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表达MMP-3、MMP-9、IL-17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玉姣 欧阳晴晴 +3 位作者 王然 毋静 赵进军 杨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分泌MMP-3、MMP-9、IL-17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将培养8周的BMMCs种植于12孔板中。细胞分为4个组:BMMCs+PBS组(对照组)、BMMCs+2 ng/m L TNF-α组(2 ng/m L组)、BMMCs+10...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分泌MMP-3、MMP-9、IL-17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将培养8周的BMMCs种植于12孔板中。细胞分为4个组:BMMCs+PBS组(对照组)、BMMCs+2 ng/m L TNF-α组(2 ng/m L组)、BMMCs+10 ng/m L TNF-α组(10 ng/m L组)、BMMCs+50 ng/m L TNF-α组(50 ng/m L组),不同浓度TNF-α与BMMCs作用后,在12、24 h收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在m RNA水平检测MMP-3、MMP-9、IL-17的表达。结果培养12 h后,2 ng/m L组、10 ng/m L组、50 ng/m L组MMP-3、MMP-9、IL-17 m 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TNF-α浓度的上升m 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24 h结果与12 h结果一致,24 h与12 h之间比较,除50 ng/m L组MMP-3 m 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MMP-3、MMP-9、IL-17m 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TNF-α可以上调BMMCS表达MMP-3、MMP-9、IL-17,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肥大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MMP-3 MMP-9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源性肥大细胞对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及糖胺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晴晴 赵进军 杨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对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GAG)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和关节软骨细胞,将第2代软骨细胞以及培养4周的BMMCs,按照1∶10的比例种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细胞分为4个组:软骨细胞组(...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对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GAG)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和关节软骨细胞,将第2代软骨细胞以及培养4周的BMMCs,按照1∶10的比例种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细胞分为4个组:软骨细胞组(对照组)、软骨细胞+BMMCs组(BMMCs组)、软骨细胞+BMMCs+色甘酸二钠组(DSCG组)、软骨细胞+BMMCs+Compound48/80组(C48/80组),每组设3个复孔,收集软骨细胞并裂解,随后ELISA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软骨细胞内的Ⅱ型胶原的表达,用1,9-二甲基亚甲蓝法(DBM)检测软骨细胞内GAG的含量。结果在培养24 h,BMMCs组和DSCG组Ⅱ型胶原以及GAG的含量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C48/80组Ⅱ型胶原与GAG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和BMMCs组显著降低(P<0.01),48 h的结果与24 h一致,24 h与48 h之间比较,各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C48/80激活的BMMCs可降低软骨细胞Ⅱ型胶原以及GAG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肥大细胞 软骨细胞 Ⅱ型胶原 C48 80 糖胺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IFN-γ)刺激小鼠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蛋白酶S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然 欧阳晴晴 +3 位作者 赵进军 黄琴 樊丹冰 杨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P815小鼠肥大细胞以及小鼠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表达组织蛋白酶S(CTSS)的影响。方法用(10、25、50)ng/m L IFN-γ分别刺激P815细胞及原代培养的小鼠BMMC,利用实时定量PCR、ELISA分别检测P815细胞及BMMC CTSS...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P815小鼠肥大细胞以及小鼠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表达组织蛋白酶S(CTSS)的影响。方法用(10、25、50)ng/m L IFN-γ分别刺激P815细胞及原代培养的小鼠BMMC,利用实时定量PCR、ELISA分别检测P815细胞及BMMC CTSS的mRNA和蛋白水平。用25 ng/m L IFN-γ处理P815细胞及小鼠BMMC,P815细胞分别处理6、12、18、24、48、72 h,BMMC分别处理12、24、48 h,重复上述检测步骤。结果 IFN-γ可增加P815细胞及BMMC CTSS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IFN-γ可促进小鼠肥大细胞表达CT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815细胞 小鼠骨髓源性肥大细胞 IFN-Γ 组织蛋白酶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源性单核细胞向LPS脑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迁徙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博文 康文 孙永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源性单核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onocytes,BMDM)向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迁徙的能力。方法:分离小鼠原代BMDM,用不同的超顺氧化铁(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其...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源性单核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onocytes,BMDM)向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迁徙的能力。方法:分离小鼠原代BMDM,用不同的超顺氧化铁(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其进行体外标记。5μg LPS脑内注射小鼠诱导急性炎症,24 h后尾静脉注射5×106BMDM。分别于注射后第2、5、7 d收取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检测体外标记的BMDM和GFP+BMDM在小鼠脑内的迁移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MDM在小鼠脑内的数量变化。