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苷元通过调控NLRP3/GSDMD信号通路对小鼠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焦亡的影响
1
作者 齐璐瑶 马宇慧 +2 位作者 孟佳磊 叶慧 雷鸣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小鼠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焦亡模型,设置对照组、LPS+ATP组、地塞米松组(5μmol/L)和大豆苷元10、2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RAW26...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小鼠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焦亡模型,设置对照组、LPS+ATP组、地塞米松组(5μmol/L)和大豆苷元10、2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Hochest-PI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 p20、Caspase-1 p45、GSDMD-N、GSDMD-FL)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豆苷元各剂量组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LPS+ATP组比较,细胞死亡率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细胞ROS水平降低,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大豆苷元可抑制由LPS+ATP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缓解巨噬细胞焦亡,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raw264.7细胞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NLRP3/GSDM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胡晓霞 李亚龙 +2 位作者 杨东亮 拉巴泽仁 刘欣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LPS)],分别培养3、6和9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及CD163+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Raw264.7细胞贴壁生长,形态以圆形为主;35.0 mmol·L^(-1)高糖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拉长、伪足形成,呈现炎症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作用6、12、24和48 h后不同浓度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6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和CD163+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一定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葡萄糖 炎症 细胞极化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对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牛甜 杨帅 +3 位作者 段宏伟 成文婧 张丽鸿 胡俊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菊粉(inulin,INU)作为一种植物多糖,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及增强免疫、抗炎、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INU对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中性红试验检... 菊粉(inulin,INU)作为一种植物多糖,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及增强免疫、抗炎、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INU对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中性红试验检测INU对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活性和吞噬活性的影响。采用格里斯试剂法和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量以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INU对巨噬细胞RAW 264.7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相关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NU显著增强RAW 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吞噬活性并促进NO的分泌及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P<0.01)。此外,INU还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上调了COX2、iNOS及MAPK通路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ory protein kinase,p-ER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的蛋白表达(P<0.01)。综上所述,INU可通过ERK/p38MAPK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细胞raw 264.7 MAPK信号通路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信号通路探讨香青兰总黄酮对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赵云丽 黄川生 +3 位作者 郭新红 曹文疆 袁勇 王新春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0,共8页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家族3(NLRP3)信号通路减轻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0μg/mL ox-LDL)、香青兰总黄酮组(100μ...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家族3(NLRP3)信号通路减轻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0μg/mL ox-LDL)、香青兰总黄酮组(100μg/mL TFDM+50μg/mL ox-LDL)、NF-κB抑制剂组(10μmol/L Bay11-7821+50μg/mL ox-LDL)、香青兰总黄酮+抑制剂组(100μg/mL TFDM+10μmol/L Bay11-7821+50μg/mL ox-LD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ROS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8和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F-κB p65、IκBα、NLRP3、pro-Caspase-1、Caspase-1、IL-18和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NF-κB p65和NLRP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OS表达升高(P<0.01),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8和IL-1βmRNA表达升高(P<0.05,P<0.01),IκBα、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核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升高(P<0.01),NF-κB p65和NLRP3蛋白荧光强度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青兰总黄酮组和香青兰总黄酮+抑制剂组ROS表达降低(P<0.01);香青兰总黄酮组、NF-κB抑制剂组和香青兰总黄酮+抑制剂组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8和IL-1βmRNA表达降低(P<0.05,P<0.01),IκBα、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细胞核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NF-κB p65和NLRP3蛋白荧光强度减弱(P<0.01)。与香青兰总黄酮组比较,NF-κB抑制剂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香青兰总黄酮+抑制剂组IL-1β和IL-18 mRNA表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核NF-κB p65、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5),NLRP3蛋白免疫荧光强度减弱(P<0.05)。结论香青兰总黄酮可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该作用可能与减少ROS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ox-LDL raw264.7细胞 炎症反应 NF-κB/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介导Kv1.3/Bcl-2/NF-κB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
