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余莹 张日华 +1 位作者 朱自强 王林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小鼠肝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方法:对传统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进行改进,缩短消化时间和改变灌注方式;分离的小鼠肝细胞,采用低速离心(300 r/min,1min,3~5次)纯化,台盼兰染色检测活率,糖原染色鉴定肝...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小鼠肝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方法:对传统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进行改进,缩短消化时间和改变灌注方式;分离的小鼠肝细胞,采用低速离心(300 r/min,1min,3~5次)纯化,台盼兰染色检测活率,糖原染色鉴定肝细胞,并与单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法进行比较。结果:原代肝细胞经低速离心纯化后,活率达到90%左右,纯度达95%以上,与密度梯度离心法效果相近。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小鼠原代肝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原代肝细胞 原代培养 Ⅳ型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抑制脂肪酸摄取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 被引量:12
2
作者 俞牧雨 米日阿依·阿里木江 +1 位作者 刘威 殷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是否依赖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探讨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白蛋白偶联的油酸(...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是否依赖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探讨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白蛋白偶联的油酸(OA)孵育小鼠原代肝细胞,确定OA诱导脂肪变的具体浓度,同时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给予小檗碱处理24 h,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确定小檗碱的安全剂量;油红染色定性判断细胞内脂质水平;酶法定量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AMPK的特异性阻断剂Compound C(CC)孵育原代肝细胞1 h后,再用小檗碱处理细胞24 h,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检测判断AMPK被抑制时小檗碱对脂质沉积的作用。生化分析仪检测OA组、小檗碱组、鱼藤酮(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组细胞上清液中脂肪酸的含量,观察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情况与复合物I抑制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在无细胞毒性的剂量下可明显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中油酸所致脂质沉积。同时,小檗碱可使AMPK及ACC的磷酸化水平增加。此外,在加入CC即AMPK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小檗碱降低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不受影响。小檗碱和鱼藤酮分别使肝细胞的油酸摄取减少约31.2%和23.6%。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脂肪酸摄取,进而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这一作用并不依赖于AMPK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肪酸摄取 小鼠原代肝细胞 脂质沉积 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的研究
3
作者 梁韡 周萍 +2 位作者 袁小艳 樊静 张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EG)和对照组(CG)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环丙沙星和生理盐水7d提取肝细胞,采用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挑选部分基因进行荧...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EG)和对照组(CG)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环丙沙星和生理盐水7d提取肝细胞,采用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挑选部分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1)实验组小鼠肝细胞中共筛选到328个差异表达基因(fold-change>1.5或<0.667)。(2)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转移酶活性调节、催化活性调节和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 pathway分析则显示内吞、P53和HIF-1信号通路受到影响。(3)环丙沙星上调SCARA5和OSGIN1基因,下调PFKFB3和SMOC2基因,4个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与芯片测试结果相符。结论环丙沙星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SCARA5、OSGIN1、PFKFB3和SMOC2等肿瘤相关基因发挥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小鼠原代肝细胞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结合型胆汁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IL-6产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敏 李璇 +2 位作者 张樑君 师盼 柴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对结合型胆汁酸诱导的小鼠原代肝细胞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并用25μmol/L的结合型胆汁酸处理,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影响,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对结合型胆汁酸诱导的小鼠原代肝细胞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并用25μmol/L的结合型胆汁酸处理,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影响,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6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细胞IL-6,p65, p-p65的水平。结果 25μmol/L结合型胆汁酸处理小鼠原代肝细胞能够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IL-6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青蒿琥酯减轻了TCA诱导的p65磷酸化和IL-6的蛋白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琥酯是通过抑制p-p65(phosphorylated-p65)信号通路减轻小鼠原代肝细胞IL-6的表达。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p-p65信号通路减轻结合型胆汁酸诱导的原代小鼠肝细胞IL-6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结合型胆汁酸 胆汁淤积 小鼠原代肝细胞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ACC/CPT1A信号通路探讨D-柠檬烯对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任前军 李素 +5 位作者 陈雨晴 廖银英 梁春妮 方瑞超 刘旭东 赵晓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5-167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为模型,观察D-柠檬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活力、细胞脂质含量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为模型,观察D-柠檬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活力、细胞脂质含量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C1)、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的D-柠檬烯可有效增强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活力。当浓度为300μmol·L^(-1)的油酸成功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时,D-柠檬烯可降低细胞的脂质含量,且D-柠檬烯可上调细胞AMPK表达水平、下调细胞ACC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CPT1A的过高表达。结论D-柠檬烯具有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抑制ACC1和FAS、上调CPT1A等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烯 小鼠原代肝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对胆汁酸诱导肝细胞反应的Hub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6
作者 张孟妮 张晓珣 +2 位作者 欧阳佳凤 柴进 吴晓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883-1893,共11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型胆汁酸诱导肝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和验证结合型胆汁酸诱导肝细胞代谢的Hub基因。方法使用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处理野生型小鼠的原代肝细胞,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经TCA...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型胆汁酸诱导肝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和验证结合型胆汁酸诱导肝细胞代谢的Hub基因。方法使用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处理野生型小鼠的原代肝细胞,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经TCA诱导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将Fold Change≥1.5且P<0.05作为筛选标准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TRING(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esting genes)数据库建立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基于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找寻Hub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在体内外水平对目标Hub基因进行验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肝细胞内PSAT1/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用糖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和肝组织糖原水平。结果TCA处理小鼠原代肝细胞共有差异基因293个,其中上调基因122个,下调基因171个。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炎症、肿瘤等通路。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16个Hub基因,包括Ccnd1、Ppara、Irs1、Ccl2、Ddit3、Serpine1、Nr0b2、Atf3、Phgdh、Trib3、Lepr、G6pc、Psat1、Cxcl2、Asns、Fgf2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多种结合型胆汁酸包括TCA、甘氨鹅去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 hydrate,GCA)均能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内Psat1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此外,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胆汁淤积小鼠肝脏中的Psat1 mRNA水平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CA能够诱导肝细胞内Psat1表达及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TCA能够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糖原合成增加,与BDL小鼠模型肝组织糖原合成增加以及血糖水平降低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Psat1可能是胆汁酸影响肝细胞糖代谢的相关基因,其高水平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糖代谢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糖代谢 小鼠原代肝细胞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juba对肝糖异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红延 侯照远 董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观察Lim家族成员Ajuba对糖异生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Ajuba参与肝糖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 1慢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筛选低表达和过表达Ajuba的稳转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Ajuba表达情况。2real-time PCR检... 目的观察Lim家族成员Ajuba对糖异生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Ajuba参与肝糖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 1慢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筛选低表达和过表达Ajuba的稳转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Ajuba表达情况。2real-time PCR检测Hep G2稳转细胞中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基因mRNA表达。3分离培养C57BL/6小鼠原代肝细胞并以慢病毒感染法筛选低表达Ajuba的细胞,real-time PCR检测Pepck和G6p mRNA水平。结果 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低表达和高表达Ajuba的Hep G2细胞均构建成功。2与对照组相比,低表达Ajuba的Hep G2细胞中PEPCK和G6P mRNA水平明显降低,而过表达细胞中则显著升高(P<0.05)。3低表达Ajuba的小鼠原代肝细胞中Pepck和G6p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Lim蛋白Ajuba能够通过促进肝糖异生关键基因PEPCK和G6P的表达参与糖代谢调节,且该作用不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uba 糖异生 HEP G2 小鼠原代肝细胞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