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1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诱导方法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辛嘉萁 许小凡 +3 位作者 段丽芳 范建伟 吴楠 张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体外诱导成为不同极化状态(M1和M2)巨噬细胞的优化方法。方法:健康C57BL/6小鼠麻醉处死,收集其股骨和胫骨腔内容物,经筛网过滤、红细胞裂解后,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16h,收集未贴壁的骨髓前体细胞重新...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体外诱导成为不同极化状态(M1和M2)巨噬细胞的优化方法。方法:健康C57BL/6小鼠麻醉处死,收集其股骨和胫骨腔内容物,经筛网过滤、红细胞裂解后,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16h,收集未贴壁的骨髓前体细胞重新接种于6孔板。根据培养基中所加刺激剂的种类、剂量不同进行实验分组,于不同时点收集细胞,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及RT-qPCR检测不同极化状态巨噬细胞的相应标志物。结果:(1)小鼠骨髓前体细胞经50μg/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72 h后,CD11b阳染率达到90%以上;刺激96 h后,F4/80的阳染率达到95%以上。40μg/L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96 h后,CD11b阳染率也达到了90%以上,F4/80阳染率至144 h达到峰值(58.2%);(2)在M-CSF刺激所得单核-巨噬细胞的基础上,给予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25μg/L LPS和10μg/L IFN-γ)刺激24 h,可见CD86的阳染率大于90%;给予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20μg/L IL-4和IL-13)刺激后CD206的阳染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0%左右);(3)在GM-CSF刺激的基础上,给予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刺激24 h,可见CD86的阳染率大于90%;而当细胞接受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刺激96 h,CD206的阳染率达68.98%;(4)RT-qPCR结果显示在给予相应极化诱导剂刺激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3(Chi3l3/Ym1)、甘露糖受体(MR)和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C57BL/6小鼠骨髓前体细胞受到M-CSF或GM-CSF诱导后90%以上细胞均可向单核细胞分化,M-CSF可诱导90%以上的细胞为成熟巨噬细胞,GM-CSF可诱导58%的细胞为成熟巨噬细胞;(2)在M-CSF前期诱导的基础上,联合LPS和IFN-γ易于诱导出M1型巨噬细胞,但联合IL-4和IL-13难以获得M2型巨噬细胞;(3)在GM-CSF前期诱导的基础上,联合LPS和IFN-γ易于诱导出M1型巨噬细胞,联合IL-4和IL-13也可将大部分细胞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前体细胞 细胞极化 M1型细胞 M2型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分泌及前列腺素E2合成分泌的影响
3
作者 刘谕泽 于琢雅 +5 位作者 巩志国 任佩佩 赵佳敏 毛伟 张双翼 冯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4-3483,共10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在诱导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及PGE_(2)的分泌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SA113感染组相比,金葡菌敲除株Δlgt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PGE_(2)分泌水平发生显著下降,同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MAPK通路激活以及PGE_(2)合成酶COX-2和mPGES-1的表达具有影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缺失后巨噬细胞中TLR2、TLR4和NLRP3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金葡菌感染过程中,金葡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所介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且与PGE_(2)的合成与分泌存在紧密联系。该研究可为兽医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防治金葡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骨髓细胞 PGE2 脂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过继性回输的体内示踪及其在高血压心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玉琳 吴依娜 +5 位作者 张聪聪 阚晓玉 阿希 赵伟 王绿娅 杜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91-397,共7页
目的通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和CD45.1两种工具小鼠,进行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过继性回输后体内示踪的研究。利用小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回输BMM对高血... 目的通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和CD45.1两种工具小鼠,进行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过继性回输后体内示踪的研究。利用小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回输BMM对高血压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以EGFP转基因小鼠为供体,分离骨髓细胞,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制备骨髓巨噬细胞。尾静脉回输EGFP+BMM到野生型小鼠。受体小鼠分2组:①实验组:每只注射2×106EGFP+BMM;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术后1、7 d观察受体小鼠外周血中EGFP+细胞存活和比例;7 d后收取小鼠心、肾、脾和肝脏组织,观察GFP+细胞的表达。以CD45.1小鼠为供体,CD45.2小鼠为受体,同上进行BMM回输,术后7 d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中CD45.1+细胞的比例。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灌注建立小鼠高血压模型,同时回输PBS或EGFP+BMM。灌注后7 d,观察EGFP+BMM在心脏的浸润、心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结果 EGFP+BMM回输后1、7 d,外周血中EGFP+细胞比例分别为[1st day:(4.6±0.5)%;7th day:(4.4±0.5)%],对照组外周血中无EGFP+细胞存在。回输第7天,受体小鼠脾脏中有GFP+细胞表达,心、肾、肝中无GFP+细胞表达。CD45.1+BMM回输后第7天,外周血中CD45.1+细胞比例为(4.3%±0.4)%,对照组中无CD45.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灌注促进血压升高、心脏中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AngⅡ灌注后,回输的EGFP+BMM能浸润到心脏,促进心脏中炎性反应和纤维化,但不影响血压升高。结论该方法解决了BMM的过继性回输后体内的标记示踪问题,回输BMM可以在受体体内存活,而且证实巨噬细胞回输促进高血压心脏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过继回输 示踪技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作为佐剂增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P6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小艳 王晨红 +3 位作者 乔海霞 张彦霞 常月立 张玉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3-916,共4页
