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咸阳市小麦-玉米轮作地土壤肥力评价 |
王辉
任丽
杨召武
杨联安
|
《陕西农业科学》
|
2019 |
1
|
|
2
|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作物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对品种、播期和水肥管理的响应 |
徐云耀
宋朝玉
姜雯
刘树堂
魏文良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下地下滴灌管埋深与耕作方式适配性研究 |
张俊
慕飞
张琳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运移的调控作用 |
蒋嘉伟
张洁
张闪烁
杜思婕
吉艳芝
王琛
张丽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浅析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
刘相荣
|
《河北农业》
|
2025 |
0 |
|
6
|
麦季施磷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陈丽
寇心悦
党亚爱
牛一楠
包书尚
沈玉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7
|
优化管理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植株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的影响 |
曹议丹
钱麟君
霍俊豪
邹晓霞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8
|
秸秆还田及蚯蚓活动对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
霍蓉蓉
马莉
熊丽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
曹兵
高玮
李洪杰
杜梦扬
王学霞
陈延华
倪小会
赵萌
谷佳林
董淑祺
李子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
杨宪龙
路永莉
同延安
林文
梁婷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11
|
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协调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农田适宜氮肥用量 |
杨宪龙
路永莉
同延安
马海洋
陈毓君
丁燕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12
|
小麦-玉米轮作期间不同施肥处理氮素的淋溶形态及数量 |
高忠霞
杨学云
周建斌
王祥
王宏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1
|
|
13
|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游东海
田霄鸿
把余玲
李锦
王淑娟
刘廷
南雄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14
|
控释氮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孙云保
张民
郑文魁
耿计彪
杨力
李家康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8
|
|
15
|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的氨挥发 |
苏芳
丁新泉
高志岭
黄彬香
陈新平
张福锁
Martin Kogge
Volker Rmheld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1
|
|
16
|
小麦-玉米轮作区西农979不同器官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邵云
李万昌
冯荣成
姜丽娜
姚利娇
李春喜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7
|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土壤钾素动态研究 Ⅰ.不施钾条件下土壤钾素动态与垂直变化 |
范闻捷
介晓磊
李有田
白由路
季保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7
|
|
18
|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施肥对(土娄)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
李花
葛玮健
马晓霞
黎青慧
任卫东
杨学云
张树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19
|
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马银丽
吉艳芝
李鑫
张琳
巨晓棠
张丽娟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20
|
不同施肥模式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吉艳芝
冯万忠
郝晓然
彭亚静
韩鹏辉
马峙英
张丽娟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