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陵城区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1
作者 高建美 闫俊杰 +1 位作者 王彦力 许金英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近年来陵城区小麦茎基腐病成连年发生的形势,造成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制约了小麦单产的提升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分析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为品种抗病能力差、耕作方式不合理、土壤因素、气候因素、水肥... 近年来陵城区小麦茎基腐病成连年发生的形势,造成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制约了小麦单产的提升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分析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为品种抗病能力差、耕作方式不合理、土壤因素、气候因素、水肥管理不合理、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农户认知度较低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农业措施主要有加快培育抗性好的品种、深耕深翻整地、轮作换茬、合理施肥与浇水、规范化播种等,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有种子包衣、土壤处理、药剂防治等,以及做好监测调查和宣传培训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发生特点 防控对策 陵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菌唑及其复配剂对河南省假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鑫雨 高续恒 +2 位作者 钱乐 姜佳 刘圣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89,共9页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真菌病害。为明确叶菌唑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叶菌唑对从供试的219株菌株中随机选取的3株菌株(JY2208、HB2201和XC2116)不同...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真菌病害。为明确叶菌唑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叶菌唑对从供试的219株菌株中随机选取的3株菌株(JY2208、HB2201和XC2116)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以及叶菌唑分别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和咯菌腈按质量比5:1、3:1、1:1、1:3和1:5复配对菌株JY2208的联合毒力;采用胚芽鞘接种法测定了叶菌唑及其复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效。结果显示:叶菌唑对3株假禾谷镰孢菌JY2208、HB2201和XC2116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EC50值分别为(0.0397±0.0035)、(0.9549±0.1152)、(0.6114±0.0393)及(0.0235±0.0015)μg/mL;叶菌唑对219株假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0207~0.0839μg/mL,平均EC50值为(0.0406±0.0114)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河南省假禾谷镰孢菌对叶菌唑的敏感性基线。叶菌唑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以及咯菌腈复配的增效系数(SR)范围为0.51~2.32,不同组合、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增效作用,表明叶菌唑可以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咯菌腈复配使用。其中,当叶菌唑与氟啶胺按质量比5:1复配时,增效作用最强,SR为2.32。8%叶菌唑悬浮剂与50%氟啶胺悬浮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5:1复配,在80μg/mL剂量下,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治效果达100%。该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禾谷镰孢菌 小麦茎基腐病 叶菌唑 复配剂 抑菌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啶胺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3
作者 罗诗瑶 韩易 +5 位作者 郑伟 辛赫文 张继宇 张珂 侯颖 徐建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18,共8页
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 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20μg/mL,对86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为0.013~0.492μg/mL,平均EC_(50)值为0.194μg/mL;57株(占总数的66.3%)的敏感性呈近似正态分布,将其平均EC_(50)值(0.201±0.057)μg/mL作为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基线;同一地市内菌株间敏感性差异较大,EC_(50)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2.8~36.7之间,漯河差异最大,许昌差异最小;不同地市间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河南省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与其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采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效果较好,伊川县、新安县两地在起身期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5.46%和56.88%,乳熟期的白穗率分别降低了8.73%和13.67%。表明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起身期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较好,两地均达51%以上。本研究为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氟啶胺 菌丝生长速率法 敏感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6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特点 被引量:68
4
作者 徐飞 宋玉立 +4 位作者 周益林 张昊 王俊美 李亚红 韩自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2,共7页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穗率为0.1%~3.7%;2015年病田率为32.5%,病田白穗率为0.1%~16.1%;2016年发生最重,病田率为65.1%,病田白穗率为0.1%~31.5%。调查还发现,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特点是北部和西部发生较重;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生较重,而小麦-水稻连作田块发生较轻;干旱的田块发生危害重。病害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感病最严重的分蘖病茎高度减少55.8%,且不能结实;能结实病茎较健茎高度减少14.0%~18.0%,穗粒数减少22.7%~54.5%,穗粒重减少33.3%~90.5%,千粒重减少3.2%~73.2%;当病田白穗率为22%时,有效穗数减少33.3%,产量损失达51.6%。