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1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到骨髓来源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途径的生物力学网络
2
作者 左卓 石佳佳 +1 位作者 王亚星 孙瑜隆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0-390,共1页
目的NLRP3炎症小体因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详细内容仍未揭示。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RNA-seq、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来阐明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所涉... 目的NLRP3炎症小体因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详细内容仍未揭示。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RNA-seq、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来阐明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所涉及的各个阶段的转录组学内容。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功能评估和蛋白质检测验证了NLRP3炎症小体的经典激活模型。随后,将细胞分为3组并进行RNA-seq:对照组、priming(LPS:500 ng/m L,4 h)和activation(LPS:500 ng/m L,4 h;ATP:5 m M,1 h)。共鉴定出911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对生物力学、细胞代谢、离子通量、翻译后修饰和细胞器等多种途径发挥调控作用。随后,通过整合文献和数据库筛选,鉴定出6个关键基因(Sirt3、Stat3、Syk、Trpm2、Tspo和Txnip)。最后,获得这6个关键蛋白的三维结构。结论研究结果为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转录组学水平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生物力学 转录组学 细胞代谢 SYK 功能评估 翻译后修饰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SILAC代谢标记及生物质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通 郭嘉慧 +3 位作者 陈智鹏 银兴峰 马文心 崔毅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1-884,共4页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方法标记BMM。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以M-CSF诱导6 d并制备BMM,同时,SILAC标记细胞内蛋白;进而,裂解细胞并收集蛋白质,以SDS-PAGE进行初步分离,经胶内酶解成肽段,再通过质谱分析测定,统计得其标记效率。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在分化6 d时点成熟BMM可占细胞总数的0.965。以70 ku条带为研究对象,d 6、8和d 10鉴定到重链赖氨酸标记蛋白数分别为18、12和13个。其中,有8个蛋白在该3个时点中均被检出。统计结果表明3个时点的重链赖氨酸蛋白标记效率分别为(90.62±0.03)%、(90.23±0.03)%和(90.40±0.02)%,达到了SILAC研究的要求。结论该方法解决了BMM的SILAC标记问题,可为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的药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 SILAC 质谱 标记效率 蛋白质组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照射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戴晨 宋基伟 +4 位作者 梁卓文 张倩 张坤 王哲 胡学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参数的810 nm弱激光照射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来源的骨髓巨噬细胞,应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条件性培养基培养的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表达鉴定培养结果。脂多糖-...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参数的810 nm弱激光照射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来源的骨髓巨噬细胞,应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条件性培养基培养的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表达鉴定培养结果。脂多糖-γ干扰素(LPS-IFN-γ)刺激进行M1细胞极化诱导,反转录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CD8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 NOS和Arg1蛋白水平。应用(1、2、3、4)J/cm2的810 nm弱激光对体外培养的M1细胞进行照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 NOS、Arg1的表达,反转录PCR检测M1细胞i NOS、Arg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1细胞i NOS、Arg1蛋白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证明分离细胞的F4/80阳性率达99.9%。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LPS-IFN-γ刺激下,高表达i NOS和CD86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给予极化刺激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高表达i NOS和CD86蛋白。不同能量的弱激光照射M1型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发现,(1、2、3)J/cm2弱激光刺激时,M1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 J/cm2刺激时,M1细胞活力降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2)J/cm2照射时,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照射剂量为(3、4)J/cm2时,Arg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 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照射剂量为(1、2)J/cm2时,i NOS及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在照射剂量为(3、4)J/cm2时,i 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Arg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结论 (1、2)J/cm2的810 nm弱激光对于M1型巨噬细胞活力及极化无影响。照射剂量为3 J/cm2时,M1型巨噬细胞可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且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但照射能量为4 J/cm2时,M1型细胞虽然可向M2型细胞极化但同时伴有细胞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0 nm弱激光 脊髓损伤 M1/M2细胞极化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筑 宿凌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下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炎性因子分泌及向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获得小鼠生长良好的BMM,加入不同浓度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再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进...