制其被查阅、复制或者使用,将犯罪前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司法制度。增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落实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使得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条约的有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少年司法制度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封存 未成年犯罪人 “宽严相济” 法律规定 严格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罪错青少年矫正的理论与实践
15
作者 杨诚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5期34-36,共3页
西方各国的罪错青少年矫正制度,作为青少年司法制度的一部分,是本世纪上半叶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从社会原因上看,是各国青少年罪错增长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写道:“罪犯不仅生产罪行,而且还生产刑法,因而还... 西方各国的罪错青少年矫正制度,作为青少年司法制度的一部分,是本世纪上半叶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从社会原因上看,是各国青少年罪错增长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写道:“罪犯不仅生产罪行,而且还生产刑法,因而还生产讲授刑法的教授,以及这个教授用来把自己的讲课作为‘商品’投到一般商品市场上去的必不可少的讲授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15页)除此以外,从属于犯罪学的青少年罪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少年司法制度 矫正制度 少年 西方各国 司法制度改革 犯罪学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原因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及其中国适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马松建 潘照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无论是在弥补我国现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缺陷、应对和预防司法实践中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还是完善青少年刑事司法体系等方面,英美法系国家的“恶意补足年龄”规则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有刑事政策、司法制度以及... 无论是在弥补我国现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缺陷、应对和预防司法实践中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还是完善青少年刑事司法体系等方面,英美法系国家的“恶意补足年龄”规则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有刑事政策、司法制度以及实践经验,都为“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引入和适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认为可以从适用范围、恶意认定、恶意的证明标准和补充沉默权的立法规定等方面结合我国现有制度和实践基础进行具体改良设计,并对现行法律制度予以完善,以此来保障规则的顺利、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 少年司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儿童立法的趋同化——兼对完善中国儿童立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双元 黎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8,共7页
法律的趋同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世界性潮流。法律趋同化发展在儿童立法领域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历史阶段,即以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少年法庭法》为标志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和以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标志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各... 法律的趋同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世界性潮流。法律趋同化发展在儿童立法领域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历史阶段,即以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少年法庭法》为标志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和以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标志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各国儿童立法的趋同化及其与国际立法的协调也是随着儿童立法趋同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儿童立法应顺应世界儿童立法趋同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际上成功的实践经验,加快完善中国儿童立法的步伐;加快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新法的制定,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培养专业的少年法官和儿童法律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 《儿童权利公约》 少年司法制度 全球化背景 法律趋同化 1989年 1899年 非政府组织 法律工作者 少年法庭 国际立法 实践经验 修改完善 法律法规 历史 世界性 联合国 潮流 标志 加快 新法 法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比较与借鉴
18
作者 张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3-70,共8页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犯罪 少年司法制度 预防和矫治 少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少年儿童 心理素质教育 教育职能 少年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首次台湾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杨新华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2期96-57,共2页
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省法学会、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台湾法研究所于1988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福州联合召开“首次台湾法律问题研讨会”。研讨会着重探讨了台湾法的性质与地位、台湾吸引外资的法律制度、台湾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台湾... 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省法学会、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台湾法研究所于1988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福州联合召开“首次台湾法律问题研讨会”。研讨会着重探讨了台湾法的性质与地位、台湾吸引外资的法律制度、台湾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台湾刑事法律制度以及台湾少年司法制度等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台湾法律的性质,与会代表们认为,台湾法律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而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从阶级本质上看,它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台湾当局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的根本意志和利益。从法律内容上看,台湾当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仍然承袭旧中国“法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问题 少年司法制度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法律地位 管理干部学院 台湾地区 法律适用 法律效力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