本文还针对目前国内对小麦茎基腐病研究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河南省 发生特点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飞 韩自行 +6 位作者 宋玉立 刘伟 周益林 李丽娟 王俊美 秦志英 程燕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6-302,共7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上重要的真菌性茎基部病害,在黄淮海冬麦区呈广泛流行态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评价了不同拌种剂、拔节期喷施杀菌剂以及两者结合使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拌种防治结果表明:60 g/L戊唑...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上重要的真菌性茎基部病害,在黄淮海冬麦区呈广泛流行态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评价了不同拌种剂、拔节期喷施杀菌剂以及两者结合使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拌种防治结果表明:60 g/L戊唑醇FS、25 g/L咯菌腈FS和25%氰烯菌酯SC拌种处理能显著降低苗期病株率,其病株防治效果为63.6%~100%。药剂拌种对灌浆期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受到年份和地点的影响。2018年开封和2020年内黄的25%氰烯菌酯SC、2019年温县和2020年内黄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2020年内黄的30%丙硫菌唑OD拌种可以显著降低小麦灌浆期的病情指数;在2019年温县的25%氰烯菌酯SC和2018年开封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病情指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25%氰烯菌酯SC、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30%丙硫菌唑OD拌种处理的灌浆期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为12.8%~85.1%,增产1.2%~13.1%。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30%多·酮SC、30%丙硫菌唑OD和50%多菌灵WP在小麦拔节期喷雾防治能够显著降低灌浆期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防效为49.5%~59.2%;白穗率防治效果为9.5%~17.9%;病茎率防治效果为46.7%~61.4%;除30%丙硫菌唑OD外,其他2种药剂处理可使小麦增产5.0%~6.1%。药剂拌种结合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药种比5∶1000)单独拌种处理或30 g/L苯醚甲环唑FS(药种比3∶1000)拌种结合拔节期30%多·酮SC(1200 mL/hm^(2))喷雾能够有效降低病情指数24.1%~26.0%,并提高产量10.0%~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药剂防治 杀菌剂 氰烯菌酯 丙硫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姜珊珊 韩志磊 +5 位作者 郭霞 吴斌 张眉 王升吉 朱立贵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99-102,共4页
为探究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试验分析了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相比,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后小麦茎基腐发病率和小麦死亡率分别降低48.80%和62.56%;生理指标分析显示有机物料腐... 为探究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试验分析了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相比,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后小麦茎基腐发病率和小麦死亡率分别降低48.80%和62.56%;生理指标分析显示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后小麦株高和地上部、根鲜重高于阳性对照,根部受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侵染较少。综上,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可以减轻小麦茎基腐病原菌对小麦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熟剂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5
7
作者 崔晓敬 陈洁 岳建超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7期64-65,76,共3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产区扩散蔓延,危害逐渐加重。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症状、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为该病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症状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LTR-2与产脲节杆菌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凯 陈凯 +4 位作者 李红梅 赵忠娟 扈进冬 李纪顺 杨合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5-1395,共11页
为明确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LTR-2与产脲节杆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防治效果,以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指示菌对2种菌进行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菌丝生长、... 为明确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LTR-2与产脲节杆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防治效果,以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指示菌对2种菌进行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等指标,探讨LTR-2与DnL1-1对病原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假禾谷镰孢接种浓度逐渐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病情指数逐渐降低,各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差异显著(P<0.05),其中LTR-2+DnL1-1联合接种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对假禾谷镰孢2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34.7%、50.3%和87.2%。平板对峙试验中,LTR-2+DnL1-1协同与LTR-2单独对假禾谷镰孢的抑菌率均可达100%,2种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对峙试验显微结果显示,LTR-2+DnL1-1协同与LTR-2单独均能使假禾谷镰孢菌丝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原生质浓缩,隔膜增多和菌丝断裂;LTR-2+DnL1-1共培养与LTR-2单独培养的发酵滤液处理对假禾谷镰孢的菌丝形态均有明显影响,使菌丝膨大畸变,后期只产生分生孢子,几乎不产生厚垣孢子,且显著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综上所述,DnL1-1和LTR-2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以上结果为两者的联合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产脲节杆菌 小麦茎基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及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烨 赵小宁 +2 位作者 王高荣 陈江锋 邰艳利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40-41,43,共3页
