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门颖丽 康巧珍 +6 位作者 王小龙 杜明宣 黄夏冰 张亚萌 汲振余 王婷 刘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2×10^6个H22细胞,建立荷瘤模型,荷瘤后第2天将小鼠分为PBS组和MBP组,每组6只,并通过皮下瘤旁...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2×10^6个H22细胞,建立荷瘤模型,荷瘤后第2天将小鼠分为PBS组和MBP组,每组6只,并通过皮下瘤旁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期间监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变化,测量肿瘤和各脏器质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分泌IL-12和IFN-γ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和IL-17A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MBP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与PBS组相比,MBP组小鼠脾细胞中IL-12、IFN-γ分泌量上升,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上升,IL-17A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MBP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22肿瘤生长,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Th1型免疫反应和抑制Th17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结合蛋白 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 Th1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邪毒壅盛和气虚证H22肝癌荷瘤小鼠肾上腺基因转录的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志强 方肇勤 +8 位作者 卢文丽 梁超 吴中华 刘小美 侯俐 张辉 卓少元 廖明娟 高必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4个证...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4个证候肾上腺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2个证候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结果①筛选邪毒壅盛证上调和下调基因20条和7条,气虚证上调和下调基因4条和7条。②邪毒壅盛证上调的基因涉及到信号转导与免疫应答的Pomc1、Tnfaip6、Ccrl2、Rgs1等,调控转录的Bhlhb2、Ell2、Atf3、Hivep2、Klf4等,参与代谢调节的Usp37、Chka、Dusp10等;邪毒壅盛证下调基因有Hbxip、H2-T22、Ndufs6,Tgfb1、Mgat4b、Cdkl3等。③气虚证独特上调基因有Pde10a、Ol-fr1305、Olfr46、Cyp3a13等;气虚证独特下调基因涉及到激素类Gh、Pomc1、Prl、Cga和原癌基因Junb。结论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改变,这可能是证候内在的本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荷瘤小鼠 肾上腺 邪毒壅盛证 气虚证 肾上腺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芳 王哲 +2 位作者 魏龙春 侯科佐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1-833,837,共4页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酶化学染色法观察H22肝癌细胞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蟾蜍毒素组和氟尿嘧啶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是32.0%和3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g2+-ATPase、G-6-Pase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变低,提示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蟾蜍毒素可降低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及内质网标志酶G-6-Pase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蟾蜍毒素 h22肝癌 小鼠 动物模型 Mg2+-ATP酶 葡萄糖-6-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酯型比例羟喜树碱对H22肝癌模型小鼠药效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蓉 胡巍 +1 位作者 吴松 方芸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羟喜树碱(HCPT)对H22肝癌模型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H22肝癌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内酯型(0%,25%,50%,75%,100%)比例HCPT对肿瘤的抑制率以及给药前后小鼠的生长状况,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HCPT对... 目的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羟喜树碱(HCPT)对H22肝癌模型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H22肝癌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内酯型(0%,25%,50%,75%,100%)比例HCPT对肿瘤的抑制率以及给药前后小鼠的生长状况,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HCPT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阳性药和不同内酯比例HCPT对肿瘤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5.30%,12.57%,49.23%,75.47%,90.06%,93.2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内酯型比例组小鼠生存状况均有改善。随着内酯型比例增加,小鼠肝损伤明显减轻,但肾脏损伤程度增加。结论 HCPT内酯型比例与抗肿瘤药效呈正相关,内酯型比例约75%有较好的抗肿瘤药效,且毒性较比例为100%内酯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喜树碱 h22小鼠模型 内酯型比例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东 康巧珍 +4 位作者 王小龙 李树芳 王婷 刘鑫 汲振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 ET28a-NAP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HP-NAP的表达,Ni柱亲和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取BALB/c小鼠,皮下...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 ET28a-NAP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HP-NAP的表达,Ni柱亲和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取BALB/c小鼠,皮下注射H22细胞(2×106个/只)构建荷瘤模型,随机分为PBS组和HP-NAP组,以皮下瘤旁注射的方式给予PBS或HP-NAP,监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变化。1周后牺牲小鼠,取瘤体及各脏器称重,以ELISA法检测脾细胞IFN-γ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HP-NAP。HP-NAP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对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与PBS组相比,HP-NAP组小鼠脾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及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HP-NAP可能通过上调IFN-γ的表达抑制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肝癌 h22细胞 IFN-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对小鼠腹水型H22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丽敏 刘华钢 +1 位作者 杨斌 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2-1394,共3页
