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杂粕型饲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传凤 刘迎春 +2 位作者 刘晓龙 薛梅 王述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8-32,共5页
为研究小麦-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含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β-葡聚糖酶150 U/g、植酸酶2500 U/kg)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1~5... 为研究小麦-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含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β-葡聚糖酶150 U/g、植酸酶2500 U/kg)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1~5组分别饲喂添加1000、1500、2000、25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的小麦-杂粕型饲粮,6组为不加酶对照组,饲喂小麦-杂粕型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复合酶制剂添加量1500~3000 mg/kg可使1~21 d、22~42 d肉鸡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或0.01),1~21 d中3组分别高出1、2、6组10.09%、8.38%、13.19%;4组分别高出1、2、6组12.72%、11.98%、15.90%。2、5组分别高出6组4.43%、9.43%。22~42 d中2、3、4组极显著高于1、6组(P<0.01),2、3、4组分别高出1、6组7.32%、11.86%、9.68%、14.32、10.39%、14.84%;5组显著高出6组7.70%(P<0.05)。2000~3000 mg/kg添加量可使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以2000 mg/kg和2500 mg/kg组效果最好(P<0.05或0.01)。1~21 d料重比,3、4、5组显著低于1、2、6组(P<0.05),3组分别低于1、2、6组5.65%、4.88%、8.59%;4组分别低于1、2、6组4.84%、4.07%、7.81%;5组分别低于1、2、6组4.84%、4.07%、7.81%。22~42 d料重比,2~5组显著低于1、6组(P<0.05),3、4组显著低于2、5组(P<0.05),2组分别低于1、6组6.30%和11.23%;3组分别低于1、6组9.26%和14.04%;4组分别低于1、6组8.15%、12.98%;5组分别低于1、6组5.56%、10.53%。3组分别低于2、5组3.16%、3.92%;4组分别低于2、5组1.98%和2.75%。回归分析显示,1~21 d肉鸡获得最大日增重的复合酶添加量为2400 mg/kg,22~42 d肉鸡获得最大日增重的复合酶添加量为2100 mg/kg。(2)添加20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均呈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15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21、42 d肉鸡血清葡萄糖和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21 d葡萄糖含量2~5组分别高出6组6.14%、13.42%、12.61%、8.89%。42 d中,2~5组分别高出6组2.37%、3.51%、2.46%、3.07%。21 d中血清磷含量3组高出6组10.84%;42 d中3组高出6组11.11%。血清钙、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肉鸡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1500~2500 mg/kg复合酶制剂促进生产性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粕型饲粮 肉鸡 复合酶制剂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友平 班明政 +2 位作者 韩仁波 李冬光 施晓丽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4-7,共4页
为了探讨小麦和菜籽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并降低磷添加水平以减少环境污染,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柳州麻花鸡15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木聚糖酶组、低磷植酸酶组、低磷复合酶组,各组雏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小麦-... 为了探讨小麦和菜籽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并降低磷添加水平以减少环境污染,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柳州麻花鸡15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木聚糖酶组、低磷植酸酶组、低磷复合酶组,各组雏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小麦-杂粕型饲粮)、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0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000 U/kg。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5只鸡,试验期21 d。测定每组鸡的采食量和体重,计算每组鸡的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结果: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的肉仔鸡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000 U/kg并不能进一步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结论:在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1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植酸酶900 U/kg可替代饲粮中25%有效磷,而不影响肉仔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粕型饲粮 植酸酶 木聚糖酶 肉仔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粕饲料中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曾青兰 徐家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选用120羽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苗,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Ⅰ组饲喂小麦-杂粕基础日粮作为对照,Ⅱ—Ⅳ组分别饲喂添加了0.01%、0.015%和0.02%的纤维素复合酶的基础日粮.试验分为前期(1~14d)和后期(15~42d)2个阶段.结... 选用120羽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苗,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Ⅰ组饲喂小麦-杂粕基础日粮作为对照,Ⅱ—Ⅳ组分别饲喂添加了0.01%、0.015%和0.02%的纤维素复合酶的基础日粮.试验分为前期(1~14d)和后期(15~42d)2个阶段.结果表明:在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复合酶的Ⅱ~Ⅳ试验组都能显著地提高樱桃谷肉鸭的末重、日增重、饲料效率,试验肉鸭末重分别提高了3.04%、4.91%、4.96%(P<0.01),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1%、5.0%、5.1%(P<0.0 1),饲料效率分别提高了5.15%、11.03%、12.87%;提高肉鸭的成活率,1~42日龄肉鸭的成活率均提高了3.47%;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Ⅱ—Ⅳ组分别提高毛利润24.59%、46.22%、52.70%;Ⅱ组分别与Ⅲ组、Ⅳ组间差异显著(P<0.0 5),Ⅲ组与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可有效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纤维素复合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15~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肉鸭 小麦-杂粕型饲粮 复合酶制剂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