目的用原核细胞表达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P6蛋白并观察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MDC)对NTHi-P6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2/P6,转化E.coli XL1-Blue,诱导P6蛋白的表达。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P6蛋白联合Fre... 目的用原核细胞表达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P6蛋白并观察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MDC)对NTHi-P6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2/P6,转化E.coli XL1-Blue,诱导P6蛋白的表达。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PBS对照组。分别于0、14、28 d经腹腔免疫,末次免疫后14 d,每组取12只小鼠取血,ELISA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每组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ELISA检测IL-4和IFN-γ水平。用10×LD50NTHi攻击每组剩余15只小鼠,观察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其滴度分别为1∶1 140.25、1∶3 044.38,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小鼠抗体滴度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P<0.05),但IL-4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NTHi攻击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与MDC组小鼠的生存率达80%,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6蛋白联合Freund佐剂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DC作为蛋白佐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NTHi-P6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P6蛋白 细胞趋化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SILAC代谢标记及生物质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通 郭嘉慧 +3 位作者 陈智鹏 银兴峰 马文心 崔毅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1-884,共4页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方法标记BMM。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以M-CSF诱导6 d并制备BMM,同时,SILAC标记细胞内蛋白;进而,裂解细胞并收集蛋白质,以SDS-PAGE进行初步分离,经胶内酶解成肽段,再通过质谱分析测定,统计得其标记效率。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在分化6 d时点成熟BMM可占细胞总数的0.965。以70 ku条带为研究对象,d 6、8和d 10鉴定到重链赖氨酸标记蛋白数分别为18、12和13个。其中,有8个蛋白在该3个时点中均被检出。统计结果表明3个时点的重链赖氨酸蛋白标记效率分别为(90.62±0.03)%、(90.23±0.03)%和(90.40±0.02)%,达到了SILAC研究的要求。结论该方法解决了BMM的SILAC标记问题,可为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的药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细胞(BMM) SILAC 质谱 标记效率 蛋白质组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菌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 钱英红 +4 位作者 张凯 吴金迪 刘博 毛伟 曹金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79-3086,共8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WT SA113感染组(MOI:3∶1)、SA113Δlgt感染组(MOI:3∶1)。采用ELISA法检测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RANTE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T SA113感染组和SA113Δlgt感染组均可显著上调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WT SA113感染组TLR2、NLRP 3基因表达水平(P<0.05),而TLR 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WT SA113感染组相比,SA113Δlgt感染组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TLR2(12 h除外)、NLRP 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对SA113Δlgt株的吞噬作用显著低于对WT SA113株的吞噬作用(P<0.05)。综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脂蛋白在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主要通过激活TLR2和NLRP3受体,诱导细胞因子TNF-α、IL-1β、RANTES和IL-10的产生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脂蛋白 骨髓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弘林 沈耿杨 +8 位作者 尚奇 秦威城 余富勇 招文华 张志达 张鹏 唐福宇 江晓兵 任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5,4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P0~P4共5代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随机选择镜下视野计数杂质细胞与衰老细胞;运用CCK8法检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巨噬细胞破骨分化,通过抗... 目的探讨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P0~P4共5代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随机选择镜下视野计数杂质细胞与衰老细胞;运用CCK8法检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巨噬细胞破骨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量化破骨细胞数量与破骨细胞面积,比较不同代数之间指标差异。结果P0组、P1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杂质较P2组、P3组、P4组更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 h内,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3组、P4组次之,P0组、P1组最差;诱导破骨分化后,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出破骨细胞数量最多,面积最大,P3组次之,P0组、P1组、P4组诱导出破骨细胞数量少,面积小。