为了掌握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探索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于2017—2018年在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对小麦茎基腐病感病程度有明... 为了掌握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探索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于2017—2018年在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对小麦茎基腐病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前茬小麦、玉米轮连作田,秸秆还田,菌源残留量大,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病指数高,发病重;西瓜茬、秸秆清除田发病相对较轻,采取轮作倒茬、药剂拌种及清除秸秆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田间致病菌基数,从根本上减轻该病的发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小麦茎基腐病 发生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利 高潮 +5 位作者 张宁 张阿宁 王应 王宁堂 李晶 杨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探索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运用绿色环保型杀菌、杀虫剂的不同组合,以试验的方法和拌种的技术,探索合适的农药品种及配伍。结果表明:杀菌+杀虫复配剂,能有效抑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菌的浸染、发展,控制地下... 为探索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运用绿色环保型杀菌、杀虫剂的不同组合,以试验的方法和拌种的技术,探索合适的农药品种及配伍。结果表明:杀菌+杀虫复配剂,能有效抑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菌的浸染、发展,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关中罐区的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得到较好的防治,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罐区 小麦茎基腐病 麦田地下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雨薇 徐建强 +3 位作者 亢豪佳 殷消茹 刘圣明 陈根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9-1416,共8页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6株假禾谷镰孢和6株禾谷镰孢。嘧菌酯抑制76株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的EC_(50)值为0.02~1.54μg/mL,平均EC_(50)值为(0.33±0.29)μg/mL;经数据异常值检验,舍弃异常菌株LHWY-6及SQYC-6后,嘧菌酯对74株(97.37%)正常菌株的平均EC_(50)值(0.30±0.24)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市菌株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市菌株间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许昌、焦作、洛阳和商丘4市的菌株间敏感性差异倍数均在20.00以上,南阳、三门峡和开封3地的菌株间差异倍数均在2.00以下,其他地市菌株间差异倍数在2.70~12.00之间;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对嘧菌酯与其对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比,除吡唑醚菌酯外其余5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均弱于嘧菌酯;嘧菌酯对6株禾谷镰孢的EC_(50)值在0.10~0.42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为(0.19±0.12)μg/mL;嘧菌酯对两种镰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均较弱,EC_(50)都在7μg/mL以上。离体条件下,15%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在260 g/(100 kg种子)剂量下防效达63.64%;温室盆栽时,在220 g/(100 kg种子)剂量下防效为55.24%。嘧菌酯对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离体和温室条件下对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备选药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孢 禾谷镰孢 敏感性线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月娇 孙淑琴 +4 位作者 霍建飞 马浩轩 史硕 杨秀荣 李亮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为了解天津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分别在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北辰区5个小麦主栽区采集茎基腐病害样品33份,分离真菌菌株204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对rDNA-ITS的分子检测,最终确定为5类病原菌,分别... 为了解天津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分别在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北辰区5个小麦主栽区采集茎基腐病害样品33份,分离真菌菌株204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对rDNA-ITS的分子检测,最终确定为5类病原菌,分别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kiniana)、假禾谷镰刀菌(紫红色、黄色,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优势菌株为假禾谷镰刀菌,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74.5%。5类病原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丙硫菌唑和咪鲜胺对蠕孢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咯菌腈、咪鲜胺和多菌灵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分离与鉴定 杀菌剂 敏感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田中文 张钊 +3 位作者 王国军 何忠军 王晓娥 白立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18-19,共2页
在小麦茎基腐病部组织中分离到7种病菌,经测定茎基腐主要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与雪腐镰刀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明显。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麦茎基腐病菌致病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伟 严雳 +5 位作者 田海月 李海珍 冯洁 陈万权 岳海梅 张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4,共7页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耀龙 申昊 +4 位作者 高龙 苟金红 李文强 贾龙 任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为确定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于2020年小麦灌浆期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产区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纯化。根据培养性状、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8... 