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不同发生度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斌 姜珊珊 +4 位作者 张眉 辛志梅 徐德坤 王升吉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44-49,共6页
2016年于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采集3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度不同地块的土壤,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分别分离其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统计土壤微生物总量及3种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其与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2016年于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采集3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度不同地块的土壤,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分别分离其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统计土壤微生物总量及3种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其与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地块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少;但是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其次为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少;并且发病严重地块的土壤微生物总量均高于轻病地块,其中发病严重地块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增加的最为显著,其次为细菌,放线菌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土壤微生物 真菌 细菌 放线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地区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丽娟 戚文平 +2 位作者 李宇 孙炳剑 李洪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8,166,共6页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小麦黄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近年在黄淮麦区呈蔓延加重趋势。为了给病害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级评价方法对黄淮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两年鉴定结果表明,在145...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小麦黄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近年在黄淮麦区呈蔓延加重趋势。为了给病害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级评价方法对黄淮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两年鉴定结果表明,在14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濮优938’、‘新麦208’、‘豫麦416’、‘新原958’、‘豫麦70-36’、‘泛麦5号’等70个品种表现为免疫,占总数的48.28%;‘豫麦47’和‘邯6172’表现为抗病,占总数的1.38%;‘洪育2号’、‘花培2号’、‘偃展4110’、‘豫麦41’、‘郑麦9023’等4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占总数的33.10%;‘兰天06129’、‘兰天0591’、‘徐麦9158’、‘徐麦0054’、‘徐麦1108’等2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总数的17.24%。研究结果为指导小麦黄花叶病区合理选择小麦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地区 小麦黄花叶病毒 小麦品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巧霞 韩成贵 杨莉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利用间接ELISA对感染WYMV的小麦病叶检测 ,通过比较分析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包被缓冲液、抗血清及酶标抗体的浓度和种类 ,确立了较为稳定的反应体系。利用此ELISA检测体系并结合RT PCR方法对从四川采集的田间小麦中WYMV进行检测 ,确定... 利用间接ELISA对感染WYMV的小麦病叶检测 ,通过比较分析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包被缓冲液、抗血清及酶标抗体的浓度和种类 ,确立了较为稳定的反应体系。利用此ELISA检测体系并结合RT PCR方法对从四川采集的田间小麦中WYMV进行检测 ,确定了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的检测系统 ,为田间大量小麦病样的检测提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血清学检测 间接ELIS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传线状小麦黄花叶病毒浦江分离物NI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晔 陈炯 +1 位作者 杨建平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日本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owmosaicbymovirus,WYMV)RNA1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NIb01/NIb02,用来扩增浙江浦江土传线状小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NIb基因的全长序列... 根据已发表的日本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owmosaicbymovirus,WYMV)RNA1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NIb01/NIb02,用来扩增浙江浦江土传线状小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NIb基因的全长序列。以表现典型病症的小麦植株病叶总RNA为模板,Oligod(T)18为引物合成第一链cDNA,用RTPCR法扩增浦江分离物NIb全长基因,并将此基因直接克隆到pGEMT质粒中,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日本WYMV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认为浦江病毒分离物为WY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NIb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BR Green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的两步法qPCR
5
作者 刘成 铃木孝子 +8 位作者 佐久间俊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曹新有 韩冉 宫文萍 刘建军 小松田隆夫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18-124,132,共8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其常发病,常造成严重减产。为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拷贝数的q PCR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WYMV小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11对,对其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各引物的q PCR...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其常发病,常造成严重减产。为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拷贝数的q PCR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WYMV小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11对,对其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各引物的q PCR标准曲线。结果发现,11对引物的扩增效率在50.60%~116.04%之间,仅2对引物可用于后续研究,扩增效率分别为97.21%(WY-05和WY-06)和91.85%(WY-F2和WY-R2)。利用其中的WY-F2和WY-R2对高抗和高感WYMV的小麦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抗感小麦品种WYMV拷贝数差异极显著。