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赵卜
张向展
郑炜君
陈林
吴迪
柴守诚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2
|
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
苑少华
李艳梅
白建芳
段文静
谭照国
刘子涵
王娜
赵昌平
张风廷
陈兆波
张立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3
|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研究 |
邵景侠
张改生
刘宏伟
王军卫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5
|
|
4
|
温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C49S的育性转换及恢复研究 |
王涛
张作仕
曾秀英
李竹林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5
|
几类异质易恢复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籽粒品质研究初报 |
乔利仙
张改生
刘宏伟
王军卫
王小利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1999 |
1
|
|
6
|
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片段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影响 |
宋喜悦
胡银岗
余玲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S^v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研究 |
李曼
张月学
韩微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一个水稻育性相关基因在小麦雄性不育系中的表达 |
李艳飞
马翎健
王爱方
靳凤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两个育性相关基因在几类小麦雄性不育材料中的表达研究 |
刘菲
马晓飞
李艳飞
王爱芳
靳凤
马翎健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开颖规律研究 |
岳洁茹
秦志列
侯起岭
郝小聪
白秀成
杨吉芳
白建芳
张风廷
赵昌平
孙辉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及其转换系花药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 |
李友勇
茹振钢
苏晴
付庆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2
|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91-1研究初报 |
赵风梧
李慧敏
李洪武
周俊娥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3
|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 |
王丰青
何觉民
周斌
何仪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04 |
17
|
|
14
|
小麦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筛选和遗传背景的分子检测 |
刘立科
侯宁
刘建成
刘根齐
刘春光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5
|
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 |
徐乃瑜
严家骐
王明全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6
|
外源茉莉酮酸甲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表达诱导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离体花药开裂 |
向群
张立平
赵昌平
唐忠辉
徐小芹
苑少华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7
|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50育性转换机制的研究 |
吴秋云
何觉民
罗红兵
黄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8
|
单芒山羊草与粘果山羊草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比较 |
宋喜悦
刘曙东
朱列层
胡银岗
奚亚军
马翎健
徐洁
李宏斌
何蓓如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1999 |
3
|
|
19
|
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
李红霞
张改生
张龙雨
牛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粘类小麦CMS恢复基因Rfv1快速定向转育体系的研究 |
王青
牛娜
张改生
张瑜
葛峰辉
马守才
李红霞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