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减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缺氧损伤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涛 宋敏 +3 位作者 巩彦龙 周灵通 董万涛 刘建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2-556,共5页
目的:研究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对抗缺氧所致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和活血定眩胶囊组15只,采集2组大鼠血清。将bEnd.3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和活血定眩胶囊血清组,给药后,b... 目的:研究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对抗缺氧所致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和活血定眩胶囊组15只,采集2组大鼠血清。将bEnd.3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和活血定眩胶囊血清组,给药后,bEnd.3细胞缺氧6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按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明显改善bEnd.3细胞的形态,使缺氧所致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有效抑制缺氧诱导的bEnd.3细胞发生G_1/S期阻滞,抑制MDA生成,增强SOD活性。结论:活血定眩胶囊对缺氧所致bEnd.3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定眩胶囊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国平 乐飞 +3 位作者 金惠铭 沈皓 森昌夫 王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 (加不含药血清 ) ,在bEnd .3细胞培养中加入 50 μL、2 5μL、12 5μL含CoQ10 的血清组细胞凋亡明显抑制 (P <0 0 5)。免疫细胞化学检验结果证明 ,此时Fas蛋白表达明显减弱 ,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但CoQ10 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结论 :一定浓度的CoQ10 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Fas蛋白表达抑制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醌 细胞凋亡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Bcl-2 FAS 辅酶Q10 免疫细胞化学AB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畅斌 陆茵 +4 位作者 李沧海 隋峰 李兰芳 郭淑英 姜廷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易行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在IL-1β刺激下PGE2分泌情况。方法通过对以往文献报道方法的改进,使用"二次过筛法"成功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Ⅷ因子相关抗...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易行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在IL-1β刺激下PGE2分泌情况。方法通过对以往文献报道方法的改进,使用"二次过筛法"成功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鉴定血管内皮细胞的纯度。使用ELISA法检测其在IL-1β刺激下PGE2的分泌情况。结果该法培养的细胞具备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可见细胞融合,95%以上的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且其PGE2的分泌与IL-1β的刺激呈现良好的时效、量效线性关系。结论该法能简捷地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所培养细胞保留有分泌PGE2的生物学行为,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培养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和哌替啶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苏健 阮祥才 +2 位作者 张跃红 佘守章 许立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浓度的吗啡和哌替啶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以及NF-κB信号通路在吗啡诱导P-gp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μg/ml吗啡或哌替啶刺激24h,5μmol/LNF-κB抑制剂PDTC预先孵育1h,... 目的观察临床浓度的吗啡和哌替啶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以及NF-κB信号通路在吗啡诱导P-gp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μg/ml吗啡或哌替啶刺激24h,5μmol/LNF-κB抑制剂PDTC预先孵育1h,然后收集细胞,行Westernblotting分析P-gp表达。结果 1μg/ml吗啡处理24h,可引起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gp表达上调,上调幅度约300%;但是同样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哌替啶不影响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gp表达。PDTC可抑制吗啡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gp表达上调。结论吗啡可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P-gp表达上调,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吗啡诱导P-gp表达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哌替啶 微血管 内皮细胞 P-糖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分子机制(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芳 尹飞 +3 位作者 彭镜 邓小鹿 吴丽文 张慈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9-1137,共9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至融合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为实验对象,利用跨内皮细胞电阻抗(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至融合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为实验对象,利用跨内皮细胞电阻抗(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检测LPS对bEnd.3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变及C3转移酶预处理后对其的影响。Pull down法和报告基因法分别测定RhoA和NF-κB活性。直接荧光染色法观察bEnd.3细胞F-actin的分布变化。结果:LPS作用3h后,bEnd.3细胞TEER值明显下降[(53.67±2.01)Ω·cm2],作用12h后达最低[(37.67±3.05)Ω·cm2],3,6,12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3转移酶预处理后,LPS作用3,12h时细胞TEER值分别为(60.67±4.05)Ω·cm2和(40.60±2.33)Ω·cm2,均比相应时间点未预处理细胞的TEER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作用bEnd.3细胞0.5h后RhoA明显活化,NF-κB活性增加,C3转移酶预处理后其NF-κB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荧光染色发现在LPS作用3h后细胞出现明显的F-actin重构,其程度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而C3转移酶预处理细胞F-actin重构发生较晚且程度较轻。