5
作者 肖翅 蔡静 +3 位作者 王子航 张雍正 杨劲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7,共12页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疾病通路与靶点、计算EPL-Kv1.3复合物体系结合亲和力和稳定性。建立RA小鼠模型,灌胃EPL干预42 d,记录并检测反映药物缓解RA的指标;利用RAW264.7细胞模型给予EPL,检测反映药物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的指标,并验证药物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上下游关键靶点。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NF-κB信号通路、EPL-Kv1.3亲和力较高且结合稳定。动物实验发现,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与小鼠关节评分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Model)相比,EPL可减少足趾红肿评分、缓解小鼠足跖红肿、滑膜肿胀、减少纤维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且EPL中、高剂量组降低HE染色评分(P<0.05、P<0.01),EPL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血清RF(P<0.01)。细胞实验CCK-8结果显示,EPL低、中、高剂量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没有影响(P>0.05)。与Model组相比,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IL-6、TNF-α及NO含量(P<0.01),EPL高剂量组减少NF-κB-p65核移位,EPL中、高剂量组降低细胞M1极化并升高M2极化比例(P<0.01)。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相关mRNA含量(P<0.01)。EPL可升高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细胞NF-κB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EPL可能通过调控Kv1.3/Bcl-2/NF-κB通路,减少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小鼠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细胞M1极化 raw264.7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Kv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分析
6
作者 徐龙薇 王亚丹 +1 位作者 周敏思 吴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3,共8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方法选取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30只,应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灌胃给予OVA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嗜酸性胃肠炎模型。通过测量小鼠体质量...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方法选取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30只,应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灌胃给予OVA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嗜酸性胃肠炎模型。通过测量小鼠体质量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方法验证小鼠嗜酸性胃肠炎是否造模成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小肠和结肠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结果OVA腹腔致敏和灌胃激发可成功诱导小鼠嗜酸性胃肠炎模型。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结肠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中性粒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的外周血及小肠、结肠组织中浸润比例增加。结论巨噬细胞在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肠道引流淋巴结及肠组织中浸润增多,中性粒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和肠组织中浸润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嗜酸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
7
作者 徐广立 田超 +4 位作者 郭晶晶 郭婧 景竹青 李思梦 陈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发性流产,雌鼠继续灌胃蒸馏水或丹寿汤。于受孕第15天安乐处死孕鼠,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收集蜕膜组织,免疫磁珠法分选蜕膜巨噬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CD63表达。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情况,筛选差异miRNA,并与miRanda、miRWalk和miRDB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差异miRNA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丹寿汤组小鼠胚胎质量大于模型组,胚胎吸收率小于模型组(P<0.05)。共筛选出14个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差异miRNA,其中5个(miR-466m-3p、miR-497a-3p、miR-7015-3p、miR-744-3p和miR-7679-5p)在丹寿汤组表达上调,9个(miR-222-5p、miR-541-5p、miR-3963、miR-669o-5p、miR-3062-5p、miR-34c-3p、miR-6976-5p、miR-3473g和miR-434-5p)表达下调。预测的靶基因有1 49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功能主要为参与蜕膜巨噬细胞的细胞过程及组成等,主要涉及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寿汤可能通过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的表达,发挥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丹寿汤 蜕膜细胞 外泌体 MIRN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通过阻断NF-κB信号抑制卡介苗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8