对抗感分离群体266个单株进行分析,发现该q PCR方法灵敏度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更适用于抗感杂交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因而可以用于抗WYMV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图位克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两步法qPCR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P1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向荣 孙丽英 +1 位作者 孙炳剑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用RT-PCR方法从感染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mosaic virus,WYMV)扬州分离物的小麦叶片中扩增获得该病毒P1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1基因编码区含有765个核苷酸,编码1个由255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2 kDa的... 用RT-PCR方法从感染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mosaic virus,WYMV)扬州分离物的小麦叶片中扩增获得该病毒P1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1基因编码区含有765个核苷酸,编码1个由255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2 kDa的蛋白。将P1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 6P-1-P1,经IPTG诱导,P1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GST-P1的融合蛋白,纯化并制备了P1蛋白的兔抗血清。利用此抗血清,可以检测WYMV病叶中的P1蛋白,但与提纯的WYMV粒子没有血清学反应,表明P1没有参与WYMV粒子的包装,是一种非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P1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P2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在感病小麦细胞中的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狄 周燕茹 +2 位作者 谢礼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2-747,共6页
通过RT-PCR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扬州分离物P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2基因编码区含有2 635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875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72 kDa的蛋白。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该基因的全长表达较困难,因此将P... 通过RT-PCR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扬州分离物P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2基因编码区含有2 635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875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72 kDa的蛋白。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该基因的全长表达较困难,因此将P2基因的5'端和3'端各设计大约1 kb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MBP-P2N,MBP-P2C,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MBP-P2N和MBP-P2C融合蛋白。MBP-P2C融合蛋白经大量诱导、纯化、制备相应抗血清。用制备的抗血清可以有效检测WYMV病叶中的P2蛋白。免疫胶体金标记实验表明在感病WYMV的小麦叶片细胞膜状内含体结构中发现有大量胶体金颗粒特异性分布,表明P2蛋白可能与膜状内含体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P2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免疫胶体金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小麦黄花叶病毒P2互作的寄主因子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晓蕾 高仕祺 +4 位作者 张帆 羊健 刘芃 姜鸿明 李林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7-505,共9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隶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该病毒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1和RNA2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编码的P2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文章构建了...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隶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该病毒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1和RNA2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编码的P2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文章构建了小麦cDNA酵母文库,通过共转试验共筛选获得若干个候选互作寄主因子,包括水杨酸信号通路因子、E3泛素化连接酶、防御反应、氧化还原酶活性、光系统II组件等18种蛋白,研究P2与寄主因子的互作。进一步试验证实,其中的TaTIFY 10A、Ta14-3-3与WYMV-P2存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WYMV-P2与小麦的E3泛素化类转录因子、水杨酸信号转录因子、植物光系统的稳定组件及叶绿体的形成关键因子等可能存在互作关系,P2可能参与了寄主多种信号途径,为明确WYMV与寄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小麦 P2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小麦黄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丛倩倩 许斐斐 +1 位作者 李向东 张广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8-11,共4页
利用RT-PCR对2012年山东10个地区送检的105个小麦样品进行了检测,从泰安、临沂、枣庄3个地区的样品中检测到了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这3个地区WYM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一致率为97.6%~98.3%,氨基酸一致率为... 利用RT-PCR对2012年山东10个地区送检的105个小麦样品进行了检测,从泰安、临沂、枣庄3个地区的样品中检测到了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这3个地区WYM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一致率为97.6%~98.3%,氨基酸一致率为98.3%~99.0%。在利用CP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这3个分离物均与WYMV分离物聚类到一起,其中枣庄分离物和河南分离物(FR828007)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CP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被引量:1
10
作者 边靓 向荣 +1 位作者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中,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病毒末端结合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5’端共价...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中,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病毒末端结合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5’端共价连接。利用软件分析WYMV VPg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其N端具有核定位信号(NLS)序列,C端具有核输出信号(NES)序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VPg与GFP融合蛋白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GFP-VPg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eYFP(n)标记核仁结构蛋白Fibrillarin与VPg进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VPg与Fibrillarin互作且定位于细胞核中。根据VPg结构特点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与Fibrillarin的互作实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互作区域发生在N端NLS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VPg蛋白 细胞核定位 Fibrillarin蛋白 蛋白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伟 程德杰 +3 位作者 魏娇 孔凡惠 李向东 于金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的衣壳蛋白(CP)基因,将其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 EHISTEV,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IPTG诱导后,可以表达38 k D的融合蛋白。通过切胶回收的方法收集目的蛋... 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的衣壳蛋白(CP)基因,将其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 EHISTEV,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IPTG诱导后,可以表达38 k D的融合蛋白。通过切胶回收的方法收集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长耳兔,制备WYMV CP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测定该抗血清效价为1∶2 048,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血清可以与病株中CP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健康植株汁液无反应。该血清为WYMV的检测及CP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12