结论:LPS通过使F-actin重组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RhoA和NF-κB均参与此过程,且NF-κB信号分子受RhoA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RHOA NF-κB F-ACTIN 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稳定的乳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永洁 尹波 +2 位作者 甘莉 王倩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并稳定的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两次酶消化法及4℃梯度离心法获得细胞,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等方法鉴定细胞。结果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或短梭形,岛屿样聚集,随细胞生...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并稳定的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两次酶消化法及4℃梯度离心法获得细胞,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等方法鉴定细胞。结果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或短梭形,岛屿样聚集,随细胞生长及不断融合而出现"漩涡状"、"铺路石"样排列。电镜下观察可见紧密连接结构。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论上述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其原代培养提供了一种经济、简易、重复性好的操作方法,也为进一步的生理、生化、药理及体外血脑屏障或共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史连国 张国平 金惠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5,283,F002,共5页
目的 研究无血清培养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 .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及Bcl- 2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caspase 3蛋白表达。结... 目的 研究无血清培养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 .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及Bcl- 2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bEnd .3细胞经无血清饥饿体外培养12 ,2 4 ,36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13.79±0 .99) % ,(17.80±1.39) % ,(2 0 .5 1±0 .5 5 ) % ,与各自正常血清培养的对照组凋亡率相比,P <0 .0 1。Bax表达明显增强,Bcl -2表达明显减弱,caspase 3明显增强。结论 无血清饥饿培养可诱导bEnd .3细胞发生凋亡,其发生机制与Bax/Bcl 2的变化及caspase 3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艳 余年 +2 位作者 解渊 张亢 狄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癫痫脑内可大量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但针对HMGB1与癫痫脑内血管内皮细胞过表达的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关系的研究甚少。文中探讨HMGB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 目的癫痫脑内可大量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但针对HMGB1与癫痫脑内血管内皮细胞过表达的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关系的研究甚少。文中探讨HMGB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g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 End.3,分为不同浓度HMGB1组(10、100、500、1000 ng/m L HMGB1处理b End.3细胞8 h);不同时间HMGB1处理组(以100 ng/m L HMGB1处理b End.3细胞4、8、16、24、32 h);对照组(给予等量正常培养基)。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 End.3细胞中P-gp编码基因多药耐药基因1a(mdr1a)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g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q PCR结果显示:10、100、500、1000ng/m L HMGB1组mdr1a mRNA表达量分别为1.646±0.176、1.777±0.135、1.617±0.043和1.398±0.182,较对照组(1.030±0.284)明显升高(P<0.05)。HMGB1处理4、8、16、24、32 h组mdr1a mRNA表达量分别为2.655±0.112、2.168±0.212、1.823±0.232、1.418±0.376和1.445±0.123,较对照组(1.010±0.164)明显升高(P<0.05)。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P-gp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HMGB1处理8、16 h组P-gp蛋白表达增高(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 ng/m L HMGB1处理16 h后P-gp蛋白表达灰度值(110.843±4.036)较对照组(160.303±2.193)明显减少(P<0.01)。结论 HMGB1能够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耐药蛋白P-gp和其编码基因mdr1a表达,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癫痫的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微血管内皮细胞 多药耐药基因1a P-糖蛋白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新型类似物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玉珍 武文 田野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11-316,共6页