为确定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于2020年小麦灌浆期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产区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纯化。根据培养性状、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87株菌株,根据病原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其中有59株菌株鉴定为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8株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中假禾谷镰刀菌占总分离菌株的67.8%,是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原鉴定 假禾谷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主要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继梅 田中文 +3 位作者 王国军 安颜侠 王晓娥 何忠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43-45,共3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生产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茎基腐病在品种、栽培技术、栽培条件及气候因子不相同时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品种、栽培技术、栽培条件和气候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关系密切,是影响该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品种 栽培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祥会 焦玉霞 +7 位作者 赵艳丽 惠祥海 许玲 郭立 张莉 曹增 胡英华 关秀敏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的种衣剂处理、以及返青期喷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从拌种剂对苗期的影响来看:多粘类芽孢杆...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的种衣剂处理、以及返青期喷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从拌种剂对苗期的影响来看: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能显著增加麦苗的4项评价指标,且能显著降低苗期的病株率。拔节期调查发现:各处理都能较好的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扩散流行,以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600mL FC+三氟吡啶胺(200 g/L)300mL FS组合效果最好,病株率为15.55%。灌浆期调查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能较好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茎率为17.78%~23.33%,防效为77.27%~83.74%。最终的测产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最优,小麦增产率为16.03%~17.55%,生产上可以采用此药剂组合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小麦茎基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多粘类芽孢杆菌 三氟吡啶胺 木霉菌 种子包衣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丽杰 于海涛 +3 位作者 宋顺 刘亚男 于田利 厉桂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11-112,117,共3页
小麦茎基腐病在山东省连年发生,迅速在全省扩散蔓延,危害不断加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日趋明显。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也是中国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茎基腐病可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减少,品质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严重影... 小麦茎基腐病在山东省连年发生,迅速在全省扩散蔓延,危害不断加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日趋明显。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也是中国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茎基腐病可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减少,品质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源及发生症状,分析了发病原因,结合田间调查,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发生症状 原因 防治技术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禾谷镰孢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与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怡文 李桂香 +2 位作者 黄中乔 苗建强 刘西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961,共13页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生日趋严重,不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还存在真菌毒素污染的潜在威胁,危害人畜健康。本文概述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现状以及在不同地区引起该病害的优势镰孢菌种类,明确了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生日趋严重,不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还存在真菌毒素污染的潜在威胁,危害人畜健康。本文概述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现状以及在不同地区引起该病害的优势镰孢菌种类,明确了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在我国多个小麦主产区已逐渐上升为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假禾谷镰孢的侵染循环和遗传多样性,揭示了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发生与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农业措施及多种环境气候因素,尤其是干旱环境密切相关。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调控假禾谷镰孢致病的关键蛋白,揭示了假禾谷镰孢的产毒类型,明确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合成的生化途径,不同杀菌剂对镰孢菌毒素合成的影响,以及杀菌剂刺激或抑制DON合成的机制。并以“防病减毒”为目的,提出了多种协同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为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禾谷镰孢 小麦茎基腐病 脱氧雪镰刀菌烯醇(DON)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慧 张琪 +3 位作者 索龙 刘小媛 拜翊莎 董晓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95-96,104,共3页
近年来,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部分地区呈重发态势。本文从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的发生危害情况、发病规律、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当地小麦茎基腐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发生危害情况 规律 发生原因 防控对策 陕西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