结论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纯度最高,增殖速度最快,破骨分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代数 骨髓细胞 增殖 破骨分化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IFN-γ/LPS刺激的小鼠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卫芳 王慧 +3 位作者 张晓静 崔梦珂 李卫国 王坤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IFN-γ/LPS刺激的小鼠髓源性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10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体外诱导分化为骨髓巨噬细胞(BMDM),加入50 ng/ml...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IFN-γ/LPS刺激的小鼠髓源性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10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体外诱导分化为骨髓巨噬细胞(BMDM),加入50 ng/ml干扰素γ(IFN-γ)和1μg/ml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并同时暴露于12.5~50μmol/L EGCG处理48 h,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 NOS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IFN-γ和LPS处理可刺激巨噬细胞IL-1β、TNF-α和i NOS表达显著上调,而EGCG则能抑制IFN-γ和LPS刺激的IL-1β、TNF-α和i NOS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能够减弱IFN-γ和LPS刺激的髓源性巨噬细胞的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晶晶 宋越 +2 位作者 李林 刁玉刚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浸润及活化情况。其次利用CCR2 KO小鼠,上丘定位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RGC),观察损伤区缺乏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时相应神经元胞体RGC的存活情况。结果:骨髓嵌合体小鼠显示视神经损伤区有大量的血源性巨噬细胞(Iba-1+GFP+)浸润、且此类细胞内多表达M2型巨噬细胞标记精氨酸酶1(arginase 1);CCR2 KO小鼠视神经夹伤后7 d同侧视网膜上存活RGC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1),其损伤区活化巨噬细胞(CD68+)的数目同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CCR2 KO小鼠损伤区arginase 1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有所降低(P<0.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血液来源巨噬细胞不同于小胶质细胞,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多向M2方向极化,表达arginase 1,对RGC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夹伤 单核细胞 精氨酸酶1 视网膜节细胞 骨髓嵌合体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脊髓损伤急性期不同来源巨噬细胞活化和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鹏辉 梁世倩 +2 位作者 胡昳旸 秦鸿雁 王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脊髓损伤区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MG)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其增殖和吞噬功能差异;利用real time RT-PCR比较其免疫应答差异。结果: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周围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暂升高,损伤后第3 d恢复至正常水平;高表达CX3CR1的MG和高表达Ly6C的BMDM比例在损伤第1 d大量增加,在第3 d时达到峰值,之后在第7 d时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体外实验中,原代培养的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然而,在LPS 100 ng/ml和IFN-γ20 ng/ml细胞因子刺激下,BMDM比MG分泌较多的促炎作用的分子:iNOS、TNF-α和IL-1β;在IL-420 ng/ml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MDM比MG分泌较少的抗炎作用分子Arg1、Mcr1和YM1。结论: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中存在两种来源不同的巨噬细胞,即中枢MG和外周招募而来的BMDM,并且MG增加的速度和数量显著快于和多于BMDM。体外实验中,发现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在相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MG分泌更多的抗炎细胞因子和较少的促炎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质 组织定居小胶质细胞 骨髓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汁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春妮 吉维民 +3 位作者 庄一义 陈大宁 刘小转 强红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 :较低浓度的刺梨汁能明显抑制 Ox- VL DL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堆积 (P<0 .0 0 1) ,并呈浓度依赖性。刺梨汁浓度为 2 μl/m l和 4μl/ml时 ,Ox- VL DL 堆积的细胞胆固醇酯含量分别被抑制了 5 9.8%和 90 .1%。形态学观察显示 ,经刺梨汁处理的巨噬细胞猩红阳性染色显著减少。 结论 :刺梨汁通过抑制Ox- VL DL 的促泡沫细胞形成来实现其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极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细胞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ofilin的表达与其吞噬烟曲霉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锡平 朱哲 +1 位作者 方泽葵 陈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ofilin的表达与其吞噬烟曲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20名COPD患者,其中观察组1(2011版GOLD中A和B组),观察组2(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ofilin的表达与其吞噬烟曲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20名COPD患者,其中观察组1(2011版GOLD中A和B组),观察组2(2011版GOLD中C和D组),健康对照组10人。3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采取外周血,分别提取AM和MDM,检测各组的AM和MDM对烟曲霉孢子的吞噬能力。运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3组Cofilin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 3组人群MDM/AM吞噬烟曲霉孢子的菌落数分别为(17±3)个、(16±2)个、(42±3)个(F=73.446,P<0.001),两观察组与健康组差异明显,而两观察组无明显差异。