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下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炎性因子分泌及向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获得小鼠生长良好的BMM,加入不同浓度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再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24 h诱导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相关蛋白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后的BMM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后,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采用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蛋白TRAP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表达。结果丹皮酚在10~50μmol·L-1的范围内,对BMM无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丹皮酚可以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PD-L1的表达,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ELISA实验证明丹皮酚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BMM释放TNF-α、IL-1β及IL-6(P<0.01)。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明显诱导BMM分化形成破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丹皮酚各浓度组能抑制BMM向破骨细胞分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抑制TRAP和RANK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结论丹皮酚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BMM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分泌及其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牙龈卟啉单胞菌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 炎症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肥大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崔玉芳 朱宝珍 汝小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应用体外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肥大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也能促使肥大细胞进... 本文应用体外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肥大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也能促使肥大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增加(二者数值均为对照值的2-3倍),还发现上述促增殖作用与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浓度有关。文中提出了巨噬细胞促使肥大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范围以及两种细胞浓度比值的最佳范围,并就细胞浓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骨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促进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7
作者 何欣芮 赵旭 +2 位作者 汪毅 马洁 袁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9-15,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再经碳化制备得到CSN。利用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SN进行表征;CCK-8实验检测CSN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BMDM铺于6孔板,设置M0、M1、M2和M2+CSN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M1巨噬细胞中CD86、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M2型巨噬细胞中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80和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CSN由碳、氧和硅元素组成,元素比例分别为36.6%、35.5%和27.9%,呈均匀分散的球形纳米结构,直径分布为80~90nm。CSN在0、3.125、6.25、12.5、25、50μg/ml浓度下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与M0组比较,M1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M2组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01,P<0.01),Arg1蛋白表达升高(P<0.01),CD206表达升高(P<0.001)。与M2组比较,M2+CSN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01),Arg1蛋白表达降低(P<0.05),CD206表达降低(P<0.05)。结论CSN能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中M1/M2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极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
8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A.baumannii刺激BMDM,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1β前体(pro-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o-IL-1β蛋白水平;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并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使用A.baumannii接种预先给予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制备A.baumannii感染模型,给予AC-YVADCMK处理,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的水平;HE染色观察A.baumannii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A.baumannii刺激BMDM后,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增加,pro-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后,BMDM分泌IL-1β减少,A.baumannii接种的小鼠腹腔给予AC-YVAD-CMK处理,BALF中IL-1β的水平下降,其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YVAD-CMK通过减少A.baumannii感染BMDM分泌IL-1β减轻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婷敏 邵云侠 +2 位作者 徐兴欣 王坤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6-1402,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Toll受体4(TLR4)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通过TLR4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分离获取C57BL/6J及B10Sc