目的:研究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其新型类似物(STY39)对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MBMEC)在脂多糖( LPS)刺激下产生组织因子( 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BALB/c小鼠,纯化并原代培养MBM... 目的:研究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其新型类似物(STY39)对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MBMEC)在脂多糖( LPS)刺激下产生组织因子( 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BALB/c小鼠,纯化并原代培养MBMEC,培养至5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MBMEC模型。将MBMEC分为PBS对照组,LPS刺激组,LPS刺激后1、2、3 h加入10-7mol/L的α-MSH或STY39组(LPS+α-MSH,LPS+STY39),共8组,每组4孔。分别在LPS刺激后6 h和8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TF和TFPI浓度,RT-PCR检测细胞TF mRNA表达水平。结果(1) LPS 可诱导 MBMEC 产生 TF 和TFPI蛋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F水平于6 h达到高峰, TFPI水平于8 h达到高峰。(2) LPS刺激 MBMEC后1、2、3 h给予10-7mol/L的α-MSH或 STY39,均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 TF蛋白含量(P〈0.01),尤其在 LPS刺激后1 h给予α-MSH 或 STY39的效果最显著(P 〈0.05), STY39降低TF含量的作用较α-MSH明显(P〈0.05);但α-MSH和STY39对LPS诱导MBMEC产生TFPI均没有显著的上调作用。(3)在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给予10-7mol/L的α-MSH 或STY39,均可显著下调MBMEC TF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其中1 h时间点作用最显著(P〈0.05),但α-MSH与STY39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MSH和 STY39均能抑制LPS诱导原代 MBMEC 产生 TF 蛋白和表达 TF mRNA,且 LPS 刺激1 h 后给药效果较好;STY39对MBMEC产生TF蛋白的抑制作用优于α-M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 类似物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体外高糖刺激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峰 刘志民 赵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2-954,共3页
目的观察高糖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白藜芦醇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采用RT-PCR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5.5,25mmol/L)刺激及白藜芦醇(25... 目的观察高糖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白藜芦醇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采用RT-PCR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5.5,25mmol/L)刺激及白藜芦醇(25μmol/L)干预时UCP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25mmol/L葡萄糖糖刺激24h能上调UCP4、UCP5 mRNA表达(P<0.05),而对UCP1、UCP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能上调基础状态及高糖状态下的UCP5基因表达(P<0.05),能抑制高糖引起的氧自由基增加(P<0.05)。结论高糖刺激可特异性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UCP4、UCP5基因表达;白藜芦醇能降低高糖诱导的氧自由基生成,同时上调细胞UCP5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内皮细胞 解偶联蛋白 白藜芦醇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MLCK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玛娜璐璐 朱海燕 +5 位作者 高永红 孙逸坤 赵一舟 娄利霞 娄晋宁 谭丽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7-329,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MLCK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有糖Earle液)、模型组(缺氧缺糖模拟缺血:无糖Earle液,37℃,5%CO2,1%O2培养24 h)、清开灵低、中、高浓度组(缺氧缺塘+清开灵1%、2%、4%),...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MLCK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有糖Earle液)、模型组(缺氧缺糖模拟缺血:无糖Earle液,37℃,5%CO2,1%O2培养24 h)、清开灵低、中、高浓度组(缺氧缺塘+清开灵1%、2%、4%),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经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MLCK基因转录。结果:缺氧缺糖24 h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P<0.05)、MLCK基因转录被抑制(P<0.05);清开灵1%、2%、4%组均抑制了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降低(P<0.05),清开灵4%组降低MLCK的表达(P<0.05)。结论: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清开灵通过抑制MLCK的表达,恢复BBB的部分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 MLCK 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晓彬 范春娥 +6 位作者 王烨 张艺腾 崔丛丛 曾卫卫 郑丽蓉 蔡晓洁 陈华群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3,共6页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VEC)是构成血脑屏障(Brain-blood barrier,BBB)的基本组分,多种神经疾病都与BBB的失功能相关,分离培养原代BMVEC是体外研究BBB功能及其调节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简单有效的葡...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VEC)是构成血脑屏障(Brain-blood barrier,BBB)的基本组分,多种神经疾病都与BBB的失功能相关,分离培养原代BMVEC是体外研究BBB功能及其调节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简单有效的葡聚糖密度梯度离心和酶消化方法,从小鼠脑组织分离培养出BMVEC,并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内皮细胞表面特征性的标记分子CD31阳性细胞达到95%以上,同时通过VE-Cadherin及ZO-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证实,其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本研究为体外利用BMVEC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密度梯度离心 酶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岩琦 赵源征 +1 位作者 高灵利 刘恒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株,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10、100和1 000 nmol/L)的ET-1处理2、4、6、16和24 h,用Wes...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株,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10、100和1 000 nmol/L)的ET-1处理2、4、6、16和24 h,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ET-1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内COX-2表达的变化;另取生长良好的细胞与10 nmol/L的ET-1在37℃下分别培养2、4、6、16和24 h,以不加ET-1培养的细胞为对照,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bEnd.3细胞经不同浓度ET-1处理不同时间后,COX-2蛋白表达在2-4h时显著增加,6 h时达到高峰,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F浓度=127.079,F时间=40.158,F交互=5.783,P均〈0.001)。