作者 任超 刘文淼 骆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对卡介苗(BCG)介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0.5、1、2、4、6、8、12、24 h,DUSP5表达变化;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RAW264.7巨...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对卡介苗(BCG)介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0.5、1、2、4、6、8、12、24 h,DUSP5表达变化;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RAW264.7巨噬细胞DUSP5水平,并设置siRNA阴性对照(si-NC)组、DUSP5敲低(si-DUSP5)组、si-NC联合BCG感染组、si-DUSP5联合BCG感染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6、TNF-α、IL-10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磷酸化的NF-κB(p-NF-κB)表达变化。结果BCG感染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核DUSP5蛋白表达,并在BCG刺激4 h后,DUSP5表达量达到高峰;与si-NC联合BCG感染组相比,敲低DUSP5抑制细胞促炎因子IL-1β、IL-6与TNF-α表达与分泌,而抑炎因子IL-10表达不受DUSP5的影响;且敲低DUSP5抑制细胞NF-κB磷酸化。结论敲低DUSP5通过阻断NF-κB信号抑制BCG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BCG) 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 raw264.7细胞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9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源性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m3通过MAPK/ERK途径调节LPS诱导的Lbp^(-/-)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
10
作者 陈志达 付彬 +4 位作者 李思迪 刘赛 郭中坤 张悦 王可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8,共10页
目的基于LBP敲除小鼠(Lbp^(-/-)小鼠)探讨LBP缺失后Chrm3在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WT型、Lbp^(-/-)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构建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分别采取加入抑制剂4-damp、转染siRNA两种方法抑制Lbp^... 目的基于LBP敲除小鼠(Lbp^(-/-)小鼠)探讨LBP缺失后Chrm3在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WT型、Lbp^(-/-)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构建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分别采取加入抑制剂4-damp、转染siRNA两种方法抑制Lbp^(-/-)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Chrm3的表达;通过转染慢病毒的方法使Lbp^(-/-)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Chrm3过表达;抑制剂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LPS组A、抑制剂组,转染siRNA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B、LPS组B、si-NC组、si-Chrm3组,过表达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LPS组C、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本研究以WT型、Lbp^(-/-)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Chrm3在LPS刺激下的变化情况,采用CCK-8、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探讨4-damp、si-Chrm3及过表达慢病毒对Lbp^(-/-)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及炎症的影响。结果在LPS刺激下Lbp^(-/-)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Chrm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而野生型变化并不明显;抑制剂组及si-Chrm3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1)、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抑制剂组及si-Chrm3组的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显著降低(P<0.01,P<0.001),与细胞损伤及炎症相关的蛋白p-ERK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1,P<0.001),而过表达组则与之相反,其炎症因子(P<0.001)和p-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LPS刺激Lbp^(-/-)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Chrm3的表达上调、炎症因子表达上调,使用4-damp与si-Chrm3特异性降低Chrm3表达后使LPS导致的相关的Lbp^(-/-)小鼠细胞炎症因子明显下降,使用过表达慢病毒上调Chrm3后使相关炎症因子显著升高。由此可验证敲除LBP后Chrm3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受体 Lbp^(-/-)小鼠 腹腔细胞 4-damp 干扰RNA 过表达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IMAU30043胞外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鸾 王丹丹 +3 位作者 青格乐 扎木苏 李建立 陈永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植物乳植杆菌IMAU30043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作者以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EPS的体外抗氧化水平。通过离子色谱分析IMAU30043EPS的组成... 为探究植物乳植杆菌IMAU30043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作者以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EPS的体外抗氧化水平。通过离子色谱分析IMAU30043EPS的组成,并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质量摩尔浓度、NO质量摩尔浓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根据Nrf2/HO-1/NF-κB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EPS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IMAU30043 EP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由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4.50∶51.49∶256.73∶95.96∶3.64∶5.35∶111.10∶16.93。另外,EPS可显著提高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后的SOD酶活力,降低MDA和NO质量摩尔浓度;在基因水平上能显著下调iNOS、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但显著上调IL-10的表达量。此外,EPS促进了模型细胞中Nrf2和HO-1基因的mRNA表达,并抑制了NF-κB的激活。表明植物乳植杆菌IMAU30043产生的EPS能有效保护巨噬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且该功能与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IMAU30043 胞外多糖 raw264.7细胞 氧化损伤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的培养及其在诱导破骨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许丹 律颖 +4 位作者 朱小语 陈晓文 冯金秋 范爱琴 许雅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5-1360,共6页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是通过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诱导BALB/c小鼠产生肿瘤后得到的细胞株。RAW264.7细胞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十分普遍:它是许多白血病相关研究模型的常用细胞株;在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中也十分常用;同时...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是通过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诱导BALB/c小鼠产生肿瘤后得到的细胞株。RAW264.7细胞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十分普遍:它是许多白血病相关研究模型的常用细胞株;在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中也十分常用;同时也是小鼠源性破骨前体细胞,可通过特定细胞因子的诱导在体外获得成熟破骨细胞,因此也成为许多骨骼疾病研究的体外模型。