关键词 氯化两面针碱 腹水型h22肝癌模型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瘤方对H_(22)荷瘤小鼠抑癌及其化疗减毒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洁 张益勋 +2 位作者 吕圭源 南中兴 陈素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37-2341,共5页
目的考察扶正消瘤方(人参、黄芪、猪苓等)抗肝癌作用及其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毒性。方法 ICR小鼠采用右前肢皮下接种造H_(22)荷瘤模型,灌胃给予扶正消瘤方后,检测生命延长率、瘤重、抑瘤率、T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目的考察扶正消瘤方(人参、黄芪、猪苓等)抗肝癌作用及其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毒性。方法 ICR小鼠采用右前肢皮下接种造H_(22)荷瘤模型,灌胃给予扶正消瘤方后,检测生命延长率、瘤重、抑瘤率、T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_(22)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测定扶正消瘤方给药后血液学指标、血清溶血素水平及抗体形成细胞数。结果扶正消瘤方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升高血清SOD活性,减少MDA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而且,它还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下降,并升高抗体形成细胞数。结论扶正消瘤方具有良好的抗肝癌作用,并能减轻化疗所致的毒性,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瘤方 肝癌 环磷酰胺 免疫 h22荷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肽化合物酪丝亮肽(YSL)对腹水型肝癌H_(22)小鼠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姚智 陆融 +7 位作者 王莉 李会强 郑敏娜 王犁明 周春雷 杨静 赵琳 高文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观察三肽化合物酪丝亮肽(tyroserleutide,YSL)对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抗肿瘤作用,观察YSL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腹水型肝癌H22小鼠动物模型,观察YSL对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以MTT法检... 目的观察三肽化合物酪丝亮肽(tyroserleutide,YSL)对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抗肿瘤作用,观察YSL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腹水型肝癌H22小鼠动物模型,观察YSL对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以MTT法检测YSL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YSL能够明显延长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生存时间;YSL在5μg.kg-1和50μg.kg-1时可以促进腹水型肝癌H22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YSL在0.5、5和50μg.kg-1时增强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YSL可以延长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生存时间;促进荷瘤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丝亮肽(YSL) 腹水型肝癌h22模型 生存时间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龙葵糖浆诱导小鼠H_(2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晓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4-975,共2页
探讨复方龙葵糖浆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用腋下皮下注射H22肝癌细胞造成小鼠腋下皮下肿瘤移植模型。观察复方龙葵糖浆诱导小鼠H22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小鼠肝癌细胞P53、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复方龙葵糖菜对b1c一2、... 探讨复方龙葵糖浆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用腋下皮下注射H22肝癌细胞造成小鼠腋下皮下肿瘤移植模型。观察复方龙葵糖浆诱导小鼠H22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小鼠肝癌细胞P53、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复方龙葵糖菜对b1c一2、P53的表达分别有明显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具有诱导小鼠H22肝癌细胞的凋亡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 复方龙葵糖浆 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硒桥联环糊精诱导体外培养H22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新 王冰梅 +4 位作者 王微 潘宇 林婷婷 闫岗林 罗贵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4-607,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含硒桥联环糊精(2-SeCD)对体外培养H22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探讨2-SeCD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培养的H22细胞分别加入80、160、320和640μmol.L-12-SeCD作为实验组,并设阴性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目的:研究含硒桥联环糊精(2-SeCD)对体外培养H22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探讨2-SeCD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培养的H22细胞分别加入80、160、320和640μmol.L-12-SeCD作为实验组,并设阴性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中效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320和640μmol.L-12-SeCD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5.90±2.13)%和(49.40±3.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SeCD 48 h的IC50为611.29μmol.L-1;320和640μmol.L-12-SeCD组凋亡率分别为5.52%和12.47%,2-SeCD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2-SeCD可抑制H2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2-SeCD对肝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硒桥联环糊精 h22小鼠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位保存的小鼠肝癌H_(22)细胞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军须 吕占军 +1 位作者 王秀芳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对不同单位保存的小鼠肝癌H2 2 细胞株的细胞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从三个单位引进小鼠肝癌H2 2 瘤株 ,KM小鼠腹腔传代 ,然后进行染色体、DNA含量、细胞大小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H2 2 )、山东省医学... 目的 对不同单位保存的小鼠肝癌H2 2 细胞株的细胞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从三个单位引进小鼠肝癌H2 2 瘤株 ,KM小鼠腹腔传代 ,然后进行染色体、DNA含量、细胞大小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H2 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山东H2 2 )和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武汉H2 2 )三个单位H2 2 瘤株的染色体均数分别为 (30 3± 8 9)条、 (33 0± 8 9)条、 (35 6± 10 1)条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单位瘤株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直方图分析显示主流染色体范围分别为 2 7~ 2 9、 30~ 32、 33~ 35。