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观察组中Cofil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组。结论 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功能降低可能与Cofilin蛋白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COFILIN 烟曲霉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lncRNAs的鉴定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为民 方晓敏 +5 位作者 涂枫 周李生 李碧侠 王学敏 付言峰 任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ln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RNA分子,在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相关的lncRNA,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lncRNA进行了组装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FSL-1刺激成功地构建了... ln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RNA分子,在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相关的lncRNA,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lncRNA进行了组装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FSL-1刺激成功地构建了细胞炎症模型,试验组与对照组共鉴定到1 056个lncRNA转录本,其对应于831个基因座,这些lncRNA的平均长度为1 643 bp,平均外显子数为2.4个。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有51个lncRNA上调表达,44个lncRNA下调表达。在上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病毒反应等通路,而在下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的通路较少,不参与上述通路。定量PCR结果显示挑选的4个lncRNA的差异倍数与RNA-Seq的结果相似,其中上调的lncRNA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表达,而下调的lncRNA呈现多组织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FSL-1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单核细胞 FSL-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肥大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玉芳 朱宝珍 汝小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应用体外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肥大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也能促使肥大细胞进... 本文应用体外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肥大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也能促使肥大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增加(二者数值均为对照值的2-3倍),还发现上述促增殖作用与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浓度有关。文中提出了巨噬细胞促使肥大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范围以及两种细胞浓度比值的最佳范围,并就细胞浓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肥大细胞 骨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改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含量及抑制胆固醇流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战芝 杨永宗 +1 位作者 王佐 危当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7-1463,共7页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肥大细胞(MC)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分配和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MC颗粒释放物存在或缺乏下与高密度脂蛋白3(HDL3)共育。高效液相...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肥大细胞(MC)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分配和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MC颗粒释放物存在或缺乏下与高密度脂蛋白3(HDL3)共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酯化胆固醇(EC)含量,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HDL3及apoA-Ⅰ的降解。结果:MC组泡沫细胞内TC、FC明显高于对照组(TC对照组为527.3 mg/g,MC组为917.9 mg/g);EC/TC比值低于对照组(7.6%vs47.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少于对照组(26.92%±2.6%vs40.98%±3.4%,P<0.05);而泡沫细胞ABCA1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颗粒释放物处理HDL3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约有28%的apoA-Ⅰ被降解,在分子量26 kD左右处出现了新的条带,产生了1个26 kD的小多肽。结论:肥大细胞可通过降解HDL3及apoA-Ⅰ抑制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而增加细胞内胆固醇蓄积,这个作用与ABCA1表达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HP-1细胞泡沫细胞 胆固醇 脂蛋白类 HDL ATP结合匣式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蓄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恒 罗齐军 +1 位作者 卢向阳 曾富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采用PMA和ox–LDL构建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5、10、15 nmol/L)仙人掌多糖(ODP–Ia)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以及介导胆固醇流出的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后... 