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淮安市楚州区小麦病毒病重发原因及控制措施
1
作者 徐友 李聪 盛红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197-197,共1页
介绍了蚜虫、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的发病症状、特点、发生原因及综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病毒病 发生原因 控制措施 江苏淮安 楚州区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向东 《现代农村科技》 1991年第10期19-19,共1页
一、发生危害情况小麦病毒病于六十年代末开始在我省零星发生;1974年后,普遍发病,到1977年小麦丛矮病大流行,发病面积199万亩,绝收毁种30多万亩,减产3亿多斤。以后经大力除治基本控制其危害。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由于土地分散经营,播... 一、发生危害情况小麦病毒病于六十年代末开始在我省零星发生;1974年后,普遍发病,到1977年小麦丛矮病大流行,发病面积199万亩,绝收毁种30多万亩,减产3亿多斤。以后经大力除治基本控制其危害。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由于土地分散经营,播花种植,给病害再度流行创造了条件。1989年平山、灵寿等太行山区县(海拔4000米以上)小麦黄矮病大流行,发病面积5万多亩,其中减产3-8成的4万亩,基本绝收的1万亩,减产1300万斤。据调查,我省发生病毒病有三种类型:小麦丛矮病、黄矮病和红矮病。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发生普遍而严重,红矮病仅零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毒病 小麦丛矮 防治对策 发生规律 小麦黄矮 红矮 六十年代 三种类型 大流行 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不同发生度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斌 姜珊珊 +4 位作者 张眉 辛志梅 徐德坤 王升吉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44-49,共6页
2016年于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采集3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度不同地块的土壤,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分别分离其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统计土壤微生物总量及3种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其与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2016年于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采集3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度不同地块的土壤,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分别分离其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统计土壤微生物总量及3种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其与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地块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少;但是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其次为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少;并且发病严重地块的土壤微生物总量均高于轻病地块,其中发病严重地块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增加的最为显著,其次为细菌,放线菌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土壤微生物 真菌 细菌 放线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病毒性黄叶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立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4期229-230,共2页
近年来小麦病毒病的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黄花叶病毒病是新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出现大面积黄叶,不但造成严重减产,还会给农民带来一种恐慌情绪,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限制因子。加强病毒病诊断,掌握其发生规律和特点,积极探... 近年来小麦病毒病的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黄花叶病毒病是新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出现大面积黄叶,不但造成严重减产,还会给农民带来一种恐慌情绪,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限制因子。加强病毒病诊断,掌握其发生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防治对策,确保小麦高产、稳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毒病 发生危害 症状诊断 规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黄花叶病的突发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玖华 徐德坤 +4 位作者 尚佑芬 刘永超 辛相启 齐军山 王升吉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95-97,100,共4页
2012年3月山东省部分县市突发小麦黄花叶病。该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侵染所致,两种病毒均由禾谷多黏菌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为害。防控措施主要是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害发生。
关键词 土传小麦病毒病 传毒介体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6
作者 戴娟 马能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156-156,共1页
阐述了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小麦条纹病毒 症状 发生特点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苏北稻麦连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麦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华星 靳中权 +2 位作者 樊学广 王海燕 李前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92-192,共1页
介绍黄淮海麦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分析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杨宁 赵士花 +5 位作者 种冬冬 李静欣 王秀芹 董玲霞 杜宗清 李瑞 《农学学报》 2023年第9期8-12,共5页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是无症状;‘鲁原502’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无症状,但是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新叶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而‘鑫麦296’在2个播期下多数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有时会出现新叶扭曲,植株矮化不明显。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960.4 kg/hm^(2);其次是‘鲁原502’,为8570.4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鑫麦296’,为8330.4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达8620.4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120.4 kg/hm^(2);其次是‘鑫麦296’,为6260.2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鲁原502’,为6190.35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是6857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比在11月1日播期的平均产量高出1763.4 kg/hm^(2)。通过小麦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技术、晚播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可以达到降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品种 播期 抗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