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0配体诱导小鼠B淋巴瘤细胞分化抑制因子3下调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军 秦浚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CD40配体(CD40L)对小鼠未成熟B淋巴瘤细胞(WEHI-231细胞)分化抑制因子3(Id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技术从WEHI-231细胞总RNA中扩增小鼠Id3(mid3)cDNA,将其亚克隆至p3FLAG-CMV-10载体;以p3FLAG-Id3-CMV-10为模... 目的:研究CD40配体(CD40L)对小鼠未成熟B淋巴瘤细胞(WEHI-231细胞)分化抑制因子3(Id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技术从WEHI-231细胞总RNA中扩增小鼠Id3(mid3)cDNA,将其亚克隆至p3FLAG-CMV-10载体;以p3FLAG-Id3-CMV-10为模板,用PCR扩增3FLAG—Id3融合基因,将其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MX—CITE/IRES—EGFP中;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MX-3FLAG—Id3-EGFP)转染Phoenix-ecotropic包装细胞系;将pMX-3FLAG-Id3-EGFP逆转录病毒转导WEHI-231细胞,转导48h后的WEHI-231细胞与CD40L/NIH33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48h。转导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建立ndd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系。mlar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与CD40L/NIH33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FLAG-mid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MX-3FLAG-Id3-EGFP转导WEHI-231细胞后,EGFP阳性细胞比例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单独用培养液培养或与NIH333细胞共培养的pMX-3FLAG-Id3-EGFP/WEH1-231细胞,24~48h后,EGFP阳性细胞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与CD40L/NIH333细胞共培养的pMX-3FLAG-Id3-EGFP/WEHI231细胞,EGFP阳性细胞率基本保持不变。稳定表达3FLAG-Id3融合蛋白的WEHI-231细胞与CD40L/NIH31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40L刺激可明显抑制3FLAG—Id3-EGFP/WEHI-231中Id3的表达。结论:CD40L可能通过对Id3的降解而缓解Id3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 CD40 CD40配体 小鼠未成熟b淋巴瘤细胞 逆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长玲 高爽 +3 位作者 马佳荣 李亚蕾 罗瑞明 曹松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5-213,共9页
为研究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用20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A)和10μmol/L 2-乙基-3-甲基戊酰胺(2-ethyl-3-methylpentanamide,ABT-737)溶液... 为研究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用20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A)和10μmol/L 2-乙基-3-甲基戊酰胺(2-ethyl-3-methylpentanamide,ABT-737)溶液注射处理秦川牛背最长肌,测定并分析在4℃条件下分别成熟0、6、12、24、48、72、120 h时,Bcl-2、Bcl-2关联X蛋白含量、内质网和线粒体钙离子浓度、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protein 1,VDAC1)表达量、钙蛋白酶含量以及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和保水性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宰后6 h,GCDA处理组的Bcl-2含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并且其内质网钙离子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个处理组的蒸煮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宰后12 h和24 h,ABT-737处理组的Bcl-2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宰后12 h和120 h,ABT-737处理组的内质网、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钙蛋白酶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宰后0~120 h,两组处理组的VDAC1总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综上,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在Bcl-2的调控下,通过VDAC1通道运输发生钙离子超载,造成钙蛋白酶的活化,线粒体内Ca^(2+)超载会促使半胱天冬酶(Caspase)-9和Caspase-3被激活,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和Caspase激活程度越高,肌原纤维蛋白降解越多,持水能力越差,肉品保水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2 宰后成熟 秦川牛背最长肌 细胞凋亡 Ca^(2+) 肉的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芳梅 吴攀 +2 位作者 李静 王婷 王方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ABCB1 C3435T(CC型、CT型和TT型)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血药浓度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收治的行HD-MTX化疗且检测ABCB1 C3435T... 目的探讨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ABCB1 C3435T(CC型、CT型和TT型)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血药浓度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收治的行HD-MTX化疗且检测ABCB1 C3435T基因型并测定MTX血药浓度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基因多态性与MTX血药浓度和ADR的关系。结果共收集66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14例,平均年龄(7.46±3.09)岁(1.9~15.0岁)。HD-MTX化疗后常见ADR为中性粒细胞减少(98.48%)、贫血(89.39%)、血小板减少(77.27%)和黏膜损伤(53.03%)等。ABCB1 C3435T TT型比CC型的MTX 44 h血药浓度更高(P<0.05)。CT和TT型比CC型的黏膜损伤、呕吐和肝损伤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HD-MTX血药浓度水平及ADR(黏膜损伤、呕吐和肝损伤)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 大剂量甲氨蝶呤 药品不良反应 成熟b细胞淋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年龄相关性聋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秋红 黄子真 +1 位作者 叶咏怡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305-308,共4页
目的了解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在不同年龄段年龄相关性小鼠内耳中的表达量及部位的差异,为后续研究Bcl-2信号通路做准备。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水平测试,耳蜗基底膜铺片行毛细胞形态,数量观察,实时荧光定... 目的了解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在不同年龄段年龄相关性小鼠内耳中的表达量及部位的差异,为后续研究Bcl-2信号通路做准备。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水平测试,耳蜗基底膜铺片行毛细胞形态,数量观察,实时荧光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进行不同年龄段("年轻"组、"老年"组)C57BL/6小鼠耳蜗Bcl-2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ABR两组比较,老年组小鼠平均阈值均高于年轻组,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耳蜗基底膜铺片两组比较,老年组耳蜗底转毛细胞排列紊乱且部分缺失,螺旋神经节细胞稀疏,排列凌乱。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提示Bcl-2在mRNA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提示Bcl-2在蛋白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位于胞浆,内毛细胞表达高于外毛细胞。