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成功利用“新万能细胞”治疗小鼠白血病
1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5-75,共1页
日本北海道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该小组利用被称为“新万能细胞”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到患白血病的小鼠体内,成功使患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期大幅延长。
关键词 多功能干细胞 小鼠白血病 万能 日本 治疗 北海道大学 抗肿瘤作用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
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慢粒白血病 异体骨髓移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血清阴性 白血病病毒 小鼠白血病 军医 细胞系 指纹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甲素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胡其乐 王泓 +1 位作者 陈荣秀 沈炜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4期50-50,共1页
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我国新近开发的新抗生素多抗甲素在小鼠体内有显著的促进抗肿瘸免疫反应的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直接杀伤活性,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
关键词 多抗甲素 NK细胞活性 自然杀伤细胞 抗肿瘤免疫反应 效应细胞 临床肿瘤治疗 小鼠脾细胞 脾脏淋巴细胞 环磷酞胺 小鼠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atin的免疫药理学研究Ⅲ.Bestatin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荣秀 沈炜明 +1 位作者 胡其乐 王泓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4-55,共2页
本文探讨B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给C57BL/6小鼠口服BS5mg/kg/天×7天,取其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小鼠白血病细胞株YAC-1为靶细胞,用~3H-TdR渗入抑制实验测定NE细胞活性。结果发现给药组小鼠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给药的对照组。(2... 本文探讨B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给C57BL/6小鼠口服BS5mg/kg/天×7天,取其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小鼠白血病细胞株YAC-1为靶细胞,用~3H-TdR渗入抑制实验测定NE细胞活性。结果发现给药组小鼠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给药的对照组。(2)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后,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如同时给小鼠口服BS,则可部份恢复其NK细胞活性。(3)自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在含有BS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弃培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活性 免疫药理学 BESTATIN 抑制实验 小鼠白血病 鼠口 人外周血 脾细胞 效应细胞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及PPARγSer273磷酸化调控作用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娜 方涛 +2 位作者 苏卫东 刘勇 李焕明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及PPARγSer273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探讨PPARγSer273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取Raw264.7细胞并分为ox-LDL组和对照组,ox-...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及PPARγSer273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探讨PPARγSer273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取Raw264.7细胞并分为ox-LDL组和对照组,ox-LDL组以50 mg/L ox-LDL诱导,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培养液中的TNF-α、IL-1β,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PARγSer273磷酸化蛋白,计算PPARγSer273磷酸化与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取缺陷型Raw264.7细胞并分为4组,S273A+ox-LDL组细胞经PPARγSer273突变型质粒转染,并以50 mg/L ox-LDL诱导;S273A组细胞经PPARγSer273突变型质粒转染,但不予50 mg/L ox-LDL诱导;WT+ox-LDL组经PPARγ野生型质粒转染,并以50 mg/L ox-LDL诱导;WT组经PPARγ野生型质粒转染,但不予50 mg/L ox-LDL诱导;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和IL-1β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和IL-1βmRNA。结果ox-LDL组和对照组TNF-α的分泌量分别为229.43±10.92、186.85±16.12,IL-1β分泌量分别为69.68±6.87、54.80±3.27,PPARγSer273磷酸化与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为0.67±0.06、0.55±0.01,两组比较,P均<0.05。S273A+ox-LDL组、S273A组、WT+ox-LDL组、WT组TNF-α分泌量分别为333.05±41.44、251.47±24.73、445.68±31.63、373.64±37.59,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0.28、0.63±0.12、2.37±0.21、1.00±0.00,IL-1β分泌量分别为83.25±4.74、67.56±6.14、110.73±10.01、94.47±7.48,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09、0.67±0.13、1.55±0.15、1.00±0.00,S273A+ox-LDL组与WT+ox-LDL组比较,S273A组与WT组比较,P均<0.05。结论PPARγSer273磷酸化通过促进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和表达,促进了AS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RAW264.7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Ser273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类病毒对PRRSV GP5包膜蛋白的功能进行鉴定
6
作者 Xia P A 邱文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共1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有包膜的RNA病毒。PPRSV的病毒粒子有6种包膜蛋白,主要是GP5蛋白和M蛋白,以及少量的GP2、GP3、GP4和E蛋白。GP5是重要的包膜蛋白,它与其它包膜蛋白一起参与PPRSV的形成与感染。在本试验中,为确定单独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有包膜的RNA病毒。PPRSV的病毒粒子有6种包膜蛋白,主要是GP5蛋白和M蛋白,以及少量的GP2、GP3、GP4和E蛋白。GP5是重要的包膜蛋白,它与其它包膜蛋白一起参与PPRSV的形成与感染。在本试验中,为确定单独的GP5包膜蛋白在病毒侵入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GP5类病毒粒子的构型和感染力进行了研究。把表达GP5的质粒与带有小鼠白血病病毒(MulV)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IT60,编码MuLVGag-Pol基因;pHIT111,编码带有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的MuLV基因组)共转染293T细胞,使用超速离心法、蛋白质印迹及感染试验对培养基进行分析,观察到GP5包膜蛋白整合到MulV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形成小鼠白血病的类病毒,这种类病毒能感染PAM和Mack-145细胞,并与野生型PRRSV有同样的寄主范围。该类病毒对PAM细胞的感染力可被PRSV或GP5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有效中和。这些结果显示,GP5蛋白可能通过与寄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在病毒侵入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P5类病毒用于鉴别与GP5蛋白结合的细胞受体十分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GP5蛋白 小鼠白血病病毒 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im-1表达修复受损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李贺 刘芳 许家军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92-93,共2页
中枢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不足是其再生失败的主要因素。以病毒为载体调控关键靶基因表达,提升受损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为近年研究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焦点之一。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位点(Pim-1)为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是许多细胞... 中枢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不足是其再生失败的主要因素。以病毒为载体调控关键靶基因表达,提升受损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为近年研究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焦点之一。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位点(Pim-1)为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是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存活及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共同下游分子。小鼠Pim-1与Lnc-Pim1的基因同位于17号染色体,基因序列相似且有重叠,转录方向相反。由小鼠Neuro-2a细胞诱导而来的、具有中枢神经元属性的神经元样细胞(N-2a-N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神经元的分化、突起再生以及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白血病病毒 细胞诱导 中枢神经元 神经元样细胞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神经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 AND MALIGNANT SUPPRESSION INDUCED BY MOUS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DENUCLEATION FACTOR ON MOUSE ERYTHROLEUKEMIA CELLS
8
作者 韩代书 赵青 +4 位作者 葛晔华 周建平 马静 陈克铨 薛社普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9-203,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mous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denucleation factor (MKI)DF), a novel factor cloned in our laboratory recently, in erylhroid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Method. Mouse erythroleu...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mous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denucleation factor (MKI)DF), a novel factor cloned in our laboratory recently, in erylhroid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Method. Mouse erythroleukemia (MEL)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eukaryotie expression plasinid pcl)-NA-MEDDF. Then 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growth by analyzing cells growth rate, mitotie index and colony-forming rate in semi-solid medium. The expressions of c-mye and p-globin genes were analys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Results. MEL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cDNA-MEDDF showed significant lower growth rate, mitolic index,and colony-forming rate in semi-solid medium ( P<0. 01). The percentage of benzidine-positive cells was 32. 8%after transfection. The expression of β-globin in cells trarisfected with pcDNA-MEDDF was 3. 43 times higherthan that of control (MEL transfected with blank vector, pcDNA3. 1), and the expression of c-rnyc decreased by66. 3% .Conclusions. MEDDF can induce differentiation of MEL cell and suppress its mali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s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denucleation factor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ERYTHROLEUKE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