但RAW264.7细胞形态和分化状态多变,在实际培养中较难把握,给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科研工作者在RAW264.7细胞的培养方法、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状态等方面始终观点不一,对于用RAW264.7细胞在体外诱导获得破骨细胞的方法也有许多差别。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实践,探索了RAW264.7细胞的培养条件,冻存、复苏、传代方法,以及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其成为成熟破骨细胞的技术关键;旨在总结RAW264.7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其分化为破骨细胞的经验教训,探讨RAW264.7细胞的培养和在体外用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方法、技巧,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 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 RANKL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糖抑制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AKT磷酸化并促进其Ml型极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维 艾磊 +2 位作者 李显 王博发 周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0-917,共8页
目的研究慢性高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正常生长液和含(40、60)mmol/L葡萄糖的生长液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1、3、5、7 d,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目的研究慢性高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正常生长液和含(40、60)mmol/L葡萄糖的生长液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1、3、5、7 d,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O蛋白水平,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IL-Iβ和IL,-10分泌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蛋白激酶B(AKT)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KT、磷酸化的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60 mmol/L葡萄糖处理1 d即出现较多长梭形细胞,可见伸展的伪足,且随时间延长数量增加、体积变大;处理1 d即明显抑制细胞增殖,随时间延长抑制效果有所改善;处理3,5,7d后,IL-1β蛋白水平增加、IL-10蛋白水平降低;处理1 d后IL-1β分泌显著增加,但处理3d后IL-10分泌显著减少且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减少;处理3,5,7 d后,AKT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但AKT mRNA水平未见明显变化.40 mmol/L葡萄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不如60 mmol/L葡萄糖显著和稳定.结论长期高糖刺激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性M1型转变,诱发巨噬细胞的持续慢性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蛋白磷酸化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炎症 raw264.7细胞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叶黄酮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因子及TLR2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3,154,共4页
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文冠果叶黄酮(XLF)对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通过XLF处理Toll样受体2(TLR2)抗体作用的巨噬细胞,研究TLR2受体对该细胞因子... 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文冠果叶黄酮(XLF)对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通过XLF处理Toll样受体2(TLR2)抗体作用的巨噬细胞,研究TLR2受体对该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结果表明:当XLF质量浓度为320μg/mL时,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的NO、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细胞因子最多,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但都小于脂多糖(LPS);且与未加入TLR2抗体相比,加入了TLR2抗体的巨噬细胞减少了各细胞因子的分泌,且差异均极显著。XLF可促进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并且可能通过TLR2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叶黄酮 细胞raw264.7 细胞因子 TLR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菇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莉 陆辉 +4 位作者 蔡高峰 武彩红 李玲 陈晓兰 张雪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0,共6页
为了揭示茶树菇多糖(AAP)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AAP低剂量(AAPL)组、AAP中剂量(AAPM)组、AAP高剂量(AAPH)组和脂多糖(LPS)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A... 为了揭示茶树菇多糖(AAP)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AAP低剂量(AAPL)组、AAP中剂量(AAPM)组、AAP高剂量(AAPH)组和脂多糖(LPS)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AP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安全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表面协同刺激分子抗原分化簇80(CD80)和86(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显示,AAP浓度低于250μg/mL,不会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毒性作用;与CON组相比,AAPM组和AAPH组RAW264.7细胞的表面分子CD80及所有AAP组RAW264.7细胞的表面分子CD86均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01);AAPH组IL-1β及AAPM组和AAPH组IL-6、TNF-α和NO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或P<0.001)。结果表明,AAP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面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NO的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多糖 小鼠 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内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功能的研究
16
作者 朱晓燕 刘宇健 +1 位作者 卢建 徐仁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41-1542,共2页
关键词 载体 RNA干扰技术 小鼠 腹腔 细胞 raw264.7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SE荧光负染法检测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摄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17