NNju(TLR4基因敲除小鼠)BMDM,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Toll受体4(TLR4)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通过TLR4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分离获取C57BL/6J及B10Sc NNju(TLR4基因敲除小鼠)BMDM,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选取不同浓度的高糖及甘露醇,在不同时间点刺激BMDM;后将BMDM分为4组:正常糖浓度(LG)组、高糖刺激(HG)组、TLR4基因敲除(TLR4-/-)组、TLR4基因敲除BMDM高糖刺激(TLR4-/-+H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MDM M1表型,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BMDM TLR4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共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NOS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总蛋白中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磷酸化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p-IRA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p)-IRF3、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p65、i NOS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TNF-α、MCP-1、IL-1β的表达。结果与LG组比较,高糖可使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增加;TNF-α、MCP-1、IL-1β及i NOS的mRNA水平上调;TLR4、My D88、Trif、p-IRAK-1、p-IRF3、IRF3、NF-κB p65、NF-κB p-p65、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培养基中分泌的TNF-α、MCP-1、IL-1β水平升高。TLR4基因敲除可消除高糖导致的巨噬细胞激活效应。结论高糖可诱导BMDM向M1型极化;TLR4基因敲除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向M1活化及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Toll受体4 高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诱导方法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辛嘉萁 许小凡 +3 位作者 段丽芳 范建伟 吴楠 张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体外诱导成为不同极化状态(M1和M2)巨噬细胞的优化方法。方法:健康C57BL/6小鼠麻醉处死,收集其股骨和胫骨腔内容物,经筛网过滤、红细胞裂解后,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16h,收集未贴壁的骨髓前体细胞重新...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体外诱导成为不同极化状态(M1和M2)巨噬细胞的优化方法。方法:健康C57BL/6小鼠麻醉处死,收集其股骨和胫骨腔内容物,经筛网过滤、红细胞裂解后,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16h,收集未贴壁的骨髓前体细胞重新接种于6孔板。根据培养基中所加刺激剂的种类、剂量不同进行实验分组,于不同时点收集细胞,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及RT-qPCR检测不同极化状态巨噬细胞的相应标志物。结果:(1)小鼠骨髓前体细胞经50μg/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72 h后,CD11b阳染率达到90%以上;刺激96 h后,F4/80的阳染率达到95%以上。40μg/L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96 h后,CD11b阳染率也达到了90%以上,F4/80阳染率至144 h达到峰值(58.2%);(2)在M-CSF刺激所得单核-巨噬细胞的基础上,给予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25μg/L LPS和10μg/L IFN-γ)刺激24 h,可见CD86的阳染率大于90%;给予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20μg/L IL-4和IL-13)刺激后CD206的阳染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0%左右);(3)在GM-CSF刺激的基础上,给予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刺激24 h,可见CD86的阳染率大于90%;而当细胞接受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刺激96 h,CD206的阳染率达68.98%;(4)RT-qPCR结果显示在给予相应极化诱导剂刺激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3(Chi3l3/Ym1)、甘露糖受体(MR)和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C57BL/6小鼠骨髓前体细胞受到M-CSF或GM-CSF诱导后90%以上细胞均可向单核细胞分化,M-CSF可诱导90%以上的细胞为成熟巨噬细胞,GM-CSF可诱导58%的细胞为成熟巨噬细胞;(2)在M-CSF前期诱导的基础上,联合LPS和IFN-γ易于诱导出M1型巨噬细胞,但联合IL-4和IL-13难以获得M2型巨噬细胞;(3)在GM-CSF前期诱导的基础上,联合LPS和IFN-γ易于诱导出M1型巨噬细胞,联合IL-4和IL-13也可将大部分细胞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前体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脊髓损伤急性期不同来源巨噬细胞活化和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鹏辉 梁世倩 +2 位作者 胡昳旸 秦鸿雁 王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CI)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方法:将6~8周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和脊髓损伤(SCI)组,SCI组利用改造的Dumont系结镊建立标准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在SCI急性期(1、3和7 d),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脊髓损伤区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MG)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其增殖和吞噬功能差异;利用real time RT-PCR比较其免疫应答差异。结果: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周围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暂升高,损伤后第3 d恢复至正常水平;高表达CX3CR1的MG和高表达Ly6C的BMDM比例在损伤第1 d大量增加,在第3 d时达到峰值,之后在第7 d时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体外实验中,原代培养的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然而,在LPS 100 ng/ml和IFN-γ20 ng/ml细胞因子刺激下,BMDM比MG分泌较多的促炎作用的分子:iNOS、TNF-α和IL-1β;在IL-420 ng/ml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MDM比MG分泌较少的抗炎作用分子Arg1、Mcr1和YM1。结论:在小鼠SCI急性期,脊髓损伤区中存在两种来源不同的巨噬细胞,即中枢MG和外周招募而来的BMDM,并且MG增加的速度和数量显著快于和多于BMDM。体外实验中,发现MG比BMDM具有更强的增殖、吞噬能力;在相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MG分泌更多的抗炎细胞因子和较少的促炎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质性 组织定居小胶质细胞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接种细胞数的高效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2
