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楠 陆敏强 +5 位作者 李华 蔡常洁 杨扬 许赤 冯炼强 陈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ouse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m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其体外表达和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 目的构建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ouse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m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其体外表达和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C,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JM17共同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在293细胞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及酶切证实:mTERTDNA正确克隆到穿梭质粒pAC中,带mTERTDNA的表达盒成功重组到腺病毒载体基因组E1A缺失区,并在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具有感染活性的重组腺病毒Ad-mTERT。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其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 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反义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4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陈兵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胞周期、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及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获得稳定表达正、反义基因的细胞系7901-S、7901-AS1和7901-AS2。7901-AS1和7901-AS2出现显著生长抑制现象,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异型性减小,G0/G1期细胞增加,S和G2M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小,软琼脂中无克隆形成,裸鼠体内成瘤消失。结论hTRT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部分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而非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提示hTRT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胃癌 端粒酶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巢蛋白、神经丝亚单位和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邢莹 秦洁 +6 位作者 曹孟德 韩雪飞 鄢文海 陈宗德 刘计荣 许燕 龚光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EGF和bFGF联合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 巢蛋白(nestin)、神经丝亚单位M(NF M)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变化。方法:采集健康自然分娩产 妇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MN...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EGF和bFGF联合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 巢蛋白(nestin)、神经丝亚单位M(NF M)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变化。方法:采集健康自然分娩产 妇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PBS洗涤2次后重悬于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F12 中,接种于T 75培养瓶内(细胞密度为1×106ml-1),一组加入细胞因子EGF和bFGF,终浓度各为10μg/L,另一 组不加细胞因子,剩余细胞用液氮冻存。培养24h倾去全部液体以除去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d全量换液1次,倒 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收集培养1d、4d、7d、14d贴壁细胞和冻存细胞,采用RT -PCR方法检测nestin、 NF M、hTERTmRNA的表达。结果:未培养的脐血MNCs(内含MSCs)nestin、NF M、hTERTmRNA均表达阳性。培 养后nestin、hTERTmRNA表达下降,至第7d已不能检出;而NF M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与对照 组相比,细胞因子组NF MmRNA表达较高,nestin、hTERTmRNA表达的下降趋势延迟。结论:细胞因子EGF和 bFGF在联合诱导脐血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能下调hTERT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 bFGF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 蛋白 神经丝单位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及蛋白亚单位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林 董书堃 文剑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在不同分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骨巨细胞瘤样本并进行病理学分级,采用 TRAP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样...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在不同分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骨巨细胞瘤样本并进行病理学分级,采用 TRAP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中 hTERT 基因的表达,经薄层分析扫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约80%的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有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表达组织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骨巨细胞瘤Ⅰ级样本不表达 hTERT 基因或表达极弱,13例骨巨细胞瘤Ⅱ级与3例骨巨细胞瘤Ⅲ级的样本有较高的 hTERT 基因表达水平,与骨巨细胞瘤Ⅰ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Ⅱ级与Ⅲ级的 hTERT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样本 hTERT 基因表达亦较其他样本明显增高。【结论】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和 hTERT 基因,hTERT 基因表达量可为骨巨细胞瘤分级及生物学行为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端粒酶蛋白单位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启动子驱动的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肺癌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圣明 王艳萍 +2 位作者 陈晓禾 唐小军 肖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3-127,I0002,共6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驱动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调控EGFP在肿瘤细胞中的靶向表达。方法:从含hTERT启动子序列的重组质粒pGL3-hTERTp上,酶切获取约1100bp的启动子片段,克隆至无启动子的EGFP...