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beta防御素2原核表达与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魏晓丽 金一帮 +2 位作者 朱明 李亮 温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99,共5页
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 defensins 2,mBD2)原核表达质粒pET32/mBD2,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测定并纯化蛋白的抗菌活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小鼠急性时... 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 defensins 2,mBD2)原核表达质粒pET32/mBD2,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测定并纯化蛋白的抗菌活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采用RT-PCR方法扩增mBD2成熟肽,经KpnI和XhoI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ET-32a(+)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采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镍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采用肠激酶酶切、洗脱并用滤纸片法测定目的蛋白的抗菌活性。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mBD2,并转化工程菌BL21(DE3)。在0.25 mmol/L IPTG、30℃诱导4 h条件下获得的融合蛋白。采用抑菌试验证实蛋白具有一定的抑制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生长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32/mBD2原核表达质粒,得到了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mBD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beta防御2(mbd2) 原核表达 SDS-PAGE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β防御素2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贵霞 金玉怀 +7 位作者 殷长甫 高志云 揣侠 蓝佳明 张永红 李嘉 李伟 王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defensin-2,mBD2)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并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克隆mBD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将4~6周龄BALB/c雄...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defensin-2,mBD2)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并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克隆mBD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将4~6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BS(A组)、pcDNA3(B组)、pcDNA3/mBD2(C组)、pcDNA3/VP1(D组)、pcDNA3/mBD2-L-VP1(E组),每次接种剂量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眼眶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三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结果:成功克隆了mBD2基因,构建了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两种重组质粒;D组和E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P<0.01);E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和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血中CVB3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结论:pcDNA3/mBD2-L-VP1能诱导小鼠对CVB3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Β-防御2 小鼠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阳虚小鼠肺及气道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β-防御素-2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 龚国芬 +2 位作者 刘华庆 吴慧娟 李冬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40-2345,共6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β-防御素-2(BD-2)及其mRNA在肾阳虚小鼠气道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肾阳虚组(RYA)及药物干预组(SIR),用腺嘌呤灌胃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通过免疫组化SP法...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β-防御素-2(BD-2)及其mRNA在肾阳虚小鼠气道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肾阳虚组(RYA)及药物干预组(SIR),用腺嘌呤灌胃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通过免疫组化SP法测定肺及气道组织GR和BD-2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ISH)法对GR和BD-2mRNA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组肺和气道组织GR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BD-2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伴肺组织炎症,与肾阳虚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GR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BD-2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肺组织炎症程度减轻。结论:肾阳虚小鼠气道及肺组织GR及其mRNA表达下调,BD-2及其mRNA表达上调伴肺组织炎症,这是肾阳虚证本质研究在分子水平的进一步深入,在此状态下气道局部防御功能因BD-2等表达上调而增强,这可能是动用了气道-肺组织局部免疫储备功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阳虚 糖皮质激受体 Β-防御-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β防御素2在MDCK细胞中的表达和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4
作者 巩天祥 冯伟 +5 位作者 李婉宜 张强 戴军 裴德翠 蒋忠华 李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索小鼠β防御素2(mouseβ-defensin 2,mBD2)表达载体在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中的表达和抗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virus,IAV)活性。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BD2利用脂质体法转染MDCK细胞,G418筛选... 目的探索小鼠β防御素2(mouseβ-defensin 2,mBD2)表达载体在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中的表达和抗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virus,IAV)活性。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BD2利用脂质体法转染MDCK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阳性细胞,用RT-PCR方法鉴定目的基因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目的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TCID50测定转染细胞的抗IAV活性。用pcDNA3.1/mBD2质粒免疫小鼠,观察死亡保护率。结果 pcDNA3.1/mBD2转染MDCK细胞后在细胞中稳定表达,转染细胞的TCID50比对照组的病毒效价降低近77.98倍;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死亡保护率为55.55%。结论 mBD2能够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并且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显示出抗流感病毒活性,该结果为抗流感病毒制剂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β防御2 表达载体 甲型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L929细胞β防御素2和schlafen-2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妮 房晓楠 +1 位作者 崔南 陈新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8-78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LPS对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β防御素(defb)和schlafen(slf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纤维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方法:LPS(200ng/ml)处理L929细胞2、4、6小时,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的... 目的:通过研究LPS对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β防御素(defb)和schlafen(slf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纤维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方法:LPS(200ng/ml)处理L929细胞2、4、6小时,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defb1,2和slfn1,2,3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了defb2蛋白的表达。NF-κB和P38MAPK两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化学抑制剂BMS345541和PD169316检测defb2和slfn2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LPS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defb2的表达,并增强slfn2的表达;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小鼠成纤维细胞defb2和slfn2的表达。结论:在感染时,小鼠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诱导defb2的产生而发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小鼠β防御2 小鼠schlafen 成纤维细胞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靶向因子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贵霞 蓝佳明 +6 位作者 揣侠 高志云 金玉怀 张永红 谢立新 殷长甫 王永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cDNA3、pcDNA3/VP1、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接种剂量为每次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内眦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第3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其余小鼠以5LDLD50的CVB3攻击,观察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除了pcDNA3对照组,其他各组的中和抗体滴度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P<0.01),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P<0.01);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致死量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小鼠血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能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降低血中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小鼠生存率;整体效果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补体片段C3d 志贺毒B亚单位 小鼠β-防御2 柯萨奇病毒B3型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