作者 尚恋 张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铺板细胞数接种骨髓细胞对分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得率的影响.方法依据文献中给定的常用细胞铺板范围,将分离的小鼠骨髓细胞按六种不同细胞数接种在细胞培养皿中,使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巨噬... 目的探索不同铺板细胞数接种骨髓细胞对分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得率的影响.方法依据文献中给定的常用细胞铺板范围,将分离的小鼠骨髓细胞按六种不同细胞数接种在细胞培养皿中,使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法比较各组间贴壁细胞的比例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F4/80,根据F4/80来判断巨噬细胞分化的阳性率,并最终比较各组之间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得率.结果在6.7×10^(5)个/cm^(2)~14.7×10^(5)个/cm^(2)细胞数范围内,按照6.7×10^(5)个/cm^(2)细胞数进行铺板,能够获得最高的贴壁细胞比例且贴壁细胞中F4/80^(+)巨噬细胞得率最高,在获得相同数量巨噬细胞的前提下,该细胞数能够节省40%~53%制备巨噬细胞所需要的模型小鼠.结论按照6.7×10^(5)个/cm^(2)的铺板细胞数进行骨髓细胞铺板,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得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得率 F4/80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调节蛋白1通过调节细胞膜张力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13
作者 耿学妤 岳泽君 +2 位作者 梁振辉 周菁 姚伟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8-398,共1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对细胞膜张力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HEK293T细胞中,利用细胞膜张力探针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对细胞膜张力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HEK293T细胞中,利用细胞膜张力探针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结合小分子抑制剂,检测Tmod1对细胞骨架、细胞膜张力,及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内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在肺巨噬细胞被清除的小鼠中输注Tmod1敲除小鼠的巨噬细胞,观察LPS引起的肺损伤。结果LPS处理后巨噬细胞中Tmod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巨噬细胞中Tmod1的缺失可引起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含量的显著减少。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Tmod1,引起膜张力探针的FRET信号减弱,即细胞膜张力的增加,并使细胞对低渗刺激更加耐受;而敲低Tmod1则引起膜张力的下降并使细胞对低渗刺激更加敏感。LPS刺激后HEK293T细胞的膜张力显著降低。肌动蛋白解聚抑制剂JASP能阻止Tmod1敲低所引起的膜张力下降,且能逆转Tmod1敲除对LPS诱导的TLR4内化和Ⅰ型干扰素释放的促进作用。在肺巨噬细胞清除的小鼠中输注Tmod1敲除小鼠的巨噬细胞后,LPS引起的肺损伤程度显著低于输注野生型小鼠巨噬细胞后的肺损伤程度。结论巨噬细胞中Tmod1通过增加细胞骨架重塑和细胞膜张力来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巨噬细胞 小分子抑制剂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调节蛋白 组织损伤 膜张力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21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加剧慢性根尖周炎进展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静莹 刘小川 +5 位作者 许晓芹 梁珮琪 王金斯 朱虹 王悦颖 吴柱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60,共9页
目的:探究三元基序蛋白21(TRIM21)在慢性根尖周炎(C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人慢性根尖周炎和正常组织,RT-qPCR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TGF-β1)、破骨基因(TRAP、RANKL、CTSK)、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CD86、iNOS、CD... 目的:探究三元基序蛋白21(TRIM21)在慢性根尖周炎(C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人慢性根尖周炎和正常组织,RT-qPCR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TGF-β1)、破骨基因(TRAP、RANKL、CTSK)、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CD86、iNOS、CD206、Arg1)及TRIM21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RIM21蛋白。以脂磷壁酸(LTA)或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并检测上述因子的表达,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增殖情况。提取野生型和TRIM21^(-/-)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RT-qPCR验证LPS刺激的BMDMs中上述因子的表达,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结果:CAP组织中炎症因子、破骨基因、CD86、iNOS及TRIM21表达增加,CD206、Arg1表达减少,破骨细胞较正常组织多。LTA/LPS刺激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上述因子的表达情况与组织中的结果一致。LPS刺激后,TRIM21^(-/-)的BMDM炎症程度较轻,破骨特异基因表达量较低,破骨细胞较少,M1极化程度较低。结论:TRIM21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从而促进CAP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21蛋白 慢性根尖周炎 RAW264.7细胞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晶晶 宋越 +2 位作者 李林 刁玉刚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浸润及活化情况。其次利用CCR2 KO小鼠,上丘定位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RGC),观察损伤区缺乏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时相应神经元胞体RGC的存活情况。结果:骨髓嵌合体小鼠显示视神经损伤区有大量的血源性巨噬细胞(Iba-1+GFP+)浸润、且此类细胞内多表达M2型巨噬细胞标记精氨酸酶1(arginase 1);CCR2 KO小鼠视神经夹伤后7 d同侧视网膜上存活RGC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1),其损伤区活化巨噬细胞(CD68+)的数目同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CCR2 KO小鼠损伤区arginase 1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有所降低(P<0.