作者 赵晓娟 刘艳 王锡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0,共5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成员,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RNA干扰是由dsRNA介导的,通过核酸序列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来抑制基因表达的一...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成员,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RNA干扰是由dsRNA介导的,通过核酸序列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来抑制基因表达的一种基因沉默现象,这种调控机制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以RNA干扰为原理、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为靶标,构建了抗WYMV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方法共转化‘扬麦12’的幼胚愈伤组织,得到了再生植株。对T0代进行PCR检测,得到15株阳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RNA干扰 病毒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P3蛋白致病功能域的鉴定和分析
13
作者 张岩 亓玉华 +4 位作者 鲁燕华 杨乾坤 何雨娟 李俊敏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7-783,共7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隶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其基因组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先前的研究表明,马铃薯Y病毒组多种病毒编码的保守蛋白P3具有多种功能...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隶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其基因组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先前的研究表明,马铃薯Y病毒组多种病毒编码的保守蛋白P3具有多种功能,在病毒复制、致病性、克服宿主抗性、细胞间移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而P3在大麦黄花叶病毒属中是否有类似功能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本氏烟基因沉默系统,明确了WYMV的P3碳端在本氏烟上具有致病功能域P3-C,但完整的P3则不具有致病能力。进一步移码突变研究表明,P3-C的致病性是由其编码的多肽引起的,而非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介导的宿主基因沉默。同时P3-C的两个跨膜结构域对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单独表达任何一个跨膜结构域P3-C均不能在本氏烟上引起明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P3蛋白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杨宁 赵士花 +5 位作者 种冬冬 李静欣 王秀芹 董玲霞 杜宗清 李瑞 《农学学报》 2023年第9期8-12,共5页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是无症状;‘鲁原502’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无症状,但是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新叶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而‘鑫麦296’在2个播期下多数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有时会出现新叶扭曲,植株矮化不明显。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960.4 kg/hm^(2);其次是‘鲁原502’,为8570.4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鑫麦296’,为8330.4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达8620.4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120.4 kg/hm^(2);其次是‘鑫麦296’,为6260.2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鲁原502’,为6190.35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是6857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比在11月1日播期的平均产量高出1763.4 kg/hm^(2)。通过小麦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技术、晚播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可以达到降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品种 播期 抗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主要原因及分析
15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3期24-24,共1页
1.气象因素 影响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来说,秋播后土壤温度和湿度及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与发病关系密切。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萌发侵染小麦的最适土壤温度是15℃左右,土壤湿度大有利于... 1.气象因素 影响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来说,秋播后土壤温度和湿度及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与发病关系密切。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萌发侵染小麦的最适土壤温度是15℃左右,土壤湿度大有利于休眠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休眠孢子 日温 游动孢子 气象因素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返青期 农事操作 耐病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燕飞 孙丽英 +1 位作者 尚佑芬 陈剑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概述,并展望下一阶段防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小麦黄花叶病毒 玉米粗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原雪峰:深耕植物病毒 破冰前沿科技
17
作者 李伟宁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9期27-28,共2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冬小麦产区的种植者却备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导致的黄花叶病毒病的困扰。这种被称为冬小麦"流感"的病毒,其特点是年前侵染小麦,... 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冬小麦产区的种植者却备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导致的黄花叶病毒病的困扰。这种被称为冬小麦"流感"的病毒,其特点是年前侵染小麦,第二年开春小麦表现出黄花叶的症状,初期小麦叶片出现黄化,接着出现黄色条纹,不仅会让小麦严重矮化,还会减产20%~30%,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黄色条纹 植物病毒 花叶病毒 黄花叶 山东农业大学 前沿科技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