结论 Bcl-2在"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降低与耳蜗毛细胞缺失、听力下降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耳蜗 老年性聋 b细胞淋巴-2蛋白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制护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桂玉芳 马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化疗的62例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化疗的62例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干预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化疗药物作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责任制护理组儿童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而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临床使用好评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 责任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影像学存在可疑残留病灶的治疗及疾病转归
6
作者 黄爽 段彦龙 +4 位作者 金玲 杨菁 张梦 周春菊 张永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通过总结我中心应用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的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期评估影像学提示存在可疑残留病灶的患儿的临床特点、后续的治疗及预后,以寻找预后相关因素及后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 目的通过总结我中心应用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的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期评估影像学提示存在可疑残留病灶的患儿的临床特点、后续的治疗及预后,以寻找预后相关因素及后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资料,其中61例(38.3%)患儿中期评估影像学[超声和(或)核磁和(或)PET/CT]提示存在可疑残留病灶。本文总结该61例患儿后续治疗及转归。结果61例患儿中男性44例,女性1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4例,伯基特淋巴瘤53例,中位年龄为6(2-1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2(23-64)个月。所有患儿均采用BCH-2010-成熟B细胞淋巴瘤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末次随访日期为2020年10月31日。61例患儿中病初分期Ⅱ期3例,Ⅲ期29例,Ⅳ期29例;病初分组B组5例,C1组33例,C2组23例;其中超声提示存在残留病灶者50例,核磁共振提示存在残留病灶者10例,PET/CT提示存在残留病灶者16例(明确残留病灶者13例,可疑残留病灶者3例);41例患儿继续维持原方案治疗,应用二线化疗方案(ICE/EPOCH)者5例,B组升级C组化疗方案者3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者9例,应用CAR-T治疗者3例。有事件者共8例(3例病初为C1组,5例病初为C2组):5例死亡(均为C2组),3例经过二线治疗方案治疗后达CR2,61例患儿3年OS和EFS分别为(91.4±3.7)%和(86.4±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因素为:中期评估超声及PET/CT均提示有残留病灶(P=0.031),中期评估超声提示残留病灶>4cm(P=0.004),残留病灶部位(腹盆腔有残留病灶预后差),化疗存在延迟,影像学转阴的时间停药后影像学转阴者预后较维持治疗中预后好(P=0.000)。结论中期评估有影像学可疑残留病灶的患儿需给与高度警惕,严密监测瘤灶变化,对于具有真正高危因素的患儿,建议尽早开始二线治疗提高远期预后,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b细胞淋巴 儿童 残留病灶 治疗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营养管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赵文利 闫洁 +4 位作者 金玲 杨文利 黄爽 张梦 段彦龙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管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历史对照设计。研究对象为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初诊并完成治疗的127例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分为2组,2020年7月—2021年7月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管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历史对照设计。研究对象为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初诊并完成治疗的127例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分为2组,2020年7月—2021年7月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2021年8月—2022年8月治疗的64例为管理组。收集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基本临床资料、主要并发症及体重波动、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营养相关指标,并给予管理组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化疗结束后管理组和对照组BMI[(17.1±2.8)kg/m^(2)比(16.0±2.8)kg/m^(2)]、营养不良评分[(0.2±1.1)比(-0.3±1.4)]、白蛋白[(43.7±3.5)g/L比(40.9±3.9)g/L]、前白蛋白[(208.9±59.8)mg/L比(188.9±43.5)mg/L]及淋巴细胞绝对值[(1.1±0.6)×10^(9)/L比(0.9±0.4)×10^(9)/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23.4%比39.7%)、败血症(14.1%比31.7%)、其它感染(15.6%比33.3%)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ICU(4.7%比15.9%)、非化疗入院(32.8%比50.8%)和营养不良(11.1%比25.0%)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营养管理,可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和预后,避免营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b细胞淋巴 儿童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治疗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现状及进展
8
作者 邹彤(综述) 张蕊 王天有(审校)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44-348,共5页
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预后极差,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成人R/R B-NHL疗效明显,现对其进行回顾并就CAR-T治疗儿童R/R B-NHL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 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预后极差,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成人R/R B-NHL疗效明显,现对其进行回顾并就CAR-T治疗儿童R/R B-NHL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儿童R/R B-NHL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难治/复发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卫滨 陈娅 张胜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14-518,共5页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以血液中出现大量单克隆丙种球蛋白(IgM)为特征的、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诊断标准包括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以血液中出现大量单克隆丙种球蛋白(IgM)为特征的、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诊断标准包括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IgM,骨髓中浆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的小淋巴细胞呈小梁间隙侵犯,特征性的免疫表型,除外其他已知类型的淋巴瘤以及90%以上的MYD88 L265P突变。其发病机制与家族易感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病、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以及MYD88基因突变相关。实验室检查主要涵盖骨髓细胞学、血清学、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基因突变。