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杂交二代(F_2)杂交优势利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功海 张强 +3 位作者 张宇庆 许辉 江庆生 王宗彦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年第4期17-18,共2页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交(f2) 杂交优势利用 经济产量 CH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富2’ב金红’F1代苹果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2
作者 黄金凤 吕天星 +3 位作者 闫忠业 王冬梅 刘志 田帅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状低于低亲率40.18%~83.04%,表现出明显的偏低遗传趋势;单果重、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亲中值,且杂种优势率均为负值,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酸低于低亲率48.21%,也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果肉硬度表现出趋中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高亲率为70.54%,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亲遗传倾向。总之,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呈现较广分离,有趋向于高糖和低酸的遗传趋势,同时叶片性状、单果重有趋向于低亲的遗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富2’ב金红’杂交f1 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汉民 王小亮 +4 位作者 陈东升 孙建昌 范金萍 张富国 赵桂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7-380,385,共5页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7种性状分离现象;小麦颖壳颜色变化可能受多个加性基因控制;杂交F2代结实率较F1代有数倍或十余倍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f1表现型 柱穗山羊草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杂交棉F_1、F_2代及亲本冠层结构与物质生产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国艺 干秀霞 +4 位作者 杨美森 姚炎帝 罗宏海 张亚黎 张旺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35-1643,共9页
以杂交棉石杂2号和新陆早43的F_1、F_2代及亲本NT2、H2、4-14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各材料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TA)、冠层光截获率等指标,分析了各指标变化对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杂交棉F_1代LAI具有超亲优... 以杂交棉石杂2号和新陆早43的F_1、F_2代及亲本NT2、H2、4-14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各材料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TA)、冠层光截获率等指标,分析了各指标变化对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杂交棉F_1代LAI具有超亲优势,冠层光截获率具有中亲优势;LAI和冠层光截获率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特性,而MTA受到父本的显著影响。F_2代冠层结构主要受F_1代相关指标和衰退率的影响,LAI中亲优势减小了衰退率;杂交棉F_1代光合物质积累主要受亲本参数和超亲优势的影响,F_2代主要受F_1代参数的影响。杂交棉光合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直线增长期开始时间较晚,直线增长期及活跃增长期较长,最终积累量和最大增长速率较高。杂交棉F1代具有明显的光合生产和产量优势,F_2代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以选择具有优化冠层结构的亲本为基础,组配具有较大MTA的父本和较大LAI的母本,有利于改善杂交棉光合性能,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挖掘产量潜力,为杂交棉高光效组合的选育及提高F_2代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冠层结构 杂种优势 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草杂交F_2代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龙明秀 高景慧 +2 位作者 李波 吴振 高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晴朗无云天气下,利用C-340 df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和初花期对4个黑麦草品种(百盛Lolium perenne L.cv.Bison,邦德Lolium multiflorum L.cv.Abundant,多福L.perenne cv.Tove,卓越L.perenne cv.Eminent)及其杂交F2代... 在晴朗无云天气下,利用C-340 df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和初花期对4个黑麦草品种(百盛Lolium perenne L.cv.Bison,邦德Lolium multiflorum L.cv.Abundant,多福L.perenne cv.Tove,卓越L.perenne cv.Eminent)及其杂交F2代的光合蒸腾速率、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叶温)和生理因子(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并同期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旨在从F2代中筛选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株系,并探讨影响黑麦草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21个F2代株系中,F2-2(百盛×多福)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蒸腾效率最低(P<0.05),为F2代中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的最优株系;F2-2(百盛×多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腾作用显著影响黑麦草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气孔导度是影响黑麦草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生理因子,可作为筛选高光合作物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杂交f2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F_2代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江本利 产焰坤 +1 位作者 杨可胜 郑曙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61-862,共2页
对抗虫杂交棉二代进行产量、纤维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湘K -5、皖杂 3号的二代优势比较明显 ,具有利用价值。
关键词 抗虫杂交 f2 杂种优势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F_1、F_2代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仲华 王仁祥 陈金湘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0,54,共6页