10 nmol/L的ET-1处理不同时间后各组bEnd.3细胞上清液中PGE2释放水平于4 h开始升高,6 h达峰,24 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630,P〈0.001)。结论:ET-1可上调bEnd.3细胞中炎症因子COX-2的表达及PGE2的释放,最终对bEnd.3细胞株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昭德 马华根 唐元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纯度高、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强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剪碎、过细胞筛网等物理方法,结合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及化学酶消化法,并以严格控制1 g/L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作用时间15~20 min为首要,从2~3...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纯度高、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强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剪碎、过细胞筛网等物理方法,结合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及化学酶消化法,并以严格控制1 g/L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作用时间15~20 min为首要,从2~3周龄ICR小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出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所培养的细胞。结果接种24 h,贴壁的血管段周围爬出多角形或短梭状细胞,并逐渐扩散成团簇状;7 d后细胞融合,呈典型的单层、"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为阳性,胞质呈棕红色,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目的细胞纯度高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Ⅷ因子相关抗原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通过促进蛋白激酶B磷酸化导致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增加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雨红 董逸舒 +6 位作者 李雪蒙 熊倩倩 陈晓芬 李柏青 汪洪涛 宋传旺 吴凤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XCL1含量。使用500 ng/mL LPS和200 ng/mL TNF-α刺激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XCR2的表达。以150 ng/mL CXCL1刺激bEND.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内皮细胞骨架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重排的变化。脑内皮细胞通透性实验中,将bEND.3细胞随机分为PBS对照组、CXCL1组、CXCL1联合选择性CXCR2拮抗剂SB225002组,Transwell^(TM)小室检测各组通透性变化情况。CXCL1刺激bEND.3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注射LPS导致小鼠全脑组织中TNF-α和CXCL1水平显著升高;LPS和TNF-α刺激可增高bEND.3细胞CXCR2蛋白的表达。CXCL1刺激bEND.3细胞使其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间隙形成增加,且细胞渗透性增加,而CXCR2拮抗剂SB22500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CXCL1引起的脑内皮细胞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和细胞间隙的形成、以及通透性的增高,同时CXCL1(150 ng/mL)刺激使得脑内皮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XCL1通过AKT磷酸化激活引起脑内皮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通透性增加,CXCR2拮抗剂SB225002可有效抑制CXCL1诱导的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bEND.3微血管内皮细胞 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欣通通过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后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6
作者 张玉 胡音琦 +3 位作者 李佩佩 时潇 徐伟 胡建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0-1988,共9页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模型组(OGD/R)、脑络欣通血清组(OGD/R+10%NLXTD)、脑络欣通血清+HIF-1α通路阻断剂组(OGD/R+10%NLXTD+2ME2),脑安颗粒血清组(OGD/R+10%NAKL),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24 h。利用CCK-8法评估NLXTD对BMECs增殖以及对BMECs通透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NLXTD对BMECs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VEGF含量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Notch含量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VE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Notch1以及ERK、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BMECs经OGD/R诱导后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P<0.01),相较于OGD/R组,NLXTD能显著促进BMECs增殖、促进其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而NLXTD+2ME2组相较NLXTD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下降(P<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OGD/R组比较,NLXTD可促进BMECs上清VEGF表达(P<0.01),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同样显示,相较于OGD/R组,NLXTD组VEGF与Notch阳性细胞数占比提升(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NLXTD提高了HIF-1α、VEGFR2、及VEGF下游Notch1、P-ERK1/2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NLXTD能够促进OGD/R损伤后BMECs增殖,影响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络欣通 HIF-1α/VEGF信号通路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帆 李柏霖 +2 位作者 池茗 刘海琴 唐元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48 h后短梭形细胞从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72 h后岛屿状的细胞团簇形成;96 h后团簇融合,细胞呈典型的单层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显示,细胞胞质呈棕红色,表达为阳性,细胞核被苏木精衬染成蓝黑色。结论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家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提取、培养及鉴定
18
