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和失巢凋亡的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范钰 钟锡明 +1 位作者 陈坚 林庚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RL-3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癌细胞PRL-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被抑制,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所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凋亡指数增加,出现明显的DNA条带。结论PRL-3基因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恶性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细胞再生磷酸酶-3 侵袭 失巢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细胞介素-18 再生磷酸酶蛋白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佐剂TBhsp和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作用
3
作者 曹燕飞 吕娟 +2 位作者 孟麟 曲立科 寿成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7,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PRL-3和pET28a-TBhsp-PRL-3-MT,并纯化其表达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抗血清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PRL-3 mAb,并进行类和亚类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上述4种PRL-3相关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相应的融合蛋白,其中PRL-3-MT融合蛋白免疫组抗体效价高于其他组;用该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并筛选获得均为IgG类的10株分泌PRL-3 mAb的细胞株。结论 MT在PRL-3 mAb制备中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免疫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再生磷酸酶-3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亦君 竺明晨 +2 位作者 李涛 刘慧 秦成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2-633,共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RL-3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其对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影响。并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处理肝内胆管癌HCCC-9810细胞力,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PRL-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癌 细胞再生磷酸酶-3 预后 侵袭转移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建波 张扬 +1 位作者 陈和平 李正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肝再生磷酸酶-3(PRL-3)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一员,目前发现其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黑恶色素瘤等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PRL-3在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中的作用被明确,针对PRL-3调控机制的研究也越来... 肝再生磷酸酶-3(PRL-3)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一员,目前发现其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黑恶色素瘤等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PRL-3在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中的作用被明确,针对PRL-3调控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即对近年来与PRL-3相关的整合素、PTEN/PI3K/Akt、Rho-GTP、KCNN4等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信号通路 肿瘤转移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瑞浩 沈美萍 屠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RL-3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SP法探索PRL-3 mRNA及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观察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RL-3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SP法探索PRL-3 mRNA及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RL-3 mRNA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RL-3蛋白的阳性率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高于癌旁组织(P<0.05)。原发灶组织中PRL-3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肿瘤直径>2 cm的阳性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P<0.05)。结论:PRL-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高表达可以预测淋巴结转移,有望成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再生磷酸酶-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蛋白的表达
7
作者 曾宪旭 王玉萍 +2 位作者 楚天骄 雷冬梅 党秋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R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7%、80.0%和9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494,P=0.011和0.008)。结论:PRL-3蛋白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浸润癌 细胞再生磷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8