结果:SHP30对BMDM体外标记效果最好,且以0.1 mg/ml的浓度标记2 h即可达到100%标记效率。LPS注射可以成功诱导小鼠产生急性脑炎,外源性BMDM可有效的向炎症形成部位聚集,且随着炎症消散而逐步消失。结论:小鼠原代BMDM可以有效的向LPS脑炎小鼠脑炎部位迁徙并聚集,且随炎症缓解而消散,因此BMDM有望成为治疗性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运输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核细胞 细菌脂多糖 脑炎 细胞治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鲁桂兰 吴中耀 +4 位作者 李永平 颜建华 程浩 郑健墚 张文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296,300,共4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小鼠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与眼眶成纤维细胞(OFb)共育,共育分为两组:两种细胞接触共育组和非接触共育组,眼眶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应用光镜、电镜及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小鼠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与眼眶成纤维细胞(OFb)共育,共育分为两组:两种细胞接触共育组和非接触共育组,眼眶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应用光镜、电镜及细胞生长计数等方法研究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与BMMC接触共育的OFb增殖活跃,呈复层生长,单位面积内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接触共育组中OFb的增殖数分别与非接触共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接触共育组的OFb增殖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见接触共育组OFb中粗面内质网(RER)增生扩张,BMMC与OFb紧密接触,部分BMMC有脱颗粒现象。结论: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的生存和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使其功能活跃,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细胞间的紧密接触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肥大细胞 眼眶成纤维细胞 共育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7激动剂CL097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Th17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琳 粘红 +5 位作者 魏瑞华 张红梅 张晓敏 肖青 李雪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4-299,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7(TLR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TLR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是否通过树突状细胞(DCs)调控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作用机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TLR7激动剂CL097处理的小鼠骨髓... 背景 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7(TLR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TLR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是否通过树突状细胞(DCs)调控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作用机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TLR7激动剂CL097处理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对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 1-20-特异性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将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加入培养基在体外定向诱导BMDCs,于诱导后第6天在培养基中加入5μg/ml CL097作用8h,对照组加入PB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L097处理组与对照组BMDCs中IL-6、IL-23、IL-1β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小鼠腹腔内注射百日咳毒素1μg,注射后2h将IRBP1-20与等容积含有结核分枝杆菌HR37RA的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后主动免疫C57BL/6小鼠,眼底检查参照Caspi 0 ~4分的标准进行炎症评分.免疫后第13天取眼球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离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IRBP1.20-特异性T细胞,分别与CL097处理组及对照组的BMDCs共培养5d,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个组细胞中IL-17、γ干扰素(IFN-γ)、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T细胞中表达的T盒21转录因子(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CL097处理组和对照组Th1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EAU模型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L097处理组BMDCs中IL-6、IL-23、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0,P=0.045; t=5.476,P=0.032; t=17.240,P=0.003),而TGF-β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0,P=0.009).CL097处理组BMDCs与IRBP1-20-特异性T细胞共培养后,RORγt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4,P=0.012;t=8.831,P=0.013),而CL097处理组中T-bet、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78,P=0.173; t=1.082,P=0.393).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CL097处理组Th17细胞的百分比为(17.750±4.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40±3.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8,P=0.039),CL097处理组和对照组Th1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123±0.356)%和(1.060±0.3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14,P=0.113).结论 TLR7激动剂CL097促进BMDCs分泌与Th17细胞极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并促进IRBP1-20-特异性Th17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7/激动剂 CL097 葡萄膜炎/免疫 CD4+T淋巴细胞/分泌 辅助T细胞17 细胞/免疫 因子 树突状细胞/骨髓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