作者 何向锋 杨俐萍 +5 位作者 陈宝安 王建红 文颂 施文 徐薇薇 凌国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CFSE荧光负染法用于检测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吞噬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 paramaga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的可行性及其荧光特征。方法:体外对RAW264.7细胞进行SPIO的标记,然后分别采用普... 目的:探讨CFSE荧光负染法用于检测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吞噬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 paramaga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的可行性及其荧光特征。方法:体外对RAW264.7细胞进行SPIO的标记,然后分别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方法和CFSE荧光负染法检测RAW264.7细胞对SPIO的摄取情况;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CFSE荧光负染细胞的活力;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负染法检测RAW264.7细胞对SPIO的摄取。结果:普鲁士蓝将RAW264.7细胞内吞噬的SPIO标记为醒目的蓝色,核固红将细胞核标记为红色,在荧光图像上表现为荧光负染区,呈筛孔状。CFSE荧光负染法与普鲁士蓝染色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对应性。RAW264.7细胞经过SPIO和CFSE双重标记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较小,死细胞比例较低。结论:CFSE荧光负染法可用于RAW264.7活细胞吞噬SPIO的检测,同普鲁士蓝染色法具有很好的对应性,两者的检测结果可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E荧光负染法 raw264.7小鼠 单核细胞 白血病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 王建光 +4 位作者 李金莲 赵孝民 陈正涛 周川 石有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74-1680,共7页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抗凋亡作用,试验采用二苯胺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针对RAW264.7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凋亡抑制蛋白CIAP-1、CIAP-2和XIAP的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剂量为0.05、0.1...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抗凋亡作用,试验采用二苯胺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针对RAW264.7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凋亡抑制蛋白CIAP-1、CIAP-2和XIAP的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剂量为0.05、0.10和10μg/mL TCDCA可以极显著地对抗地塞米松(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凋亡(P<0.01)。1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和XIAP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10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XIAP表达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TCDCA给药后对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XIAP表达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但不同给药剂量的TCDCA作用有所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DCA具有对抗DEX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凋亡作用,且与上调凋亡抑制蛋白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鹅去氧胆酸 小鼠细胞raw264.7 细胞凋亡 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醇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冬月 李倩 +1 位作者 邹先伟 张君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进一步开发冠突散囊菌的药理活性,该研究将冠突散囊菌与木霉共同发酵,通过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混合发酵液化学活性部位进行追踪,并结合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四氮甲基唑蓝(MTT)比色法、中性红吞噬实... 为进一步开发冠突散囊菌的药理活性,该研究将冠突散囊菌与木霉共同发酵,通过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混合发酵液化学活性部位进行追踪,并结合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四氮甲基唑蓝(MTT)比色法、中性红吞噬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别研究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活性部位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吞噬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部位有较好的免疫活性,该部位含有大黄素、芥子碱等生物活性成分。与阳性对照组脂多糖相比,500μg/mL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能够使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提高12%,增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并能促进NO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木霉 混合发酵 乙醇提取物 免疫调节 小鼠细胞raw26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连接子蛋白43(Cx43)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极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涵 王璐 +5 位作者 张莹莹 何文君 闫美娟 单莉娅 李新芝 马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2-978,共7页
目的研讨连接子蛋白43(Cx4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极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联合Cx43阻断剂模拟肽19(Gap19)或模拟肽26(Gap26)预处理组(LPS联合Gap19组、LPS联... 目的研讨连接子蛋白43(Cx4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极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联合Cx43阻断剂模拟肽19(Gap19)或模拟肽26(Gap26)预处理组(LPS联合Gap19组、LPS联合Gap26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Cx43和M1型极化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CD86在RAW264.7巨噬细胞的表达和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极化标志物CD86的表达频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CD86、iNOS和Cx4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D86的表达频数明显升高;与LPS组相比,在LPS联合Gap19组和LPS联合Gap26组中CD86和iNOS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CD86的表达频数均显著降低。因此,LPS可以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而Gap19和Gap26能够降低M1型极化标志物的表达。结论通过阻断Cx43可以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raw264.7细胞 极化 连接子蛋白43(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