作者 胡代曦 张锡峰 +2 位作者 芦永良 冯涛 黄佳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探讨Wnt3a对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表达Wnt3a的腺病毒Ad-GFPWnt3a转入小鼠肝前体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其对小鼠肝前体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Wnt3a对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表达Wnt3a的腺病毒Ad-GFPWnt3a转入小鼠肝前体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其对小鼠肝前体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肝前体细胞中上皮标志物和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改变。结果镜下观察,高表达Wnt3a的小鼠肝前体细胞由不规则多边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d-Wnt3a组细胞48h迁移距离为(0.53±0.05)mm,Ad-GFP组细胞48 h迁移距离为(0.33±0.02)mm,相对对照组,其迁移距离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Ad-GFP组24 h穿过小孔的细胞为(10.33±2.08)个,而Ad-Wnt3a组穿过的细胞为(62.00±3.60)个,相对对照组,其穿过小孔的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相反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CK-18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3a能够促使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3A 小鼠前体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跃 段飞 +3 位作者 蔡浩 陈靓 林建宇 仇毓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肝硬化大鼠70%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仅行70%肝切除);肝硬化对照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肝硬化小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肝硬化大鼠70%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仅行70%肝切除);肝硬化对照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肝硬化小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后静脉注射ω-3PUFA 1 ml/kg);肝硬化大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后静脉注射ω-3PUFA 2 ml/kg)。观察大鼠术后第1、3、5和7天肝细胞再生的情况,肝功能指标,残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等。结果:与肝硬化对照组比,肝硬化大剂量组大鼠术后肝有明显的再生(P<0.05);术后第1和第3天ALT和AST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肝硬化小剂量组和肝硬化大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ω-3PUFA不仅能促进肝硬化大鼠术后肝细胞再生,保护术后肝功能恢复,而且能改善肝硬化大鼠术后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70%切除 细胞再生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PRL-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乳腺癌D2F2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10
作者 曹燕飞 吕娟 +1 位作者 黄昊 寿成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mouse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mPRL-3)的DNA疫苗对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mPRL-3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mPRL-3,并转染至鹌鹑肌成纤维细胞QM7内,Western... 目的:探讨靶向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mouse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mPRL-3)的DNA疫苗对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mPRL-3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mPRL-3,并转染至鹌鹑肌成纤维细胞QM7内,Western blotting检测mPRL-3蛋白在QM7细胞中的表达;通过重组慢病毒Lv-mPRL-3或对照载体Lv-Ctrl感染小鼠乳癌D2F2细胞,分别建立高表达mPRL-3的mPRL-3-D2F2细胞或对照NC-D2F2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中mPRL-3蛋白的表达。BALB/c小鼠左侧乳腺脂肪垫下分别接种mPRL-3-D2F2和NC-D2F2细胞后,通过基因枪接种pVAX1-mPRL-3疫苗(mPRL-3-D2F2/pVAX1-mPRL-3),同时设立疫苗对照组(mPRL-3-D2F2/pVAX1-Ctrl)和细胞对照组(NC-D2F2/pVAX1-mPRL-3),检测小鼠的肿瘤体积及生存期。结果:pVAX1-mPRL-3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均正确,并能在QM7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的mPRL-3-D2F2细胞中mPRL-3蛋白过表达,而NC-D2F2细胞中不表达mPRL-3蛋白。荷瘤小鼠经pVAX1-mPRL-3 DNA疫苗免疫,其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835.3±509.8)vs(1 543.0±578.4)mm3,P<0.01],且pVAX1-mPRL-3疫苗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55.5 vs 38 d,P<0.05)。结论:基因枪接种的靶向mPRL-3的DNA疫苗能抑制高表达mPRL-3的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提示其对mPRL-3阳性肿瘤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小鼠 乳腺癌 D2F2细胞 DNA疫苗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与靶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明 王海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磷酸激酶因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生成和发展而受到重视,但与磷酸激酶功能相对的磷酸酶却因与底物作用的瞬时性、缺乏底物特异性等多种原因较少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磷酸酶在... 磷酸激酶因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生成和发展而受到重视,但与磷酸激酶功能相对的磷酸酶却因与底物作用的瞬时性、缺乏底物特异性等多种原因较少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磷酸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肝再生磷酸酶3(PRL-3),其异常高表达在实验动物、细胞培养和患者中均被证实与癌症发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其作用机制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释。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对PRL-3结构、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PRL-3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并简要归纳了靶向PRL-3进行癌症治疗的一些最新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癌症 癌症转移 细胞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小分子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基因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12