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驱动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调控EGFP在肿瘤细胞中的靶向表达。方法:从含hTERT启动子序列的重组质粒pGL3-hTERTp上,酶切获取约1100bp的启动子片段,克隆至无启动子的EGFP质粒载体pEGFP-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pEGFP-hTERTp真核表达载体。用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质粒pEGFP-N1作为阳性对照,pEGFP-1作为阴性对照,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人肺癌细胞95D,NCI-H446,A2,A549,LTEP-a-2,YTMLC和人正常细胞MRC-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细胞中EGFP转录表达情况。结果:双酶切和单酶切均显示载体pEGFP-hTERTp构建成功。细胞转染结果显示:在转染了pEGFP-hTERTp质粒的肺癌细胞中EGFP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MRC-5中无EGFP表达;转染pEGFP-N1的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均可清晰地观察到EGFP强荧光表达。结论:hTERT启动子能调控EGFP在肺癌细胞中靶向性转录表达。CMV启动子调控的EGFP在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不具有特异性。hTERT启动子有可能作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催化单位 启动子 肺癌 靶向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HepG2 肝癌细胞株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RT正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HepG2 S)以及hTRT反义基...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HepG2 肝癌细胞株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RT正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HepG2 S)以及hTRT反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 (HepG2 AS)的细胞周期 ,采用RT PCR法检测上述细胞hTRT、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 1(TP1)以及c myc和bcl 2基因的变化 ,同时采用Westernblot检测hTRT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HepG2 AS出现G0 G1 期阻滞 ,增殖指数增加 ,凋亡率亦明显增加 ,进一步研究发现 ,HepG2 AS端粒酶亚单位hTRT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表达减少 ,而TP1、hTR无明显变化 ,bcl 2和c mycmRNA的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 hTRT反义基因不仅可以下调HepG2 细胞hTRT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而且可以下调c myc、bcl 2mRNA的表达 ,从而一方面降低端粒酶活性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增加凋亡细胞的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郭颖 刘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吴静 宋天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量测定人 β 肌动蛋白 (hBA)的mRNA作为内对照。用梯度稀释的克隆的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1.0 0。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7.1%。HepG2细胞hTERTmRNA与hBAmRNA的比值为 (1.3± 0 .3)× 10 -4。结论 :建立了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端粒酶催化单位 实时荧光PCR 反转录PCR HepG2细胞 定量测定 Β-肌动蛋白 BA 稀释 特异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光萍 罗向东 杨宗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5-706,741,共3页
为了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EFs)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影响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ERT全长cDNA正义荧光真核表达载体 ,并采用脂质体法将正义重组质粒pIRES2 EGFP hTERT... 为了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EFs)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影响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ERT全长cDNA正义荧光真核表达载体 ,并采用脂质体法将正义重组质粒pIRES2 EGFP hTERT及空载质粒pIRES2 EGFP分别转染原代培养hEFs,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亚单位的变化。结果显示 ,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细胞 (hEF hTERT)端粒酶活性较未转染细胞 (hEFs)及空载体转染细胞 (hEF EGFP)显著增加 (P <0 0 1) ,hEF hTERT、hEFs及hEF EGFP端粒长度分别为 6 0kb、5 3kb及 5 4kb ,端粒酶亚单位中除hTERT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外 ,hTR和TP1mRNA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 ,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能使原代培养的hEFs端粒酶活化 ,端粒长度不再继续缩短 ,hTERT在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肿瘤致死因子α诱导的TNFAIP1蛋白与DNA聚合酶δ亚单位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小晓 熊熙文 +1 位作者 周建林 张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人类B12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的蛋白,在小鼠中又称为TNFAIP1,其功能尚未见报导.采用蛋白质pull down、荧光定位和免疫共沉淀分析一系列实验证明小鼠TNFAIP1蛋白与DNA聚合酶δ的亚单位P50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由此推测T... 人类B12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的蛋白,在小鼠中又称为TNFAIP1,其功能尚未见报导.采用蛋白质pull down、荧光定位和免疫共沉淀分析一系列实验证明小鼠TNFAIP1蛋白与DNA聚合酶δ的亚单位P50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由此推测TNFAIP1蛋白参与DNA复制过程,并为研究人TNFAIP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单位 致死因子 小鼠肿瘤 诱导 DNA聚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a DNA复制 相互作用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蛋白酶体β5亚单位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芳 王晓强 +2 位作者 王婷玉 陆利 赵云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60,共8页