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血液来源巨噬细胞不同于小胶质细胞,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多向M2方向极化,表达arginase 1,对RGC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夹伤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精氨酸酶1 视网膜节细胞 骨髓嵌合体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抗结核菌感染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盛青 邹威凤 +2 位作者 周强 周晓婷 黎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在H37Ra刺激下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在H37Ra刺激下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巨噬细胞中p38MAPK活性后,检测H37Ra感染不同小鼠巨噬细胞后细胞内结核菌的存活率,同时利用qRT-PCR检测H37Ra感染不同小鼠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H37Ra雾化的小鼠肺组织中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PBS组(t=5.493,P=0.000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H37Ra刺激下,巨噬细胞中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加;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p38 MAPK活性后,巨噬细胞内H37Ra的存活率显著增加(t=3.674,P=0.0213),H37Ra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6(t=9.789、P=0.0006)、TNF-α(t=5.735,P=0.0046)和IL-1β(t=9.311,P=0.0007)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巨噬细胞中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增强机体的抗结核菌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菌落形成单位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志新 邹学农 彭建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由于来源广泛,且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MSC成骨分化的研究很多,但对MSC定向成骨分化的相关机制依旧不甚清楚,导致体内...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由于来源广泛,且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MSC成骨分化的研究很多,但对MSC定向成骨分化的相关机制依旧不甚清楚,导致体内、外成骨效率仍然较低。如何提高MSC的成骨性能已成为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成骨效率 组织工程 骨髓来源 再生医学 细胞结构 脂肪来源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中国株HIV-1 gp12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感染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通 马文心 +2 位作者 郭嘉慧 陈智鹏 崔毅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中国株HIV-1 gp120基因并可感染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利用AdMax腺病毒构建系统,以双质粒共转染人胚肾转化细胞293Ad5+细胞,完成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进一步扩增和纯化。通过ELISA测定gp120的蛋... 目的:构建携带中国株HIV-1 gp120基因并可感染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利用AdMax腺病毒构建系统,以双质粒共转染人胚肾转化细胞293Ad5+细胞,完成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进一步扩增和纯化。通过ELISA测定gp120的蛋白产量,以确认目的基因重组与表达成功。以Karber法对病毒进行TCID50滴度测定,利用BMM进行感染复数(MOI)流式细胞术测定,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活化形态。结果:成功构建AdMax-HIV-1 gp120(简称Ad-gp120)及其对照病毒(Ad-GFP),其滴度分别为108.3和108.1TCID50/mL。这些病毒可感染BMM,MOI测定结果表明2种重组腺病毒感染BMM和293Ad5+细胞的能力接近,验证了上述TCID50滴度结果。Ad-gp120可在293Ad5+细胞中表达gp120蛋白,并可感染和诱导BMM相关形态改变。结论:成功构建Ad-gp120,其感染可致BMM出现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HIV包膜蛋白质gp120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条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立 耿欢 +2 位作者 刘水涛 姜川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诱导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条件,提高诱导破骨细胞的效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BMMs表面标记物,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 目的研究诱导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条件,提高诱导破骨细胞的效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BMMs表面标记物,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共同诱导BMMs,4天后形成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与鬼笔环肽染色鉴定诱导出的破骨细胞,通过骨板吸收实验鉴定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的CD11b阳性率为98.4%。经过4天诱导,BMMs激活、融合产生了大量的破骨细胞,呈TRAP阳性,鬼笔环肽染色可见纤维肌动蛋白环形成,骨板上形成大量不规则的骨吸收瘢痕。结论 RANKL诱导BMMs 4天可产生骨吸收活性较高的破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Tmod1负性调节TLR4内吞并影响下游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
20
作者 耿学妤 夏雪 姚伟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0-290,共1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内吞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野生型和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用腺病毒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Tmod1。流式细胞仪和免疫...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内吞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野生型和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用腺病毒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Tmod1。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TLR4内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LR4下游通路活性和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调节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TLR4 炎症反应 内吞 免疫荧光检测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