作者 潘丽 季平 +2 位作者 刘平 时恩来 徐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对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si RNA-PRL-1慢病毒载体转染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株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PRL-1...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对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si RNA-PRL-1慢病毒载体转染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株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PRL-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 RNA和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si RNA-PRL-1慢病毒转染组癌细胞PRL-1在RNA(0.425 0±0.010 0)和蛋白(2.720 0±0.110 0)水平明显下调(P=0.000,P=0.000),同时MMP-2及MMP-9在RNA(0.562 2±0.180 0,0.617 1±0.100 0)及蛋白(0.592 4±0.010 0,0.476 2±0.020 0)表达水平降低(P=0.024,P=0.010,P=0.000,P=0.000);Transwell实验si RNA-PRL-1慢病毒转染组细胞通过数(64.33±4.04)明显减少(P=0.000)。结论:si RNA-PRL-1转染可抑制舌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PRL-1基因下调MMP-2及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侵袭 细胞再生磷酸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凤琪 徐丽梅 +2 位作者 李娟 王海河 童秀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79,共5页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有107个成员,它们通过将底物去磷酸化从而参与某些信号通路,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1年...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有107个成员,它们通过将底物去磷酸化从而参与某些信号通路,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1年,Saha等[1]通过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的方法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F-κB的活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CYP3A代谢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学峰 郭海军 +3 位作者 张小谦 石素琴 王宝珍 薛永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3-735,共3页
免疫性肝损伤通常由生物因素引起,重要的特征是肝组织内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从而产生免疫-炎症应答.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有关.肝脏免疫系统包含众多的固有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NK细胞... 免疫性肝损伤通常由生物因素引起,重要的特征是肝组织内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从而产生免疫-炎症应答.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有关.肝脏免疫系统包含众多的固有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这些细胞群体大量聚集在肝脏中,能够为机体提供抵抗外来抗原入侵的免疫监视及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吡咯烷烷二硫氨基甲酸 细胞色素P450 3A 小鼠 热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STAT3与冷保存大鼠部分肝移植肝再生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晟光 王继见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探讨冷保存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IL-6/STAT3与其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168h肝再生率、肝组织TNF-... 目的探讨冷保存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IL-6/STAT3与其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168h肝再生率、肝组织TNF-α、IL-6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TAT3表达。结果Ⅰ组、Ⅱ组术后肝再生迅速,至术后第7天时分别接近和超过原来肝脏大小,Ⅲ组术后2~3d大鼠肝再生率较Ⅰ组、Ⅱ组明显偏低(P<0.05)。术后12h内Ⅰ组、Ⅱ组肝组织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TNF-α、IL-6于术后12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而Ⅲ组24h达高峰,此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Ⅰ组、Ⅱ组PCNA表达于术后12~24h达高峰;Ⅲ组术后12h内PC-NA表达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48h才达高峰,但至第7天仍有较多表达。Ⅰ组、Ⅱ组术后1hSTAT3表达最多,以后逐渐下降,7d后表达基本消失。Ⅲ组STAT36h才出现表达,12h达高峰,7d时仍有较多表达。结论长时间冷保存降低了部分肝移植术后的肝再生能力,TNF-α、IL-6/STAT3的早期异常可能是长时间冷保存肝再生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 再生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方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敬远 黄振翘 +5 位作者 孙关林 盛民立 周永明 黄韬 王克强 薛志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检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在含活血药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探讨活血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活血方中药煎剂灌喂SD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lb/c小鼠经60Co 5.5 Gy γ射线... 目的 检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在含活血药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探讨活血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活血方中药煎剂灌喂SD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lb/c小鼠经60Co 5.5 Gy 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在含活血药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检测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结果 正常活血血清组IL-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清组(P<0.01),而再障活血血清组IL-3浓度则显著低于再障对照血清组(P<0.01),正常活血血清组、正常对照血清组IFN-γ均为0。再障活血血清组、再障对照血清组两组间IFN-γ无差异(P>0.05)。结论 活血方药临床治疗再障的作用可能是影响IL-3的生成而进一步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方 免疫介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小鼠 IL-3 IFN-Γ 细胞介素3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西罗莫司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旭 丁凡 +1 位作者 陈文捷 许赤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C57BL/6系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低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高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 目的探讨高剂量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C57BL/6系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低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高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对照组(Sham组),每组5只。