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鸿雁 王萍 +1 位作者 杜启振 王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 ,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 ,研究实际测井数据 ,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 ,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 ,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 ,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 ,研究实际测井数据 ,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 ,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 ,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 ,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 ,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微型构造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小鼻状构造 沉积微相 含水率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坨油田微型构造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启振 刘泽容 杨少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31-33,共3页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以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以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型构造对油井的生产起着控制作用,在其顶部翼部是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油田 小鼻状构造 剩余油分布 微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