武汉H2 2 瘤株细胞面积、长径、短径与北京H2 2 、山东H2 2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表明北京H2 2 DNA含量最少 ,武汉H2 2 DNA含量最多 ,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单位瘤株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DNA指数结果表明武汉H2 2 为非整倍体肿瘤 ,北京H2 2 、山东H2 2 为近二倍体肿瘤。结论 不同单位保种和使用的H2 2 瘤株的细胞特性已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h22 鼠肝 细胞特性 肿瘤 小鼠 DNA含量 染色体 北京 武汉 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VIP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受体结合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前伟 谭天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标记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结合特性。方法 氯胺 T法标记、Seph adexG 5 0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1 2 5I VIP。通过饱和结合实验与竞争结合实验,评价1 2 5I VIP与鼠H2 2肝癌细胞受体的体外介导结合特性...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标记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结合特性。方法 氯胺 T法标记、Seph adexG 5 0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1 2 5I VIP。通过饱和结合实验与竞争结合实验,评价1 2 5I VIP与鼠H2 2肝癌细胞受体的体外介导结合特性;进行体内动态生物分布及非标记VIP竞争分布实验,观察1 2 5I VIP在荷H2 2小鼠体内尤其在移植瘤中的分布变化规律,评价其体内受体结合特性。结果 1 2 5I标记率为73 8% ,1 2 5I VIP比活度18 2TBq mmol,放射化学纯度(RCP)98%。1 2 5I VIP与H2 2细胞受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Scatchard作图显示为双位点系统,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d)分别为1 74nmol L与2 8 63nmol L ,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0 2 7pmol 10 6 细胞与5 75pmol 10 6 细胞,非标记VIP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1 2 5I VIP与H2 2细胞结合。各时相肿瘤组织放射性均高于肌肉(P <0 0 5 ,P <0 0 0 1) ,2 0minT NT比值达最大为2 68,肺放射性高于血液与肝脏(P <0 0 5 ,P <0 0 1) ,体内放射性主要经肾脏排泄;10 μg和40 μg非标记VIP对T NT比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 6 87%与3 5 82 %。结论 1 2 5I VIP在体内、外与鼠H2 2肝癌细胞的结合由受体介导。此结果为进一步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VIP靶向诊治肝细胞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细胞 特性研究 小鼠肝癌 h22肝癌细胞 放射性核素标记 mol/L 血管活性肠肽 放射性碘标记 饱和结合实验 受体结合特性 放射化学纯度 最大结合容量 细胞受体 0.05 氯胺-T法 h22小鼠 ^125I VIP 非标记 分离纯化 G-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RAPD分析
13
作者 王险峰 张焕铃 +2 位作者 刘福英 王俊霞 尤红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用47条引物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47条引物均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多...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用47条引物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47条引物均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多为4~10条,片段大小在200~2000 bp之间。其中4条引物的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为带的有无、移动和强弱差异。结论RAPD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基因组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癌h22 克隆细胞株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再生肝、H22_a腹水型肝癌细胞及荷癌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与SOD及GSH-P_x酶活力
14
作者 吴国利 聂剑初 +3 位作者 颜卉君 魏群 宋全厚 祝旭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3期71-74,共4页
测定了再生鼠肝、H22_a 腹水型肝癌细胞及荷癌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SOD 及 GSH-Px 的活力,与正常鼠肝相比,再生鼠肝和荷癌鼠肝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高,GSH-Px 活力降低,荷瘤鼠肝的 SOD 活力也高于正常鼠肝,去甲斑蝥素和斑蝥酸钠能... 测定了再生鼠肝、H22_a 腹水型肝癌细胞及荷癌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SOD 及 GSH-Px 的活力,与正常鼠肝相比,再生鼠肝和荷癌鼠肝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高,GSH-Px 活力降低,荷瘤鼠肝的 SOD 活力也高于正常鼠肝,去甲斑蝥素和斑蝥酸钠能使荷瘤鼠肝的 GSH-Px 活力上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物 GSh-P_x h22_a SOD 腹水型肝癌细胞 荷瘤 去甲斑蝥素 斑蝥酸钠 北京第四制药厂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原体内抑制小鼠肝癌细胞H22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报伟 栗华 +4 位作者 韩伟 王世媛 张亭 刘升发 周克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2-414,共3页
根据Parkin等报道,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为1 010万例,死亡620万。在Ferlay等报道中最常见的癌症中致死率排列第三是肝癌。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仅次于胃癌。因此,寻找和筛选有效的抗肝癌药物是目前医学界研... 根据Parkin等报道,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为1 010万例,死亡620万。在Ferlay等报道中最常见的癌症中致死率排列第三是肝癌。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仅次于胃癌。因此,寻找和筛选有效的抗肝癌药物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癌细胞h22 体内抑制 胸腺素 PARKIN 恶性肿瘤 死亡率 致死率 医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对小鼠肝癌H_(22)细胞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静 许川山 +3 位作者 夏新蜀 王昕娜 王萍 向君彦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69,71,共2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小鼠肝癌H2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低强度超声辐照小鼠肝癌H2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和MTT法检测观察超声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低强度超声波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增殖,并且跟辐照...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小鼠肝癌H2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低强度超声辐照小鼠肝癌H2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和MTT法检测观察超声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低强度超声波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增殖,并且跟辐照时间呈剂量依赖关系。辐照后24h其MTT光吸收值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结论:低频超声辐照对小鼠肝癌H22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细胞抑制 小鼠肝癌h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伊冰 亓焕伟 +4 位作者 李家峰 亓焕明 李瀛伟 包永睿 孟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79-1985,共7页