LPL/WM需要与IgM-MGUS、冒烟型WM(SWM)及其他淋巴增殖性疾病(LPD)进行鉴别诊断。LPL/WM治疗的优选方案包括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R)]、BDR(硼替佐米+地塞米松+R)、伊布替尼单药或伊布替尼+R(1类推荐)、RCD(R+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泽布替尼单药(1类推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淋巴/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成熟b细胞淋巴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俊文 胡文坛 +1 位作者 李晋 刘红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化疗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以3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为相关疾病对照组,60例初诊MM患者为实验组。收集相关疾病对照组及MM患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化疗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以3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为相关疾病对照组,60例初诊MM患者为实验组。收集相关疾病对照组及MM患者化疗前后的骨髓标本,对其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分析各组BMMNCs中Blimp-1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相关疾病对照组比较,MM患者治疗前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54,P<0.01);MM患者经过化疗后,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6.15,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与β2-MG、LDH、CRP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BMMNCs中Blimp-1 mRNA表达水平可反映MM患者体内肿瘤负荷,化疗可降低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淋巴瘤化疗前后的意义
11
作者 张硕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淋巴瘤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1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后不同时段,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绝对值、网织红细胞(RET)比率、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 目的:研究淋巴瘤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1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后不同时段,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绝对值、网织红细胞(RET)比率、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比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结果:淋巴瘤化疗患者化疗后RET绝对值、RET比率、IRF比率、WBC、NEUT都降低,RET绝对值、RET比率、IRF比率在化疗后的第4天开始显著降低,比WBC、NEUT早3天。在骨髓恢复期,RET绝对值、RET比率、IRF比率在化疗第13天后明显升高,亦比WBC、NEUT早3天。结论:IRF是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复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网织红细胞比率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基因缺失对小鼠脾脏边缘区B细胞抗凋亡机制影响的初步探讨
12
作者 奚天益 杨国荣 +2 位作者 曹冀为 王琼 汪庭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的基因缺失对小鼠脾脏边缘区B细胞抗凋亡机制的影响。方法:10只对SPARC缺失纯合的小鼠指定为缺失组,从对SPARC缺失杂合的小鼠杂交获得。10只野生型(WT)小鼠设置为WT组。小鼠常规饲养到4个月...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的基因缺失对小鼠脾脏边缘区B细胞抗凋亡机制的影响。方法:10只对SPARC缺失纯合的小鼠指定为缺失组,从对SPARC缺失杂合的小鼠杂交获得。10只野生型(WT)小鼠设置为WT组。小鼠常规饲养到4个月,行小鼠称重和脾脏称重以计算脾脏指数。每组收集5只小鼠脾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计算脾脏中白浆的面积百分比。每组5只小鼠脾脏,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脾边缘区B细胞。结果:缺失组的脾脏质量、脾脏指数、白浆面积百分比和边缘区B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WT组(P<0.05)。缺失组的体质量低于WT组(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和相互作用,边缘区B细胞凋亡、Caspase8 mRNA和相对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失组的边缘区B细胞凋亡率、Caspase8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低于WT组(P<0.05)。结论:SPARC基因缺失可引起脾肿大和边缘区B细胞增生,降低脾脏边缘区B细胞凋亡率,可能与SPARC基因缺失导致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异常低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基因 边缘区b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酶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比司他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ARO细胞增殖、凋亡及转移的影响
13
作者 樊丽 李洋 +2 位作者 周建文 陈宏月 许景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4期4-7,38,共5页
目的 探讨帕比司他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ARO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RO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帕比司他低、中、高剂量(2、4、8μmol/L)组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帕比司他对ARO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 目的 探讨帕比司他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ARO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RO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帕比司他低、中、高剂量(2、4、8μmol/L)组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帕比司他对ARO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帕比司他对ARO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帕比司他对AR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 <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RO细胞迁移能力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ARO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4、8μmol/L组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BCL-2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 <0.05);与2、4μmol/L组比较,8μmol/L组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BCL-2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 <0.05)。结论 帕比司他可促进ARO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比司他 分化甲状腺癌 b淋巴细胞-2相关X蛋白 b淋巴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治疗新希望
14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2期50-50,共1页
日本科学家成功合成一种能消灭癌变白细胞的抗体,动物实验证实这种蛋白质安全有效。这有望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开辟一条新道路,研究小组报告说,未成熟的B细胞(白细胞的一种)表面存在一种被称为“CD19”的蛋白质。
关键词 儿童白血病 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19 细胞 蛋白质 科学家 b细胞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