采用PMA和ox–LDL构建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5、10、15 nmol/L)仙人掌多糖(ODP–Ia)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以及介导胆固醇流出的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后胞内蓄积了大量脂质,高剂量(15 nmol/L)ODP–Ia能够显著减少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并增强ABCA1、ABCG1、SR–BI m RNA及蛋白表达(与单独ox–LDL处理组比较,P<0.05),但效果均次于阳性对照依折麦布组(P<0.05),低、中剂量(5、10 nmol/L)ODP–Ia作用效果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ODP–Ia可通过增强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来减少胞内胆固醇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 THP–1细胞泡沫细胞 胆固醇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诱导大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姝 王霁雪 +1 位作者 吴雅臻 王淑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1185,1313,共6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模型眼内的表达及作用,阐明PEDF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诱导的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pcDNA3-P...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模型眼内的表达及作用,阐明PEDF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诱导的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pcDNA3-PEDF,注射到36只SD大鼠玻璃体腔内(每组大鼠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作为阴性对照眼),大鼠分为PVR对照组(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巨噬细胞诱发PVR形成)、盐水对照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d后注射巨噬细胞)和转染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脂质体、pcDNA3-PEDF混合物,3d后注射巨噬细胞),每组12只,应用检眼镜和全视网膜镜观察各组大鼠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玻璃体、视网膜各层结构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检眼镜和全视网膜镜观察各组大鼠PVR形成情况,玻璃体腔注射巨噬细胞后,与转染组比较,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可见玻璃体腔内增殖明显。于注射后1周见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开始出现条索样增殖,2~3周时增殖逐渐加重,并开始出现视网膜隆起,4周见全部模型眼均有明显增殖改变,有条索状增殖物牵引网膜,并出现牵拉网脱;转染组大鼠中仅1眼见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浅脱离,余眼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清晰,视网膜平伏。HE染色,转染组大鼠绝大部分实验眼视网膜各层细胞结构清晰,仅发生了视网膜浅脱离的1眼可见视网膜前增殖膜,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玻璃体腔内可见随病程进展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聚集、成纤维细胞增殖、瘢痕形成最终导致眼球萎缩。结论:大鼠玻璃体腔注射转染PEDF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诱导的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因子 基因表达 细胞 增生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促进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19
作者 何欣芮 赵旭 +2 位作者 汪毅 马洁 袁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9-15,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再经碳化制备得到CSN。利用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SN进行表征;CCK-8实验检测CSN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BMDM铺于6孔板,设置M0、M1、M2和M2+CSN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M1巨噬细胞中CD86、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M2型巨噬细胞中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80和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CSN由碳、氧和硅元素组成,元素比例分别为36.6%、35.5%和27.9%,呈均匀分散的球形纳米结构,直径分布为80~90nm。CSN在0、3.125、6.25、12.5、25、50μg/ml浓度下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与M0组比较,M1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M2组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01,P<0.01),Arg1蛋白表达升高(P<0.01),CD206表达升高(P<0.001)。与M2组比较,M2+CSN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01),Arg1蛋白表达降低(P<0.05),CD206表达降低(P<0.05)。结论CSN能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中M1/M2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 小鼠骨髓细胞 极化 肿瘤相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Ⅰ促进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_2
20
作者 周小琴 Arnold von Eckardstei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前列腺素 E2 (PGE2 )是巨噬细胞产生的二十烷酸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为探讨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载脂蛋白 A (apo A )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二者对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产生 PGE2 的影响。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 前列腺素 E2 (PGE2 )是巨噬细胞产生的二十烷酸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为探讨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载脂蛋白 A (apo A )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二者对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产生 PGE2 的影响。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先经过脂质负载 ,再分别与 HDL3和 apo A 孵育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的 PEG2 含量。结果显示 :孵育 2 4 h后 HDL3组细胞合成与分泌的 PGE2 是对照组的 370 % ,apo A 也增加巨噬细胞 PGE2的产生。HDL3的作用明显大于 apo A ,且呈时间依赖性。表明 HDL3和无脂质 apo A 都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产生 PGE2 ,这可能参与 HDL和 apo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Ⅰ 单核细胞 细胞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