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鞣花酸对骨髓瘤SP2/0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宁 黄永吉 +1 位作者 马广斌 严冬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骨髓瘤的生物学活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20,40和60μg·mL-1鞣花酸体外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对SP2/0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 目的探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骨髓瘤的生物学活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20,40和60μg·mL-1鞣花酸体外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对SP2/0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COX-2的表达。结果 20,40,60μg·mL-1鞣花酸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48 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5.21±3.01)%,(64.48±0.43)%,(75.10±2.46)%,与对照组(34.04±1.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40和60μg·mL-1鞣花酸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1.18±5.92)%,(44.58±3.43)%和(70.15±2.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60±0.56)%,(19.30±1.51)%和(35.10±5.26)%,与对照组(3.23±0.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COX-2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鞣花酸能够抑制骨髓瘤SP2/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骨髓 sp2/0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扬文 钱莉 +3 位作者 蒋桂花 刘伟 龚卫娟 季明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00-803,共4页
为了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采用pVbcr-abl、pVbcr-abl/mIL7两种质粒分别免疫BALB/c小鼠,然后用SP2/0/bcr-abl细胞攻击免疫小鼠,观察疫苗对SP2/0/bcr-ab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检验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 为了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采用pVbcr-abl、pVbcr-abl/mIL7两种质粒分别免疫BALB/c小鼠,然后用SP2/0/bcr-abl细胞攻击免疫小鼠,观察疫苗对SP2/0/bcr-ab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检验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基因疫苗免疫的两个实验组与两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在移植肿瘤形成时间、肿瘤表面破溃时间、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期等指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Vbcr-abl/mIL7免疫小鼠组的荷瘤生存时间比pVbcr-abl免疫组相对延长。常规病理学分析发现,对照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比较致密,瘤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而两个免疫组的肿瘤组织较为疏松,肿瘤细胞体积相对较小,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两个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内发现有大量肿瘤转移灶,而两个免疫组小鼠则未发现。结论接受bcr-abl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被诱导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力,对SP2/0/bcr-abl移植瘤的体内生长有一定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基因疫苗 sp2/0/bcr-abl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对SP2/O骨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3
作者 高美华 李武修 +3 位作者 冯献启 宫兆龙 胡涛 吕俊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He -Ne激光对SP2 /O骨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 2 4mWHe -Ne激光照射器照射SP2 /O骨髓瘤细胞及带瘤小鼠瘤区 ,照射时间为 2 0min ,照射次数为 5次 ,照射前后分别观测瘤块直径、瘤块重量及瘤细胞数量。结果 :激... 目的 :探讨He -Ne激光对SP2 /O骨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 2 4mWHe -Ne激光照射器照射SP2 /O骨髓瘤细胞及带瘤小鼠瘤区 ,照射时间为 2 0min ,照射次数为 5次 ,照射前后分别观测瘤块直径、瘤块重量及瘤细胞数量。结果 :激光照射组小鼠瘤块直径 ,瘤块重量 ,瘤细胞数量及成瘤率均明显低于非激光照射组 ,组间比较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He-Ne激光照射具有抑制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激光疗法 骨髓细胞 sp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2对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及相关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蕾 李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探讨ABCG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多发性骨髓瘤(MM)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 cells)的作用,以探究逆转药物耐药的办法。方法:利用siRNA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使ABCG2表达沉默。对比干扰前后多发骨髓瘤侧群(SP)细胞比例、细... 目的:探讨ABCG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多发性骨髓瘤(MM)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 cells)的作用,以探究逆转药物耐药的办法。方法:利用siRNA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使ABCG2表达沉默。对比干扰前后多发骨髓瘤侧群(SP)细胞比例、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进一步了解ABCG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调控多发骨髓瘤侧群细胞及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结果:siRNA干扰可以下调ABCG2的表达,干扰后的MM细胞ABCG2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表达明显降低。siRNA干扰后MM细胞增殖能力略有减弱,PTEN表达升高,PI3K/AKT通路活性受到抑制,SP细胞比例降低,同时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能力增强。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中,ABCG2的下调可负反馈上调PTEN的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受抑,SP比例下调,增强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多发性骨髓 PTEN PI3K/AKT s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坚 藏磊 +2 位作者 许化溪 马斌 邵起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肿瘤细胞(SP2/0)融合作为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DC与SP2/0细胞体外融合,形成的杂交瘤分2次免疫接种同基因小鼠皮下,然后用SP2/0细胞攻击免疫的小鼠,观察肿瘤的生长...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肿瘤细胞(SP2/0)融合作为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DC与SP2/0细胞体外融合,形成的杂交瘤分2次免疫接种同基因小鼠皮下,然后用SP2/0细胞攻击免疫的小鼠,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免疫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功能。结果:DC-SP2/0杂交瘤接种小鼠能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其拮抗SP2/0细胞攻击的能力明显强于用灭活的死SP2/0细胞与DC混合,和单用死SP2/0细胞免疫的小鼠及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小鼠。DC-SP2/0杂交瘤免疫接种小鼠的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强于其它各组小鼠。结论:DC与肿瘤细胞融合后作为肿瘤疫苗接种可在体内产生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其机理主要是特异性CTL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sp2/0细胞 杂交 小鼠 抗肿免疫 T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简报)
6
作者 扈光伟 张海涛 +1 位作者 缪时伟 朱国庆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55-55,共1页
用淋病球菌菌体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4A5,4C2,5C0.6B6四个持续分泌抗淋病球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产生的抗体与同抗原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知培养上清抗体滴... 用淋病球菌菌体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4A5,4C2,5C0.6B6四个持续分泌抗淋病球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产生的抗体与同抗原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知培养上清抗体滴度为1:16—1:128,接种同系小鼠腹腔诱生的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细胞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初步应用 骨髓细胞sp2/0 淋球菌 简报 临床 BALB/c 淋病球菌 小鼠细胞 抗原免疫 菌体抗原 持续分泌 抗体滴度 培养上清 小鼠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HIV-1 Gag蛋白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婧 李昌 +6 位作者 李林溪 胡博 丛艳昭 任大勇 王卓越 杜寿文 金宁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国流行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衣壳蛋白(Gag)哺乳动物稳定表达细胞系。将HIV-1核心蛋白基因gag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串联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pFB-neo,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FB-gag-EGFP,并与含有辅助病毒... 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国流行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衣壳蛋白(Gag)哺乳动物稳定表达细胞系。将HIV-1核心蛋白基因gag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串联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pFB-neo,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FB-gag-EGFP,并与含有辅助病毒gag-pol和env基因的质粒pVPack-GP、pVPack-10A1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出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验证HIV-1核心蛋白Gag表达,G418抗性筛选阳性细胞。结果表明,HIV-1核心蛋白Gag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可在SP2/0细胞中稳定表达,HIV-1核心蛋白gag基因稳定表达细胞系成功建立,为抗AIDS治疗用基因工程制剂及靶向药物的活性检测提供了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病毒载体 人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蛋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3-35,共3页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B_(11)能识别人IgG、猪γ球蛋白和兔γ球蛋白;2A_4所识别的抗原存在于人Ig和猪γ球蛋白上,但未测出对兔γ球蛋白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反应抗原 Γ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血清 BALB/c 杂交细胞 sp2/0 小鼠细胞 ELISA 有限稀释法 McAb 人IgG 试验结果 结合活性 克隆化 阳性率 特异性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