目的:探究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实体瘤的抑瘤功效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古草生机汤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7 d,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肿瘤抑... 目的:探究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实体瘤的抑瘤功效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古草生机汤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7 d,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指数,小鼠实体瘤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和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Fas、Fas配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小鼠瘤组织中Bax和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古草生机汤有促进H22荷瘤小鼠体质量增长、抑制体内实体瘤增长和促进肿瘤凋亡坏死的作用,可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同时降低脾脏指数,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的含量并降低Fas、Fas配体、AST、ALT的含量(均P<0.01),能够上调小鼠瘤组织中Bax mRNA的表达并下调Bcl-2mRNA的表达。结论:古草生机汤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肝肿瘤药效,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草生机汤 h22荷瘤小鼠 实体瘤 肝癌 抗肿瘤 抑制 肿瘤生长 促肿瘤细胞凋亡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索菲娅 朱晓燃 +1 位作者 杨振寰 姚树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腹水瘤小鼠模型,将1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肝复乐组(1.35 g/kg)、氟尿嘧啶组(50 mg/kg,i.p)、清肝化瘀颗粒低剂量组(0.67 g/kg)、清肝化瘀中剂量组(1.34 g...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腹水瘤小鼠模型,将1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肝复乐组(1.35 g/kg)、氟尿嘧啶组(50 mg/kg,i.p)、清肝化瘀颗粒低剂量组(0.67 g/kg)、清肝化瘀中剂量组(1.34 g/kg)、清肝化瘀高剂量组(2.68 g/kg),连续给药10 d,每3日监测体重及腹围,第11天每组随机选择8只小鼠取材,检测腹水量、腹膜渗透性及腹膜组织病理染色等,剩余小鼠观察生存期。使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较慢(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小鼠腹围增长较慢,第6天,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组腹围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第12天高剂量组腹围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此外,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水量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组、氟尿嘧啶组小鼠腹水上清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氟尿嘧啶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低剂量组、肝复乐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膜病理染色显示,氟尿嘧啶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膜结构较完整、水肿较轻、血管新生较少,优于肝复乐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清肝化瘀中剂量组VEGFA及VEGFR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清肝化瘀颗粒可抑制H22肝癌腹水瘤小鼠腹水产生、延长小鼠生存期,并降低腹膜渗透性、抑制腹膜新生血管的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VEGFR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腹水瘤 小鼠 清肝化瘀颗粒 生存期 腹膜血管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h_2注射液对荷肝癌(H_(22))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6
19
作者 葛迎春 李晨燕 +2 位作者 任慧君 马天舒 刘平 《特产研究》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本研究以荷肝癌 (H2 2 )小鼠为实验模型 ,观察人参皂甙Rh2 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NK细胞毒活性和IL - 2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参皂甙Rh2 注射液能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 本研究以荷肝癌 (H2 2 )小鼠为实验模型 ,观察人参皂甙Rh2 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NK细胞毒活性和IL - 2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参皂甙Rh2 注射液能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能力、促进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和IL - 2活性。人参皂甙Rh2注射液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h2注射液 肝癌(h22)小鼠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颗粒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河通 陆检英 杜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6-189,I0010,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颗粒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皮下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解毒颗粒低剂量组(JL)、解毒颗粒高剂量组(JH)、索拉非尼组(SF)、生理盐水组(NS),造模1天后开始给药,连续14天,第15天每组处死6只小鼠... 目的:观察解毒颗粒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皮下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解毒颗粒低剂量组(JL)、解毒颗粒高剂量组(JH)、索拉非尼组(SF)、生理盐水组(NS),造模1天后开始给药,连续14天,第15天每组处死6只小鼠,观察小鼠实体瘤、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记录给药后第21天各组小鼠的生存率。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3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中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抑瘤效果较好,并在第21天的生存率较高。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出现了肿瘤坏死程度上升,肿瘤细胞密度下降,肿瘤细胞异型性下降,核分裂像计数下降的现象(P〈0.01),且在肿瘤细胞密度评分和肿瘤细胞异型性方面,解毒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解毒颗粒在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体内具有一定抗肿瘤效果,本研究为今后解毒颗粒的临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颗粒 h22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 索拉非尼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