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麦-蚕豆间作对根系分泌糖和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肖靖秀
郑毅
汤利
董艳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5-183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04
31560581
31460551)
-
文摘
根系分泌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中充当信号物质,其对植物根际过程影响重大。糖和氨基酸是根系分泌物中两类最主要的物质,目前有关这两类分泌物的研究颇多,但在间作系统中尚缺乏系统研究,人们对间作系统中根系碳和氨基酸的分泌特征尚不清楚。为探讨间作对根系糖和氨基酸分泌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期单作、间作小麦(Tricumaestivum L.cv.Yunmai42)、蚕豆(Vicia faba L.cv.Yundou 8363)的根系质量、根冠比、根系中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分泌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提高了拔节期(98d)小麦根系总糖和蔗糖含量,分别提高75.78%和114.5%;在拔节期(98d)、孕穗期(120d)和灌浆期(142d),间作提高了根系总糖分泌速率,分别提高126.9%,34.9%和59.8%;其中,3个时期间作蔗糖分泌速率分别是单作的2.37、1.41和2.0倍。间作对蚕豆根系糖含量及糖的分泌没有影响。(2)与单作相比,在蚕豆分枝期(57d)、结荚期(120d)、籽粒膨大期(142d),间作提高了蚕豆氨基酸分泌速率,分别提高了75.9%、41.5%、39.6%;间作对小麦根系氨基酸含量及根系氨基酸分泌无影响。总之,间作种植提高了作物根系糖含量,促进了根系糖和氨基酸的分泌,但作物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间作对根系分泌影响并不相同。
-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根系分泌
糖
氨基酸
分泌速率
-
Keywords
wheat and faba bean intercropping
root exuded
sugar
amino acid
exudation rate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不同氮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春宇
覃潇敏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开放大学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15,31760611,32060718)
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18FG001-071)
+1 种基金
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2019IC026)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文摘
研究不同氮或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为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高产稳产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5年(2015~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和N3-270 kg·hm^(-2))、3个磷水平(P0-0 kg·hm^(-2),P1-45 kg·hm^(-2)和P2-90 kg·hm^(-2))和3种种植模式(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分析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4个氮水平下5年间作小麦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32.9%、26.1%、21.9%、14.7%,3个磷水平下5年间作小麦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7%、20.5%、21.9%。不同氮或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具有产量优势,平均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2和1.10。间作提高了小麦产量的稳定性,降低了蚕豆产量的稳定性,且适当施氮或磷肥可以提高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产量稳定性。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土壤地力贡献率,增加了小麦的磷肥贡献率,但降低了其氮肥贡献率。低氮(N1)或低磷(P1)条件下,小麦-蚕豆间作可以维持产量的稳定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蚕豆间作具有减施氮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及其稳定性的潜力。
-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氮水平
磷水平
产量稳定性
土壤地力贡献率
肥料贡献率
-
Keywords
wheat and faba bean intercropping
nitrogen levels
phosphorus levels
yield stability
soil fertility contribution rate
fertilizer contribution rate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