作者 李柏霖 池茗 +1 位作者 张帆 唐元瑜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原代家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体外提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将3周龄家兔脑皮质经剪碎、过筛及Ⅱ型胶原酶消化后获得纯净的脑微血管段并对其进行培养。结果:培养的目的细胞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生长;...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原代家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体外提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将3周龄家兔脑皮质经剪碎、过筛及Ⅱ型胶原酶消化后获得纯净的脑微血管段并对其进行培养。结果:培养的目的细胞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细胞质呈现为棕红色,表达为阳性。结论:物理过筛法结合化学酶消化法可简单高效地培养出活性强、纯度高的原代家兔BM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兔瘟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猛 左春月 +3 位作者 靳晓飞 张天赐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91,共11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Huanwu decoction,BYHWD)是否通过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自噬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Huanwu decoction,BYHWD)是否通过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自噬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R)组、BYHWD组和丁苯酞(3-n-butylphthalide,NBP)组。通过Zea Longa评分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皮质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损伤情况;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检测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BMECs的超微结构;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在BMECs中的表达情况及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质区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2)制备大鼠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1)将大鼠BMECs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CON)组、OGD/R组、二甲基亚砜组、雷帕霉素组和3-甲基腺嘌呤组,用单丹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细胞的自噬程度;(2)将大鼠BMECs分为CON组、OGD/R组、含BYHWD血清(BYHWD-containing serum,BHDS)组和NBP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MDC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自噬程度。结果:(1)与sham组相比,MCAO/R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增高(P<0.01);脑梗死体积增加(P<0.01);缺血半暗带区损伤严重,组织结构紊乱,细胞间隙增宽、结构消失;EB染料渗透严重(P<0.01);BMECs结构被破坏,细胞膜结构损伤,高尔基体肿胀,内质网囊泡化扩张,线粒体损伤;LC3+CD31+/CD31+比值显著升高(P<0.01);ZO-1、claudin-5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R组相比,BYHWD组和NBP组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EB渗透性降低(P<0.05);BMECs的形态有所恢复;ZO-1、claudin-5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2)与CON组相比,OGD/R组LC3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OGD/R组相比,BHDS组和NBP组细胞活力升高(P<0.01),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BYHWD可以通过抑制大鼠BMECs自噬减轻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微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屏障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乙酰泽泻醇A通过miR-98-5p/TRPM2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伟 李惠红 +3 位作者 徐沛韬 陶大梅 邓云飞 詹增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讨24-乙酰泽泻醇A(Alisol A 24-acetate,24A)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及其与miR-98-5p/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2(TRPM2)的相关性。方法bEnd.3细胞OGD 8 h/R 16 ... 目的探讨24-乙酰泽泻醇A(Alisol A 24-acetate,24A)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及其与miR-98-5p/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2(TRPM2)的相关性。方法bEnd.3细胞OGD 8 h/R 16 h构建离体B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iR-98-5p mimics转染后18.77μmol·L-124A干预24 h,分为对照、OGD/R、OGD/R+24A、OGD/R+24A+miR-98-5p mimics及OGD/R+miR-98-5p mimics组;qPCR检测miR-98-5p和TRPM2 mRNA水平;ELISA检测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RPM2、p-AKT、p-GSK3β、AKT、GSK3β、Bcl-2、Bax、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活性氧(ROS)水平;双荧光素酶验证miR-98-5p与TRPM2靶向关系。结果OGD/R组比对照组凋亡明显、Bcl-2/Bax降低,ZO-1、Occludin、Claudin-5减少,IL-1β、TNF-α和ROS增加,miR-98-5p、p-AKT/AKT、p-GSK3β/GSK3β降低但TRPM2增加;但与OGD/R组相比,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在以上方面表现出了相反趋势;与OGD/R+24A组相比,OGD/R+24A+miR-98-5p mimics组凋亡减轻,ZO-1、Occludin、Claudin-5降解减少,炎症和ROS减轻,miR-98-5p、p-AKT/AKT、p-GSK3β/GSK3β增加且TRPM2降低;但与OGD/R+24A+miR-98-5p mimics组相比,OGD/R+miR-98-5p mimics组则逆转了这种趋势。双荧光素酶证实miR-98-5p靶向调控TRPM2。结论24A通过miR-98-5p抑制BMECs内TRPM2表达,调控AKT/GSK3β信号通路,减少OGD/R炎症及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阻止ZO-1、Occludin及Claudin-5降解,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乙酰泽泻醇A 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内皮细胞 miR-98-5p TRP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