目的:探讨20S蛋白酶体β5亚单位(PSMB5)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BALB/c小鼠(P0)的NSCs,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SMB5在NSCs中的表达与分布;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PSMB5 mRNA的表达;荧光... 目的:探讨20S蛋白酶体β5亚单位(PSMB5)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BALB/c小鼠(P0)的NSCs,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SMB5在NSCs中的表达与分布;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PSMB5 mRNA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SMB5相关的糜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应用PSMB5-siRNA抑制P0 NSCs中PSMB5基因的表达;使用含有PSMB5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i-PSMB5))感染成年小鼠(P90)NSCs.利用CCK-8试验检测PSMB5对N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BrdU和Tuj1染色观察PSMB5基因敲低和过表达对NSCs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PSMB5主要分布于NSCs的胞浆,P0的NSCs分化后,PSMB5 mRNA的表达下调.成年和老年小鼠NSCs中糜蛋白酶体活性较新生小鼠显著降低.PSMB5敲减后NSCs增殖能力和向神经元分化能力减弱,PSMB5过表达后NSCs增殖能力和向神经元分化能力增强.结论:PSMB5可能参与小鼠NSCs增殖及分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20S蛋白酶体β5单位 增殖 分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诱导小鼠长期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应答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卢锦标 杨蕾 +4 位作者 付丽丽 陈保文 都伟欣 王国治 徐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动态评价结核亚单位候选疫苗AEC/BC-C02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6~8周龄SPF级BALB/c雌鼠48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疫AEC/BC-C02,另一组免疫PBS。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分别取两组小鼠(6只/组)分离脾淋巴细胞... 目的动态评价结核亚单位候选疫苗AEC/BC-C02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6~8周龄SPF级BALB/c雌鼠48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疫AEC/BC-C02,另一组免疫PBS。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分别取两组小鼠(6只/组)分离脾淋巴细胞,ELISPOT检测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频率;在第2、4、8周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的分泌量;在第4、8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1)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特异性的IFN-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分别为168.8±103.5、205.2±51.0、206.8±65.3和160.0±67.9,与PBS对照组的8.9±6.0、16.1±18.8、9.3±4.9和7.7±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3.779、8.525、7.424、5.473;P值均<0.01);EC特异性的IFN-γSFC分别为45.1±18.6、75.6±39.3、86.2±50.4和54.3±26.3,与PBS对照组的4.5±3.5、11.7±10.5、3.8±5.8和5.2±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5.258、3.850、3.977、4.521;P值均<0.01)。(2)末次免疫后第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1.27±0.13)ng/ml,(1.76±0.55)ng/ml和(1.44±0.44)ng/ml;EC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0.81±0.33)ng/ml,(0.81±0.69)ng/ml和(0.54±0.29)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分别为:t=3.008,P<0.05;t=2.631,P<0.05;t=10.02,P<0.01)。(3)末次免疫后第4、8周,Ag85B多肽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分别为1.756±0.339和1.936±0.287,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287±0.0581和1.382±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分别为:t=3.030,P<0.05;t=4.387,P<0.01);EC多肽对疫苗组SI分别为1.599±0.154和1.581±0.156,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380±0.126和1.314±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2.540、2.844;P值均<0.05)。结论新型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免疫小鼠可诱导长期稳定存在的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为后期抗Mtb保护力研究提供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单位 免疫 细胞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单位流感疫苗对小鼠哮喘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翊玲 张正玲 +3 位作者 许梅 刘维佳 叶贤伟 张湘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索亚单位流感疫苗对哮喘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5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哮喘对照组、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哮喘对照组与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小鼠于第0、7、14天,腹腔注射50μg鸡卵清蛋白(OVA)与2 mg氢氧化铝混合乳... 目的探索亚单位流感疫苗对哮喘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5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哮喘对照组、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哮喘对照组与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小鼠于第0、7、14天,腹腔注射50μg鸡卵清蛋白(OVA)与2 mg氢氧化铝混合乳液,PBS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第21、28天,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小鼠分别被肌注0.1 m L及滴鼻40μL亚单位流感疫苗。此后,第42、43、44天,哮喘对照组、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小鼠被OVA雾化激发连续3 d。最后1次雾化48 h,眼球取血后处死小鼠并进行肺泡灌洗,收集的肺泡灌洗液(BALF)用于细胞计数及分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病理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Ig E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5、IL-13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哮喘对照组及亚单位流感疫苗组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黏液分泌增多、血清及BALF中IFN-γ、IL-4、IL-5、IL-13水平均显著增高。