2003年,在山东尹庄、江苏扬州、安徽宿松、湖北荆州、湖南长沙、湖南南县、湖南澧县等7个地点,对包括对照中29在内8个组合的F1、F2代共计16个材料进行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F1和F2代间除纤维长度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他7... 2003年,在山东尹庄、江苏扬州、安徽宿松、湖北荆州、湖南长沙、湖南南县、湖南澧县等7个地点,对包括对照中29在内8个组合的F1、F2代共计16个材料进行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F1和F2代间除纤维长度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他7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但F2代纤维品质变异范围增大,劣质纤维比例增加,优良纤维比例减少,从而出现纤维品质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杂交 纤维品质 f2 配对样本T检验 频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交组合F_2群体中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文礼 张平治 +3 位作者 张文明 郑文寅 于学奎 姚大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小麦杂交组合F2群体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代随机群体为试材,分析335个单株籽粒的全麦粉总戊聚糖(TP)含量。[结果]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为7.55%和8.80%,F2代群体... [目的]探讨小麦杂交组合F2群体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代随机群体为试材,分析335个单株籽粒的全麦粉总戊聚糖(TP)含量。[结果]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为7.55%和8.80%,F2代群体的全麦粉总戊聚糖含量平均值为7.04%,总戊聚糖含量高于亲本皖麦19(8.80%)的单株占5.7%,低于亲本郑麦9405(7.55%)的单株占65.4%,介于双亲之间的单株占29.0%。其中,总戊聚糖含量高于9.00%的有11株,占3.3%,高于9.50%的有3株,占0.9%;低于5.00%的有14株,占4.2%,低于4.50%的有4株,占1.2%。[结论]在具有不同总戊聚糖含量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能够筛选出高、低总戊聚糖含量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交组合 f2 总戊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F_2代群体研究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春华 王淑荣 杨力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当综合指数的群体≥200株时,其X、b1、b2、b3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所以小麦F2代适宜群体为200~25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群体 杂种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青虾“太湖1号”青虾F1代、F2代与本地虾生长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继民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0,共2页
2011年,我站参与实施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太湖1号”青虾苗种规模化繁育与主混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F1代、F2代与本地虾的生长性能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性能对比试验 f1 f2 青虾 太湖 杂交 生长 规模化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特早熟杂交棉F_2代利用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艳丽 韦聪敏 余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12-13,共2页
通过对新疆北疆特早熟杂交棉F2代14个杂交组合的利用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较F1群体优势衰退,F1代霜前皮棉产量越高的组合,F2代较F1代霜前皮棉产量下降幅度越大;生产上利用F2代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关键词 棉花 杂交f2 利用 新疆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区杂交棉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12
作者 孟庆忠 易先达 +4 位作者 张涛 李国荣 吕博 房建 赵德志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54-55,58,共3页
近年来新疆棉区杂交棉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杂交棉F2代产量、纤维品质已有的研究,分析新疆棉区杂交棉F2代应用的可行性,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和杂交棉F2代育种思路上提供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疆棉区 杂交f2 产量 纤维品质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类型父本对F_2代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
13
作者 邓双丽 李卓夫 孙艳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试验采用龙麦 2 6为母本 ,东 12 3、东 97- 40 5 6、野猫为父本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F2 代为试验材料 ,采取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 ,测定了亲本及F2 代 12个主要农艺性状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类型的父本对F2 ... 试验采用龙麦 2 6为母本 ,东 12 3、东 97- 40 5 6、野猫为父本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F2 代为试验材料 ,采取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 ,测定了亲本及F2 代 12个主要农艺性状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类型的父本对F2 代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在株高、分蘖、主穗有效小穗数、单株粒重和收获指数上 ,父本对后代遗传控制效果明显。对不同组合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才有利于选育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父本类型 f2 农艺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品种间杂交F_2代分子标记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文轩 马啸 +2 位作者 张新全 黄琳凯 苗佳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33,共9页
运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和微卫星标记(SSR)技术对6个多花黑麦草亲本品种及其9个杂交F2代组合80份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15对SRAP引物、16对SSR引物,SRAP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6.7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8.88%... 运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和微卫星标记(SSR)技术对6个多花黑麦草亲本品种及其9个杂交F2代组合80份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15对SRAP引物、16对SSR引物,SRAP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6.7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8.88%。SSR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4.75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8.05%。通过聚类树状图分析得出结论,杂交F2代内同一组合基本聚为一类,长江2号×剑宝和长江2号×阿伯德组合除外;父本和母本与其杂交F2代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SRAP标记对杂交F2代及亲代聚类分析可靠性高于SS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杂交f2 遗传关系 SRAP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杂种F_2代主要性状遗传进度的研究
15