Sham组仅开腹、关腹;其余3组建立老年小鼠70%HIRI模型,缺血时间均为60 min;rpm组和RPM组分别在术前1 h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 mg/kg和5 mg/kg。再灌注12 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Suzuki评分法进行病理学评分;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蛋白水平。结果小鼠肝组织HE染色示Sham组为正常肝组织;IRI组和rpm组肝细胞损伤严重,炎症细胞大量浸润;RPM组可见肝窦轻度淤血,炎症细胞轻度浸润。病理学评分示RPM组为5(4~6)分,均低于rpm组[7(5~8)分]及IRI组[8(7~10)分](Z=-2.554、-2.731,均为P<0.05)。各组小鼠术后肝功能结果显示,RPM组AST[(691±207)U/L]显著低于IRI组[(2 032±575)U/L]、rpm组[(1 817±777)U/L](t=4.90、3.13,均为P<0.05);RPM组ALT[(996±584)U/L]均显著低于IRI组[(2 992±992)U/L]、rpm组[(2 373±687)U/L](t=3.86、3.41,均为P<0.05),而IRI组和rpm组的AST、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blot法显示RPM组肝组织LC3B-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IRI组、rpm组(均为P<0.05)。结论高剂量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HIRI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移植 小鼠 老年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 细胞自噬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 LC3B-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3调节PI3K信号通路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龙 张萦斐 +2 位作者 张育超 毛凯 陈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在稳转细胞株中转染miR-21或对其进行敲除,用CCK-8、Tanswell实验对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oVo-PRL-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要强于对照组LoVo-VC细胞。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中miR-21的表达上调而PTEN的表达被下调,在LoVo-VC细胞中过表达miR-21促进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降低PTEN的表达,而在LoVo-PRL-3细胞中敲除miR-21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能部分恢复PTEN的表达。【结论】PRL-3通过上调miR-21抑制PTEN的表达,调节了PI3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MIR-21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3和EGFR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利红 董雪蕾 田秀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肝磷酸酶-3(PRL-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腔鼻窦鳞癌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腔鼻窦鳞癌组织行PRL-3和EGFR检测,并用20例鼻腔正常黏膜组织做对照。结果 PRL-3和EGFR在各级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均... 目的探讨再生肝磷酸酶-3(PRL-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腔鼻窦鳞癌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腔鼻窦鳞癌组织行PRL-3和EGFR检测,并用20例鼻腔正常黏膜组织做对照。结果 PRL-3和EGFR在各级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与正常鼻黏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均有随鳞癌分级的升高而表达增强的趋势。PRL-3、EGFR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PRL-3和EGFR的表达均能反映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表达强度可反映鳞癌细胞增殖活性的高低。二者可能协同促进鼻腔鼻窦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鳞状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在PRL-3促进结肠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褚忠华 刘璐 +3 位作者 来伟 李守峰 曾育杰 关玉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目的:研究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TCTP)在肝再生磷酸酶-3(PRL-3)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载体pAcGFP-C3-PRL-3及pAcGFP-C3并分别转染至结肠癌LoV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PRL-3的LoVo-PRL-3细胞及对照细胞LoVo-con... 目的:研究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TCTP)在肝再生磷酸酶-3(PRL-3)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载体pAcGFP-C3-PRL-3及pAcGFP-C3并分别转染至结肠癌LoV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PRL-3的LoVo-PRL-3细胞及对照细胞LoVo-control。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检测2种细胞PRL-3及TCTP表达。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干扰TCTP mRNA的siRNA序列(TCTP-siRNA)和阴性对照序列(control-siRNA),并将siRNA瞬时转染至LoVo-PRL-3细胞。在转染siRNA后24 h、48 h和72 h,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检测LoVo-PRL-3细胞TCTP表达。CCK8-8和Transwell方法检测LoVo-control、LoVo-PRL-3及转染TCTP-siRNA和转染control-siRNA的LoVo-PRL-3细胞间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结果:转染PRL-3可以显著上调LoVo细胞TCT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TCTP-siRNA在转染后的24 h、48h和72 h可以有效抑制LoVo-PRL-3细胞TCTP mRNA表达(P<0.01),同样TCTP蛋白在转染后的48 h和72 h也显著受到抑制(P<0.01)。转染PRL-3能显著促进LoV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然而siRNA干扰抑制上调的TCTP表达后又能显著抑制LoVo-PRL-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PRL-3通过上调TCTP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用siRNA靶向抑制TCTP表达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结肠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质 结肠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