然而,哮喘对照组与亚单位流感疫苗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亚单位流感疫苗接种于哮喘小鼠,不会加重哮喘症状,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哮喘 单位流感疫苗 卵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与凋亡相关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素香 申彦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bcl-2与caspase-3在肿瘤... 目的:探讨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bcl-2与caspase-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22例良性、30例恶性肿瘤进行比较,并探讨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TERT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率为46.3%,而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36.4%,73.3%,与交界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阳性率明显升高(P=0.023),而良性肿瘤与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2)bcl-2和caspase-3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率为58.5%和73.2%,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59.1%、72.7%和86.7%、43.3%,其中bcl-2的阳性率在交界性肿瘤中明显低于恶性肿瘤(P=0.010),caspase-3反之(P=0.011);但它们在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63,P>0.05),且二者在交界性与良性肿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6,0.970)。3)对93例卵巢肿瘤研究发现,hTERT与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037,P>0.05);hTERT与caspase-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χ2=4.8109,r=-0.227,P<0.05)。结论:hTERT蛋白表达可以反映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水平,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判断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 端粒酶蛋白单位(hTERT)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肿病新型亚单位菌苗对小鼠的效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利群 刘俞君 +2 位作者 郭利伟 杨小林 刘国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抗体和Ee株的凝集效价,第2次免疫2 w后用5LD50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亚单位菌苗组与灭活菌苗组ELISA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疫苗对Ee的保护力分别为90%和70%。本研究表明新型亚单位菌苗模式对同型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的亚单位菌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毒素表达蛋白 单位菌苗 小鼠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链球菌马亚种3种抗原蛋白对小鼠免疫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芬芬 马晓慧 +3 位作者 汪丽 马陈 张宝江 苏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2-762,共11页
旨在对比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equi,S.equi)3种不同抗原蛋白——分选酶A(sortase A,SrtA)、M蛋白(SeM)及IgG结合蛋白(EAG)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以表达并纯化的SrtA、SeM及EAG 3种蛋白单独及联合免... 旨在对比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equi,S.equi)3种不同抗原蛋白——分选酶A(sortase A,SrtA)、M蛋白(SeM)及IgG结合蛋白(EAG)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以表达并纯化的SrtA、SeM及EAG 3种蛋白单独及联合免疫小鼠,免疫后检测了血清抗体效价、抗体亚型、攻毒保护率,以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免疫相关分子,并对攻毒后的肝、脾、肺、肾荷菌量进行检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及IgG、IgG1和IgG2b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各种蛋白单独免疫组,SrtA诱导的IgG2a抗体水平高于SeM和EAG免疫组;攻毒保护力、荷菌量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免疫组优于SeM和EAG免疫组;免疫相关分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SrtA诱导的MHCⅠ、TCR、TLR 2、TLR 3及TLR4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SeM、EAG免疫组和对照组,3种抗原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MHCⅠ分子及TLR 3分子的转录水平。综上表明,SrtA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和诱导能力,3种蛋白联合免疫可诱导产生较高的免疫水平和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该结果为马腺疫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马 单位抗原蛋白 免疫原性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摄血方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乏力小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楚立园 王佳 +5 位作者 张雅月 丁晓庆 严香 陈信义 田劭丹 范秋月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乏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按照血小板(PLT)计数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健脾益气摄血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8只。比较各组PLT、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琥珀...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乏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按照血小板(PLT)计数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健脾益气摄血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8只。比较各组PLT、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亚单位A(SDHA)、酪蛋白水解蛋白酶P(ClpP)、线粒体蛋白酶1(LonP1)蛋白和信使RNA(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LT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短,SDHA、ClpP蛋白和mRNA表达高,LonP1蛋白和mRNA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气摄血方组PLT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长,SDHA、ClpP蛋白和mRNA表达低(P<0.05),健脾益气摄血中剂量组LonP1蛋白表达高(P<0.05),健脾益气摄血高剂量组LonP1mRNA表达较中剂量组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能有效提高ITP小鼠PLT,改善ITP乏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关键蛋白酶SDHA、ClpP、LonP1表达,恢复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乏力 健脾益气摄血方 小鼠 线粒体功能 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单位A 蛋白水解蛋白酶P 线粒体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B5基因沉默对运动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忠 解园园 +1 位作者 郭甜甜 赵云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观察20S蛋白酶体β5亚单位(PSMB5)基因沉默在小鼠自主跑轮运动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BABL/c小鼠随机分为慢病毒对照组(Lenti-ctrl-shRNA)和靶向PSMB5的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组(Lenti-PSMB5-shRNA)。