作者 耿涛 秦淑琴 黄庆辉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5-9,共5页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_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_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_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_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f2 广义遗传力 遗传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巴F_2代杂交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敖秋桅 严雪瑜 +4 位作者 蒋钦杨 唐家梁 兰干球 郭亚芬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MC1R)碱基突变与其毛色分离的相关性,为研究猪的毛色遗传分子机制及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猪MC1R基因同源序列(AF326520)设计引物,以70头不同毛色的长白猪×巴马小... 【目的】探讨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MC1R)碱基突变与其毛色分离的相关性,为研究猪的毛色遗传分子机制及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猪MC1R基因同源序列(AF326520)设计引物,以70头不同毛色的长白猪×巴马小型猪杂交F2代(长×巴F2代)猪血液总DNA为模板,PCR扩增MC1R基因序列,并利用PCR-SSCP对长×巴F2代杂交猪的MC1R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长×巴F2代杂交猪MC1R基因编码区序列约963 bp,与参考序列(AF326520)的同源性为99.37%,共有6处碱基发生突变,其中两处(284G→A和306T→C)为错义突变,284G→A导致95Val→Met,306T→C导致102Leu→Pro;其余4处均为同义突变,分别为6C→T、51G→A、364T→C和730G→A。PCR-SSCP检测结果显示,长×巴F2代杂交猪的MC1R基因均未表现出多态性。【结论】长×巴F2杂交猪的MC1R基因存在碱基突变,其基因型为ED1,但在不同毛色的长×巴F2代杂交猪群体中并未发现MC1R基因呈多态性,即猪毛色多样性不能简单以MC1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巴f2杂交 毛色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 碱基突变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F_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分析
17
作者 于学奎 王慧 +1 位作者 黄建华 郑文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989-990,1070,共3页
[目的]阐明小麦杂交育种中LOX活性的组合类型、杂交后代F2群体的遗传分布等。[方法]选用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F2代284个单株进行LOX活性分析,研究其F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的次数分布。[结果]"鲁麦22/扬麦9号"... [目的]阐明小麦杂交育种中LOX活性的组合类型、杂交后代F2群体的遗传分布等。[方法]选用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F2代284个单株进行LOX活性分析,研究其F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的次数分布。[结果]"鲁麦22/扬麦9号"组合中,F2代LOX活性低于4.00 n(kat)/g的有14株,占4.93%,高于20.00 n(kat)/g的有12株,占4.12%,这些单株可用于筛选LOX活性较高和较低品系的育种材料。[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低LOX活性的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和早代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LOX活性 f2植株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黄鸡与威宁鸡杂交F2代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亚 牟腾慧 +2 位作者 陈春兰 王维 张福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了研究贵州黄鸡与威宁鸡的杂交改良效果,对120日龄贵州黄鸡、威宁鸡及其杂交F2代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1)杂交F2代公、母鸡的髋骨宽极显著(P<0.01)高于威宁鸡并显著(P<0.05)高于贵州黄鸡,胸宽、胫围显... 为了研究贵州黄鸡与威宁鸡的杂交改良效果,对120日龄贵州黄鸡、威宁鸡及其杂交F2代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1)杂交F2代公、母鸡的髋骨宽极显著(P<0.01)高于威宁鸡并显著(P<0.05)高于贵州黄鸡,胸宽、胫围显著高于威宁鸡(P<0.05),体斜长与威宁鸡无显著差异(P>0.05),腿肌率、胸肌率显著高于威宁鸡(P<0.05),胸肌率、翅膀率与贵州黄鸡无显著差异(P>0.05),活重、半净膛率与威宁鸡无显著差异(P>0.05),全净膛率3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杂交F2代公、母鸡的胸肌pH值、腿肌pH值显著高于贵州黄鸡与威宁鸡(P<0.05),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贵州黄鸡(P<0.05)而与威宁鸡无显著差异(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威宁鸡(P<0.05)。结论:综合评价,贵州黄鸡与威宁鸡杂交F2代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较贵州黄鸡有较大提高,与威宁鸡基本一致,达到育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黄鸡 威宁鸡 杂交f2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F_2代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金榜 李金良 +2 位作者 侯明翠 张秀阁 李中恒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5期23-25,共3页
利用小麦 F2 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利 用太谷核矮败小麦 制种技术很容易 获得 F1 代杂种, F1 代自交即可 获得 F2 代杂种。本文分析了小麦 F2 代杂交种优势利用的可行 性,论 述了利用矮败小麦获得 F2 ... 利用小麦 F2 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利 用太谷核矮败小麦 制种技术很容易 获得 F1 代杂种, F1 代自交即可 获得 F2 代杂种。本文分析了小麦 F2 代杂交种优势利用的可行 性,论 述了利用矮败小麦获得 F2 代杂种的技术环节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f2 小麦 杂交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新陆早70号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纤维品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景红 李玉国 +1 位作者 赵海 姚炎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索杂交棉新陆早70号F_1、F_2代纤维品质之间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F_2代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自育早熟杂交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的纤维品质表现。[结果]新陆早7... [目的]探索杂交棉新陆早70号F_1、F_2代纤维品质之间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F_2代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自育早熟杂交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的纤维品质表现。[结果]新陆早70号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的棉纤维均以棉株中部4~6层第1果枝节位纤维品质最优。在各个组内、组间F_1、F_2代纤维品质差异表现均不显著。[结论]若仅从纤维品质角度考虑,在大田生产上推广种植新陆早70号的F_2代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f1、f2 果枝层位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