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巨细胞病毒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脏损伤的免疫病理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玲玲 李旭芳 +3 位作者 刘兴楼 舒赛男 李革 方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病毒量、caspase-1和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18表达的关系,探讨MCMV感染后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方法: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nth株接种后第3、7... 目的: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病毒量、caspase-1和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18表达的关系,探讨MCMV感染后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方法: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nth株接种后第3、7、14和第28天各处死3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标准空斑试验检测脾组织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中caspase-1表达强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状况,HE染色后用半定量法评估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析病毒滴度及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与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MCMV感染后,脾组织病毒滴度在感染后3 d升高,7 d明显下降,14 d时用标准空斑试验已检测不到病毒;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MCMV感染组感染后第3天脾组织中caspase-1表达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P<0.01);脾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呈进行性升高,于感染后7 d达峰值,14 d减少,28 d基本接近正常;脾组织病理损伤呈进行性加重,至感染后14 d达高峰,28 d明显减轻;IL-1β和IL-18在脾组织中的高表达早于其组织病理损伤,随着IL-1β和IL-18表达水平的下降,病理损害也逐渐恢复。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caspase-1表达增加,促进炎性因子(IL-1β、IL-18)合成和释放增加。IL-1β、IL-18不仅有抗病毒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MC-MV播散性感染后脾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CASPASE-1 IL-1β IL-18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加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易立 脱厚珍 +2 位作者 赵日光 王得新 冯子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CMV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高脂饮食apoE-/-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经腹腔感染MCMV,分别在感染后14周、18周和24周截取主动脉;另1组不感染MCMV。通过HE染色观察2组动物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数目、分级和内膜/中膜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动脉壁和唾液腺中的MCMV含量以及LOX-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研究显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明显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该作用逐步减弱。小鼠动脉壁中没有MCMV mRNA的表达。血浆MCMV抗体含量、唾液腺MCMV DNA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没有相关性。感染后14周,病毒组LOX-1mRN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可以明显加重apoE-/-小鼠主动脉AS病变,并使重度AS病变提前出现,但在血管壁局部并无MCMV活动性感染的证据。MCMV感染后可增加动脉壁LOX-1基因表达,LOX-1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V诱导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张在利 朱艳 +6 位作者 李莎 杜鹃 夏瑜 肖青 王利 刘林 罗小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观察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能否被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及其感染前后对EL4细胞形态的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10、100的MCMV smith株感染EL4... 目的:观察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能否被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及其感染前后对EL4细胞形态的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10、100的MCMV smith株感染EL4细胞,于感染后1、3和5 d收集细胞;设立正常对照组、MOI=1感染组、MOI=10感染组、MOI=100感染组;另外设有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组、MCMV+GCV组。应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抗染法计数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感染细胞内MCMV DNA基因拷贝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感染细胞P53、P21、cFlip、Caspase8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8、P53、BAX、BCL-2、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瑞氏-姬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被MCMV感染的EL4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不规则并见折叠扭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复数的增加以及感染时间的延长,各感染组EL4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并均可上调凋亡蛋白P53、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且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及各凋亡蛋白上调均以MOI=10感染EL4细胞后d 5最为明显。与MCMV感染组(MOI=60)比较,MCMV+GGV组(MOI=60,GCV 25μg/ml)EL4细胞内MCMV DNA含量降低(P<0.05),EL4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P53、Caspase8、BAX/BCL-2表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CV组EL4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P53、Caspase8、BAX/BCL-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可被MCMV感染,呈现出明显凋亡现象。EL4细胞在MCMV感染后凋亡蛋白P53、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8表达上调。更昔洛韦抑制感染的EL4细胞内M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小鼠巨细胞病毒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