小鼠海马通过立体定位... 目的:观察20S蛋白酶体β5亚单位(PSMB5)基因沉默在小鼠自主跑轮运动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BABL/c小鼠随机分为慢病毒对照组(Lenti-ctrl-shRNA)和靶向PSMB5的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组(Lenti-PSMB5-shRNA)。小鼠海马通过立体定位注射感染慢病毒,2周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SMB5基因沉默效率,随后小鼠自主跑轮运动4周。应用荧光酶标仪检测蛋白酶体活性,Ki67、DCX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潜能,Y迷宫自发交替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Lenti-PSMB5-shRNA组小鼠海马PSMB5蛋白表达水平较Lenti-ctrl-shRNA组下降44.59%(P <0.01),海马蛋白酶体活性较Lenti-ctrl-shRNA组下降37.66%(P <0.01)。Lenti-PSMB5-shRNA组小鼠SGZ区Ki67阳性细胞数较Lenti-ctrl-shRNA组显著降低(P <0.05),DCX阳性细胞数较Lenti-ctrl-shRNA组显著降低(P <0.05)。Lenti-PSMB5-shRNA组小鼠Y迷宫自发交替率较Lenti-ctrl-shRNA组明显下降(P <0.05)。Lenti-PSMB5-shRNA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正确率与Lenti-ctrl-shRNA组相比明显下降(P <0.05)。结论:PSMB5基因沉默导致小鼠海马蛋白酶体活性下降,进而抑制了运动对海马神经发生的促进作用,提示蛋白酶体活性在自主跑轮运动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蛋白酶体β5单位 基因沉默 自主跑轮运动 神经发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hTRT转染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SGC 790 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导入SGC 790 1胃癌细胞株中 ,从光镜、电镜水平观察转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未转染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SGC 790 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导入SGC 790 1胃癌细胞株中 ,从光镜、电镜水平观察转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未转染细胞相比 ,光镜下hTRT反义基因转染的SGC 790 1胞体增大 ,胞浆丰富 ,分裂相减少 ,核浆比增大 ,异型性减小 ;透射电镜下反义基因转染细胞细胞器丰富 ,胞浆内出现分泌泡样结构及胞质内微囊 ;扫描电镜下反义基因转染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 ,胞体周围可见大量颗粒样物质 ,根据AB/PAS染色结果 ,这些颗粒样物质有可能是其分泌的粘液颗粒。结论 hTRT反义基因有促进SGC 790 1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 反义基因 胃癌 HTRT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对MCF-7细胞hTERT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莉 姜军 +2 位作者 杨新华 苏踊跃 陈显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3-855,共3页
目的 将BRCA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CF 7细胞中,观察外源性BRCA1基因转染MCF 7细胞后对hTERT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BRCA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CF 7细胞中,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hT... 目的 将BRCA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CF 7细胞中,观察外源性BRCA1基因转染MCF 7细胞后对hTERT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BRCA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CF 7细胞中,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hTERT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比色试验观察BRCA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MCF 7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 外源性BRCA1真核表达质粒组MCF 7细胞较未转染组MCF 7细胞hTERT蛋白表达明显减弱。BRCA1基因转染后的MCF 7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外源性BRCA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人乳腺癌MCF 7细胞中hTERT基因的表达,并抑制MCF 7细胞的增殖能力。BRCA1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hTERT 人乳腺癌细胞 MCF-7 BRC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光萍 罗向东 +3 位作者 杨宗城 陈建 苏踊跃 刘月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转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EFs)后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pIRES2 EGFP 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 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hEFs ,Westernblot分别检测hTE... 目的 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转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EFs)后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pIRES2 EGFP 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 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hEFs ,Westernblot分别检测hTERT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裸鼠皮下致瘤性实验、DNA倍体实验分析转染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结果 原代培养hEFs中存在较弱水平的hTERT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 ,但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hTERT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hTERT转染后细胞染色体仍为 2 3对 ,且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 ;裸鼠皮下不具有成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